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浴室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7054发布日期:2021-12-29 17:35阅读:8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浴室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浴室镜。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智能浴室镜,镜子上的功能按键区采用背光板+灯珠的方式以点亮按键图标,背光板需要紧贴灯珠才能将灯珠的光均布到镜面的按键区以点亮按键图标。而智能浴室镜的使用场景水气极其充足,现有的防潮方式是对控制箱与镜体之间打玻璃胶进行防潮处理,但是此种方式仍然不能杜绝水气进入控制箱内,水气仍然会进入控制箱内从而导致按键失灵,因此,最佳的防潮方式是在电路板上进一步进行防潮保护,但是现有的背光板+灯珠的结构,由于在触摸镜面的按键图标时,感应量是经过镜面和背光板再传到电路板上面,对信号有较大的衰减,因此要求镜子与背光板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即背光板要紧贴电路板,同时背光板也需要达到尽可能的薄才不会影响触控功能。因此,无法对电路板单独做防潮处理,如果对电路板独立防潮处理,则背光板和电路之间的间隙则会变大,会使得无法触控按键,从而导致按键失灵,因此现有的结构无法对电路板进行灌胶处理,导致防潮效果差,整机产品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浴室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潮效果差,整机产品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浴室镜,包括:
5.镜体,设有按键图标,所述按键图标包括外圈亮光区域以及设于所述外圈亮光区域内的功能亮光区域;
6.箱体,固定于所述镜体的背面;
7.第一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箱体内;
8.平面发光管,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平面发光管与所述按键图标相对应;
9.感应薄膜,设于所述平面发光管内,所述感应薄膜贴设于所述平面发光管与所述镜体固定的一端端部的内表面中心区域,感应薄膜包括感应按键,所述感应按键的边缘位于所述外圈亮光区域和所述功能亮光区域之间,所述感应薄膜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防潮封装。
10.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薄膜粘贴于所述平面发光管的内表面。
11.进一步地,所述平面发光管包括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的透光部以及设于所述透光部内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发光件,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感应薄膜固定于所述透光部的朝向所述镜体一端的内表面。
12.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部为中空结构并且背离所述镜体的第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填充胶水,所述第二电路板封设于所述胶水内,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引脚,所述第
一引脚穿设所述胶水伸出所述透光部外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感应薄膜的第二引脚穿设所述胶水伸出所述透光部外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引脚的自所述感应薄膜至所述胶水之间的部分贴设所述透光部内壁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薄膜采用透明材质制作。
15.进一步地,所述平面发光管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焊接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平面发光管与所述镜体接触的外表面至所述感应薄膜所在的内表面距离为0.3mm

0.5mm。
17.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薄膜为压电薄膜或者ito薄膜。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路板采用灌胶或者刷防潮漆以实现防潮封装。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平面发光管将整个按键图标点亮,感应薄膜实现按键图标感应功能,从而能够满足对单独电路板的防潮封装处理,即对电路板防潮封装时,防潮物体不会影响平面发光管和感应薄膜的工作,从而能够实现电路板的进一步防潮性能,以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同时,感应薄膜组装在平面发光管内部与平面发光管形成一体结构,简化了组装步骤,并且,由于感应薄膜是贴设在平面发光管的内表面而不是嵌入平面发光管内,因此,此结构不受限于按键图标的大小,即使较小尺寸的图标也能够适用,只需根据按键图标的大小进行适配平面发光管即可,适用场合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浴室镜的立体结构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浴室镜的箱体分解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浴室镜的平面发光管和感应薄膜的剖视图;
23.图4是现有技术中镜体上按键图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本实用新型通过平面发光管将整个按键图标点亮,感应薄膜实现按键图标感应功能,从而能够满足对单独电路板的防潮封装处理,即对电路板防潮时,防潮物体不会影响平面发光管和感应薄膜的工作,从而能够实现电路板的进一步防潮性能,以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同时,感应薄膜组装在平面发光管内部与平面发光管形成一体结构,简化了组装步骤,并且,由于感应薄膜是贴设在平面发光管的内表面而不是嵌入平面发光管内,因此,此结构不受限于按键图标的大小,即使较小尺寸的图标也能够适用,只需根据按键图标的大小进行适配平面发光管即可,适用场合更加广泛。
26.实施例一
27.参见图1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浴室镜,包括镜体1、箱体2、第一电路板3、平面发光管4以及感应薄膜5。其中,镜体1设有按键图标11,按键图标11包括外圈亮光区域111以及设于外圈亮光区域111内的功能亮光区域112,箱体2固定于镜体1的背面,第
一电路板3固定于箱体2内,平面发光管4与第一点路板3固定并与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3,平面发光管4与镜体1的按键图标11相对应,以使平面发光管4能够点亮整个按键图标11,感应薄膜5设于平面发光管4内,感应薄膜5贴设于平面发光管4与镜体1固定的一端端部的内表面中部,感应薄膜5包括感应按键,感应按键的边缘位于外圈亮光区域111和功能亮光区域112之间,以避免感应薄膜5边缘伸入外圈亮光区或者功能亮光区而无法实现感应,从而保证感应薄膜5能够正常工作,感应薄膜5与第一电路板3电连接,第一电路板3防潮封装。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平面发光管4将整个按键图标11点亮,感应薄膜5实现按键图标11感应功能,从而能够满足对电路板的防潮封装处理,即对电路板防潮封装时,防潮物体不会影响平面发光管4的工作,从而能够实现电路板的进一步防潮性能,以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同时,感应薄膜5组装在平面发光管4内部与平面发光管4形成一体结构,简化了组装步骤,并且,由于感应薄膜5是贴设在平面发光管4的内表面而不是嵌入平面发光管4内,因此,此结构不受限于按键图标11的大小,即使较小尺寸的图标也能够适用,只需根据按键图标11的大小进行适配平面发光管4即可,适用场合更加广泛。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浴室镜,能够对电路板进行防潮处理,提高了电路板的防潮性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同时简化了组装步骤,还能适应不同尺寸的按键图标11,使用场合更加广泛。
30.需要说明的是,发光平面管为现有产品(相关类型产品型号有f7f8f10f,相关购买网址有如下:
31.(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11330510004&ali_refid=a3_420434_1006:1283740126:n:wjavmaxstuhinbxenx25aq%3d%3d:93e478e5fbb557bb31cc372fd823fc87&ali_trackid=1_93e478e5fbb557bb31cc372fd823fc87&spm=a230r.1.1957635.10)。
32.进一步地,感应薄膜5粘贴于平面发光管4的内表面,即粘贴于下述的透光部41上。采用此种安装方式,安装简便,同时,此种方式对感应薄膜5的感应影响最小。
33.进一步地,感应薄膜5可以采用压电薄膜或者ito薄膜,
34.进一步地,第一电路板3采用灌胶或者刷防潮漆以实现防潮封装。如此,相比较传统结构,如采用灌胶,背光板不仅和第一电路板3的间距增大,同时还会和第一电路板3连在一起而导致无法触控;刷防潮漆,则会导致背光板和第一电路板3之间的间距增大,同样无法实现触控。而本实施例采用的设计方案,无论是采用灌胶或者刷防潮漆,均不会影响感应薄膜5的感应功能。
35.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平面发光管4、一个感应薄膜5为一组,且对应一个按键图标11,当按键图标11为多个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组,在本实施中采用三组设置。
36.具体的,箱体2包括底箱21以及盖合底箱21的面盖22,面盖22上开设有通孔221,平面发光管4伸入通孔221内,第一电路板3固定在底箱21的底部。如此以便于第一电路板3在箱体2内安装,设置通孔221可以实现平面发光管4与镜体1的连接。
37.具体的,第一电路板3采用螺丝固定于箱体2内。如此能够使得第一电路板3安装稳固,不易掉落。
38.实施例二
39.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具体的,平面发光管4包括与第一电路板3固定的透光部41
以及设于透光部41内的第二电路板42,第二电路板42上设有发光件(图中未示出),第二电路板42与第一电路板3电连接,感应薄膜5固定于透光部41的朝向镜体1一端的内表面。如此以实现感应薄膜5在平面发光管4上的安装,发光件能够点亮整个透光部41,从而使得透光部41点亮镜体1上的按键图标11,第二电路板42与第一电路板3电连接以实现对第一电路板3对第二电路板42的控制,例如按压按键图标11以感应感应薄膜5时,开启或者关闭第二电路板42上的发光件以点亮或者关闭按键图标11。
40.实施例三
41.参见图3,在实施例二基础上,进一步地,透光部41为中空结构并且背离镜体1的第一端设有开口(图中未标出),开口填充胶水6,第二电路板42封设于胶水6内,第二电路板42上设有第一引脚421,第一引脚421穿设胶水6伸出透光部41外与第一电路板3电连接,感应薄膜5的第二引脚51穿设胶水6伸出透光部41外于第一电路板3电连接。如此,以实现在平面发光管4安装感应薄膜5后的封装,以及平面发光管4、感应薄膜5与第一电路板3的电连接。
42.安装时,先将感应薄膜5从透光部41的开口放入透光部41内并固定在透光部41与开口对端的内表面,同时将感应薄膜5的引脚引出透光部41外,对开口处填充胶水6时,将第二电路板42封设固定在胶水6内并且使第一引脚421伸出透光部41外,以使第一引脚421、第二引脚51能够与第一电路板3电连接。
43.进一步地。第二引脚51的自感应薄膜5至胶水6之间的部分贴设透光部41内壁设置。如此以避免位于透光部41中部的第二引脚51会被发光件发出的光线将其投影到透光部41上从而形成暗影,以影响按键图标11点亮效果。
44.实施例四
45.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感应薄膜5采用透明材质制作。如此可以避免感应薄膜5遮挡光线,从而提高点亮功能亮光区域112的效果。
46.实施例六
47.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平面发光管4与第一电路板3焊接连接。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相比现有技术中背光板采用粘贴在镜体1上的方式,在生产、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能够降平面发光管4脱落的风险。
48.实施例七
49.参见图3,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平面发光管4与镜体1接触的外表面至感应薄膜5所在的内表面距离l为0.3mm

0.5mm。如此以避免平面发光管4的厚度过小而导致工艺无法实现活在厚度过大而影响感应薄膜5的感应灵敏度。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