一种新型多股导体绞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670856发布日期:2021-09-17 22:3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多股导体绞合方法。


背景技术:

2.随之现代通信和电缆系统的不断演进,目前特种电缆在通讯和电缆传输领域要求不断提高。
3.在通讯领域,对特种通讯电缆无论是在传输的频率、带宽、电缆结构的稳定性,结构回波、阻抗等性能指标的要求也更加苛刻。
4.在电力系统中,现有技术由于塑料护层龟裂的等原因,造成电缆出现接地故障、短路等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回使用户产生很大损失,也为维修和检查带来很大困难。
5.目前普通的绞合工艺,采用传统束丝机,被动放线,多根导体绞合工艺生产,存在绞合导体单股之间张力不均匀、生产效率低、速度慢、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股导体绞合方法,该绞合方法实现了导线在高转速下的绞合,提高了绞合效率,同时通过本发明绞合方法获得的多股导体的结构稳定性更强,力学性能更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股导体绞合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多股导线经组合式零张力放线、恒张力退扭后放线到绞弓上,绞弓在2000r/min以上的转速下进行同心旋转,获得预绞合导体;(2)将步骤(1)获得的预绞合导体经二次绞合,获得多股导体。
8.进一步地,所述绞弓为偶数个。
9.进一步地,所述绞弓为对称式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预绞合导体的出线速度与二次绞合的进线速度相同。
11.进一步地,所述预绞合导体的绞合节距为16~100mm。
12.进一步地,所述多股导体的绞合节距为8~50m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绞合方法将多股导线采用零张力放线、恒张力退扭,再经绞弓绞合成型,能够提升多股导体的结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同时在通过二次绞合以后,能够使多股导体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使得绞合导体结构更加圆整稳定,使得绞合导体不易龟裂,同时提升了绞合节距的成型速度。本发明中的绞弓能够在2000r/min以上的转速下进行同心旋转,能够大大提升导线绞合的效率。将通过本发明绞合方法获得的多股导体用于电缆,使得电缆具有更好的柔韧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股导体绞合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多股导线经组合式零张力放线、恒张力退扭后放线到偶数个绞弓上,恒张力退扭的过程可以消除导线上的预应力,使得绞合后的导体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绞弓在2000r/min以上的转速下进行同心旋转,为了实现同心旋转,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将偶数个绞弓进行对称式设置,以实现各绞弓在旋转状态下保持动平衡;最终获得预绞合导体,预绞合导体的绞合节距为16~100mm,若预绞合导体的绞合节距过大,会使得导体结构的稳定性会变差。
15.(2)将步骤(1)获得的预绞合导体经二次绞合,进行二次绞合时,需要保持预绞合导体的出线速度与二次绞合的进线速度相同,保证导体的收线、放线张力恒定,从而保证不会由于张力的不同,导致拉伸力不同,造成导体粗细不匀,最终获得多股导体,多股导体的绞合节距为8~50mm,保证多股导体具有优越的传输性能和机械物理性能。
16.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股导体绞合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四股镀锡导线经组合式零张力放线、恒张力退扭后放线到四个绞弓上,绞弓在2000r/min的转速下进行同心旋转,为了实现同心旋转,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将四个绞弓进行对称式设置,以实现各绞弓在旋转状态下保持动平衡,最终获得预绞合导体,预绞合导体的绞合节距为16mm。
17.(2)将步骤(1)获得的预绞合导体经二次绞合,进行二次绞合时,需要保持预绞合导体的出线速度与二次绞合的进线速度相同,最终获得四股导体,所述四股导体的绞合节距为8mm。
18.该四股导体的表面比较圆整,将上述四股导体包裹在绝缘的塑料层中,组装成电缆,该电缆经长时间使用,其塑料层不易龟裂,且其线缆拉断力和线膨胀系数高于传统工艺电缆的20%。
19.实施例2(1)将八股镀锡导线经组合式零张力放线、恒张力退扭后放线到八个绞弓上,绞弓在3000r/min的转速下进行同心旋转,为了实现同心旋转,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将八个绞弓进行对称式设置,以实现各绞弓在旋转状态下保持动平衡,最终获得预绞合导体,预绞合导体的绞合节距为100mm。
20.(2)将步骤(1)获得的预绞合导体经二次绞合,进行二次绞合时,需要保持预绞合导体的出线速度与二次绞合的进线速度相同,最终获得八股导体,所述八股导体的绞合节距为50mm。
21.该八股导体的表面比较圆整,将上述八股导体包裹在绝缘的塑料层中,组装成电缆,该电缆经长时间使用,其塑料层不易龟裂,且其线缆拉断力和线膨胀系数高于传统工艺电缆的26%。
22.实施例3(1)将12股镀锡导线经组合式零张力放线、恒张力退扭后放线到12个绞弓上,绞弓在3600r/min的转速下进行同心旋转,为了实现同心旋转,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将12个绞弓进行对称式设置,以实现各绞弓在旋转状态下保持动平衡,最终获得预绞合导体,预绞合导体的绞合节距为48mm。
23.(2)将步骤(1)获得的预绞合导体经二次绞合,进行二次绞合时,需要保持预绞合
导体的出线速度与二次绞合的进线速度相同,最终获得12股导体,所述12股导体的绞合节距为20mm。
24.该12股导体的表面比较圆整,将上述12股导体包裹在绝缘的塑料层中,组装成电缆,该电缆经长时间使用,其塑料层不易龟裂,且其线缆拉断力和线膨胀系数高于传统工艺电缆的31%。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中内容所作的等效流程变换,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技术领域,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多股导体绞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多股导线经组合式零张力放线、恒张力退扭后放线到绞弓上,绞弓在2000r/min以上的转速下进行同心旋转,获得预绞合导体;(2)将步骤(1)获得的预绞合导体经二次绞合,获得多股导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多股导体绞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弓为偶数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多股导体绞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弓为对称式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多股导体绞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绞合导体的出线速度与二次绞合的进线速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多股导体绞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绞合导体的绞合节距为16~10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多股导体绞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股导体的绞合节距为8~5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股导体绞合方法,属于电缆加工技术领域。该绞合方法将多股导线经组合式零张力放线、恒张力退扭后放线到绞弓上,绞弓在2000r/min以上的转速下进行同心旋转,获得预绞合导体;再将预绞合导体经二次绞合,获得多股导体。本发明的绞合方法实现了导线在高转速下的绞合,提高了绞合效率,同时通过本发明绞合方法获得的多股导体的结构稳定性更强,力学性能更优。力学性能更优。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平 李哲 沈燕燕 丁晓莉 张洋 嵇一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8
技术公布日:2021/9/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