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1209发布日期:2022-03-30 10:1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


背景技术:

2.自动电闸也称自动开关,又称自动空气开关。当电路发生严重过载、短路以及失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故障电路,有效地保护串接在他们后面的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自动电闸也可以不频繁地接通和断开电路及控制电动机直接起动。因此,自动电闸是低压电路常用的具有保护环节的断合电器。但现有的自动电闸因为自动断开的保护功能,其上推的合闸力远大于下落的掉闸力,其闸刀拨杆在合闸之后常只需较小力道便会落下断开,因此如有物品意外砸落在闸刀拨杆上时,或因被意外触碰,都极易产生意外掉闸的问题。例如:
3.公开号为cn20706873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控制安全电闸装置,包括电闸箱、电闸本体、控制按钮盒、控制开关盒和导线,所述电闸本体、控制按钮盒和控制开关盒均设置在电闸箱的内部,所述电闸本体的中间设有闸刀开关,所述电闸本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导线接出部和导线接入部,所述导线接出部和导线接入部均设有三个电闸常闭触点,所述电闸箱的上方设有接触器,所述接触器上设有接触器常开触点和线圈,所述控制按钮盒上设有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所述导线接出部通过导线与接触器常开触点相连接,所述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均通过导线与线圈相连接。
4.公开号为cn20708244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触电的电闸,包括电闸本体,所述电闸本体包括电闸开关,电闸本体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均开设有紧固孔,电闸本体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伸缩槽和伸缩孔,伸缩槽的内壁与伸缩孔的内壁连通,伸缩槽的一端与紧固孔的内壁连通,伸缩槽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左滑板和右滑板,左滑板和右滑板的一端均延伸至紧固孔的内部。
5.上述两专利的电闸均具有闸刀拨杆被意外触碰后易出现掉闸而意外断电的问题,这对于因意外停电停产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的制造单位尤其重要,急需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被意外触碰后掉闸的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包括电闸箱体、刀闸内拨杆和刀闸外拨杆,刀闸内拨杆和刀闸外拨杆同轴转动且与电闸箱体转动连接,刀闸内拨杆在上翻时合闸且顶端低于电闸箱体外表面;在合闸时,刀闸内拨杆位于刀闸外拨杆内腔,所述内腔上侧开有使刀闸内拨杆通过的内腔开口,所述内腔的下侧设置有与刀闸内拨杆抵接的背板,刀闸内拨杆的顶端设置有上倾面,刀闸外拨杆沿杆长方向滑动连接有卡杆,卡杆的尾端与上倾面抵接,在卡杆的
头端处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在落闸时对卡杆的位置锁定。
9.进一步的:刀闸内拨杆的顶端还设置有下倾面,下倾面位于上倾面的靠下一侧。
10.进一步的:在刀闸外拨杆头端设置有大于刀闸外拨杆杆径的拨杆柄,拨杆柄内设置有杆柄内室,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压杆,压杆通过压杆滑槽与拨杆柄滑动连接,压杆尾端凸出于拨杆柄外表面,压杆头端位于杆柄内室内,在压杆头端设置有使压杆朝外滑动的压杆弹簧,压杆朝内滑动后与卡杆的头端抵接。
11.进一步的:刀闸外拨杆通过盲孔状的卡杆滑槽与卡杆滑动连接,卡杆滑槽底面与卡杆之间设有卡杆弹簧,卡杆的头端为穿杆,穿杆穿过卡杆滑槽底面至杆柄内室,压杆朝内滑动后与穿杆顶端抵接。
12.进一步的:压杆滑动方向垂直于卡杆滑动方向,压杆滑槽朝向拨杆柄靠下一侧开设,在压杆头端一侧设置有顶面平行于压杆滑动方向的挡块,压杆朝内滑动后,挡块的顶面与穿杆顶端抵接。
13.进一步的:刀闸外拨杆通过卡杆滑槽与卡杆滑动连接,卡杆滑槽一端与所述内腔连通,卡杆滑槽另一端与杆柄内室连通,卡杆滑槽与卡杆间隙配合。
14.进一步的:在卡杆的头端设置有凸出于卡杆杆体的凸块。
15.进一步的:压杆滑动方向垂直于卡杆滑动方向,压杆滑槽朝向拨杆柄靠下一侧开设,在压杆头端一侧设置有顶面平行于压杆滑动方向的挡块,压杆朝内滑动后,挡块的顶面与卡杆顶端抵接,挡块靠近压杆头端的一侧设置有挡块倾面,挡块倾面与挡块的顶面相接续。
16.进一步的:在卡杆的尾端转动连接有与上倾面抵接的滑轮。
17.进一步的:压杆滑动方向垂直于卡杆滑动方向并与刀闸外拨杆的转动轴线平行。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上述装置在需要合闸时,因刀闸内拨杆和刀闸外拨杆均朝下,故将刀闸外拨杆上推,此时背板推动刀闸内拨杆一并向上完成合闸。合闸后依靠卡杆的尾端与上倾面的抵接定位来保持刀闸外拨杆不下落,或者在刀闸转轴增设一定扭矩的扭簧来防止刀闸外拨杆下落。而合闸后位于外侧的刀闸外拨杆被意外触碰具有瞬时极强的下落趋势时,卡杆的尾端在上倾面的倾斜导向作用下将向刀闸外拨杆头端滑动直至不再与刀闸内拨杆抵接,随后刀闸外拨杆便独自下落,刀闸内拨杆穿过内腔开口保持原位,避免了意外掉闸。而在真正需要落闸时,通过按压压杆朝内滑动,令卡杆的位置固定,从而通过卡杆带动刀闸内拨杆一并下落,完成落闸。该装置有效避免因意外触碰而掉闸的问题,且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廉,有利于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在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在压杆按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在卡杆抬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图6中a-a截面剖视图;
26.其中,1-电闸箱体、2-卡杆、3-卡杆弹簧、4-穿杆、5-穿杆挡板、6-拨杆柄、7-压杆、8-压杆滑槽、9-压杆挡板、10-压杆弹簧、11-杆柄内室、12-刀闸外拨杆、13-卡杆滑槽、14-下倾面、15-背板、16-刀闸转轴、17-刀闸内拨杆、18-上倾面、19-内腔开口、20-挡块、21-凸块、22-挡块倾面、23-滑轮、24-卡杆倾面。
具体实施方式
27.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其它实施例也在相应权利要求项的保护范围之内。
28.另外,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这些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9.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1.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装置本身或相应子部件的主视图所示的坐标体系而形成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且在论述到其他方向视图时,该套坐标体系不会随之转动。此外对于杆状或长条状部件而言,“前端”与“头部”是相同意思的名词,而“后端”与“尾端”、“末端”等名词是相同的意思。而上述方位名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或特定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另外关于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33.此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
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做出相应解释。
34.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尤其不存在“主要、次要”或排列顺序上的特定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36.实施例1
3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止误触的自动电闸,包括电闸箱体1、刀闸内拨杆17和刀闸外拨杆12,刀闸内拨杆17和刀闸外拨杆12通过刀闸转轴16同轴转动且与电闸箱体1转动连接。刀闸内拨杆17在上翻时合闸且具备自动断开功能。在合闸时,刀闸内拨杆17位于刀闸外拨杆12内腔,所述内腔上侧开有使刀闸内拨杆17通过的内腔开口19,所述内腔的下侧设置有与刀闸内拨杆17抵接的背板15,刀闸内拨杆17的顶端(即自由端)设置有上倾面18,刀闸外拨杆12沿杆长方向滑动连接有卡杆2,卡杆2的尾端与上倾面18抵接,在卡杆2的头端处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在落闸时对卡杆2的位置锁定。
38.在刀闸外拨杆12头端(即自由端)设置有大于刀闸外拨杆12杆径的拨杆柄6,拨杆柄6内设置有杆柄内室11,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压杆7,压杆7通过压杆滑槽8与拨杆柄6滑动连接,压杆7尾端凸出于拨杆柄6外表面,压杆7头端位于杆柄内室11内,在压杆7头端设置有压杆挡板9,压杆挡板9与杆柄内室11之间设置有使压杆7朝外滑动的压杆弹簧10,压杆7朝内滑动后与卡杆2的头端抵接。设置拨杆柄6一方面有利于对电闸开合闸的操作,另一方面可包容下结构更大更牢靠的锁定装置。
39.上述装置在需要合闸时,因刀闸内拨杆17和刀闸外拨杆12均朝下,故将刀闸外拨杆12上推,此时背板15推动刀闸内拨杆17一并向上完成合闸。合闸后依靠卡杆2的尾端与上倾面18的抵接定位来保持刀闸外拨杆12不下落,或者在刀闸转轴16增设一定扭矩的扭簧来防止刀闸外拨杆12下落。而合闸后位于外侧的刀闸外拨杆12被意外触碰具有瞬时极强的下落趋势时,卡杆2的尾端在上倾面18的倾斜导向作用下将向刀闸外拨杆12头端滑动直至不再与刀闸内拨杆17抵接,随后刀闸外拨杆12便独自下落,刀闸内拨杆17穿过内腔开口19保持原位,避免了意外掉闸。而在真正需要落闸时,通过按压压杆7朝内滑动,令卡杆2的位置固定,从而通过卡杆2带动刀闸内拨杆17一并下落,完成落闸。该装置有效避免因意外触碰而掉闸的问题,且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廉,有利于大范围推广。
40.而为了防止在刀闸外拨杆12独自下落后,露出的刀闸内拨杆17仍存在较大被外物磕碰的风险,本实施例的刀闸内拨杆17顶端低于电闸箱体1外表面,这样外物便不易再触碰到刀闸内拨杆17。
41.此外本实施例的刀闸内拨杆17的顶端还设置有下倾面14,下倾面14位于上倾面18的靠下一侧。这样设置是因为在刀闸外拨杆12独自下落后,如需真正落闸则要将刀闸外拨
杆12上推复位,下倾面14便可在上推过程中将卡杆2进行复位。
42.本实施例的刀闸外拨杆12通过盲孔状的卡杆滑槽13与卡杆2滑动连接,卡杆滑槽13底面与卡杆2之间设有卡杆弹簧3,卡杆2的头端为穿杆4,穿杆4穿过卡杆滑槽13底面至杆柄内室11,压杆7朝内滑动后与穿杆4顶端抵接。增设卡杆弹簧3后便可有效保证卡杆2与上倾面18的抵接,尤其保证了其挤压力,可在不增设扭簧的情况下保持刀闸外拨杆12的上抬位置。
43.为保证卡杆2不会从卡杆滑槽13中脱出,本实施例在穿杆4顶端设置有穿杆挡板5。
44.实施例2
45.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压杆7滑动方向垂直于卡杆2滑动方向,压杆滑槽8朝向拨杆柄6靠下一侧开设,在压杆7头端一侧设置有顶面平行于压杆7滑动方向的挡块20,压杆7朝内滑动后,挡块20的顶面与穿杆4顶端抵接。
46.因为令刀闸内拨杆17下摆时,上倾面18的沿卡杆2滑动方向的分力可能会较大,单纯依靠人力抵抗该分力可能较费力,故本实施例设置挡块20来对卡杆2限位,节省了操作者的体力。此外压杆7尾端朝下,则避免外物意外下落过程中正好砸在压杆7上触发联动而造成意外落闸的情况发生。
47.实施例3
48.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刀闸外拨杆12通过卡杆滑槽13与卡杆2滑动连接,卡杆滑槽13一端与所述内腔连通,卡杆滑槽13另一端与杆柄内室11连通,卡杆滑槽13与卡杆2间隙配合。
49.设置通长的卡杆滑槽13令卡杆2自身重力大为增加,这样设置后去除了卡杆弹簧3,利用卡杆2自身重力来替代原先的弹力。因为弹力遵循胡克定律,越压缩弹力越大,而在刀闸外拨杆12独自下落过程中,便可能出现弹簧被压缩后其弹力足以带动刀闸内拨杆17下摆的情况,为避免这种情况,依靠重力的方式在刀闸外拨杆12独自下落过程中不仅不会增大卡杆2对上倾面18的挤压力,还会随刀闸外拨杆12下摆而减小纵向分力,防止了电闸出现意外落闸现象。
50.为了保证卡杆2不会从卡杆滑槽13中脱出,本实施例在卡杆2的头端设置有凸出于卡杆2杆体的凸块21。
51.本实施例的压杆7同样类似于上一实施例,其滑动方向垂直于卡杆2滑动方向,压杆滑槽8朝向拨杆柄6靠下一侧开设,在压杆7头端一侧设置有顶面平行于压杆7滑动方向的挡块20,压杆7朝内滑动后,挡块20的顶面与卡杆2顶端抵接。但是由于本实施例的卡杆2仅依靠重力下落与上倾面18抵接,而可能存在卡杆2在上翻后因摩擦力仍未下落的情况(如图4所示),为了在落闸时让卡杆2复位进行抵接,本实施例在挡块20靠近压杆7头端的一侧设置有挡块倾面22,挡块倾面22与挡块20的顶面相接续,这样在压杆7下压过程中便可通过挡块倾面22的导向作用将卡杆2复位。为了减少卡杆2头端磨损本实施例在其头端也设置了与挡块倾面22相适配的卡杆倾面24。
52.实施例4
53.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卡杆2的尾端转动连接有与上倾面18抵接的滑轮23。这样设置将前一实施例依靠面与面的滑动摩擦配合改为滚动摩擦配合,极大减少了卡杆2在刀闸外拨杆12独自下落过程中对上倾面18的挤压力,避
免误触发意外落闸情况的发生。
54.实施例5
55.如图6和7所示,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压杆7滑动方向垂直于卡杆2滑动方向并与刀闸外拨杆12的转动轴线(即刀闸转轴16)平行。前一实施例的压杆7尾端朝下,虽然可避免外物意外下落过程中正好砸在压杆7上触发联动而造成意外落闸的情况发生,但在刀闸外拨杆12独自下落后,需要上推刀闸外拨杆12时则易触动压杆7,造成卡杆2阻挡复位的情况。本实施例将压杆7的压动方向改至拨杆柄6的侧面,不再妨碍上推。
56.最后再次强调,显然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其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且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各项权利要求。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设计思想之下所做出的显而易见的任何改变,均处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57.另外目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已经进行了中试,即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小规模实验;中试完成后,在小范围内开展了用户使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用户满意度较高;现在已经着手准备产品正式投产进行产业化(包括知识产权风险预警调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