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混合导电聚合物触头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5216发布日期:2022-01-26 16: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载体(154),其具有上表面(160)和下表面(162),所述下表面配置为面向主电路板(104),所述上表面配置为面向电气部件(108)的部件电路板(106),所述载体包括穿过其中的多个触头开口(164);联接到载体并穿过相应触头开口的触头(200),每个触头具有在上配合界面(204)和下配合界面(206)之间延伸的导电聚合物柱(202),所述导电聚合物柱可在上配合界面和下配合界面之间压缩,所述导电聚合物柱包括内芯(230)和外支撑体(232),所述内芯由第一材料制成,所述外支撑体由第二材料制成,第二材料的压缩永久变形低于第一材料,第一材料的电导率高于第二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0),其中,所述内芯(230)的第一材料是导电聚合物,并且其中,所述外支撑体(232)的第二材料是非导电聚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0),其中,所述内芯(230)在所述载体(154)上形成就位,并且其中,所述外支撑体(232)在所述载体上形成就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0),其中,所述外支撑体(232)通过第一模制件固定到所述载体(154),并且其中,所述内芯(230)通过第二模制件固定到所述载体和所述外支撑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0),其中,所述内芯(230)通过第一模制件固定到所述载体(154),并且其中,所述外支撑体(232)通过第二模制件固定至所述载体和所述内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0),其中,所述内芯(230)在所述上配合界面(204)和所述下配合界面(206)之间是圆柱形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0),其中,所述内芯(230)包括位于所述上配合界面(204)处的上盖(236)和位于所述下配合界面(206)处的下盖(238),所述上盖在所述外支撑体(232)的顶部上方延伸,所述下盖在所述外支撑体的底部下方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0),其中,每个外支撑体(232)包括在所述载体(154)的上表面(160)和所述上配合界面(204)之间的上部(210),并且包括在所述载体的下表面(162)和所述下配合界面(206)之间的下部(212),所述上部为截头圆锥形,所述下部为截头圆锥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0),其中,所述内芯(230)由间隙(240)间隔开,所述外支撑体(232)基本填充所述间隙。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0),其中,相邻触头(200)的外支撑体(232)由整体片一体形成。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0),其中,所述外支撑体(232)与所述载体(154)一体形成,作为用于所述内芯的整体支撑结构。

技术总结
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0),其包括具有上表面(160)和下表面(162)的载体(154)。下表面配置为面向主电路板(104)。上表面配置为面向电气部件(108)的部件电路板(106)。载体包括穿过其中的多个触头开口(164)。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联接到载体并穿过相应触头开口的触头(200)。每个触头具有在上配合界面(204)和下配合界面(206)之间延伸的导电聚合物柱(202)。导电聚合物柱可在上配合界面和下配合界面之间压缩。导电聚合物柱包括内芯(230)和外支撑体(232)。内芯由第一材料制成。外支撑体由第二材料制成。第二材料的压缩永久变形低于第一材料。第一材料的电导率高于第二材料。料。第一材料的电导率高于第二材料。料。第一材料的电导率高于第二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J.J.康索利 C.W.摩根 M.霍尔福斯特比尔斯 L.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连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2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