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引出导电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8197发布日期:2021-12-25 02:2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能源引出导电排。


背景技术:

2.新能源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主要应用在汽车和摩托车行业、工业电力系统以及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行业。现有的新能源电池在连接电路板时,均需要使用引出导电排,目前的引出导电排其整体为铜铝复合材质,容易引起化学腐蚀,导致引出导电排的使用寿命缩短;并且铜铝复合材质成本较高;此外,目前的引出导电排只能供一个电池和电路板连接,给安装使用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引出导电排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引出导电排,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引出导电排使用寿命较短、成本较高以及安装使用不便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5.一种新能源引出导电排,包括有导电基板、第一镍片和第二镍片;该导电基板由金属基板冲压成型,其包括有一体成型连接的主体部、竖直部和水平部,该主体部包括有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平板部、拱形部和第二平板部;该竖直部于第二平板部的一侧边缘向下竖直折弯延伸出;该水平部于竖直部的下端边缘向外水平折弯延伸出;该第一镍片和第二镍片均和导电基板焊接固定在一起,第一镍片完全覆盖在水平部的一表面和竖直部的一表面,第二镍片完全覆盖在水平部的另一表面和竖直部的另一表面。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平板部的上表面和第二平板部的上表面均凹设有圆形凹位,该圆形凹位的底面中心均开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贯穿至主体部的下表面。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孔。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平板部的表面一侧凹设有方形凹位。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拱形部向下拱起。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部和竖直部之间的折弯连接处开设有呈u型的开口槽。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部的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间隔设置的两第二通孔,两第二通孔均为圆孔。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一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每一第一通孔的内径。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镍片上开设有两第三通孔,每一第三通孔和每一第二通孔的大小形状均相同并且彼此正对连通,所述第二镍片上开设有两第四通孔,每一第四通孔和每一第二通孔的大小形状均相同并且彼此正对连通。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15.通过在导电基板的表面焊接有第一镍片和第二镍片,可避免引起化学腐蚀,延长导电基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得导电基板无需采用铜铝复合材质,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导电基板的主体部由第一平板部、拱形部和第二平板部组成,使得本产品可以同时连接两个电池的电极,实现两个电池并联接入外部电路板,给安装使用带来便利。
1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一角度组装立体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组装立体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21.附图标识说明:
22.10、导电基板
ꢀꢀꢀꢀꢀꢀꢀꢀꢀꢀꢀꢀꢀꢀꢀꢀꢀꢀꢀꢀꢀ
11、主体部
23.12、竖直部
ꢀꢀꢀꢀꢀꢀꢀꢀꢀꢀꢀꢀꢀꢀꢀꢀꢀꢀꢀꢀꢀꢀꢀ
13、水平部
24.111、第一平板部
ꢀꢀꢀꢀꢀꢀꢀꢀꢀꢀꢀꢀꢀꢀꢀꢀꢀꢀ
112、拱形部
25.113、第二平板部
ꢀꢀꢀꢀꢀꢀꢀꢀꢀꢀꢀꢀꢀꢀꢀꢀꢀꢀ
101、圆形凹位
26.102、第一通孔
ꢀꢀꢀꢀꢀꢀꢀꢀꢀꢀꢀꢀꢀꢀꢀꢀꢀꢀꢀꢀ
103、方形凹位
27.104、开口槽
ꢀꢀꢀꢀꢀꢀꢀꢀꢀꢀꢀꢀꢀꢀꢀꢀꢀꢀꢀꢀꢀꢀ
105、第二通孔
28.20、第一镍片
ꢀꢀꢀꢀꢀꢀꢀꢀꢀꢀꢀꢀꢀꢀꢀꢀꢀꢀꢀꢀꢀ
21、第三通孔
29.30、第二镍片
ꢀꢀꢀꢀꢀꢀꢀꢀꢀꢀꢀꢀꢀꢀꢀꢀꢀꢀꢀꢀꢀ
31、第四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30.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导电基板10、第一镍片20和第二镍片30。
31.该导电基板10由金属基板冲压成型,其包括有一体成型连接的主体部11、竖直部12和水平部13,该主体部11包括有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平板部111、拱形部112和第二平板部113;该竖直部12于第二平板部113的一侧边缘向下竖直折弯延伸出;该水平部13于竖直部12的下端边缘向外水平折弯延伸出;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平板部111的上表面和第二平板部113的上表面均凹设有圆形凹位101,该圆形凹位101的底面中心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02,该第一通孔102贯穿至主体部11的下表面以及第一通孔102为圆孔;第一平板部111的表面一侧凹设有方形凹位103;该拱形部112向下拱起;水平部13和竖直部12之间的折弯连接处开设有呈u型的开口槽104,水平部13的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间隔设置的两第二通孔105,两第二通孔105均为圆孔以及每一第二通孔105的内径大于每一第一通孔102的内径。
32.该第一镍片20和第二镍片30均和导电基板10焊接固定在一起,第一镍片20完全覆盖在水平部13的一表面和竖直部12的一表面,第二镍片30完全覆盖在水平部13的另一表面和竖直部12的另一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镍片20上开设有两第三通孔21,每一第三通孔21和每一第二通孔105的大小形状均相同并且彼此正对连通;第二镍片30上开设有两第四通孔31,每一第四通孔31和每一第二通孔105的大小形状均相同并且彼此正对连通。
33.详述本实施例的制作过程如下:
34.第一步,取金属基板,将金属基板进行冲压连续模下料得到平板状的导电基板10,同时形成圆形凹位101、第一通孔102、方形凹位103、开口槽104、第二通孔105、第三通孔21和第四通孔31;第二步,对上述导电基板10进行ipqc检验;第三步,采用ct

206酸性除油清洗剂清洗上述导电基板10;第四步,裁切出第一镍片20和第二镍片30,并将第一镍片20和第二镍片30使用高分子扩散焊机焊接在导电基板10对应的位置上;第五步,将第一镍片20和第二镍片30的余料通过冲压裁切去掉,使第一镍片20和第二镍片30的边缘与导电基板10的边缘形状一致;第六步,对导电基板10进行冲压折弯,以形成主体部11、竖直部12和水平部13;第七步,通过磁力研磨抛光上述导电基板10使其表面呈磨砂状;第八步,超声波清洗烘干上述导电基板10后得到成品,最后检验包装。
35.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36.通过在导电基板的表面焊接有第一镍片和第二镍片,可避免引起化学腐蚀,延长导电基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得导电基板无需采用铜铝复合材质,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导电基板的主体部由第一平板部、拱形部和第二平板部组成,使得本产品可以同时连接两个电池的电极,实现两个电池并联接入外部电路板,给安装使用带来便利。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