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变换电路的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3528发布日期:2022-02-09 13:1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变换电路的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变换电路的电流互感器,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侧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电流互感器是把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二次侧不可开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变换电路的电流互感器,其结构合理,运行稳定,散热性能良好,接线方便快捷,各个电气元件间充满氮气,能有效避免电气元件过热起火,装置外壳采用防火设计,防火效果好,安全性高。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变换电路的电流互感器,其包括电流互感器装置、安装板,所述电流互感器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接线下端结构、接线上端结构、固定螺丝结构、散热鳞片及安装于装置外壳内部的吸热板、电流互感器、镇流器、微处理器、无线网络结构、温度监测器,所述装置外壳为正方体形,其左右侧面设有散热鳞片,正面设有液晶显示面板、报警器,上底面设有接线下端结构、进气槽、出气槽,其由锡箔防火层、防火棉层、不锈钢骨架层构成,所述锡箔防火层位于最内侧,所述防火棉层位于锡箔防火层、不锈钢骨架层之间,所述进气槽为内凹槽,其内设有进气单通压力阀,所述出气槽为内凹槽,其内设有出气单通压力阀,所述进气单通压力阀内的气流只能从装置外壳外部流向装置外壳内部,所述出气单通压力阀内的气流只能从向装置外壳内部流向装置外壳外。
5.所述吸热板为正方形板状结构,安装于装置外壳内部的左右侧面上,所述散热鳞片为长条形,其与吸热板连接。
6.所述接线下端结构为长方体形,其上底面设有三个下接线结构和两个下螺丝柱孔,所述下接线结构包括下进线槽、下铜线槽、下铜线接触铜片,所述下进线槽为曲面形,其与下铜线槽连接,所述下铜线槽为曲面形,其内有下铜线接触铜片,所述下铜线接触铜片为曲面形,其通过导线与电流互感器、镇流器连接,所述下螺丝柱孔为带螺纹的圆柱形孔。
7.所述接线上端结构长方体形,位于接线下端结构正上方,其下底面设有三个上接线结构和两个上螺丝柱孔,所述上接线结构位于下接线结构的正上方,其包括上进线槽、上铜线槽、上铜线接触铜片,所述上进线槽为曲面形,其与上铜线槽连接,所述上铜线槽为曲面形,其内有上铜线接触铜片,所述上铜线接触铜片为曲面形,所述上螺丝柱孔位于下螺丝柱孔的正上方,为圆柱形孔。
8.所述固定螺丝结构为不锈钢结构,其包括手拧片、螺丝柱,所述手拧片长方形薄
片,其中间位置焊接固定有螺丝柱,所述螺丝柱为带螺纹的圆柱形柱,其能旋转进入上螺丝柱孔、下螺丝柱孔进而将接线上端结构固定于接线下端结构上。
9.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导线与电流互感器、镇流器、无线网络结构、温度监测器、液晶显示面板、报警器连接。
10.所述安装板为硬质塑料制成的长方形板,其上底面固定有电流互感器装置,上底面靠近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有螺丝孔,下底面设有黏贴槽,所述黏贴槽为长方形内凹槽,其内填充有黏贴层,所述黏贴层具有强黏附性。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变换电路的电流互感器,其结构合理,运行稳定,散热性能良好,接线方便快捷,各个电气元件间充满氮气,能有效避免电气元件过热起火,装置外壳采用防火设计,防火效果好,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变换电路的电流互感器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变换电路的电流互感器的正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变换电路的电流互感器的接线下端结构的俯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变换电路的电流互感器的接线上端结构正仰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变换电路的电流互感器的固定螺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变换电路的电流互感器的装置外壳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为电流互感器装置,2为安装板,3为螺丝孔,4为黏贴槽,5为黏贴层,6 为装置外壳,7为接线下端结构,8为接线上端结构,9为固定螺丝结构,10为吸热板, 11为散热鳞片,12为电流互感器,13为镇流器,14为微处理器,15为无线网络结构,16为温度监测器,17为进气槽,18为进气单通压力阀,19为出气槽,20为出气单通压力阀,21为上接线结构,22为下进线槽,23为下铜线槽,24为下铜线接触铜片,25为下螺丝柱孔,26为上进线槽,27为上铜线槽,28为上铜线接触铜片,29为上螺丝柱孔, 30为锡箔防火层,31为防火棉层,32为不锈钢骨架层,33为液晶显示面板,34为报警器,35为手拧片,36为螺丝柱,37为下接线结构,38为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21.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2.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
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23.一种基于变换电路的电流互感器,其包括电流互感器装置1、安装板2,电流互感器装置1包括装置外壳6、接线下端结构7、接线上端结构8、固定螺丝结构9、散热鳞片 11及安装于装置外壳6内部的吸热板10、电流互感器12、镇流器13、微处理器14、无线网络结构15、温度监测器16,装置外壳6为正方体形,其左右侧面设有散热鳞片11,正面设有液晶显示面板33、报警器34,上底面设有接线下端结构7、进气槽17、进气槽 19,其由锡箔防火层30、防火棉层31、不锈钢骨架层32构成,锡箔防火层30位于最内侧,防火棉层31位于锡箔防火层30、不锈钢骨架层32之间,进气槽17为内凹槽,其内设有进气单通压力阀18,进气槽19为内凹槽,其内设有出气单通压力阀20,进气单通压力阀18内的气流只能从装置外壳6外部流向装置外壳6内部,出气单通压力阀20内的气流只能从向装置外壳6内部流向装置外壳6外。
24.吸热板10为正方形板状结构,安装于装置外壳6内部的左右侧面上,散热鳞片11 为长条形,其与吸热板10连接。
25.接线下端结构7为长方体形,其上底面设有三个下接线结构37和两个下螺丝柱孔25,下接线结构37包括下进线槽22、下铜线槽23、下铜线接触铜片24,下进线槽22为曲面形,其与下铜线槽23连接,下铜线槽23为曲面形,其内有下铜线接触铜片24,下铜线接触铜片24为曲面形,其通过导线38与电流互感器12、镇流器13连接,下螺丝柱孔25 为带螺纹的圆柱形孔。
26.接线上端结构8长方体形,位于接线下端结构7正上方,其下底面设有三个上接线结构21和两个上螺丝柱孔29,上接线结构21位于下接线结构37的正上方,其包括上进线槽26、上铜线槽27、上铜线接触铜片28,上进线槽26为曲面形,其与上铜线槽27连接,上铜线槽27为曲面形,其内有上铜线接触铜片28,上铜线接触铜片28为曲面形,上螺丝柱孔29位于下螺丝柱孔25的正上方,为圆柱形孔。
27.固定螺丝结构9为不锈钢结构,其包括手拧片35、螺丝柱36,手拧片35长方形薄片,其中间位置焊接固定有螺丝柱36,螺丝柱36为带螺纹的圆柱形柱,其能旋转进入上螺丝柱孔29、下螺丝柱孔25进而将接线上端结构8固定于接线下端结构7上。
28.微处理器14通过导线38与电流互感器12、镇流器12、无线网络结构15、温度监测器16、液晶显示面板33、报警器34连接。
29.安装板2为硬质塑料制成的长方形板,其上底面固定有电流互感器装置1,上底面靠近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有螺丝孔3,下底面设有黏贴槽4,黏贴槽4为长方形内凹槽,其内填充有黏贴层5,黏贴层5具有强黏附性。
30.实例1:用手旋转手拧片35,使得螺丝柱36向上移动,再将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导线 38一端部分剥去外层塑料层,露出内部铜丝,将其插入上接线结构21与下接线结构37 之间,铜丝部分置于下铜线接触铜片24、上铜线接触铜片28之间,用手方向旋转手拧片 35,使得螺丝柱36向下移动,进而使得下铜线接触铜片24、上铜线接触铜片28将它们之间的铜丝加紧,及完成接线操作。
31.实例2:将本实用新型置于适合安装的位置,用手向下压本实用新型,黏贴层5会将实用新型牢牢黏在适合的安装位置上,及完成安装。
32.实例3:在生产时,通过进气单通压力阀18向电流互感器装置1内部通入氮气,氮气进入后会使得电流互感器装置1内的压力增大,顶开出气单通压力阀20,电流互感器装置1内的气体从出气单通压力阀20内流出,由于氮气的不断充入和内部混合气体的外流,使得电流互感器装置1内的气体中氧气浓度不断降低,当停止充入氮气后,由于进气单通压力阀18和出气单通压力阀20都只能单向流通,所以外界大气与电流互感器装置1 内的气体不能互通,电流互感器装置1内能保持低氧状态,内部元件不容易自燃而发生火灾。
33.实例4:温度监测器16能实时监控电流互感器装置1内的温度并传输给微处理器14,电流互感器12的数据也能实时传输给微处理器14,微处理器14接受到数据后,经过分析处理后在液晶显示面板33上显示,如设备发生故障或有不正常的信号时会控制报警器 34发出报警声,同时通过无线网络结构15将收到的信息实时传输到外部pc端。
34.电流互感器12、镇流器13、微处理器14、无线网络结构15、温度监测器16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为现有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5.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