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支架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17710发布日期:2022-01-29 14:4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支架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支架及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2.电池是电驱工程机械产品的重要动力组件之一,工程机械需要组装一定数量的动力电池为其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实现作业循环和续航;此外,工程机械产品在作业或行驶过程中会产生的较大的振动,振动会对电池组造成损坏,给使用带来不便,甚至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电池安装到工程机械上时需采用电池支架。
3.现有电池支架一般是整体焊接结构,尺寸大,不便运输和加工,局部电池出现故障需维护时,需整体拆装电池支架,拆装不便。同时,整体焊接支架结构固定,不便调整支架层数和每层电池支架长度,无法适应不同车型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支架由于其尺寸大,造成不便运输与加工、拆卸和调整结构的缺陷。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支架,包括
6.相对设置的侧支架;
7.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支架上;
8.电池托架,适于放置电池包,所述电池托架设置在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支架之间,并且所述电池托架可拆卸地与所述横梁连接。
9.可选地,上述的动力电池支架,所述电池托架呈框架状;所述电池托架包括电池支撑板,所述电池支撑板与所述电池托架的上表面形成支撑平面。
10.可选地,上述的动力电池支架,所述电池托架和所述侧支架其中之一转动设有多个滚动件,所述电池托架和所述侧支架其中另一设有支撑件;所述滚动件与所述支撑件配合,以使所述电池托架能够相对于所述侧支架滑动。
11.可选地,上述的动力电池支架,所述侧支架包括竖梁和架设于所述竖梁之间的支撑梁,所述滚动件设于所述支撑梁内壁,所述电池托架的侧部形成所述支撑件。
12.可选地,上述的动力电池支架,所述滚动件为滚动轴承。
13.可选地,上述的动力电池支架,所述横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池托架上设有第二通孔,动力电池支架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将所述电池托架连接在所述横梁上。
14.可选地,上述的动力电池支架,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侧支架上设置有第四通孔,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以将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侧支架上。
15.可选地,上述的动力电池支架,所述电池托架和/或所述电池支撑板上设置有适于与电池包连接的连接孔。
第一通孔;22-第三通孔;3-电池托架;31-电池支撑板;32-支撑件;33-第二通孔;34-连接孔;4-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7.实施例1
3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支架,如图1至图7所示,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侧支架1、横梁2和电池托架3。其中,横梁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两组侧支架1上;请参阅图7所示,电池托架3适于放置电池包4,电池托架3设置在两个侧支架1之间,并且电池托架3可拆卸地与横梁2连接。
39.此结构的动力电池支架,包括侧支架1、横梁2和电池托架3三个独立部件,单个部件尺寸小,相对电池支架整体焊接结构便于加工和运输;侧支架1、横梁2和电池托架3可拆卸地组装成电池支架。当电池出现故障,仅需拆卸电池托架3即可取下电池包4,便于局部拆装,节省电池维护时间;电池支架为可拆卸组装结构,便于根据不同需要设置不同层数和不同长度的电池支架;当动力电池托架3局部部件损坏时,拆卸并更换损坏部件即可,无需整体更换动力电池支架,节约材料成本。
40.参见图1、图5和图6,电池托架3呈框架状,电池托架3包括电池支撑板31,电池支撑板31支撑于电池托架3的框架内部,电池支撑板31与电池托架3的上表面形成支撑平面,电池包4适于安装在支撑平面上。电池托架3呈框架且内部设有电池支撑板31支撑,例如,电池托架3为矩形框架,结构稳定,并且重量轻,节约材料。进一步地,电池托架3由角钢和槽钢围设而成,角钢和槽钢上设有加强筋,增加电池托架3强度,以稳定支撑电池包4。
41.进一步地,参见图1至图3、图6,电池托架3和侧支架1其中之一转动设有多个滚动件121,电池托架3和侧支架1其中另一设有支撑件32;滚动件121与支撑件32配合,以使电池托架3能够相对于侧支架1滑动,便于拆卸电池托架3时向外抽拉电池托架3,操作省时省力。
42.例如,侧支架1包括两个竖梁11和架设于竖梁11之间的支撑梁12,竖梁11底部固定在底板13上,滚动件121设于支撑梁12内壁,电池托架3的侧部形成支撑件32,抽拉电池托架3时,电池托架3两侧的侧部在滚动件121上滑动。最佳地,多个滚动件121在支撑梁12内壁等间距分布,抽拉电池托架3时对滚动件电池托架3支撑效果好,以稳定抽拉电池托架3。比如,滚动件121为滚动轴承。侧支架1底板13与支撑梁12之间设有加强板,以增加侧支架1整体强度。
43.参见图2和图3,侧支架1的竖梁11截面呈t字型,竖梁11包括连接板和设于连接板上的固定板,支撑梁12设于连接板上。
44.具体地,横梁2两端设置有第三通孔22,侧支架1的连接板上设置有第四通孔14,电池支架还包括第二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三通孔22和第四通孔14以将横梁2固定在侧支架1上,便于安装或拆卸横梁2。最佳地,连接板背向横梁2一面设有背焊螺母,第二紧固件为第二螺栓,第二螺栓安装方便,无需安装螺母,仅需将第二螺栓拧入背焊螺母即可;并且背焊螺母强度高,能够牢固固定横梁2,防止横梁2使用过程中松动或晃动,以稳定支撑电池托架3。
45.横梁2上还设有第一通孔21,第一通孔21位于横梁2中部,电池托架3上设有第二通孔33,动力电池支架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穿设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33以将电池托架3连接在横梁2上。最佳地,电池托架3背向电池托架3的一面设有背焊螺母,第一紧固件为第一螺栓,第一螺栓安装方便,无需安装螺母,仅需将第一螺栓拧入背焊螺母即可;并且背焊螺母强度高,能够牢固固定电池托架3,防止电池托架3使用过程中松动或晃动,以稳定支撑电池包4。
46.参见图1和图5,电池托架3和/或电池支撑板31上设置有适于与电池包4连接的连接孔34。最佳地,电池托架3和电池支撑板31上均设有连接孔34,电池托架3和电池支撑板31底面设有背焊螺母,螺栓穿设电池包4上安装板上的安装孔和连接孔34以将电池包4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池托架3上。电池托架3和电池支撑板31上均设有连接孔34,电池包4固定牢固,图7为电池包4安装后的示意图。
47.进一步地,横梁2为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并形成多层结构,每层横梁2处均设置有电池托架3,电池支架可固定多层电池包4;和/或,每个电池托架3内设置有多个电池支撑板31,多个电池支撑板31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电池托架3可固定多个电池包4。例如,横梁2设有两层,电池托架3设有两个,每个电池托架3内部设有一个电池支撑板31,电池支撑板31与两侧电池托架3围成两个支撑平面,每个支撑平面支撑一个电池包4,每层电池托架3上可支撑两个电池包4。
48.横梁2层数和电池支撑板31数量可根据实际所需安装电池包4数量进行灵活调整,例如,横梁2还可以设置三层或以上,加长电池托架3长度,以在每层电池托架3内可设置两个及以上的电池支撑板31。由于横梁2和电池托架3均为可拆卸连接,动力电池支架可灵活设置横梁2和电池托架3层数,电池托架3和横梁2可根据所需安装的电池包4数量调整长度,动力电池支架适应性好,便于模块化设计。设置多层电池托架3,当某个电池包4出现故障,可针对性地拆卸对应的电池托架3,拆装和维护方便。
49.实施例2
5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实施例1中的动力电池支架。
51.此结构的工程机械,其上的动力电池支架由三个独立部件可拆卸地组装而成,动力电池支架的单个部件尺寸小,便于加工和运输;电池支架为可拆卸组装结构,便于根据不同需要设置不同层数和不同长度的电池支架;同时,当电池出现故障,仅需拆卸电池托架3即可取下电池包4,便于局部拆装,节省电池维护时间;当动力电池托架3局部部件损坏时,拆卸损坏部件即可,无需整体更换动力电池支架,节约材料成本。
5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