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及其绕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02990发布日期:2022-04-23 20:4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及其绕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及其绕卷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在电力电缆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缆通过收卷设备进行收卷固定后进行存放,但是现有的收卷装置无法将电缆自动绕卷在收卷筒上,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操作,并且在对电缆进行切断处理后,需要人工牵引或使用单独的牵引机械将电缆一端拉至收卷筒的表面进行缠绕,整个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人工牵引的方式费时费力,牵引机械结构复杂,增加了绕卷装置的整体结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了对绕卷装置的维护管理成本;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3.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及其绕卷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包括电缆本体,电缆本体由阻燃护套、包带层、绝缘层、耐火层和铜芯导体组成,所述阻燃护套设置在包带层的表面,且包带层的内部设置有成缆填充层,所述成缆填充层的内部设置有四个绝缘层,且每个绝缘层的内部均设置有耐火层,所述耐火层的内部设置有铜芯导体。
9.优选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的绕卷装置,包括机架和收卷套筒,所述机架正面的左侧设置有绕卷架,且收卷套筒的内部与绕卷架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机架的右侧还设置有送料滑轮,所述机架的正面设置有三组定位机构,且三组定位机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机架的正面设置有断料机构,且断料机构位于左侧的两组定位机构之间,所述机架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绕卷机构,且绕卷机构的一侧与绕卷架的后侧转动连接;
10.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位于机架正面的定位块,且两个定位块上下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定位块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槽,且两个弧形槽的内部均活动设置有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块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伺服电缸,且两个第一伺服电缸驱动轴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11.位于右侧所述定位机构的背面设置有位移组件,所述位移组件包括直线电机与直
线滑轨,所述机架的正面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直线电机,且直线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延伸至机架的前侧,且滑块的正面与位于右侧定位机构中定位块的背面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转动槽,且两个转动槽的内部均转动设置有滚珠。
13.优选的,所述绕卷机构包括转动架,且转动架位于机架的内部活动设置,所述转动架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绕卷架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架的正面与绕卷架的后侧转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转动架的后侧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伺服电缸,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的后端均与机架的内部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伺服电缸驱动轴的一端均与转动架的背面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绕卷架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压料板,所述绕卷架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驱动轴的一端与压料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
16.优选的,所述断料机构包括液压钳,所述机架正面且位于液压钳的正上方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伺服电缸,且两个第三伺服电缸驱动轴的一端分别与液压钳的上下把手连接。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及其绕卷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通过在机架的正面设置三组定位机构,同时在右侧定位机构的后侧设置位移组件,在对电缆进行输送时,左侧两组定位机构中上下两个定位块对电缆的表面进行限位,利用右侧的两个定位块对电缆表面进行夹持,配合位移组件带动两个定位块将电缆的一端向收卷套筒的表面进行自动输送,再利用压料板的工作实现对电缆在收卷套筒表面的自动绕卷处理,提高了对电缆的绕卷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通过在绕卷架的后侧设置绕卷机构,在对电缆进行绕卷时,通过两个第二伺服电缸带动转动架进行前后匀速移动,同时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架进行转动,利用转动架和绕卷架之间的转动连接设置,让绕卷架在进行转动的同时在机架的内部进行前后匀速移动,让电缆在收卷套筒的表面完成均匀的绕卷,整个绕卷过程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对电缆的绕卷效率。
21.(3)通过在左侧的两组定位机构之间设置断料机构,在对电缆完成绕卷处理后,两个第三伺服电缸驱动液压钳将电缆进行切断,再配合最右侧的定位机构对电缆进行输送处理,实现对电缆的连续输送绕卷处理;通过在定位板内部的两侧设置滚珠,利用滚珠的设置,避免电缆在绕卷的过程中表面受到磨损,同时利用滚珠能够保证电缆在输送过程中的顺滑,避免电缆在绕卷过程中出现输送的卡顿。
22.(4)通过对电缆本体采用阻燃护套、包带层、绝缘层、耐火层和铜芯导体组成,其中阻燃护套采用阻燃聚氯乙烯护套,包带层采用成缆绕包玻璃纤维带,成缆填充层采用填充绳,绝缘层采用硅烷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耐火层采用云母带绕包制成,铜芯导体采用无氧纯铜紧压导体,通过以上材料制成的电缆本体具有较强的绝缘性和耐火性能,并且电缆的防护性能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避免了电缆在恶劣的环境等因素下出现严重的损坏。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结构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的绕卷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定位块结构的剖视图;
26.图4为本发明绕卷机构结构的侧视图;
27.图5为本发明定位块与位移组件结构的侧视图。
28.图中,10、机架;20、收卷套筒;30、绕卷架;40、电缆本体;50、液压钳;60、第三伺服电缸;70、送料滑轮;101、定位块;102、弧形槽;103、定位板;104、第一伺服电缸;105、转动槽;106、滚珠;201、转动架;202、伺服电机;203、第二伺服电缸;204、压料板;205、电动推杆;301、直线电机;302、直线滑轨;303、活动槽;304、滑块;401、阻燃护套;402、包带层;403、绝缘层;404、耐火层;405、铜芯导体;406、成缆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
31.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包括电缆本体 40,且电缆本体40由阻燃护套401、包带层402、绝缘层403、耐火层404和铜芯导体405组成,阻燃护套401设置在包带层402的表面,且包带层402 的内部设置有成缆填充层406,成缆填充层406的内部设置有四个绝缘层403,且每个绝缘层403的内部均设置有耐火层404,耐火层404的内部设置有铜芯导体405;其中阻燃护套401采用阻燃聚氯乙烯护套,包带层402采用成缆绕包玻璃纤维带,成缆填充层406采用填充绳,绝缘层403采用硅烷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耐火层404采用云母带绕包制成,铜芯导体405采用无氧纯铜紧压导体,通过以上材料制成的电缆本体40具有较强的绝缘性和耐火性能,并且电缆的防护性能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避免了电缆在恶劣的环境等因素下出现严重的损坏。
32.实施例2:
33.请参阅图2-5所示,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的绕卷装置,包括机架10和收卷套筒20,机架10正面的左侧设置有绕卷架30,且收卷套筒20的内部与绕卷架30的表面活动连接,机架10的右侧还设置有送料滑轮70,机架10的正面设置有三组定位机构,且三组定位机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机架10的正面设置有断料机构,且断料机构位于左侧的两组定位机构之间,机架10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绕卷机构,且绕卷机构的一侧与绕卷架30的后侧转动连接;
34.定位机构包括两个位于机架10正面的定位块101,且两个定位块101上下对称设置,两个定位块10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槽102,且两个弧形槽 102的内部均活动设置有定位板103,两个定位块101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伺服电缸104,且两个第一伺服电缸104驱动轴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板103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板103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转动槽105,且两个转动槽 105的内部均转动设置有滚珠106,其中滚珠106位于转动槽105的内
部设置有若干个,滚珠106的上表面延伸至转动槽105的外部;
35.在对电缆进行绕卷处理时,将电缆穿过三组定位机构的内部,上下两个定位块101内部的第一伺服电缸104驱动轴分别推动两个定位板103贴近电缆的表面,直至上下两个定位板103内部的滚珠106与电缆的表面接触,保证电缆能够在两个定位板103之间进行抽动,利用滚珠106的设置,避免电缆在绕卷的过程中表面受到磨损,同时利用滚珠106能够保证电缆在输送过程中的顺滑,避免电缆在绕卷过程中出现输送的卡顿。
36.绕卷机构包括转动架201,且转动架201位于机架10的内部活动设置,转动架201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202,且伺服电机202输出轴的一端与绕卷架30的后侧固定连接,转动架201的正面与绕卷架30的后侧转动连接,且转动架201的后侧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伺服电缸203,两个第二伺服电缸 203的后端均与机架10的内部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伺服电缸203驱动轴的一端均与转动架201的背面固定连接;
37.在进行电缆绕卷时,利用伺服电机202输出轴驱动绕卷架30进行转动,同时两个第二伺服电缸203驱动轴的一端拉动转动架201在机架10的内部前后匀速移动,通过转动架201带动绕卷架30进行前后匀速移动,让电缆在收卷套筒20的表面完成均匀的绕卷,整个绕卷过程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对电缆的绕卷效率。
38.绕卷架30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压料板204,绕卷架30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205,且电动推杆205驱动轴的一端与压料板204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将电缆的一端送至收卷套筒20的表面与压料板204之间,控制电动推杆205 驱动轴推动压料板204将电缆的一端压在收卷套筒20的表面,接着控制绕卷机构带动绕卷架30进行转动以及前后匀速移动,对电缆在收卷套筒20的表面进行自动绕卷处理,通过在绕卷架30上设置的压料板204,避免了需要人工牵引电缆的操作,同时无需在绕卷架30的一侧架设牵引机械,绕卷架30 整体的结构设计紧凑,从而降低了对绕卷装置的维护管理成本。
39.实施例3:
40.作为上述实施例2的进一步补充,本发明中位于右侧定位机构的背面设置有位移组件,位移组件包括直线电机301与直线滑轨302,机架10的正面开设有活动槽303,且活动槽303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直线滑轨302,直线滑轨 30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直线电机301,且直线电机301的一侧设置有滑块304,滑块304的一侧延伸至机架10的前侧,且滑块304的正面与位于右侧定位机构中定位块101的背面固定连接;
41.在对电缆的一端向收卷套筒20的表面进行输送时,通过右侧定位机构对电缆的表面进行夹持,配合直线电机301在直线滑轨302的内部向左侧滑动,带着电缆的一端输送至收卷套筒20的表面,配合绕卷架30上设置的压料板 204以及绕卷机构实现对电缆在收卷套筒20表面的自动绕卷处理,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保证了对电缆的绕卷效率。
42.实施例4:
43.作为上述实施例2的进一步补充,本发明中断料机构包括液压钳50,机架10正面且位于液压钳50的正上方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伺服电缸60,且两个第三伺服电缸60驱动轴的一端分别与液压钳50的上下把手连接;
44.在对电缆完成绕卷处理后,两个第三伺服电缸60驱动轴分别将液压钳50 的上下把手进行压合,利用液压钳50将电缆在两个定位机构之间进行切断,实现对电缆的自动断
料处理,配合在最右侧定位机构背面的位移组件,将电缆的一端向收卷套筒20的表面进行自动输送,再利用压料板204的工作实现对电缆在收卷套筒20表面的自动绕卷处理,提高了对电缆的绕卷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45.实施例5:
46.请参阅图1-5所示,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的绕卷装置绕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7.步骤一、将电缆穿过三组定位机构的内部,上下两个定位块101内部的第一伺服电缸104驱动轴分别推动两个定位板103贴近电缆的表面,直至上下两个定位板103内部的滚珠106与电缆的表面接触,保证电缆能够在两个定位板103之间进行抽动;
48.步骤二、右侧定位机构对电缆的表面进行夹持,配合直线电机301在直线滑轨302的内部向左侧滑动,带着电缆的一端输送至收卷套筒20的表面;
49.步骤三、将电缆的一端送至收卷套筒20的表面与压料板204之间,控制电动推杆205驱动轴推动压料板204将电缆的一端压在收卷套筒20的表面,利用伺服电机202输出轴驱动绕卷架30进行转动,同时两个第二伺服电缸203 驱动轴的一端拉动转动架201在机架10的内部前后匀速移动,通过转动架201 带动绕卷架30进行前后匀速移动,让电缆在收卷套筒20的表面完成均匀的绕卷;
50.步骤四、在对电缆完成绕卷处理后,两个第三伺服电缸60驱动轴分别将液压钳50的上下把手进行压合,利用液压钳50将电缆在两个定位机构之间进行切断,将完成绕卷的收卷套筒20从绕卷架30上换下,装上新的收卷套筒20,重复以上步骤,继续进行电缆的绕卷处理。
51.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5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