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加工的管式绞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9199发布日期:2021-11-15 23:1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缆加工的管式绞线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缆加工的管式绞线机。


背景技术:

2.绞线机用于各式导向的绞合,分为管式、框式、叉式等类型,其中管式绞线机是一种常见的绞线设备,其通过绞线盘的旋转实现将多根绕线和一根芯线扭转成一根整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论是绕线还是芯线都存在平整性较差、线型弯曲的情况,这种线型弯曲的导线易造成绞线回弹、整线外观差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缆加工的管式绞线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缆加工的管式绞线机,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管体的中间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一端板靠近外缘的位置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绕线孔,所述第一端板的中间开设有第一芯线孔;所述管体的内周壁以及所述第一端板在靠近各所述第一绕线孔的部位分别设置有绕线整形装置;所述隔板靠近外缘的位置均匀开设有多个与各所述第一绕线孔同轴的第二绕线孔,所述隔板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芯线孔同轴的第二芯线孔,所述隔板正对所述第一端板的一侧在靠近所述第二芯线孔的部位设置有芯线整形装置;所述隔板正对所述第二端板的位置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芯线孔同轴的转筒,所述转筒的自由端设置有绞线盘,所述绞线盘靠近外缘的部位和中间分别开设有多个供绕线和芯线穿过的通孔,所述管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绞线盘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端板的内侧中间设置有整线模,所述第二端板的中间开设有整线孔。
6.进一步的,各所述绕线整形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绕线孔两侧的外整形轮和内整形轮;所述外整形轮可转动的安装于外轮座上,所述外轮座与外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连杆与所述管体的周壁滑动配合,所述外连杆位于所述外轮座和所述管体的周壁之间的部位套设有外弹簧,所述外连杆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管体的外部并且设置有外限位头;所述内整形轮可转动的安装于内轮座上,所述内轮座与内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连杆分别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内侧的端板安装座滑动配合,且所述内连杆位于所述内轮座和所述端板安装座之间的部位套设有内弹簧,所述内连杆的自由端贯穿对应的所述端板安装座并且端部设置有内限位头。
7.进一步的,所述芯线整形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芯线孔两侧的上整形轮和下整形轮,所述上整形轮可转动的安装于上轮座上,所述上轮座与上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杆与固定设置于所述隔板上半部的上安装座滑动配合,且所述上连杆位于所述上轮座和所述上安装座之间的部位套设有上弹簧,所述上连杆的自由端贯穿所述上安装座并且端
部设置有上限位头;所述下整形轮可转动的安装于下轮座上,所述下轮座与下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杆与固定设置于所述隔板下半部的下安装座滑动配合,且所述下连杆位于所述下轮座和所述下安装座之间的部位套设有下弹簧,所述下连杆的自由端贯穿所述下安装座并且端部设置有下限位头。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管体外侧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所述绞线盘通过传动带相连接,且所述管体上开设有供所述传动带通过的穿行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绕线整形装置和芯线整形装置进行整形,绕线通过对于的外整形轮和内整形轮之间时被矫直,有效的保证了导线的平整形和整线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说明:1、管体;2、第一端板;3、第二端板;4、隔板;5、第一绕线孔;6、第一芯线孔;7、外整形轮;8、内整形轮;9、外轮座;10、外连杆;11、外弹簧;12、外限位头;13、内轮座;14、内连杆;15、端板安装座; 16、内弹簧;17、内限位头;18、第二绕线孔;19、第二芯线孔;20、上整形轮;21、下整形轮;22、上轮座;23、上连杆;24、上安装座;25、上弹簧; 26、上限位头;27、下轮座;28、下连杆;29、下安装座;30、下弹簧;31、下限位头;32、转筒;33、绞线盘;34、驱动电机;35、传动轮;36、传动带; 37、穿行孔;38、整线模;39、整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缆加工的管式绞线机,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所述管体1的中间设置有隔板4。
15.所述第一端板2靠近外缘的位置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绕线孔5,所述第一端板2的中间开设有第一芯线孔6。
16.所述管体1的内周壁以及所述第一端板2在靠近各所述第一绕线孔5的部位分别设置有绕线整形装置,各所述绕线整形装置包括分别于第一绕线孔5两侧的外整形轮7和内整形轮8。所述外整形轮7可转动的安装于外轮座9上,所述外轮座9与外连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连杆10与所述管体1的周壁滑动配合,所述外连杆10位于所述外轮座9和所述管体1的周壁之间的部位套设有外弹簧11,所述外连杆10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管体1的外部并且设置有外限位头12。所述内整形轮8可转动的安装于内轮座13上,所述内轮座13与内连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连杆14分别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2内侧的端板安装座15滑动配合,且所述内连杆14位于所述内轮座13和所述端板安装座15之间的部位套设有内弹簧16,所述内连杆14的自由端贯穿对应的所述端板安装座15并且端部设置有内限位头17。
17.所述隔板4靠近外缘的位置均匀开设有多个与各所述第一绕线孔5同轴的第二绕线孔18,所述隔板4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芯线孔6同轴的第二芯线孔19。
18.所述隔板4正对所述第一端板2的一侧在靠近所述第二芯线孔19的部位设置有芯线整形装置。所述芯线整形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芯线孔19两侧的上整形轮20和下整形
轮21。所述上整形轮20可转动的安装于上轮座22上,所述上轮座22与上连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杆23与固定设置于所述隔板上半部的上安装座24滑动配合,且所述上连杆23位于所述上轮座22和所述上安装座24之间的部位套设有上弹簧25,所述上连杆23的自由端贯穿的上安装座24并且端部设置有上限位头26。所述下整形轮20可转动的安装于下轮座27 上,所述下轮座27与下连杆2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杆28与固定设置于所述隔板4下半部的下安装座29滑动配合,且所述下连杆28位于所述下轮座 27和所述下安装座29之间的部位套设有下弹簧30,所述下连杆28的自由端贯穿对应的所述下安装座29并且端部设置有下限位头31。
19.所述隔板4正对所述第二端板3的位置可转动的安装有与所述第二芯线孔 19同轴的转筒32,所述转筒32的自由端安装有绞线盘33,所述绞线盘33靠近外缘的部位和中间分别开设有多个供绕线和芯线穿过的通孔。
20.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绞线盘33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管体1外侧的驱动电机34,所述驱动电机34的驱动轴上安装有传动轮35,所述传动轮35与所述绞线盘33通过传动带36相连接,且所述管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传动带36通过的穿行孔37。
21.所述第二端板3的内侧中间安装有整线模38,所述第二端板3的中间开设有整线孔39。
22.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各个绕线和芯线通过第一端板上的第一绕线孔和第一芯线孔进入到管体内部,并通过各个绕线整形装置和芯线整形装置进行整形,绕线通过对于的外整形轮和内整形轮之间时被矫直,芯线通过上整形轮和下整形轮之间时被矫直。整形后的绕线经过隔板上的第二绕线孔后穿过绞线盘上对应的通孔,整形后的芯线依次经过隔板上的第二芯线孔和转筒后穿过绞线盘中间对应的通孔。绞线盘在旋转过程中将多根绕线扭转于芯线上成为一个整线,然后整形经过整线模后由整线孔输出。
2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