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吸式端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27615发布日期:2022-04-07 02:4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吸式端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连接器的磁吸式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2.弹簧承载端子pogo pin是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连接模组,主要应用于智能穿戴式、电子消费类产品等,如产品应用于运动器材、led显示屏、手机喇叭、电子书、旋转充电设备、野外设备充电、小传感器设备、电子锁、汽车充电桩、温度计、滑板车、智能背包等。
3.pogo pin由针头、针管、针尾构成,在手持电子产品的天线、电池与主板之间的连接中,承载电流与信号传输,具有抗震功能结构。在手持电子设备电池、屏幕、摄像头的测试中能起到传输电流的作用。
4.但是现有pogo pin连接时电流传输不太稳定,应用于从电窗口(移动电源等充电设备),可承受的电流小,无法应对大电流的传输,而且对接时容易错位,会发生偏移现象,定位效果差,危害卡pin及断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磁吸式端子组件,其包括弹性端子(pogo pin)尾部和线芯(线端)采用磁吸方式的连接结构;在手机电池、屏幕、摄像头充电中有稳定的过流能力,连接稳定,不卡pin不断针;不会发生偏移现象,定位效果佳。
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磁吸式端子组件,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磁吸式端子组件,包括针轴和针管,针轴嵌卡在针管中;针管包括顶部、底部和位于顶部和底部之间的隔板,顶部具有容置空间,底部具有容置腔,顶部的容置空间内设有弹性件;
8.端子组件还包括线端、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嵌置于容置腔中,线端包括端口和连接线,端口中嵌设有第二磁性件,端口尾部设有连接线,线端和针管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磁吸接触而电性连接。
9.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轴的底部设有向外扩宽的嵌入部,针轴的嵌入部嵌入在顶部的容置空间中,顶部的顶端设有向内收窄的管口卷边止挡环,嵌入部的顶端抵触管口卷边止挡环的下底,弹性件抵触嵌入部的底端。
10.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朝向顶部的容置空间的顶面设有锥形凹腔,弹性件的底端抵触隔板的顶面。
11.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入部的底端凹设有锥形和/或圆柱形的内腔,弹性件的顶端抵触嵌入部的内腔。
12.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设有第一凸形卡环,第一磁性件外侧设有与第一凸形卡环匹配的第一凹形卡槽。
13.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口的内壁设有第二凸形卡环,第二磁性件外侧设有与第二凸形卡环匹配的第二凹形卡槽。
14.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的尾端延伸出容置腔的底面。
15.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顶端内缩低于端口的顶面,使端口的顶端形成一个凹槽,凹槽匹配第一磁性件延伸出容置腔的部分。
16.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端还包括接线板,连接线通过接线板与端口连接,接线板埋设在端口尾端。
17.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管和端口的表面上设有镀金层,镀金层的厚度大于0.5um。
18.本实用新型设计针管尾部槽结构,方便装配磁铁,内部设计防呆卡槽(卡环)结构,防止磁铁脱落。本实用新型的磁吸结构区别于传统的pogo pin按压式接触,优点在于无按压次数限制(按压寿命),接触面积更大,导通更好;可实现pogo pin磁吸对接方式,减少摩擦。本实用新型的磁吸结构通过磁吸使针管和线端磁吸而电性连接,无须通过焊接,可以简化组装、降低制作成本,且可易于更换或维修。
附图说明
19.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20.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2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图;
23.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24.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接端口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主要部分零部件符号的说明:
26.针轴11,嵌入部12,连接线15,弹性件17,针管21,顶部211,底部212,管口卷边止挡环22,隔板23,第一凸形卡环24,容置腔25,线端28,第一磁性件31,第一凹形卡槽32,第二磁性件34,第二凹形卡槽35,端口37,第二凸形卡环38,接线板39。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通过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0.请参阅图1至6,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磁吸式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针轴11和针管21,针轴11嵌卡在针管21中,针轴11的下部设有向外扩宽的嵌入部12,针轴11的嵌入部12嵌入在针管21中;针管21的顶端设有向内收窄的管口卷边止挡环22,嵌入部12的顶端抵
触管口卷边止挡环22的下底。
31.针管21包括顶部211、底部212和位于顶部211和底部212之间的隔板23,顶部211具有容置空间,底部212具有容置腔25,顶部211的容置空间内设有弹性件17。
32.在一个实施例中,针管21的中部设有向外扩宽的隔板23,隔板23朝向顶部211的容置空间的顶面设有锥形凹腔,弹性件17的底端抵触隔板23的顶面。嵌入部12的底端凹设有锥形和/或圆柱形的内腔,弹性件17的顶端抵触嵌入部12的内腔。
33.针管21内设有弹性件17,弹性件17的顶端抵触嵌入部12的凹型内腔,弹性件17的底端抵触隔板23的锥形凹腔顶面;嵌入部12、针管21、隔板23组成一个弹性件17的活动容置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17为压缩弹簧。
34.针管21的尾部开设有容置腔25(槽),容置腔25设置于隔板23下面;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一磁性件31,第一磁性件31嵌置于容置腔25中,容置腔25的内壁设有第一凸形卡环24,第一磁性件31外侧设有与第一凸形卡环24匹配的第一凹形卡槽32(防呆作用),第一磁性件31的尾端延伸出容置腔25的底面。
3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线端28和第二磁性件34,线端28为可磁吸连接的组件,线端28磁吸连接针管21的底部212,线端28包括端口37和连接线15,端口37中嵌设有第二磁性件34;端口37的内壁设有第二凸形卡环38,第二磁性件34外侧设有与第二凸形卡环38匹配的第二凹形卡槽35(防呆作用)。线端28和针管21通过第一磁性件31和第二磁性件34磁吸接触而电性连接。
3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34的顶端内缩低于端口37的顶面,使端口37的顶端形成一个凹槽,端口37的凹槽匹配第一磁性件31延伸出容置腔25的部分,端口37顶端的凹槽在连接时,可以容纳第一磁性件31伸出的尾端,使针管21与端口37形成紧密连接,防水、防尘。
37.端口37尾部设有连接线15。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线15(线芯)通过接线板39与端口37连接,接线板39埋设在端口37尾端。
38.针管21尾部钻孔,形成容置腔25,装配第一磁性件31。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组件为弹性端子组件(pogo pin组件),针管21的尾部(底部212)使用装配磁铁方式做成一个磁铁对吸的连接方式。
39.在一些实施例中,针管21和端口37的表面上设有镀金层,镀金层的厚度大于0.5um;在一些实施例中,镀金层的厚度为0.75um。针管21和端口37的表面上镀金层厚度较厚,针管21和端口37(插控端)使用镀厚金方式优点:更好导通大电流5~10a和更好的接触阻抗,接触阻抗得以降低,接触阻抗可以达到5毫欧以下。
40.在一些实施例中,针管21的镀层规格为,ni:1.25um+au:0.75um;
41.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口37的镀层规格为,ni:1.25um+au:0.75um。本实用新型针轴11、针管21由金属原材料铜棒车削出来,经过清洗之后电镀,弹性件17由弹簧线成型出来,将弹性件17组合(自然下落)到针管21内,再将针轴11组合到针管21内,通过铆压机台使针轴11、针管21、弹性件17形成整体,再将充磁后的第一磁性件31装配到针管21尾部容置腔25槽内(第一磁性件31外露出一部分),形成带有磁吸性质的pogo pin,与连接线15线端同样带磁性的端口37连接。
42.端口37在装配第二磁性件34时有一定深度,第二磁性件34的顶端内缩低于端口37
的顶面,使端口37的顶端形成一个凹槽,端口37的凹槽(防呆用途)匹配第一磁性件31延伸出容置腔25的部分,防止在对接另一端时错位(防呆)。
4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31和第二磁性件34为磁铁,第一磁性件31远离隔板23的一端的极性和第二磁性件34远离连接线39的一端的极性相反,因此第一磁性件31和第二磁性件34相互接近时会产生磁吸作用,使针管21的尾部(底部212)和线端28磁吸连接。
44.具体位置及尺寸均可视实际产品需求而定,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4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