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开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9424发布日期:2021-08-03 13: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负荷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触座,能够固定于所述负荷开关设备的箱体壁上;

静弧触头,安装在所述上触座内;

下触座,与所述上触座相对设置,能够固定于所述负荷开关设备的箱体壁上;

支撑绝缘子,能够固定在所述负荷开关设备的箱体壁上;

活塞杆,其底端固定在所述支撑绝缘子上,所述活塞杆的侧面开设有相互贯穿的两槽口;

导电管,套设在所述活塞杆的外周,所述导电管贯穿所述下触座;

动弧触头,固定安装于所述导电管贯穿出所述下触座的顶部;

绝缘拐臂,其通过销轴贯穿两所述槽口与所述导电管的下端连接,所述绝缘拐臂能够驱动所述销轴带动所述导电管沿所述活塞杆上下移动,以使所述动弧触头与所述静弧触头电接触或分离;

接地触头,安装在所述下触座上;及

两下触座屏蔽板,安装于所述下触座上,分别位于所述接地触头的两侧,以均匀所述接地触头的电场,所述下触座屏蔽板呈椭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下触座屏蔽板相对的一面均下凹形成一凹槽,以增大两所述下触座屏蔽板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荷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下触座屏蔽板与所述下触座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腹板及与所述腹板连接的两翼板,所述腹板与所述下触座连接,两所述翼板中每一个通过第二固定板与一所述下触座屏蔽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下触座屏蔽板的长轴平行于所述接地触头的长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通过金属紧固件固定于所述支撑绝缘子,所述金属紧固件的两侧设置有活塞杆屏蔽板,所述活塞杆屏蔽板呈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荷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活塞杆屏蔽板相对的一面均下凹形成一屏蔽凹槽,以增大两所述活塞杆屏蔽板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荷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活塞杆屏蔽板通过第一屏蔽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支撑绝缘子上,所述第一屏蔽固定板包括屏蔽腹板及与所述屏蔽腹板连接的两屏蔽翼板,所述屏蔽腹板与所述支撑绝缘子连接,两所述屏蔽翼板中每一个通过第二屏蔽固定板与一所述活塞杆屏蔽板连接,所述第二屏蔽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屏蔽凹槽的底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荷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活塞杆屏蔽板的长轴垂直于所述金属紧固件的固定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开关设备还包括上触座屏蔽罩,并将所述静弧触头罩在所述上触座屏蔽罩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开关设备还包括下触座屏蔽罩,所述下触座屏蔽罩连接固定于所述下触座上,所述负荷开关设备分闸时,所述动弧触头被罩在所述下触座屏蔽罩内。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负荷开关设备包括能够固定在箱体壁上的上触座、安装在上触座内的静弧触头、能够固定在箱体壁上的下触座、支撑绝缘子、固定于支撑绝缘子上的活塞杆、套设在活塞杆外周的的导电管、安装于导电管顶端的动弧触头、绝缘拐臂、接地触头和位于接地触头两侧的下触座屏蔽板。下触座与上触座相对设置,活塞杆的侧面开设有相互贯穿的两槽口。导电管贯穿所述下触座。绝缘拐臂通过销轴贯穿两槽口与所述导电管的下端连接,绝缘拐臂能够驱动所述销轴带动所述导电管沿活塞杆上下移动,以使动弧触头与静弧触头电接触或分离。两下触座屏蔽板安装于所述下触座上,能够均匀接地触头的电场,且下触座屏蔽板呈椭圆形。

技术研发人员:林坚;梁景璇;蔡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4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