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生产制造的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96772发布日期:2022-04-16 13:1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生产制造的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断路器生产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断路器生产制造的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2.根据申请号为201911409881.1的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生产制造组装装配机械,包括底座、用于输送塑壳断路器底壳的下层输送机、用于输送塑壳断路器壳盖的上层输送机、水平运动机构、竖直运动机构、两个夹持压紧机构和两个阻挡夹紧机构;本发明提供的机械可装配在塑壳断路器组装装配流水线中使用,完全可实现塑壳断路器塑料外壳的对准组装,可实现流水化自动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能和减低了生产成本。
3.现有技术中,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夹持压紧机构是通过多个部件构成,且在气缸的作用下形成夹持,若其中一个损坏即无法完成夹持,因此整体的工作会瘫痪,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生产制造的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断路器生产制造的装配系统,包括:
6.底座;
7.下壳输送机构,设置在底座上;
8.上壳输送机构,设置在底座上并横跨下壳输送机构;
9.夹持机构,位于上壳输送机构的上方;
10.水平运动机构,与夹持机构相互连接;
11.竖直运动机构,设置在水平运动机构上;
12.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13.夹持块,呈倒凹字形,其顶部与竖直运动机构相互连接,所述夹持块的内侧设有若干沿其内壁间隔设置的吸附孔;
14.压紧块,设置在夹持块的凹口内;
15.压紧气缸,设置在夹持块的顶端,其输出端与压紧块相互连接,用于控制压紧块向下移动;
16.吸取机构,包括气管、负压生成装置、第一控制装置,所述气管的一端与夹持块相互连接,另一端与与负压生成装置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与负压生成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检测负压生成装置的运行状况;
17.其中,所述负压生成装置在夹持装置内生成抽吸气流,该抽吸气流通过吸附孔作用在断路器上壳体表面将上壳体吸附定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块在竖直运动机构的作用下下降,与断路器上壳表面贴合,负压生成装置启动,夹持块内壁产生吸力,通过该吸力将断路器上壳吸附住,竖直运动机构上升,从而通过水平运动机构将其移动到下壳输送机构上的断路器下壳的上方,竖直运动机构再次下降,将断路器上壳装配到下壳上,此时负压生成装置关闭,压紧块启动下压,将上壳与下壳压紧,便完成装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夹持结构简化,通过第一控制装置检测负压生成装置的运行情况,更加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1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压生成装置包括:
20.两个制动器,其中一个制动器为备用制动器,另一个为主制动器,两个制动器结构相同;
21.与两个制动器对应的过滤器;
22.多通道连接器,所述气管与多通道连接器相互连接,所述多通道连接器包括与主制动器相连通的第一通气腔、与备用制动器相连通的第二通气腔、连通腔以及切换块,所述第一通气腔与第二通气腔相对设置,所述连通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气腔及第二通气腔相连通,所述切换块包括滑动连接在连通腔内的连接块、设置在第一通气腔内的第一堵块以及设置在第二通气腔内的第二堵块,当所述第一通气腔被第一堵块封闭时,第二通气腔开启,当第二通气腔被第二堵块封闭时,第一通气腔开启,所述连接块内设有净气流道。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制动器受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当主制动器损坏不工作时,第一控制装置检测到后驱动备用制动器运行,使得工作能够照常运行,在制动器的进气方向上设置过滤器,能够对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多通道连接器的设置方便两个制动器之间与夹持块的连接,简化了错综复杂的管路,将多条管路集中在多通道连接器上便于检修,且管路切换便利,且该多通道连接器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同时设置了净气流道方便后续配合压紧块的辅助使用。
2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气体通过气管经过多通道连接器进入到制动器中,所述制动器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一运动腔、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二运动腔、第一制动件、第二制动件以及复位件,所述第一运动腔和第二运动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制动件设置在第一运动腔中且可沿第一运动腔往复移动,所述第二制动件设置在第二运动腔中且可沿第二运动腔往复移动,所述第一运动腔的上端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与过滤器相连通,所述第一运动腔上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连接块上的净气流道连通,所述第二运动腔上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与过滤器相连通,所述第二运动腔上设有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用于将掺杂灰尘的气体排出。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制动器的运行原理相同,第一制动件运行后,第一制动件向第二制动件方向前进,当其外侧接触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后,即停止前进,此时后退,形成负压抽吸,以此往复,且其不接触第二制动件,不影响第二运动腔的封闭,第二制动件在复位件的作用下,牢牢将第一运动腔和第二运动腔的相接处封闭,通过对第一制动件运动速度的调节从而实现了吸力的强度,便于对工件的吸附,该结构简单且实用,气体是经过过滤器过滤的因此是清洁的气体,该气体可做重复使用,同时过滤器会存在杂质堆积满的情况,因此设置了第二制动件和第二运动腔来解决过滤器杂质堆积的问题,第一制动件在封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情况下,向靠近第二制动件的位置往复移动,从而使得第二
制动件被驱动,第二制动件在第二运动腔中形成吸取,能够对过滤器进行清理,且无需拆卸清理,使用便利结构简单。
2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器包括:
27.第二壳体;
28.腔体;
29.进气口;
30.滤网,该滤网呈圆柱状,滤网内形成过滤腔;
31.活塞;
32.其中,所述滤网设置在腔体中,所述第一通道与该滤网的过滤腔连通,所述活塞设置在滤网内,所述第三通道与腔体连通,所述进气口与该腔体连通,初始状态下活塞靠近第一通道,该活塞可向反方向不断移动,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上均设有单向阀。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的端部与第一通道连通,即该第一通道能够与过滤腔连通,从而使得想要从第一通道进入的气体必须经过滤网的过滤后方可进入到第一通道中,活塞的初始位置是靠近第一通道处,且该活塞位于过滤腔中,通过对活塞的位置调节能够调节流量,当滤网外的杂质不断堆积时,活塞往远离第一通道的一侧运动,能够不断的平衡流量,使得流量趋于平稳,通过在每个通道上设置单向阀能够防止在第一制动件和第二制动件的作用下倒流,使用效率更高,第二制动件在第二运动腔中形成吸取,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将滤网的外侧的杂质吹除,经过第三通道进入到第二运动腔中。
3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通道上设有泄压器,所述泄压器包括:
35.第一阀体;
36.第二阀体;
37.第一阀芯;
38.第二阀芯;
39.其中,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相连通,所述第一阀体的表面设有排气口,所述第一阀体的内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该排气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阀芯的表面设有封堵块,所述封堵块与该滑槽滑动配合以实现排气口的启闭,所述第一阀芯的表面开设有沿第一阀芯表面周向设置的通气槽,所述通气槽与该封堵块相邻设置,当所述第一阀芯向远离第二阀芯的一侧移动时排气口开启并且与该通气槽连通,使得第一阀体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口排出,所述第二阀体与该第二阀芯配合实现泄压器的启闭,所述封堵块的端部设有密封圈。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泄压器的设置起到将制动器产生的气流压力减小,将减小后的干净的气体通入到压紧块内,滑槽形成了一段滑动距离,封堵块与滑槽配合,当封堵块滑动到排气口处时,将排气口封闭,此时不泄压,当封堵块离开排气口处后,此时通气槽与排气口对应,第一阀芯内的气流通过通气槽进入到排气口,从排气口排出并泄压,第二阀芯的作用在于控制第四通道与压紧块之间的通断,密封圈的设置进一步的起到了提升封闭后密封性的作用。
4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包括:
42.流速传感器;
43.微处理单元;
44.其中,所述流速传感器与压紧块电性连接,所述流速传感器用于检测压紧块内的流量大小,所述微处理单元分别与流速传感器及泄压器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泄压器的启闭。
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检测压紧块处的流速及流量,用于防止其流量超过预设值,当气体通过第二通道经过多通道连接器进入到压紧块时,是经过泄压处理的,但是流速传感器需要实时检测,其是否超过预设值,从而调整第二阀芯的开度和第二阀芯的开度,来进一步的控制流速和流量。
4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块为中空设置,所述压紧块朝向夹持块开口的一侧设有若干气孔,另一侧设有连接管与伸缩件,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连接块的净气流道连通,所述伸缩件用于控制压紧块的伸缩。
4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块通过压紧气缸沿夹持块上下运动,装配后,制动器停止运行,压紧块先将上壳下压,夹持块上升,但是压紧块还是下压,所以会保持压紧块位置不变,此时再次启动制动器,关闭泄压器的泄压功能,压紧块产生气流,配合压紧气缸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进一步的压紧,伸缩件的一端与压紧气缸配合,另一端与压紧块配合。
4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滤片,所述滤片与该排气口卡接,该滤片用于保持泄压器内的洁净,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以及伸缩柱,所述第二运动腔内壁中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所述伸缩柱的一端与凹槽的槽底相互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制动件相互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伸缩柱的外侧。
4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滤片的设置能够保持泄压器内的整洁,防止积灰,使用的效率高,同时若滤片上落灰了,在泄压时可同时将该灰尘一同喷出,实现滤片自清洁,第二制动件在复位件的作用下能够快速的复位,也能够起到在不使用时牢牢的将第一运动腔和第二运动腔的相接处封闭。
5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输送机构的进口端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气缸以及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定位气缸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述定位气缸驱动定位板将断路器上壳的方位进行校正,所述上壳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有两个,两个输送带之间设置定位片,所述定位板将断路器上壳推向定位片,还包括供料工位,所述供料工位用于给上壳输送机构供料。
5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气缸包括两个,定位气缸驱动定位板将上壳推向定位片,上壳能够沿定位片前进一段距离,此时上壳的位置即被校准,结构简单,使用便利。
52.一种断路器生产制造的装配系统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3.s1、断路器上壳与断路器下壳分别通过上壳输送机构与下壳输送机构输送,定位机构运行,定位气缸驱动定位板将断路器上壳推动至靠近定位片,使得断路器上壳位置校正;
54.s2、第一控制装置检测主制动器是否正常运行,当主制动器正常运行时,第二堵块将第二通气腔封闭,第一通气腔开启,净气流道处于常开状态;
55.s3、断路器上壳输送至夹持块的下端时,夹持块在竖直运动机构的作用下下降,贴合到断路器上壳外侧面上,吸取机构启动,第一运动腔内的第一制动件沿第一运动腔往复移动,且其最大移动距离不触及第二制动件,第二制动件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将第二运动腔
封闭,此时由夹持块处形成吸取气流并通过多通道连接器经过滤器进行过滤,第一通道进入到第一运动腔中,最后通过第二通道排出,此时夹持块对断路器上壳形成吸附;
56.s4、将s3中的吸取气流通过第二通道内的泄压器进行泄压,泄压器的第二阀体在初始状态下处于封闭的状态,第一阀体的第一阀芯向远离第二阀芯的一侧移动,排气口开启,对吸取气流进行泄压,此时第二阀芯开启,气流经多通道连接器的净气流道进入至压紧块中,压紧块将气流喷出到断路器上壳表面对其进行除尘,压紧块内的流速传感器实时检测流速大小,设定预设值a1,a1 的值小于吸取气流值;
57.s5、断路器上壳吸附后,水平运动机构启动,将夹持块移动到断路器下壳的正上方后,竖直运动机构启动,此时第二阀芯关闭,当断路器上壳与下壳装配后,第一制动件停止工作,吸取气流消失,压紧块下压将断路器上壳体压紧,此时夹持块上升至断路器上壳体上方,此时第一制动件继续启动,泄压器排气口关闭,气流经压紧块喷出将断路器上壳体进一步压紧;
58.s6、压紧后,夹持块在竖直运动机构的作用下上升,压紧块复位,由水平运动机构复位;
59.s7、重复上述s3至s6步骤;
60.s8、当主制动器损坏不运行时,第一控制装置控制关闭主制动器,驱动备用制动器运行,且第一堵块将第一通气腔关闭,第二通气腔开启;
61.s9、重复s3至s6的步骤。
6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壳输送机构对断路器上壳进行输送,通过下壳输送机构对断路器下壳进行输送,上壳被定位机构定位后,通过第一控制装置对制动器的好坏进行检测,若主制动器运行正常,则运行主制动器,主制动器运行在夹持块处产生负压对上壳进行吸附,上壳被吸附后,制动器产生的气体为干净气体进行再利用,将其通过泄压器泄压,泄压后注入到压紧块中,通过压紧块对上壳的上表面进行喷吹,对上壳进行清洁,通过水平运动机构将其移动到断路器下壳的上方,通过竖直运动机构,将其下降,使得断路器上壳和下壳配合,与此同时,压紧块在压紧气缸的作用下下降,辅助上壳的压紧,制动器停止运行,夹持块上升,压紧块相对夹持块继续前进,当夹持块脱离上壳后,制动器再次启动,此时紧压块上生成气流,同时泄压器关闭,该气流的气流较大,因此能够进一步的压紧上壳,最后完成安装后,压紧块复位,制动器关闭,夹持块复位,重复上述步骤,该装置提升了生产效率且使用便利,提高了自动化的效率,且更加智能,能够防止制动器的损坏导致停工,通过多通道连接器减少了整体的设计管路复杂性,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6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64.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65.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夹持块剖视图;
66.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吸取装置主制动器运行原理图;
67.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吸取装置备用制动器运行原理图;
68.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泄压器剖视图;
69.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制动器与过滤器配合状态图;
70.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图4中a处放大图;
71.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72.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移动副结构示意图;
73.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夹持块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74.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图10中a处放大图;
75.图1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76.附图标记:1、底座;2、下壳输送机构;3、上壳输送机构;4、夹持机构; 400、夹持块;401、吸附孔;402、压紧块;403、伸缩件;404、气孔;405、连接管;5、水平运动机构;6、竖直运动机构;7、吸取机构;700、气管;701、第一控制装置;702、制动器;7020、复位件;7021、第一壳体;7022、第一运动腔;7023、第二运动腔;7024、第一制动件;7025、第二制动件;7026、第一通道;7027、第二通道;7028、第三通道;7029、第四通道;703、过滤器; 7030、第二壳体;7031、腔体;7032、进气口;7033、滤网;7034、活塞;70341、过滤腔;7035、单向阀;704、多通道连接器;7041、第一通气腔;7042、第二通气腔;7043、连通腔;7044、连接块;7045、第一堵块;7046、第二堵块; 7047、净气流道;8、泄压器;800、第一阀体;801、第一阀芯;802、第二阀体;803、第二阀芯;804、排气口;805、滑槽;806、封堵块;807、通气槽;808、密封圈;809、滤片;9、第二控制装置;900、流速传感器;901、微处理单元;10、定位机构;1001、定位板;1002、定位气缸;1003、定位片;11、集料装置;1101、料筒;1102、支撑板;1103、驱动气缸;1104、红外传感器; 12、抓取装置;1201、支撑座;1202、支撑杆;1203、第一伺服电机;1204、转动板;1205、第二支撑杆;1206、第二连接板;1207、第二伺服电机;1208、丝杆;1209、导向块;1210、移动副;1211、制动气缸;1212、吸附片;1213、吸嘴;13、动力部;1300、转杆;1301、稳定杆;1302、连接杆;1303、连接件;1304、螺纹孔;1305、通孔;1306、连杆;1307、环形圈;1308、固定杆; 14、吸头。
具体实施方式
7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78.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生产制造的装配系统,包括:底座1;下壳输送机构2,设置在底座1上;上壳输送机构3,设置在底座1上并横跨下壳输送机构2;夹持机构4,位于上壳输送机构3的上方;水平运动机构5,与夹持机构4相互连接;竖直运动机构6,设置在水平运动机构5上;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夹持块400,呈倒凹字形,其顶部与竖直运动机构6相互连接,所述夹持块400的内侧设有若干沿其内壁间隔设置的吸附孔401;压紧块 402,设置在夹持块400的凹口内;压紧气缸,设置在夹持块400的顶端,其输出端与压紧块402相互连接,用于控制压紧块402向下移动;吸取机构7,包括气管700、负压生成装置、第一控制装置701,所述气管700的一端与夹持块400 相互连接,另一端与与负压生成装置相
互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701与负压生成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701用于检测负压生成装置的运行状况;其中,所述负压生成装置在夹持装置内生成抽吸气流,该抽吸气流通过吸附孔 401作用在断路器上壳体表面将上壳体吸附定位。夹持块400在竖直运动机构6 的作用下下降,与断路器上壳表面贴合,负压生成装置启动,夹持块400内壁产生吸力,通过该吸力将断路器上壳吸附住,竖直运动机构6上升,从而通过水平运动机构将其移动到下壳输送机构上的断路器下壳的上方,竖直运动机构6 再次下降,将断路器上壳装配到下壳上,此时负压生成装置关闭,压紧块402 启动下压,将上壳与下壳压紧,便完成装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夹持结构简化,通过第一控制装置701检测负压生成装置的运行情况,更加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79.所述负压生成装置包括:两个制动器702,其中一个制动器702为备用制动器702,另一个为主制动器702,两个制动器702结构相同;与两个制动器702 对应的过滤器703;多通道连接器704,所述气管700与多通道连接器704相互连接,所述多通道连接器704包括与主制动器702相连通的第一通气腔7041、与备用制动器702相连通的第二通气腔7042、连通腔7043以及切换块,所述第一通气腔7041与第二通气腔7042相对设置,所述连通腔70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气腔7041及第二通气腔7042相连通,所述切换块包括滑动连接在连通腔 7043内的连接块7044、设置在第一通气腔7041内的第一堵块7045以及设置在第二通气腔7042内的第二堵块7046,当所述第一通气腔7041被第一堵块7045 封闭时,第二通气腔7042开启,当第二通气腔7042被第二堵块7046封闭时,第一通气腔7041开启,所述连接块7044内设有净气流道7047。设置两个制动器702受第一控制装置701的控制,当主制动器702损坏不工作时,第一控制装置701检测到后驱动备用制动器702运行,使得工作能够照常运行,在制动器702的进气方向上设置过滤器703,能够对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多通道连接器 704的设置方便两个制动器702之间与夹持块400的连接,简化了错综复杂的管路,将多条管路集中在多通道连接器704上便于检修,且管路切换便利,且该多通道连接器704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同时设置了净气流道7047方便后续配合压紧块402的辅助使用。
80.气体通过气管700经过多通道连接器704进入到制动器702中,所述制动器702包括第一壳体7021、设置在第一壳体7021内的第一运动腔7022、设置在第一壳体7021内的第二运动腔7023、第一制动件7024、第二制动件7025以及复位件7020,所述第一运动腔7022和第二运动腔7023相连通,所述第一制动件7024设置在第一运动腔7022中且可沿第一运动腔7022往复移动,所述第二制动件7025设置在第二运动腔7023中且可沿第二运动腔7023往复移动,所述第一运动腔7022的上端设有第一通道7026,所述第一通道7026的另一端与过滤器703相连通,所述第一运动腔7022上设有第二通道7027,所述第二通道 7027的另一端与连接块7044上的净气流道7047连通,所述第二运动腔7023上设有第三通道7028,所述第三通道7028的另一端与过滤器703相连通,所述第二运动腔7023上设有第四通道7029,所述第四通道7029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用于将掺杂灰尘的气体排出。两个制动器702的运行原理相同,第一制动件7024 运行后,第一制动件7024向第二制动件7025方向前进,当其外侧接触到第一通道7026和第二通道7027后,即停止前进,此时后退,形成负压抽吸,以此往复,且其不接触第二制动件7025,不影响第二运动腔7023的封闭,第二制动件7025在复位件7020的作用下,牢牢将第一运动腔7022和第二运动腔7023 的相接处封闭,通过对第一制动件7024运动速度的调节从而实现了吸力的强度,便于对工件的吸附,该结构简单且实用,气体
是经过过滤器703过滤的因此是清洁的气体,该气体可做重复使用,同时过滤器703会存在杂质堆积满的情况,因此设置了第二制动件7025和第二运动腔7023来解决过滤器703杂质堆积的问题,第一制动件7024在封闭第一通道7026和第二通道7027的情况下,向靠近第二制动件7025的位置往复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制动件7025被驱动,第二制动件7025在第二运动腔7023中形成吸取,能够对过滤器703进行清理,且无需拆卸清理,使用便利结构简单。
81.所述过滤器703包括:第二壳体7030;腔体7031;进气口7032;滤网7033,该滤网7033呈圆柱状,滤网7033内形成过滤腔70341;活塞7034;其中,所述滤网7033设置在腔体7031中,所述第一通道7026与该滤网7033的过滤腔 70341连通,所述活塞7034设置在滤网7033内,所述第三通道7028与腔体7031 连通,所述进气口7032与该腔体7031连通,初始状态下活塞7034靠近第一通道7026,该活塞7034可向反方向不断移动,所述第一通道7026、第二通道7027、第三通道7028以及第四通道7029上均设有单向阀7035。滤网7033的端部与第一通道7026连通,即该第一通道7026能够与过滤腔70341连通,从而使得想要从第一通道7026进入的气体必须经过滤网7033的过滤后方可进入到第一通道7026中,活塞7034的初始位置是靠近第一通道7026处,且该活塞7034位于过滤腔70341中,通过对活塞7034的位置调节能够调节流量,当滤网7033 外的杂质不断堆积时,活塞7034往远离第一通道7026的一侧运动,能够不断的平衡流量,使得流量趋于平稳,通过在每个通道上设置单向阀7035能够防止在第一制动件7024和第二制动件7025的作用下倒流,使用效率更高,第二制动件7025在第二运动腔7023中形成吸取,气体从进气口7032进入,将滤网7033 的外侧的杂质吹除,经过第三通道7028进入到第二运动腔7023中。
82.所述第二通道7027上设有泄压器8,所述泄压器8包括:第一阀体800;第二阀体802;第一阀芯801;第二阀芯803;其中,所述第一阀体800和第二阀体802相连通,所述第一阀体800的表面设有排气口804,所述第一阀体800 的内壁上设有滑槽805,所述滑槽805与该排气口804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阀芯 801的表面设有封堵块806,所述封堵块806与该滑槽805滑动配合以实现排气口804的启闭,所述第一阀芯801的表面开设有沿第一阀芯801表面周向设置的通气槽807,所述通气槽807与该封堵块806相邻设置,当所述第一阀芯801 向远离第二阀芯803的一侧移动时排气口804开启并且与该通气槽807连通,使得第一阀体800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口804排出,所述第二阀体802与该第二阀芯803配合实现泄压器8的启闭,所述封堵块806的端部设有密封圈808。该泄压器8的设置起到将制动器702产生的气流压力减小,将减小后的干净的气体通入到压紧块402内,滑槽805形成了一段滑动距离,封堵块806与滑槽805 配合,当封堵块806滑动到排气口804处时,将排气口804封闭,此时不泄压,当封堵块806离开排气口804处后,此时通气槽807与排气口804对应,第一阀芯801内的气流通过通气槽807进入到排气口804,从排气口804排出并泄压,第二阀芯803的作用在于控制第四通道7029与压紧块402之间的通断,密封圈 808的设置进一步的起到了提升封闭后密封性的作用。
83.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9包括:流速传感器900;微处理单元901;其中,所述流速传感器900与压紧块402电性连接,所述流速传感器900用于检测压紧块402内的流量大小,所述微处理单元901分别与流速传感器900及泄压器8 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单元901用于控制泄压器8的启闭。第二控制装置9用于检测压紧块402处的流速及流量,用于防止其流量超过预设值,当气体通过第二通道7027经过多通道连接器704进入到压紧块402时,是经过泄压处
理的,但是流速传感器900需要实时检测,其是否超过预设值,从而调整第二阀芯803 的开度和第二阀芯803的开度,来进一步的控制流速和流量。
84.所述压紧块402为中空设置,所述压紧块402朝向夹持块400开口的一侧设有若干气孔404,另一侧设有连接管405与伸缩件403,所述连接管405的另一端与连接块7044的净气流道7047连通,所述伸缩件403用于控制压紧块402 的伸缩。压紧块402通过压紧气缸沿夹持块400上下运动,装配后,制动器702 停止运行,压紧块402先将上壳下压,夹持块400上升,但是压紧块402还是下压,所以会保持压紧块402位置不变,此时再次启动制动器702,关闭泄压器 8的泄压功能,压紧块402产生气流,配合压紧气缸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进一步的压紧,伸缩件403的一端与压紧气缸配合,另一端与压紧块402配合。
85.所述排气口804上设有滤片809,所述滤片809与该排气口804卡接,该滤片809用于保持泄压器8内的洁净,所述复位件7020包括弹簧以及伸缩柱,所述第二运动腔7023内壁中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所述伸缩柱的一端与凹槽的槽底相互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制动件7025相互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伸缩柱的外侧。所述滤片809的设置能够保持泄压器8内的整洁,防止积灰,使用的效率高,同时若滤片809上落灰了,在泄压时可同时将该灰尘一同喷出,实现滤片809自清洁,第二制动件7025在复位件7020的作用下能够快速的复位,也能够起到在不使用时牢牢的将第一运动腔7022和第二运动腔7023的相接处封闭。
86.所述上壳输送机构3的进口端设有定位机构10,所述定位机构10包括定位气缸1002以及定位板1001,所述定位板1001与定位气缸1002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述定位气缸1002驱动定位板1001将断路器上壳的方位进行校正,所述上壳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有两个,两个输送带之间设置定位片1003,所述定位板1001将断路器上壳推向定位片1003,还包括供料工位,所述供料工位用于给上壳输送机构供料。定位气缸1002包括两个,定位气缸1002 驱动定位板1001将上壳推向定位片1003,上壳能够沿定位片1003前进一段距离,此时上壳的位置即被校准,结构简单,使用便利。
87.一种断路器生产制造的装配系统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8.s1、断路器上壳与断路器下壳分别通过上壳输送机构与下壳输送机构输送,定位机构运行,定位气缸1002驱动定位板1001将断路器上壳推动至靠近定位片1003,使得断路器上壳位置校正;
89.s2、第一控制装置701检测主制动器702是否正常运行,当主制动器702 正常运行时,第二堵块7046将第二通气腔7042封闭,第一通气腔7041开启,净气流道7047处于常开状态;
90.s3、断路器上壳输送至夹持块400的下端时,夹持块400在竖直运动机构6 的作用下下降,贴合到断路器上壳外侧面上,吸取机构7启动,第一运动腔7022 内的第一制动件7024沿第一运动腔7022往复移动,且其最大移动距离不触及第二制动件7025,第二制动件7025在复位件7020的作用下将第二运动腔7023 封闭,此时由夹持块400处形成吸取气流并通过多通道连接器704经过滤器703 进行过滤,第一通道7026进入到第一运动腔7022中,最后通过第二通道7027 排出,此时夹持块400对断路器上壳形成吸附;
91.s4、将s3中的吸取气流通过第二通道7027内的泄压器8进行泄压,泄压器8的第二阀体802在初始状态下处于封闭的状态,第一阀体800的第一阀芯 801向远离第二阀芯803的一侧移动,排气口804开启,对吸取气流进行泄压,此时第二阀芯803开启,气流经多通道
连接器704的净气流道7047进入至压紧块402中,压紧块402将气流喷出到断路器上壳表面对其进行除尘,压紧块402 内的流速传感器900实时检测流速大小,设定预设值a1,a1的值小于吸取气流值;
92.s5、断路器上壳吸附后,水平运动机构5启动,将夹持块400移动到断路器下壳的正上方后,竖直运动机构6启动,此时第二阀芯803关闭,当断路器上壳与下壳装配后,第一制动件7024停止工作,吸取气流消失,压紧块402下压将断路器上壳体压紧,此时夹持块400上升至断路器上壳体上方,此时第一制动件7024继续启动,泄压器8排气口804关闭,气流经压紧块402喷出将断路器上壳体进一步压紧;
93.s6、压紧后,夹持块400在竖直运动机构6的作用下上升,压紧块402复位,由水平运动机构5复位;
94.s7、重复上述s3至s6步骤;
95.s8、当主制动器702损坏不运行时,第一控制装置701控制关闭主制动器 702,驱动备用制动器702运行,且第一堵块7045将第一通气腔7041关闭,第二通气腔7042开启;
96.s9、重复s3至s6的步骤。
97.上壳输送机构3对断路器上壳进行输送,通过下壳输送机构2对断路器下壳进行输送,上壳被定位机构定位后,通过第一控制装置701对制动器702的好坏进行检测,若主制动器702运行正常,则运行主制动器702,主制动器702 运行在夹持块400处产生负压对上壳进行吸附,上壳被吸附后,制动器702产生的气体为干净气体进行再利用,将其通过泄压器8泄压,泄压后注入到压紧块402中,通过压紧块402对上壳的上表面进行喷吹,对上壳进行清洁,通过水平运动机构5将其移动到断路器下壳的上方,通过竖直运动机构6,将其下降,使得断路器上壳和下壳配合,与此同时,压紧块402在压紧气缸的作用下下降,辅助上壳的压紧,制动器702停止运行,夹持块400上升,压紧块402相对夹持块400继续前进,当夹持块400脱离上壳后,制动器702再次启动,此时紧压块上生成气流,同时泄压器8关闭,该气流的气流较大,因此能够进一步的压紧上壳,最后完成安装后,压紧块402复位,制动器702关闭,夹持块400 复位,重复上述步骤,该装置提升了生产效率且使用便利,提高了自动化的效率,且更加智能,能够防止制动器702的损坏导致停工,通过多通道连接器704 减少了整体的设计管路复杂性,实用性高。
98.所述吸附孔上设有吸盘,所述吸盘与吸取气流配合,实现进一步的对断路器上壳进行吸附。
99.所述供料工位包括集料装置11以及抓取装置12,所述抓取装置12用于将集料装置11内的断路器上壳吸取至上壳输送机构3的输送带上,所述集料装置 11分设在集料装置11的四周,所述集料装置11包括料筒1101、支撑板1102 以及驱动气缸1103,所述料筒1101的上端为敞开,所述料筒1101的中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将料筒1101分隔为两个料腔,所述两个料腔内分别放置断路器上壳,所述支撑板1102设置在料腔的底部,所述驱动气缸1103设置在料筒1101的外侧底部,所述驱动腔的输出端与该支撑板1102配合,所述料筒1101 的上端边沿设有红外传感器1104,所述红外传感器1104用于检测料筒1101的顶部是否有物料存在,若没有物料则驱动气缸1103驱动支撑板1102上升,所述支撑板1102上最顶部的物料露出料筒1101开口抓取装置12对其进行吸取。
100.所述抓取装置12包括支撑座1201,所述支撑座1201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杆1202,
所述第一支撑杆1202沿支撑座1201周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202 背离支撑座120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设有第一伺服电机120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203电性连接有编码器,用于控制第一伺服电机 1203分度转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203的输出轴贯穿连接板并连接有转动板 1204,所述转动板1204上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杆12051202,所述第二支撑杆 12051202背离转动板1204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1206,所述第二连接板1206 的上端设有第二伺服电机1207,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207的输出端设有丝杆 1208,所述丝杆1208的另一端与转动板1204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208上设有导向块1209,所述导向块1209的外侧设有若干延伸片,所述若干延伸片沿导向块1209的中轴线呈十字形设置,所述延伸片上设有移动副1210,所述移动副 1210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制动气缸1211,所述制动气缸1211设置在靠近导向块1209的一端,所述制动气缸1211的输出轴上设有吸附片1212,所述吸附片1212呈交叉设置,且设置在制动气缸1211输出轴的下方,吸附片1212 的下方设有吸嘴1213,所述吸嘴1213通过真空管与泵连接;所述每个移动副 1210的位置与料筒1101对应,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207驱动导向块1209沿丝杆 1208下降,所述吸嘴1213抵触到断路器上壳的上表面,将其吸附此时第二伺服电机1207反转,导向块1209上升,制动气缸1211驱动吸附片1212向上壳输送机构3方向前进,将上壳放置在输送带上,放置完成后,第一伺服电机1203 驱动转动板1204转动,使得相邻的移动副1210移动到上一步骤的位置,继续上一步骤,直至所有的移动副1210上的上壳放置完后,再次下降吸附上壳,该结构使得第一伺服电机1203不会正转和反转交替,能够提高第一伺服电机1203 的使用寿命,且第二伺服电机1207相对正转和反转的间隔的时间相对延长,也能够提高使用寿命,同时该结构方便了供料,提升了自动化的水平,同时增设了料筒1101,减少了人工填料的频率,节省了人力。
101.所述夹持块内设有动力部13,所述动力部13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装置,所述吸附孔的外侧设有吸头14,所述吸头14包括设置在吸附孔内的管部,所述管部为可伸缩的波纹状,所述伸缩装置背离动力部13的一端与吸头14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用于驱动吸头14的伸长与缩短,所述动力部13内设有微型电机以及微型气缸,所述伸缩装置包括转杆1300、稳定杆1301、连接杆1302以及联动组件,所述转杆1300的一段与微型电机相互连接,所述稳定杆1301的一端与微型气缸相互连接,所述稳定杆1301与转杆1300平行设置,所述稳定杆1301背离微型气缸的一端设有连接件1303,所述连接件1303上设有螺纹孔1304 以及通孔1305,所述转杆1300的外侧设有与该螺纹孔1304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稳定杆1301穿过该通孔1305并与连接件1303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杆1301 为伸缩式且通过微型气缸控制其伸缩,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连杆1306、环形圈1307 以及固定杆1308,所述环形圈1307设有若干个且分别套设在管部与吸头14的连接处外侧,所述连杆1306设置在相邻环形圈1307之间用于将环形圈1307固定,所述固定杆1308设置在环形圈1307朝向吸头14的一侧,所述固定杆1308 的另一端与吸头14固定连接,实现联动;当夹持块下降时,吸头14是处于收缩状态,当断路器上壳进入到夹持块内后,吸头14与断路器上壳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动力部13内的微型电机启动,转杆1300开始旋转,微型气缸启动驱动稳定杆1301伸长,因此连接件1303会沿转杆1300方向径直运动,当连接件1303 移动到转杆1300的端部后,微型电机停止运行微型气缸也停止,微型气缸能够对稳定杆1301进行二次锁定,进一步的提升连接杆1302的稳定性,连接杆1302 伸出后带动联动组件对同侧的吸头14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吸头14吸附在断
路器上壳的外侧壁上,该结构能够适配不同规格的断路器,使用的效果更好。
10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