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9560发布日期:2022-02-12 12:11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组抗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仓储、家庭、出行等方面的智能化,可移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多元化,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提供者,使其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成为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应用过程中,模组在受到挤压的时候,设置两重抗挤压结构,更加具有防御性,安全性,提高固定可靠性后的密封性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3.市场上的一般模组的结构与外壳的结构,抗压的设置只有一层设置,在外壳受到挤压后,容易造成模组的工作失效,对模组上的导电体造成挤压破坏,轻则导致模组停止工作,严重则导致内部短路起火爆炸,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市场上的一般模组的结构与外壳的结构,抗压的设置只有一层设置,在外壳受到挤压后,容易造成模组的工作失效,对模组上的导电体造成挤压破坏,轻则导致模组停止工作,严重则导致内部短路起火爆炸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包括主体机构、外壳机构、长螺杆和螺母,所述主体机构的外部安装有外壳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长螺杆,所述长螺杆的外侧设置有螺母;
6.所述主体机构包括:
7.模组,其设置于所述外壳机构的内部;
8.塑料圆柱,其安装于所述模组的左右两侧;
9.电流组工作面,其设置于所述模组的表面;
10.电池组,其设置于所述模组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塑料圆柱沿模组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塑料圆柱设置有四组。
12.优选的,所述电池组与模组之间相贴合,且电池组沿模组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
13.优选的,所述模组与长螺杆之间紧密贴合,且长螺杆通过螺母与模组构成可拆卸结构。
14.优选的,所述外壳机构包括:
15.外壳底座,其设置于所述主体机构的下端;
16.螺孔,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底座的底部表面;
17.电池仓壳,其安装于所述外壳底座的上方;
18.支撑块,其固定于所述电池仓壳的两侧;
19.螺丝,其安装于所述螺孔的表面。
20.优选的,所述电池仓壳与支撑块之间为焊接一体结构,且支撑块沿电池仓壳表面一周均匀分布。
21.优选的,所述外壳底座与螺孔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外壳底座通过螺丝与电池仓壳构成螺纹结构。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方式,设置的主体机构通过设置的塑料圆柱可构成一层抗压结构,塑料结构可以有效的与外壳的铝筒配合,利用塑料的有效吸震特性,降低对模组震动损坏,在a向压力作用下,外壳面变形,圆柱面遭到破坏,由螺杆面支撑外壳面,防止遭到二次破坏。
23.通过外壳机构的设置,将主体机构放置在外壳底座的表面进行固定,随后将电池仓壳包裹在主体机构的外部与外壳底座进行贴合,外壳底座的底部设置的螺孔与电池仓壳外部的连接孔相匹配,将两者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增加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外壳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有着较好的抗腐蚀性,使其使用寿命延长。
24.通过主体机构的设置,通过设置的塑料圆柱可构成一层抗压结构,塑料结构可以有效的与外壳的铝筒配合,利用塑料的有效吸震特性,降低对模组震动损坏,塑料圆柱为圆柱状,其材质为pc,有着较好的抗压性,同时在塑料圆柱外部表面设置有效的c角,可提高模组装入电池仓的顺利性。
25.通过长螺杆的设置,左侧塑料圆柱的圆柱面与电池组外壳面配合,在a向压力作用下,外壳面变形,圆柱面遭到破坏,由螺杆面支撑外壳面,防止遭到二次破坏,有效保护左侧的电流组工作面,在一级抗压圆柱体结构失效后,外侧的金属铝筒变形压到长螺杆的端面上,使长螺杆对变形的外壳铝筒形成有效的金属支撑,对工作导电体形成有效的保护,提高电池系统的运行安全性。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主体机构;101、模组;102、塑料圆柱;103、电流组工作面;104、电池组;2、外壳机构;201、外壳底座;202、螺孔;203、电池仓壳;204、支撑块;205、螺丝;3、长螺杆;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31.如图1所示,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包括主体机构1,主体机构1的外部安装有外壳机构2,外壳机构2包括:外壳底座201,其设置于主体机构1的下端;螺孔202,其设置于外壳底座201的底部表面;电池仓壳203,其安装于外壳底座201的上方,支撑块204,其固定于电池仓壳203的两侧,电池仓壳203与支撑块204之间为焊接一体结构,且支撑块204沿电池仓壳203表面一周均匀分布,在电池仓壳203的一周设有支撑块204,用来与主体机构1进行贴合连接,为主体机构1提供支撑点,增加其受力面积来进行缓冲,螺丝205,其安
装于螺孔202的表面,螺丝205,其安装于螺孔202的表面,外壳底座201与螺孔20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外壳底座201通过螺丝205与电池仓壳203构成螺纹结构,首先将主体机构1放置在外壳底座201的表面进行固定,随后将电池仓壳203包裹在主体机构1的外部与外壳底座201进行贴合,外壳底座201的底部设置的螺孔202与电池仓壳203外部的连接孔相匹配,将两者通过螺丝205进行固定,增加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外壳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有着较好的抗腐蚀性,使其使用寿命延长。
32.如图2-4所示,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主体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长螺杆3,长螺杆3的外侧设置有螺母4,主体机构1包括:模组101,其设置于外壳机构2的内部;塑料圆柱102,其安装于模组101的左右两侧,塑料圆柱102沿模组101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塑料圆柱102设置有四组,通过设置的塑料圆柱102可构成一层抗压结构,塑料结构可以有效的与外壳的铝筒配合,利用塑料的有效吸震特性,降低对模组101震动损坏,塑料圆柱102为圆柱状,其材质为pc,有着较好的抗压性,同时在塑料圆柱102外部表面设置有效的c角,可提高模组101装入电池仓的顺利性,电流组工作面103,其设置于模组101的表面;电池组104,其设置于模组101的内部,电池组104与模组101之间相贴合,且电池组104沿模组101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在模组101上安装长螺杆3,长螺杆3的两侧高度,均高于工作导电体的有效高度,左侧塑料圆柱102的圆柱面与电池组104外壳面配合,在a向压力作用下,外壳面变形,圆柱面遭到破坏,由螺杆面支撑外壳面,防止遭到二次破坏,有效保护左侧的电流组工作面103,右侧塑料圆柱102的圆柱面与电池组104外壳面配合,在b向压力作用下,外壳面变形,圆柱面遭到破坏,由螺杆面支撑外壳面,防止遭到二次破坏,有效保护右侧的电流工作面,电池组104与模组101之间相贴合,且电池组104沿模组101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在模组101内部设置多组电池组104可增加储存量,在一级抗压圆柱体结构失效后,外侧的金属铝筒变形压到长螺杆3的端面上,使长螺杆3对变形的外壳铝筒形成有效的金属支撑,对工作导电体形成有效的保护,提高电池系统的运行安全性。
33.综上,该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方式,首先,将主体机构1放置在外壳底座201的表面进行固定,随后将电池仓壳203包裹在主体机构1的外部与外壳底座201进行贴合,外壳底座201的底部设置的螺孔202与电池仓壳203外部的连接孔相匹配,将两者通过螺丝205进行固定,增加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外壳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有着较好的抗腐蚀性,使其使用寿命延长,在模组101的两侧设有塑料圆柱102,通过设置的塑料圆柱102可构成一层抗压结构,塑料结构可以有效的与外壳的铝筒配合,利用塑料的有效吸震特性,降低对模组101震动损坏,塑料圆柱102为圆柱状,其材质为pc,有着较好的抗压性,同时在塑料圆柱102外部表面设置有效的c角,可提高模组101装入电池仓的顺利性,在模组101上安装长螺杆3,长螺杆3的两侧高度,均高于工作导电体的有效高度,左侧塑料圆柱102的圆柱面与电池组104外壳面配合,在a向压力作用下,外壳面变形,圆柱面遭到破坏,由螺杆面支撑外壳面,防止遭到二次破坏,有效保护左侧的电流组工作面103,右侧塑料圆柱102的圆柱面与电池组104外壳面配合,在b向压力作用下,外壳面变形,圆柱面遭到破坏,由螺杆面支撑外壳面,防止遭到二次破坏,有效保护右侧的电流工作面,在一级抗压圆柱体结构失效后,外侧的金属铝筒变形压到长螺杆3的端面上,使长螺杆3对变形的外壳铝筒形成有效的金属支撑,对工作导电体形成有效的保护,提高电池系统的运行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