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9001发布日期:2021-09-18 02:3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且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窥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micro led成为新一代显示技术,micro led 技术即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是将led背光源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可以让led单元小于50微米,与oled一样能够实现每个像素单独寻址,单独驱动发光(即自发光),它的优势在于既继承了无机 led的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应时间快等特点,又具有自发光无需背光源的特性,体积小,轻薄,还能轻易实现节能的效果。虽然目前的micro led技术具有上述的种种优势,但是其还不具备防窥的功能,在公共场合使用时无法保护个人隐私。基于上述的问题,亟需设计一种新的具有防窥功能的micro led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用以解决现有的micro led显示面板不具备防窥功能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显示面板,所述防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电极层、像素结构层以及防炫保护层,所述像素结构层阵列排布有多个像素,所述多个像素为微型发光二极管像素结构,所述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所显示的色彩各不相同,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均分别包括三个不同的区域子像素,两端的区域子像素以中间的区域子像素的垂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且所述中间的区域子像素的高度小于所述两端的区域子像素的高度;所述电极层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区域子像素宽度匹配的电极条,所述电极条用以控制所述区域子像素的发光或不发光。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颜色分别选自红色、绿色以及蓝色中的其中一种。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区域子像素、第二区域子像素和第三区域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第四区域子像素、第五区域子像素和第六区域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包括第七区域子像素、第八区域子像素和第九区域子像素;所述第一区域子像素、第三区域子像素、第四区域子像素、第六区域子像素、第七区域子像素以及第九区域子像素为两端的区域子像素,所述第二区域子像素、第五区域子像素以及第八区域子像素为中间的区域子像素。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区域子像素的剖面的形状均为矩形。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子像素、所述第五区域子像素以及所述第八区域子像素的剖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区域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区域子像素远离所述第二区域子像素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凹面,所述第四区域子像素和所述第六区域子像素远离所述第五区域子像素
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凹面,第七区域子像素和所述第九区域子像素远离所述第八区域子像素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凹面。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子像素、所述第五区域子像素以及所述第八区域子像素的剖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区域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区域子像素靠近所述第二区域子像素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凹面,所述第四区域子像素和所述第六区域子像素靠近所述第五区域子像素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凹面,第七区域子像素和所述第九区域子像素靠近所述第八区域子像素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凹面。
10.进一步地,第一区域子像素、所述第三区域子像素、所述第四区域子像素、所述第六区域子像素、所述第七区域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九区域子像素的顶部边缘的凹面为弧形面或直线斜面。
11.进一步地,当所述防窥显示面板在宽视角显示模式时,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所有区域子像素都发光。
12.进一步地,当所述防窥显示面板在窄视角显示模式时,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所述第二区域子像素发光,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第五区域子像素发光,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第八区域子像素发光,其余区域子像素不发光。
13.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的区域子像素的高度是所述两端的区域子像素的高度的四分之三。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窥显示面板,通过将子像素分为不同的三个形状的区域子像素,通过电极条与单个区域子像素相对应,进而单独控制区域子像素的发光与不发光,从而实现micro led显示面板的防窥显示功能。
15.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防窥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层的截面图;
18.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在窄视角显示模式下的像素结构层的发光示意图;
19.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在宽视角显示模式下的像素结构层的发光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层的截面图;
21.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在窄视角显示模式下的像素结构层的发光示意图;
22.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在宽视角显示模式下的像素结构层的发光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层的截面图;
24.图7a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在窄视角显示模式下的像素结构层的发光示意图;
25.图7b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在宽视角显示模式下的像素结构
层的发光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00,防窥显示面板;1,衬底基板;2,电极层;3,子像素;4,防炫保护膜;
28.30、30’、60、90,像素;
29.31、31’、61、91,第一子像素;
30.32、32’,62、92,第二子像素;
31.33、33’,63、93,第三子像素;
32.311、611、911,第一区域子像素;312、612、912,第二区域子像素;313、613、913,第三区域子像素;
33.321、621、921,第四区域子像素;322、622、922,第五区域子像素;323、623、923,第六区域子像素;
34.331、631、931,第七区域子像素;332、632、932,第八区域子像素;333、633、933,第九区域子像素。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36.实施例一: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防窥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防窥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电极层2、像素结构层3以及防炫保护层4。具体地,在衬底基板1上设置有电极层2,电极层2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电极条。像素结构层3设置在电极层2上,像素结构层3为微型发光二极管像素结构,即micro led 像素结构。micro led像素结构小于50um,与oled显示面板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一样,可以实现每个像素单独寻址,单独驱动发光,其采用无机氮化镓材料制成。像素结构层3上设置有多个像素30’,每个像素30’包括第一子像素31’、第二子像素32’以及第三子像素33’,在一个像素30’内,第一子像素31’、第二子像素32’以及第三子像素33’显示的色彩各不相同,分别选自红色、绿色和蓝色中的其中一种。优选地,第一子像素31’为红色子像素(r),第二子像素32’为绿色子像素(g),第三子像素33’为蓝色子像素(b)。防炫保护膜4 设置在像素结构层3上,起到保护像素结构层3的作用和防止人眼眩晕的功能。
3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层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为了让防窥显示面板100具有防窥的功能,像素结构层上设置有多个像素30,单个像素30均包括第一子像素31、第二子像素32以及第三子像素33,其中第一子像素31、第二子像素32 以及第三子像素33所显示的色彩各不相同,优选地,第一子像素31 为红色子像素(r),第二子像素32为绿色子像素(g),第三子像素33为蓝色子像素(b)。第一子像素31、第二子像素32以及第三子像素33均分别包括三个不同的区域子像素,两端的区域子像素以中间的区域子像素的垂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
39.具体地,第一子像素31包括第一区域子像素311、第二区域子像素312以及第三区域子像素313;第二子像素32包括第四区域子像素 321、第五区域子像素322以及第六区域
子像素323;第三子像素33 包括第七区域子像素331、第八区域子像素332以及第九区域子像素 333。
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子像素311和第三区域子像素313位于第二区域子像素312的两侧,第一区域子像素311的高度和第三区域子像素313的高度相等,第一区域子像素311的高度大于第二区域子像素 312的高度,第一区域子像素311和第三区域子像素313以第二区域子像素312的垂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优选地,第二区域子像素312的高度是第一区域子像素311的四分之三。进一步地,第一区域子像素311、第二区域子像素312以及第三区域子像素313的剖面的形状均为矩形。
41.相应地,第四区域子像素321和第六区域子像素323位于第五区域子像素322的两侧,第四区域子像素321的高度和第六区域子像素323 的高度相等,第四区域子像素321的高度大于第五区域子像素322的高度,第四区域子像素321和第六区域子像素323以第五区域子像素322 的垂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优选地,第五区域子像素322的高度是第四区域子像素321的四分之三。进一步地,第四区域子像素321、第五区域子像素322以及第六区域子像素323的剖面的形状均为矩形。
42.对应地,第七区域子像素331和第九区域子像素333位于第八区域子像素332的两侧,第七区域子像素331的高度和第九区域子像素333 的高度相等,第七区域子像素331的高度大于第八区域子像素332的高度,第七区域子像素331和第九区域子像素333以第八区域子像素332 的垂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优选地,第八区域子像素332的高度是第七区域子像素331的四分之三。进一步地,第七区域子像素331、第八区域子像素332以及第九区域子像素333的剖面的形状均为矩形。
43.需要指出的是,防窥显示面板100的电极层2上设置的多个电极条,每个电极条与在平面内呈现纵横交错的电极线进行连接,由周边的电极线输入控制信号进行控制。在显示区域内,每个电极条分别与第一子像素31内的区域子像素(第一区域子像素311、第二区域子像素312以及第三区域子像素313)、第二子像素32内的区域子像素(第四区域子像素321、第五区域子像素322以及第六区域子像素323)以及第三子像素33内的区域子像素(第七区域子像素331、第八区域子像素332 以及第九区域子像素333)一一对应连接,用以控制每个区域子像素的依序通电,透过扫描方式点亮每个区域子像素以显示影像。
44.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在窄视角显示模式下的像素结构层的发光示意图,如图3a所示,在窄视角显示模式下,每个第一子像素31中的第二区域子像素312进行发光,第一区域子像素311和第二区域子像素313不发光,光线从第二区域子像素312射出。每个第二子像素32中的第五区域子像素322进行发光,第四区域子像素321和第六区域子像素323不发光,光线从第五区域子像素322射出。每个第三子像素33中的第八区域子像素332进行发光,第七区域子像素331和第九区域子像素333不发光,光线从第八区域子像素332射出。在窄视角下显示模式下,只打开每个子像素中的中间区域像素,关闭两边的像素区域,这样每个子像素的发光角度被限制在一定的视角内,大视角较少有光线射出,这样在侧面的人看上去整个屏幕是暗的,进而实现防窥。由于在窄视角模式时不需要很高的亮度,所以只打开子像素的中间区域子像素就可以满足亮度的需要。
45.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在宽视角显示模式下的像素结构层的发光示意图,如图3b所示,在宽视角显示模式下,像素30内的第一子像素31、第二子像
素32以及第三子像素33内的所有区域子像素都发光,从而使得发光角度变大,实现较高的亮度。
46.实施例二:
47.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层的截面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在窄视角显示模式下的像素结构层的发光示意图,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在宽视角显示模式下的像素结构层的发光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子像素的像素区域的剖面的形状有所不同。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61内的第一区域子像素611和第三区域子像素613以第二区域子像素612的垂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第二区域子像素612的剖面为矩形,第一区域子像素611和第三区域子像素613远离第二区域子像素612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凹面,具体地,该凹面为弧形面或直线斜面。与第一子像素61相对应地,第二子像素62内的第四区域子像素621和第六区域子像素623以第五区域子像素622的垂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第五区域子像素622的剖面为矩形,第四区域子像素621和第六区域子像素623远离第五区域子像素622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凹面,具体地,该凹面为弧形面或直线斜面。相对应地,第三子像素63内的第七区域子像素631和第九区域子像素 633以第八区域子像素632的垂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第八区域子像素632的剖面为矩形,第七区域子像素631和第九区域子像素633远离第八区域子像素632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凹面,具体地,该凹面为弧形面或直线斜面。
48.如图5a

5b所示,在窄视角显示模式下,每个第一子像素61中的第二区域子像素612进行发光,第一区域子像素611和第二区域子像素 613不发光,光线从第二区域子像素612射出。每个第二子像素62中的第五区域子像素622进行发光,第四区域子像素621和第六区域子像素623不发光,光线从第五区域子像素622射出。每个第三子像素63 中的第八区域子像素632进行发光,第七区域子像素631和第九区域子像素633不发光,光线从第八区域子像素632射出。在窄视角下显示模式下,只打开每个子像素中的中间区域像素,关闭两边的像素区域,这样每个子像素的发光角度被限制在一定的视角内,大视角很少有光线射出,这样在侧面的人看上去整个屏幕是暗的,进而实现防窥。由于在窄视角模式时不需要很高的亮度,所以只打开中间区域的子像素就可以满足亮度的需要。
49.在宽视角显示模式下,像素60内的第一子像素61、第二子像素62 以及第三子像素63内的所有区域子像素都发光,从而使得发光角度变大,实现较高的亮度。
50.实施例三:
51.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层的截面图,图7a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在窄视角显示模式下的像素结构层的发光示意图,图7b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在宽视角显示模式下的像素结构层的发光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子像素的像素区域的剖面的形状有所不同,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子像素的像素区域的剖面的形状有所不同。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91内的第一区域子像素911和第三区域子像素913以第二区域子像素912的垂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第二区域子像素912的剖面为矩形,第一区域子像素911和第三区域子像素313 靠近第二区域子像素912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凹面,具体地,该凹面为弧形面或直线斜面。与第一子像素91相
对应地,第二子像素92内的第四区域子像素921和第六区域子像素923以第五区域子像素922的垂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第五区域子像素922的剖面为矩形,第四区域子像素921和第六区域子像素923靠近第五区域子像素922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凹面,具体地,该凹面为弧形面或直线斜面。相对应地,第三子像素 93内的第七区域子像素931和第九区域子像素933以第八区域子像素 932的垂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第八区域子像素932的剖面为矩形,第七区域子像素931和第九区域子像素933靠近第八区域子像素932 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凹面,具体地,该凹面为弧形面或直线斜面。
52.如图7a

7b所示,在窄视角显示模式下,每个第一子像素91中的第二区域子像素912进行发光,第一区域子像素911和第二区域子像素 913不发光,光线从第二区域子像素912射出。每个第二子像素92中的第五区域子像素922进行发光,第四区域子像素921和第六区域子像素923不发光,光线从第五区域子像素922射出。每个第三子像素93 中的第八区域子像素932进行发光,第七区域子像素931和第九区域子像素933不发光,光线从第八区域子像素932射出。在窄视角下显示模式下,只打开每个子像素中的中间区域像素,关闭两边的像素区域,这样每个子像素的发光角度被限制在一定的视角内,大视角很少有光线射出,这样在侧面的人看上去整个屏幕是暗的,进而实现防窥。由于在窄视角显示模式时不需要很高的亮度,所以只打开中间区域的子像素就可以满足亮度的需要。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两端的区域子像素靠近中间的区域子像素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凹面,所以在窄视角显示模式下,视角会相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视角更大些。用户可根据具体的需求,调整两端的区域子像素的顶部边缘凹面的设置方向,进而来调整防窥显示面板的窄视角的防窥效果。
53.在宽视角显示模式下,像素90内的第一子像素91、第二子像素92 以及第三子像素93内的所有区域子像素都发光,从而使得发光角度变大,实现较高的亮度。
5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窥显示面板,通过将子像素分为三个形状不同的区域子像素,通过电极条与单个区域子像素相对应,进而单独控制区域子像素的发光与不发光,从而实现micro led显示面板的防窥显示功能。
5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