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2798发布日期:2021-09-22 23:15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于充放电总成线束,连接器接口需要满足高插拔寿命的要求,同时也需要满足客户端由于野蛮操作导致接口损坏的问题。同行业的做法:接口一旦损坏,需要将整套充放电总成线束替换。这种维修方法需要拆卸整套设备,替换新线束总成后需要重新调试线束功能,存在维修耗时长,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且拆装设备会带来其他隐性的质量问题,例如设备的防水密封性能。
3.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研发一种可更换维修的小型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连接器损坏需要整体更换问题的模块化连接器。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模块化连接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前壳、主体外壳、可换接触件,所述可换接触件从下至上安装进入前壳的设定的槽位内,所述前壳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在主体外壳凹设的安装槽内;
6.位于所述前壳前侧的对配部与所述主体外壳前侧的固定板形状契合。
7.作为优选:所述前壳包括一体成型的对配部、由对配部向后延伸形成安装部,所述前壳上凹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穿设有螺纹孔,所述可换接触件从下至上安装进入所述容纳槽内。
8.作为优选:所述主体外壳向内凹设有与所述前壳后部的安装部形状契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与容纳槽对应位置固设有固定接触件,所述安装槽与螺纹孔对应位置穿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螺丝依次穿过螺纹孔、固定孔,将前壳固定安装在主体外壳的安装槽内;
9.所述主体外壳前侧向外凸设有固定板。
10.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接触件与可换接触件形成公母对配弹性连接,所述固定接触件的插孔与所述可换接触件的插针孔形成对插配合。
11.作为优选:所述前壳的对配部两侧穿设有装配孔,所述主体外壳的固定板上与对配部的装配孔对应位置穿设有通孔,安装螺丝依次穿过装配孔与通孔后,将连接器安装在设备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根据用户使用反馈的大数据,对连接器的各部分作出改进,针对连接器易损坏零件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当其一零件受损故障,通过解锁固定结构对零件进行更换即可,无需进行整套线束总成更换,维修效率高,耗时短,维修操作便利,对设备影响少。
14.对易损坏的部分进行了加固处理,利用前壳与固定板之间的贴合连接对主体外壳
进行保护,延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可换接触件与固定接触件采用公母配对弹性连接的方式,提高连接器的使用寿命,满足消费者的高插拔次数要求。
附图说明
15.图1是模块化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模块化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17.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8.1前壳11对配部12安装部13容纳槽2主体外壳21安装槽211固定孔22固定板221通孔3可换接触件4固定螺丝5安装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21.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一种模块化连接器,包括前壳1、主体外壳2、可换接触件3,
22.所述前壳1包括一体成型的对配部11、由对配部11向后延伸形成安装部12,所述前壳1上凹设有容纳槽13,所述容纳槽13穿设有螺纹孔,所述可换接触件3从下至上安装进入所述容纳槽13内
23.所述主体外壳2向内凹设有与所述前壳后部的安装部12形状契合的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内与容纳槽13对应位置固设有固定接触件,所述安装槽21与螺纹孔对应位置穿设有固定孔211,所述固定螺丝4依次穿过螺纹孔、固定孔211,将前壳1固定安装在主体外壳2的安装槽21内;
24.所述固定接触件与可换接触件3形成公母对配弹性连接,所述固定接触件的插孔与所述可换接触件3的插针孔形成对插配合。
25.所述主体外壳2前侧向外凸设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两侧穿设有通孔221,所述前壳的对配部11两侧穿设有装配孔111,所述通孔221位置与装配孔111位置对应,安装螺丝5依次穿过装配孔111与通孔后,将连接器整体安装在设备上;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主体外壳、可换接触件,所述可换接触件从下至上安装进入前壳的设定的槽位内,所述前壳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在主体外壳凹设的安装槽内;位于所述前壳前侧的对配部与所述主体外壳前侧的固定板形状契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包括一体成型的对配部、由对配部向后延伸形成安装部,所述前壳上凹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穿设有螺纹孔,所述可换接触件从下至上安装进入所述容纳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向内凹设有与所述前壳后部的安装部形状契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与容纳槽对应位置固设有固定接触件,所述安装槽与螺纹孔对应位置穿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螺丝依次穿过螺纹孔、固定孔,将前壳固定安装在主体外壳的安装槽内;所述主体外壳前侧向外凸设有固定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触件与可换接触件形成公母对配弹性连接,所述固定接触件的插孔与所述可换接触件的插针孔形成对插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对配部两侧穿设有装配孔,所述主体外壳的固定板上与对配部的装配孔对应位置穿设有通孔,安装螺丝依次穿过装配孔与通孔后,将连接器安装在设备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连接器,包括前壳、主体外壳、可换接触件,所述可换接触件从下至上安装进入前壳的设定的槽位内,所述前壳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在主体外壳凹设的安装槽内;位于所述前壳前侧的对配部与所述主体外壳前侧的固定板形状契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将连接器易损零件进行模块化设计,当其一零件出现故障损坏时,只需更换指定模块零件即可恢复使用,降低成本,同时对于连接器易损坏部分进行保护改良处理。分进行保护改良处理。分进行保护改良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乔合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3
技术公布日:2021/9/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