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52207发布日期:2022-03-30 12:0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逐渐朝全面屏的方向发展。全面屏的核心优势就在于超高的屏占比,不仅可以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同时外观也会显得更加简单漂亮。但全面屏也给手机整机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前置摄像头、指纹识别、听筒、距离传感器以及天线都需要跟进调整设计。而天线作为手机用于收发信号的重要部件,其所受影响也更大。
3.天线是接收和发送信号(电磁波)的设备,是无线通信最关键的零件。尽管天线的物理构成较为简单,但需要考虑较多因素。手机天线是全向天线,也就是说在天线横截面360
°
各方向的信号辐射强度相同,以实现最佳通信效果。要实现全向通信,手机内的天线周围需要足够开阔的空间,不能有屏蔽或干扰。电磁波会被金属屏蔽,导电的金属能对电磁波产生反射、吸收、和抵消等作用,因此在设计天线时,应远离金属零部件,并避免接触其他降噪元件。因此,手机天线设计时,不仅应远离金属元件,而且还应隔离电池、振荡器、屏蔽罩、摄像头等不相干的零部件,给天线留出一段干净的空间(简称净空,clearance),保证天线的全向通信效果。现有技术中,天线通常安装在移动终端内部,导致天线的净空较小,从而影响天线的通信效果。
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天线的净空较小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8.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非金属部,所述非金属部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一端;
9.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用于与主板通讯连接的主天线、第一多进多出天线、第二多进多出天线以及分集天线,所述主天线、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以及所述分集天线均嵌设在所述非金属部内。
10.进一步的,所述主天线、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以及所述分集天线之间相互间隔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主天线和所述分集天线分别设置在所述非金属部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靠近所述主天线设置;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靠近所述分集天线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主天线与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之间的距离为31毫米;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与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之间的距离为48毫米;所述分集天线与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之间的距离为27毫米。
13.进一步的,所述主天线、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以及所述分集天线均呈长条状。
14.进一步的,所述主天线和所述分集天线的末端均呈弯曲状。
15.进一步的,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激光成型天线,所述激光成型天线设置在所述非金属部的内侧,所述激光成型天线与所述主天线、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以及所述分集天线之间均通讯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金属材质的螺柱和金属材质的螺钉;
17.所述螺柱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主天线、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以及所述分集天线上,各所述螺柱均朝向所述激光成型天线设置,且位于所述非金属部的内侧;
18.各所述螺钉与所述螺柱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螺钉分别穿设于对应的所述螺柱以及所述激光成型天线,以将所述主天线、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以及所述分集天线分别与所述激光成型天线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非金属部包括本体和延伸部;
20.所述本体呈片状,并沿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本体连接;
21.所述主天线、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以及所述分集天线均嵌设在所述延伸部内。
2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还包括金属部,所述金属部呈片状,所述金属部沿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非金属部的一端,所述金属部与所述非金属部连接。
2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24.本实用新型中,非金属部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一端,所述主天线、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以及所述分集天线与所述主板通讯连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站与运营商网络建立通讯连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具备通讯功能。所述主天线、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以及所述分集天线均嵌设在所述非金属部内,使得所述主天线、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以及所述分集天线远离移动终端的其他组件,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净空高度。所述非金属部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边缘,因此所述主天线、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以及所述分集天线具有较大的面积,可提高天线组件的性能。并且,将天线嵌设在非金属部内,可提高移动终端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示方向为移动终端的后视图。
26.图2是图1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天线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部分天线的爆炸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部分天线的爆炸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组件与主板的连接原理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00、移动终端;
33.1、壳体;11、非金属部;111、本体;112、延伸部;12、金属部;2、天线组件;21、主天线;22、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3、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4、分集天线;25、激光成型天线;26、螺柱;27、同轴电缆;3、主板;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在本实施中所述移动终端100为平板电脑,但所述移动终端100并不局限于平板电脑,例如,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可以为手机或笔记本或智能手表。移动终端100包括壳体1和天线组件2,所述天线组件2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壳体1包括非金属部11,所述非金属部11呈板状,其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底端,并位于移动终端100的屏幕的后方。所述非金属部11沿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非金属部11的材质为塑料。但是,所述非金属部11的材质并不局限于塑料,示例性地,所述非金属部11的材质还可以为橡胶、陶瓷或其他非金属材料。
36.所述移动终端100为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设备,即所述天线组件2为5g天线,能接收和发送5g信号。所述天线组件2的作用是发送和接收信号,使移动终端100与运营商网络建立通讯连接。请参阅图3,所述天线组件2包括主天线21(主天线21也叫wwan天线,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简称wwan)、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也叫mimo 1天线,multiple-in multiple-out 1,简称mimo 1)、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也叫mimo 2天线,multiple-in multiple-out 2,简称mimo 2)以及分集天线24(分集天线24也叫aux wwan天线,auxiliary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简称aux wwan)。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的材质均为金属。所述主天线21是移动终端100与运营商网络连接的主要天线,所述主天线21频率覆盖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3g(3r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4g(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及5g网络,使所述移动终端100能接收和发送多种频段的信号。所述主天线21负责发送和接收信号。所述分集天线24只接受信号,所述分集天线24主要是在所述主天线21受干扰的情况下确保信号的接收质量。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和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通过多天线系统(即两个额外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来进一步增加系统的数据吞吐量和发送距离。
37.请参阅图6,并结合图3,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与主板3通讯连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通过基站与运营商网络建立通讯连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具备通讯功能。所述主板3的主体为电路板,其上安装了电子元器件,以形成电路系统,主板3的结构和功能可参照相关技术,本文不再详
细描述。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均嵌设在所述非金属部11内,使得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远离移动终端100的其他组件,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净空高度。所述非金属部11位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边缘,因此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具有较大的面积,可提高天线的性能。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嵌设在所述非金属部11的内部,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观更加美观,同时由于非金属材质的塑料对所述天线组件2的性能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保证所述移动终端100接受和发送信号的性能。
38.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嵌设在所述非金属部11内是通过纳米注塑来实现的。纳米注塑,是指纳米成型技术,是将金属与塑料以纳米技术结合的工艺,即先将金属表面经过纳米化处理后,塑料直接射出成型在金属表面,让金属与塑料可以一体成形,不但能够兼顾金属外观质感,也可以简化产品结构件设计,让产品更加轻薄。在本实施例中,将金属材质的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表面经过纳米化处理后,将塑料直接射出成型在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表面,以实现将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嵌设在所述非金属内。
39.在其他的实施例子中,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嵌设在所述非金属部11内还可通过锁螺丝、胶粘、热压或热熔的方式来实现。具体地,在所述非金属部11对应的位置开孔,然后将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分别安装到孔内,通过胶水或锁螺丝将对应的天线固定。热压和热熔是指在所述非金属部11加热熔化,并将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分别放置在所述非金属部11内,待所述非金属部11冷却固定后即可实现在非金属部11中嵌设金属天线。
40.具体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即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所述非金属部11内间隔设置,以实现各个天线的正常运行。
41.具体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主天线21和所述分集天线24分别设置在所述非金属部11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靠近所述主天线21设置。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靠近所述分集天线24设置。天线组件2的各个天线采用上述布置,使天线具有良好的接收信号功能。
42.具体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主天线21与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之间的距离为31毫米;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与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之间的距离为48毫米;所述分集天线24与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之间的距离为27毫米。采用上述布置,可使所述天线组件2具有良好的信号发送和接收性能。
43.具体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
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均呈长条状。所述主天线21的长度为65毫米,其宽度为3.2毫米。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的长度为19毫米,其宽度为3.2毫米。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的长度为19毫米,其宽度为3.2毫米。所述分集天线24的长度为71毫米,其宽度为3.2毫米,使得上述各天线能嵌设在所述非金属部11内,同时所述移动终端100具有较好的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性能。
44.具体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主天线21和所述分集天线24的末端均呈弯曲状,以适配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形,此处的末端是移动终端100宽度方向的两端。由于外观设计需求,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壳体1的转角处为倒角设计,即所述壳体1的转角采用圆弧过渡,因此,位于所述壳体1的非金属部11长度方向两端的所述主天线21和所述分集天线24的末端弯曲设计,使得所述主天线21和所述分集天线24适配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形,同时还可使所述天线组件2具有更好的方向性,以增加所述移动终端100接收和发送信号的能力。
45.具体地,请参阅图4,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天线组件2还包括呈长条状的激光成型天线25(也叫lds天线,laser-direct-structuring,简称lds)。具体地,所述壳体1的内侧还设置支架4,所述支架4的材质为塑胶,所述支架4呈长条状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利用激光镭射技术直接在支架4上化镀形成金属天线。激光镭射技术可参照相关技术,本文不再详细描述。所述激光成型天线25设置在所述非金属部11的内侧。所述激光成型天线25划分有四个天线,四个天线相互独立,且四个天线中每个天线的功能分别与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所述分集天线24一一对应。
46.所述激光成型天线25与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之间均通讯连接,即所述激光成型天线25上的四个天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所述分集天线24连接,使得所述激光成型天线25与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组成一个整体实现天线的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在移动终端100内部设置可用高度较小的激光成型天线2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壳体1的非金属部11内嵌设金属材质的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可进一步增加天线的尺寸和可用高度,可提高天线的性能。
47.所述激光成型天线25通过同轴电缆27与主板3连接。所述同轴电缆27设有四根,四根同轴电缆27分别与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一一对应设置。
48.具体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天线组件2还包括金属材质的螺柱26和金属材质的螺钉(图未示)。所述螺柱26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上,各所述螺柱26均朝向所述激光成型天线25设置,且位于所述非金属部11的内侧,即所述螺柱26位于所述非金属部11朝向所述激光成型天线25的一侧。各所述螺钉与所述螺柱26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螺钉分别穿设于对应的所述螺柱26以及所述激光成型天线25上预设的安装孔,以将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
分别与所述激光成型天线25连接。通过金属材质的所述螺柱26和金属材质的所述螺钉,可实现将所述激光成型天线25与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连接,以实现将二者组成一个整体。
49.各所述螺柱26与对应的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一体成型,即二者同时加工成型。
50.具体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非金属部11包括本体111和延伸部112。所述本体111呈片状,并沿所述移动终端10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延伸部112位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即所述延伸部112与所述本体111垂直。所述延伸部112与所述本体1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112与所述本体111一体成型。
51.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均嵌设在所述延伸部112内,可使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远离移动终端100的其他零部件,可减小干扰。
52.具体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壳体1还包括金属部12,所述金属部12为所述移动终端100壳体1的主体部分。所述金属部12呈片状,所述金属部12沿所述移动终端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非金属部11的一端,即大致位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幕的后方,所述金属部12与所述非金属部11连接。
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部12与所述非金属部11通过纳米注塑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纳米注塑可参照上文以及相关技术,本文不再详细描述。
54.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部12与所述非金属部11之间还可采用螺钉连接或胶水粘接或热压或热熔的方式连接。
55.所述移动终端100并不局限于5g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00为4g设备或3g设备或2g设备,对应地,将该设备的天线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也可实现接收相应的信号。
5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该移动终端100的非金属部11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一端,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与所述主板3通讯连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通过基站与运营商网络建立通讯连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具备通讯功能。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均嵌设在所述非金属部11内,使得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远离移动终端100的其他组件,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净空高度。所述非金属部11位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边缘,因此所述主天线21、所述第一多进多出天线22、所述第二多进多出天线23以及所述分集天线24具有较大的面积,可提高天线的性能。
5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62.当然,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较为细致,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