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臂可形变的分体式电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3625发布日期:2022-01-05 10:4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臂可形变的分体式电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臂可形变的分体式电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子连接器也常被称为电路连接器,电连接器,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汽车中,用于电性连接汽车内置的电气设备的导电端子。
3.目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上/下接触区和固持区一整体方案,组配后为整体呈180
°
方向,具有以下缺点:产品尺寸偏大,很难降连接器小型化;端子正向力偏大,而且目前电连接器内的导电功能件无法对外部插接件进行稳定夹持,经长期使用后还会接触不良,导致电连接器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弹臂可形变的分体式电连接器结构,优化电连接器的结构,使电连接器可被稳定使用,进一步的方便对电连接器进行组配。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6.一种弹臂可形变的分体式电连接器结构,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导电功能件,所述导电功能件包括有多个接触部和设置于多个接触部之间的固定部,多个所述接触部分别设置于支撑件的左、右侧,所述导电功能件还包括有设置于接触部底部的第一接触弹臂和第二接触弹臂,且所述接触部和第二接触弹臂之间或所述第二接触弹臂上贯穿有第一通孔,用于使第二接触弹臂受到挤压后向上形变。
7.优选的,所述支撑件的外周面贯穿有若干沿支撑件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夹持槽,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槽的内侧,用于限制固定部的偏移。
8.优选的,所述固定部的底侧面贯穿有第二夹持槽,用于使固定部卡接于第一夹持槽的内侧,以限制固定部的偏移。
9.优选的,所述第二接触弹臂具有互成劣角的两倾斜面,且所述支撑件上导电功能件的第二接触弹臂远离支撑件的一倾斜面的底部延伸方向朝向支撑件。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弹臂具有互成劣角的两倾斜面,且所述支撑件上导电功能件的第一接触弹臂远离支撑件的一倾斜面的底部延伸方向朝向支撑件,所述第二接触弹臂的底端低于第一接触弹臂的底端,且所述第二接触弹臂设置于第一接触弹臂和固定部之间。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贯穿于第二接触弹臂的侧面,所述第一通孔具有互成劣角的两倾斜面,且所述第一通孔的两倾斜面交接处位于所述第二接触弹臂的两倾斜面交接处的上方。
12.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一体成型的圆盘式结构或由多个支撑圆板叠加构成。
13.优选的,所述支撑件的侧面贯穿有若干定位孔。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弹臂和/或第二接触弹臂的底端处开设有凹槽,以形成多个间隔分布的接触点。
15.优选的,所述导电功能件的外端设置有限位端盖,所述限位端盖的侧面贯穿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件的外周侧套设有防护套筒,所述导电功能件设置于支撑件和防护套筒之间。
16.优选的,所述导电功能件包括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接触部,所述支撑件上若干导电功能件的第一接触弹臂和第二接触弹臂均呈环形分布,且若干第一接触弹臂底端构成的环状直径大于若干第二接触弹臂底端构成的环状直径。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中因有第一通孔的存在,第二接触弹臂在受到挤压力后会向上形变一定程度,在不影响到外部部件插入的情况下,呈环形分布的多个第二接触弹臂还可以起到一个向环形中心处挤压的作用,进一步的增强使用电连接器时的稳定性,同理,第一接触弹臂也可起到向内挤压的作用,本技术中的导电功能件具有两个接触弹臂,优化了正向力,方便对电连接器进行使用,可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若干导电功能件可呈环状分布在支撑件上,优化了电连接器的尺寸和外观,另外本技术的电连接器通流能力增强,可提高电连接器的抗震动能力。
20.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使导电功能件卡接在支撑件外周面上,方便对电连接器进行装配,另外配合定位孔和外部环境的定位治具,可对支撑件进行竖直的固定,方便将多个导电功能件卡接于支撑件上,有效的提高了电连接器的组配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支撑件和导电功能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导电功能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支撑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支撑圆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带有限位端盖的电连接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限位端盖和防护套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

支撑件,101

支撑圆板,2

导电功能件,201

接触部,202

固定部,203

第一接触弹臂,204

第二接触弹臂,3

第一通孔,4

第一夹持槽,5

第二夹持槽,6

定位孔,8

限位端盖,9

第二通孔,10

防护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30.如图1

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弹臂可形变的分体式电连接器结构,包括支撑件1,支撑件1上设置有若干沿支撑件1周向间隔分布的导电功能件2,间隔分布的距离可等距
可不等距,导电功能件2可为铜片,导电功能件2包括有多个接触部201和设置于多个接触部201之间的固定部202,多个接触部201分别设置于支撑件1的左、右侧,多个接触部201可左右对称设置,导电功能件2还包括有设置于接触部201底部的第一接触弹臂203和第二接触弹臂204,且接触部201和第二接触弹臂204之间或第二接触弹臂204上贯穿有第一通孔3,用于使第二接触弹臂204受到挤压后向上形变,保证第二接触弹臂204受力后,自身会向上形变一定的幅度,起到夹持插入件的作用。
3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件1的外周面贯穿有若干沿支撑件1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夹持槽4,固定部202设置于第一夹持槽4的内侧,用于限制固定部202的周向偏移,固定部202的底侧面贯穿有第二夹持槽5,用于使固定部202卡接于第一夹持槽4的内侧,以限制固定部202的轴向偏移,可直接将导电功能件2卡合在支撑件1的外周面上,方便连接,同时方便后期的更换。
3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接触弹臂204具有互成劣角的两倾斜面,且支撑件1上导电功能件2的第二接触弹臂204远离支撑件1的一倾斜面的底部延伸方向朝向支撑件1,第一接触弹臂203具有互成劣角的两倾斜面,且支撑件1上导电功能件2的第一接触弹臂203远离支撑件1的一倾斜面的底部延伸方向朝向支撑件1,主要是为了方便插接外部元件,使插接过程不会受到较大阻碍。
3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接触弹臂203和第二接触弹臂204均可视为从接触部201底侧向下延伸的且两倾斜面的交接处朝下的三棱柱结构,方便使用。
3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接触弹臂204的底端低于第一接触弹臂203的底端,且第二接触弹臂204设置于第一接触弹臂203和固定部202之间,主要为了形成两个内径不同的环状结构,以此来适应和夹持外来部件。
3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通孔3贯穿于第二接触弹臂204的侧面,第一通孔3具有互成劣角的两倾斜面,且第一通孔3的两倾斜面交接处位于第二接触弹臂204的两倾斜面交接处的上方,主要为了保证第二接触弹臂204受力后,自身会向上形变一定的程度。
3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通孔3也可以同时贯穿于接触部201和第二接触弹臂204的侧面,主要为了保证第二接触弹臂204受力后,自身会向上形变一定的程度。
3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件1为一体成型的圆盘式结构,节约对支撑件1的装配,或为由多个支撑圆板101叠加构成,可可适当调节厚度,以此调整电连接器的大小,不仅方便对导电功能件2进行装配,而且可以优化电连接器的结构,使电连接器整体呈圆柱状结构,减少端子正向力,便于对连接器的插拔。
3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件1的侧面贯穿有若干定位孔6,若定位孔6有多个,其多个内径可不同,主要是为了在对电连接器进行装配的时候,可使用治具方便对支撑件1进行夹持固定,使支撑件1竖起来,方便对导电功能件2进行卡接。
3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

图7所示,导电功能件2的外端设置有限位端盖8,用于限制导电功能件2端部的偏移,保证导电功能件2端部不会乱晃,限位端盖8的侧面贯穿有第二通孔9,方便外部部件插入多个导电功能件2之间,且能接触到接触弹臂,支撑件1的外周侧套设有防护套筒10,导电功能件2设置于支撑件1和防护套筒10之间,可以对多个导电功能件2进行防护,且限位套筒10和限位端盖8可以是卡接的。
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弹臂203和第二接触弹臂204的底端处均开设有凹槽,用
于在第一接触弹臂203和第二接触弹臂204的底端处均形成两个间隔分布的接触点,增加第一接触弹臂203和第二接触弹臂204的实际接触点数量,优化正向力。
4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电功能件2包括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接触部201,支撑件1上若干导电功能件2的第一接触弹臂203和第二接触弹臂204均呈环形分布,且若干第一接触弹臂203底端构成的环状直径大于若干第二接触弹臂204底端构成的环状直径,多个导电功能件2一侧的两个接触弹臂可构成两个环形,不仅优化了正向力,还保证了对电连接器使用的稳定。
42.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因有第一通孔3的存在,第二接触弹臂204在受到挤压力后会向上形变一定程度,在不影响到外部部件插入的情况下,呈环形分布的多个第二接触弹臂204还可以起到一个向环形中心处挤压的作用,进一步的增强使用电连接器时的稳定性,同理,第一接触弹臂203也可起到向内挤压的作用,本技术中的导电功能件2具有两个接触弹臂,优化了正向力,方便对电连接器进行使用,可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