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触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8360发布日期:2021-11-06 04:2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触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载分接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触头结构。


背景技术:

2.复合式有载分接开关在切换时,切换芯子需要沿圆周高速旋转,切换芯子上的动触头与油室上静触头也有一个圆周上的相对运动,因此动静触头间的接触就不能使用对开方式,现有的复合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多采用滚动方式,个别开关采用夹片方式。
3.滚动方式:输入输出动触头采用软绞线焊接连成一体,在切换时,输出触头一直与油室导电环连接,输入触头根据程序要求需要与油室静触头断开、合上,导致输入、输出触头压力不一致,这种情况下开关每切换一次,输入输出动触头都会有一个相对旋转,使得软绞线两端头有一个相对旋转角度,软绞线在多次的反复旋转后极易断裂,会降低开关的载流能力和降低整个开关的寿命,同时此结构零件制造成本高。
4.夹片方式:由两个夹片动触头和一个静触头组成,此结构对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由于开关高度高,零件加工时精度不易保证。此结构在高速转动的时候,夹片动触头与静触头有一个相对的高速转动,一旦夹片动触头和静触头配合不到位,整个开关极易卡死,导致开关烧损。
5.所以,急需对目前的复合式有载分接开关触头系统进行改进,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触头结构。
7.一种复合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触头结构,该触头结构安装在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结构上,该转动结构为现有技术,所以本技术中对转动结构只做简单介绍,不再赘述,转动结构整体分为三层,各层结构相同,每一层包括基座(图中未示出,下同)、绝缘板条、安装板一、安装板二、安装板三、绝缘轴、触头结构、真空灭弧室一和真空灭弧室二,整个转动结构坐落在基座上且围绕绝缘轴旋转,安装板一固定在安装板二和安装板三上,安装板二和安装板三固定在绝缘板条上,真空灭弧室一、真空灭弧室二设于安装板二和安装板三之间,触头结构设于安装板一上,整个触头结构外设有油室,所述触头结构包括输出动触头、输入动触头、转换开关动触头一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且由上到下依次设于安装板一上,安装板一上设有直线轴承,所述输出动触头、输入动触头、转换开关动触头一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均设于所述直线轴承内,且贯穿安装板一,直线轴承负责输出动触头、输入动触头、转换开关动触头一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的支撑与定位,保证开关芯子在圆周运动时,输出动触头、输入动触头、转换开关动触头一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能够沿径向方向灵活移动,直线轴承的一端设有弹簧支撑件,所述弹簧支撑件、直线轴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安装板一上,弹簧支撑件与输出动触头、输入动触头、转换开关动触头一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之间均
设有弹簧,弹簧给输出动触头、输入动触头、转换开关动触头一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提供径向移动的动力,保证载流可靠,所述油室上对应输出动触头的位置设有引出静触头,所述引出静触头的一端设有导电环,负责将转换开关动触头一、转换开关动触头二的电流输出,油室上对应输入动触头、转换开关动触头一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的位置设有输入静触头,输入静触头与变压器线圈抽头相连,将变压器输入电流导入转换开关,所述输出动触头和输入动触头电连接,所述转换开关动触头一与真空灭弧室一电连接,转换开关动触头二与真空灭弧室二电连接,真空灭弧室一、真空灭弧室二均与输出动触头电连接。
8.为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所述输出动触头和输入动触头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9.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动触头、输入动触头的数量均为3个。
10.为便于连接,所述输出动触头、输入动触头、转换开关动触头一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的一端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为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设有螺母和支撑件,螺母用于固定支撑件,所述弹簧设于弹簧支撑件和支撑件之间,弹簧支撑件和支撑件保证弹簧的固定和定位。
11.为保证连接可靠,防止螺母紧固后松动,所述螺纹段上设有碟形弹簧和止退垫片,所述碟形弹簧和止退垫片设于螺母的另一侧。
12.本实用新型复合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触头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成本低,能增加开关的载流能力,当动触头在沿圆周方向转动的时候,可通过直线轴承沿径向方向灵活移动,提高了复合式真空开关的寿命,也提高了复合式真空开关的整体性能,使得变压器的使用性能也得以提升;2.本实用新型在转换开关切换时,能将负载电流在不断电的情况下由一个抽头转换到另一个抽头。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触头结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触头结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 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17.图4为图2的俯视图;
18.图5为图2的左视图。
19.图中所示,1

绝缘板条、2

安装板一、3

安装板二、4

安装板三、5

绝缘轴、6

真空灭弧室一、7

真空灭弧室二、8

油室、9

紧固件、10

导电环、11

直线轴承、12

弹簧支撑件、13

输出动触头、14

碟形弹簧、15

止退垫片、16

螺母、17

支撑件、18

弹簧、19

输入动触头、20

输入静触头、21

引出静触头、22

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3

转换开关动触头二。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1.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
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实施例1
24.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触头结构,该触头结构安装在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结构上,该转动结构为现有技术,所以本技术中对转动结构只做简单介绍,不再赘述,转动结构整体分为三层,各层结构相同,每一层包括基座(图中未示出,下同)、绝缘板条1、安装板一2、安装板二3、安装板三4、绝缘轴5、触头结构、真空灭弧室一6和真空灭弧室二7,整个转动结构坐落在基座上且围绕绝缘轴5旋转,安装板一2固定在安装板二3和安装板三4上,安装板二3和安装板三4固定在绝缘板条1上,真空灭弧室一6、真空灭弧室二7设于安装板二3和安装板三4之间,触头结构设于安装板一2上,整个触头结构外设有油室8,所述触头结构包括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且由上到下依次设于安装板一2上,安装板一2上设有直线轴承11,所述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均设于所述直线轴承11内,且贯穿安装板一2,直线轴承11负责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的支撑与定位,保证开关芯子在圆周运动时,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能够沿径向方向灵活移动,直线轴承11的一端设有弹簧支撑件12,所述弹簧支撑件12、直线轴承11通过紧固件9固定在安装板2上,弹簧支撑件12与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之间均设有弹簧18,弹簧18给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提供径向移动的动力,保证载流可靠,所述油室8上对应输出动触头13的位置设有引出静触头21,所述引出静触头21的一端设有导电环10,负责将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的电流输出,油室8上对应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的位置设有输入静触头20,输入静触头20与变压器线圈抽头相连,将变压器输入电流导入转换开关,所述输出动触头13和输入动触头19电连接,所述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与真空灭弧室一6电连接,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与真空灭弧室二7电连接,真空灭弧室一6、真空灭弧室二7均与输出动触头13电连接。
25.为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所述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的数量均为1个。
26.为便于连接,所述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的一端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为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设有螺母16和支撑件17,螺母16用于固定支撑件17,所述弹簧18设于弹簧支撑件12和支撑件17之间,弹簧支撑件12和支撑件17保证弹簧18的固定和定位。
27.为保证连接可靠,防止螺母16紧固后松动,所述螺纹段上设有碟形弹簧14和止退垫片15,所述碟形弹簧14和止退垫片15设于螺母16的另一侧。
28.实施例2
29.如图2

5所示,一种复合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触头结构,该触头结构安装在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结构上,该转动结构为现有技术,所以本技术中对转动结构只做简单介绍,不再赘述,转动结构整体分为三层,各层结构相同,每一层包括基座(图中未示出,下同)、绝缘板条1、安装板一2、安装板二3、安装板三4、绝缘轴5、触头结构、真空灭弧室一6和真空灭弧室二7,整个转动结构坐落在基座上且围绕绝缘轴5旋转,安装板一2固定在安装板二3和安装板三4上,安装板二3和安装板三4固定在绝缘板条1上,真空灭弧室一6、真空灭弧室二7设于安装板二3和安装板三4之间,触头结构设于安装板一2上,整个触头结构外设有油室8,所述触头结构包括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且由上到下依次设于安装板一2上,安装板一2上设有直线轴承11,所述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均设于所述直线轴承11内,且贯穿安装板一2,直线轴承11负责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的支撑与定位,保证开关芯子在圆周运动时,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能够沿径向方向灵活移动,直线轴承11的一端设有弹簧支撑件12,所述弹簧支撑件12、直线轴承11通过紧固件9固定在安装板2上,弹簧支撑件12与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之间均设有弹簧18,弹簧18给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提供径向移动的动力,保证载流可靠,所述油室8上对应输出动触头13的位置设有引出静触头21,所述引出静触头21的一端设有导电环10,负责将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的电流输出,油室8上对应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的位置设有输入静触头20,输入静触头20与变压器线圈抽头相连,将变压器输入电流导入转换开关,所述输出动触头13和输入动触头19电连接,所述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与真空灭弧室一6电连接,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与真空灭弧室二7电连接,真空灭弧室一6、真空灭弧室二7均与输出动触头13电连接。
30.为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所述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的数量均为3个。
31.为便于连接,所述输出动触头13、输入动触头19、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和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的一端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为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设有螺母16和支撑件17,螺母16用于固定支撑件17,所述弹簧18设于弹簧支撑件12和支撑件17之间,弹簧支撑件12和支撑件17保证弹簧18的固定和定位。
32.为保证连接可靠,防止螺母16紧固后松动,所述螺纹段上设有碟形弹簧14和止退垫片15,所述碟形弹簧14和止退垫片15设于螺母16的另一侧。
33.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绝缘板条1带动安装板二3、安装板三4转动,安装板二3、安装板三4带动安装板一2转动,开始时,电流经输入静触头20和输入动触头19导入,经输出动触头13导出;当输入动触头19断开,电流经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导入,经过真空灭弧室一6到输出动触头13导出;当真空灭弧室二7断开,电流经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3导入,经过真空灭弧室一6到输出动触头13导出,当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与另一个抽头的输入静触头20合上,电流经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导入,经过真空灭弧室一6到输出动触头13导出;当真空灭弧室二7合上,抽头的电流经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导入,经过真空灭弧室一6到输出动触头13导出,另一个抽头的电流经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导入,经过真空灭弧室二7到
输出动触头13导出;当真空灭弧室一6断开,电流经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导入,经过真空灭弧室二7到输出动触头13导出,此时,电流已经转换到另一个抽头;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断开,电流经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导入,经过真空灭弧室二7到输出动触头13导出,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与另一个抽头的输入静触头20合上,电流经转换开关动触头二23导入,经过真空灭弧室二7到输出动触头13导出;当真空灭弧室一6合上,电流经转换开关动触头一22导入,经过真空灭弧室一6到输出动触头13导出;切换完成时,电流经输入动触头19导入,经输出动触头13导出。
34.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