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6258发布日期:2022-02-26 01:1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终端。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折叠显示终端(例如,折叠屏手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手机都具有热点(hotspot)的功能,随着用户对于手机使用的健康安全风险关注逐渐升高,人们对人头电磁波吸收比特率(specificabsorptionrate,sar)要求越来越严格。3.对于如图1所示的直板手机01,如图2、图3所示,可以通过多枝节同频谐振,让天线能量分布更加均匀,降低直板手机的sar,其中,图2中天线单元包括:第一主辐射枝节001和第一寄生枝节002,图3中的天线单元包括:第一主辐射枝节001、第一寄生枝节002和第二寄生枝节003,本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降低折叠终端sar指标的方案。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终端,以降低折叠终端的人头电磁波吸收比特率sar指标。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折叠终端,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可形成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该第一组件上设置有主辐射体,该主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一馈电点和第一接地点;该第二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寄生辐射体,该第一寄生辐射体上设置有第二接地点;其中,该主辐射体和该第一寄生辐射体的工作频段相同,在该第一组件与该第二组件处于该折叠状态时,该第一寄生辐射体与该主辐射体耦合。由此,通过在第一组件上设置主辐射体,并在第二组件上设置第一寄生辐射体,使得折叠终端在折叠状态时,第一寄生辐射体与主辐射体耦合产生同频谐振,使得天线能量分布更加均匀,降低天线的人头电磁波吸收比特率sar。6.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主辐射体和该第一寄生辐射体关于该第一转轴对称设置,在该第一组件与该第二组件处于该折叠状态时,该主辐射体与该第一寄生辐射体相互对齐。由此,使得折叠终端在折叠状态时,主辐射体与该第一寄生辐射体耦合效果更好。7.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组件上还设有第一寄生枝节,该第一寄生枝节上设有第四接地点;其中,该主辐射体和该第一寄生枝节的工作频段相同。由此,在第一组件上设置寄生枝节,使得天线能量分布更加均匀,降低天线的人头电磁波吸收比特率sar。8.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组件上还设有第二寄生枝节;其中,该主辐射体和该第二寄生枝节的工作频段相同,在该第一组件与该第二组件处于该折叠状态时,该第一寄生枝节与该第二寄生枝节耦合。由此,在第二组件上设置第二寄生枝节,可进一步使得天线能量分布更加均匀,降低天线的人头电磁波吸收比特率sar。9.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寄生枝节与该第一寄生枝节关于该第一转轴对称设置,在该第一组件与该第二组件处于该折叠状态时,该第二寄生枝节与该第一寄生枝节相互对齐。由此,使得折叠终端在折叠状态时,该第二寄生枝节与该第一寄生枝节耦合效果更好。10.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折叠终端还包括:第三组件,该第三组件和该第一组件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三组件可形成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该第三组件上设有第二寄生辐射体;其中,该主辐射体和该第二寄生辐射体的工作频段相同,在该第一组件与该第三组件处于该折叠状态时,该第二寄生辐射体与该主辐射体耦合。由此,通过在第一组件上设置主辐射体,并在第三组件上设置第二寄生辐射体,使得折叠终端在折叠状态时,第二寄生辐射体与主辐射体耦合产生同频谐振,进一步使得天线能量分布更加均匀,降低天线的人头电磁波吸收比特率sar。11.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主辐射体和该第二寄生辐射体关于该第二转轴对称设置,在该第一组件与该第三组件处于该折叠状态时,该主辐射体与该第二寄生辐射体相互对齐。由此,使得折叠终端在折叠状态时,该主辐射体与该第二寄生辐射体耦合效果更好。附图说明12.图1为一种直板手机的结构示意图;13.图2为图1中一种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14.图3为图1中另一种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16.图5为图4中一种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17.图6为图4中另一种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18.图7为图4中另一种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19.图8为图4中另一种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20.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21.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终端的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23.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1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24.此外,本技术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25.以下,对本技术实施例可能出现的术语进行解释:26.电连接:可理解为元器件物理接触并接通,也可理解为线路构造中不同元器件之间通过pcb铜箔或导线等可传输电信号的实体线路进行连接的形式。其中“连接”则是指的机械构造、物理构造的连接。27.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28.接通:通过以上“电连接”或“耦合连接”的方式使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器件之间接通或连通来进行信号/能量传输,都可称为接通。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终端,该折叠终端可以是折叠屏手机、平板电脑(tabletpersonal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internet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device)等。30.本技术实施例以该折叠终端为折叠屏手机为例进行说明。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折叠终端包括:第一组件101和第二组件102,所述第一组件101和所述第二组件102通过第一转轴10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组件101和所述第二组件102可形成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32.其中,第一组件101可以是壳体,也可以是显示组件,还可以是壳体与显示组件的组合结构;上述第二组件102可以是壳体,也可以是显示组件,还可以是壳体与显示组件的组合结构。上述第一组件101和第二组件102可以是通过第一转轴103连接,也可以是通过滑轨连接。33.当第一组件101和第二组件102通过第一转轴103连接时,第一组件101和第二组件102可以是通过绕第一转轴103转动的方式形成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34.当第一组件101和第二组件102通过滑轨连接时,第一组件101和第二组件102可以是通过沿滑轨滑动的方式形成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3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组件101和上述第二组件102还可以是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实现折叠和展开,对此,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定。36.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将天线单元分成多个辐射体,并将多个辐射体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组件上,从而通过多辐射体同频谐振,使得天线能量分布更加均匀。37.图5为图4中一种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组件101上设置有主辐射体1010,所述主辐射体1010上设置有第一馈电点和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二组件102上设置有第一寄生辐射体1020,所述第一寄生辐射体1020上设置有第二接地点。38.其中,所述主辐射体1010和所述第一寄生辐射体1020的工作频段相同,在所述第一组件101与所述第二组件102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寄生辐射体1020与所述主辐射体1010耦合。39.由此,通过在第一组件上设置主辐射体,并在第二组件上设置第一寄生辐射体,使得折叠终端在折叠状态时,第一寄生辐射体与主辐射体耦合产生同频谐振,使得天线能量分布更加均匀,降低天线sar。40.本技术实施例对该主辐射体1010的枝节数量和位置不做限制。其中,所述主辐射体1010和所述第一寄生辐射体1020关于所述第一转轴103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组件101与所述第二组件102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主辐射体1010与所述第一寄生辐射体1020相互对齐。41.由此,使得折叠终端在折叠状态时,主辐射体与该第一寄生辐射体耦合效果更好。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主辐射体1010包括2个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2个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分别设置在第一组件101的左右两个侧边上。43.其中,每个所述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分别与馈电点和接地点电连接。44.所述第一寄生辐射体1020包括:2个第一寄生枝节1021,2个第一寄生枝节1021分别设置在第二组件102的左右两个侧边上,且与2个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关于第一转轴103对称设置。45.其中,所述2个第一寄生枝节1021分别与接地点电连接。46.当折叠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寄生枝节1021与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耦合产生同频谐振,使得天线能量分布更加均匀,降低天线sar。47.图6为图4中另一种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主辐射体1010包括:2个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和1个第二主辐射枝节1012,其中2个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分别设置在第一组件101的左右两个侧边上,第二主辐射枝节1012则设置在第一组件101的顶部边框上。48.所述第一寄生辐射体1020包括:2个第一寄生枝节1021和1个第二寄生枝节1022,2个第一寄生枝节1021分别设置在第二组件102的左右两个侧边上,且与2个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关于第一转轴103对称设置,第二寄生枝节1022设置在第二组件102的底部边框上,且与第二主辐射枝节1012关于第一转轴103对称设置。49.当折叠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寄生枝节1021与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耦合,第二寄生枝节1022与第二主辐射枝节1012耦合产生同频谐振,使得天线能量分布更加均匀,降低天线sar。50.图7为图4中另一种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主辐射体1010包括:2个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1个第二主辐射枝节1012和2个第三寄生枝节1013,其中2个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分别设置在第一组件101的左右两个侧边上,1个第二主辐射枝节1012设置在第一组件101的顶部边框上,其余两个第三寄生枝节1013位于两个侧边的枝节和顶部边框的枝节之间。51.所述第一寄生辐射体1020包括:2个第一寄生枝节1021、1个第二寄生枝节1022,2个第四寄生枝节1023,其中,2个第一寄生枝节1021分别设置在第二组件102的左右两个侧边上,且与2个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关于第一转轴103对称设置,第二寄生枝节1022设置在第二组件102的底部边框上,且与第二主辐射枝节1012关于第一转轴103对称设置,2个第四寄生枝节1023分别位于2个第一寄生枝节1021和1个第二寄生枝节1022之间,且与2个第三寄生枝节1013关于第一转轴103对称设置。52.当折叠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寄生枝节1021与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耦合,第二寄生枝节1022与第二主辐射枝节1012耦合,第四寄生枝节1023与第三寄生枝节1013耦合产生同频谐振,使得天线能量分布更加均匀,降低天线sar。53.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一些示例,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主辐射体可以包括多个主辐射枝节和多个寄生枝节,寄生辐射体可以包括多个寄生枝节,主辐射体的枝节和寄生辐射体的枝节关于第一转轴103一一对称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54.此外,还可以在主辐射体和寄生辐射体的寄生枝节上设置调谐开关,该调谐开关可以可用于调整寄生枝节的谐振频率,使得当主辐射体的工作频段改变时可以将寄生枝节的谐振频段调整至和主辐射体工作频段相同。55.如图8所示,主辐射体1010包括: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第二主辐射枝节1012、第三寄生枝节1013和第五寄生枝节1014,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设置在第一组件101的右侧边上,第二主辐射枝节1012设置在第一组件101的顶部边框上,第三寄生枝节1013位于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和第二主辐射枝节1012之间,第五寄生枝节1014位于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和第一转轴103之间。56.其中,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上设有第一馈电点1001和第一接地点1002,第二主辐射枝节1012上设有第二馈电点1003和第二接地点1004,第三寄生枝节1013上设有第三接地点1005,第五寄生枝节1014通过第一转轴103接地。57.其中,第三寄生枝节1013和第一调谐开关10连接,第五寄生枝节1014和第二调谐开关20连接。58.所述第一寄生辐射体1020包括:第一寄生枝节1021、第二寄生枝节1022,第四寄生枝节1023和第六寄生枝节1024,其中,第一寄生枝节1021设置在第二组件102的右侧边上,且与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关于第一转轴103对称设置,第二寄生枝节1022设置在第二组件102的底部边框上,且与第二主辐射枝节1012关于第一转轴103对称设置,第四寄生枝节1023位于第一寄生枝节1021和第二寄生枝节1022之间,且与第三寄生枝节1013关于第一转轴103对称设置,第六寄生枝节1024位于第一寄生枝节1021和第一转轴103之间,且与第五寄生枝节1014关于第一转轴103对称设置。59.其中,第二寄生枝节1022上设有第四接地点1006,第四寄生枝节1023上设有第五接地点1007,第六寄生枝节1024通过第一转轴103接地。60.第一寄生枝节1021和第三调谐开关30连接。61.其中,所述第一调谐开关10可以用于调整第三寄生枝节1013的谐振频率,所述第二调谐开关20可以用于调整第五寄生枝节1014的谐振频率,所述第三调谐开关30可以用于调整第一寄生枝节1021的谐振频率,从而当主辐射体的工作频率改变时可以将寄生枝节的谐振频段调整至和主辐射体工作频率相同。62.由此,使得折叠终端在闭合状态时,多个寄生枝节能够耦合产生同频谐振,使得天线能量分布更加均匀,在闭合态降低人头电磁波吸收比特率sar。63.本技术实施例对该折叠终端的结构不做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该折叠终端为2折结构,分为上半部分的第一组件101和下半部分的第二组件102,对应位置都可以做同频寄生枝节1021,这样在闭合态上下天线可以耦合,使得天线能量分布更均匀。6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该折叠终端包括3个折叠组件,分别为:第一组件101、第二组件102和第三组件104。65.其中,第一组件101和第二组件102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66.所述第三组件104和所述第一组件101通过第二转轴10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组件101和所述第三组件104可形成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67.所述第三组件104上设有第二寄生辐射体1040。68.其中,所述主辐射体1010和所述第二寄生辐射体1040的工作频段相同,在所述第一组件101与所述第三组件104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寄生辐射体1040与所述主辐射体1010耦合。69.所述主辐射体1010和所述第二寄生辐射体1040关于所述第二转轴105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组件101与所述第三组件104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主辐射体1010与所述第二寄生辐射体1040相互对齐。70.需要说明的是,三折结构的折叠终端由于设计了第一转轴103和第二转轴105,可以在中间的第一组件的两条侧边上设置主辐射体1010,在闭合状态时,第一寄生辐射体1020和第二寄生辐射体1030都可以产生耦合作用。7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主辐射体1010包括2个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2个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分别设置在第一组件101的左右两个侧边上。72.其中,每个所述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分别与馈电点和接地点电连接。73.所述第一寄生辐射体1020包括:2个第一寄生枝节1021,2个第一寄生枝节1021分别设置在第二组件102的左右两个侧边上,且与2个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关于第一转轴103对称设置。74.其中,所述2个第一寄生枝节1021上例如均设有接地点。75.所述第二寄生辐射体1040包括:2个第七寄生枝节1041,2个第七寄生枝节1041分别设置在第二组件102的左右两个侧边上,且与2个第一主辐射枝节1011关于第二转轴105对称设置。76.其中,所述2个第七寄生枝节1041上例如均设有接地点。77.所述第七寄生枝节1041可以通过第四调谐开关与接地板连接,其中,在第一组件与第三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四调谐开关处于接通状态。在第一组件与第三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调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78.由此,使得折叠终端在闭合状态时,多个寄生枝节能够耦合产生同频谐振,使得天线能量分布更加均匀,在闭合态降低人头电磁波吸收比特率sar。79.此外,如图10所示,该折叠终端010还可以包括通讯模块10和控制单元20。80.示例性的,通讯模块1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天线单元,移动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81.天线可以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智能电器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82.移动通信模块可以提供应用在智能电器上的包括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2-generationwirelesstelephonetechnology,2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4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wirelesssystems,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调谐开关,功率放大器和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可以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并将该放大的信号经天线转为电磁波后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83.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麦克风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与移动通信模块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84.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提供应用在智能电器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可以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经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对电磁波信号进行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还可以从处理器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85.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电器的一个天线和移动通信模块耦合,另一个天线和无线通信模块耦合,使得智能电器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该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该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basedaugmentationsystems,sbas)。86.控制单元20可以用于控制通讯模块10中天线单元的调谐开关的通断。8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