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散热锂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17463发布日期:2022-04-16 18:5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散热锂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散热锂电池组。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东西都会使用到动力电池,锂电池由于拥有体积小、无公害等优点,因此锂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智能锂电池组则是由多个锂电池的串联或并联构成,以增强锂电池的供电性能。
3.市场上现有的锂电池组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发热现象,且热量容易在锂电池组内积累,可能造成电池过热燃烧甚至爆炸,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散热锂电池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散热锂电池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散热锂电池组,包括底座和散热组件,所述底座上方固定连接有外壳,且外壳下表面开设有散热槽,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电池组,用于散热的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电池组上方,所述散热组件上方设置有密封塞,所述电池组右方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上方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上方设置有护框,且护框内侧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右方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右方设置有滤网,所述电池组左方设置有软垫,且软垫左方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左方固定连接有防尘板,且防尘板上方设置有用于锁定的锁紧组件。
6.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储液箱、进料口、循环泵、进水管、下盘管和回水管,所述储液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口,且储液箱下方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下方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前方设置有下盘管,所述下盘管前方设置有回水管。
7.优选的,所述密封塞与进料口嵌合连接,且密封塞与外壳螺纹连接,所述储液箱与外壳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通过循环泵与储液箱连通,且回水管与储液箱连通,所述进水管、下盘管和回水管均紧贴电池组外表面分布,且下盘管埋设于外壳内壁下表面,所述温度感应器与循环泵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卡杆、滑竿、弹簧和拉板,所述卡杆上方设置有滑竿,且滑竿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竿上端固定连接有拉板。
10.优选的,所述防尘板通过转轴与外壳构成转动结构,且防尘板与卡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滑竿的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且滑竿通过弹簧与外壳构成滑动结构。
11.优选的,所述护框与外壳固定连接,且电机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散热锂电池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智能散热锂电池组,通过各部分零件之间的配合,使得在使用装置时,装置可以根据电池的温度自行进行
阶段性散热;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组件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装置时,电池组产生的热量会首先传递到外壳上,散热槽可以增加外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散热,当温度感应器探测到电池温度上升时,循环泵启动,将储液箱内的冷却液输入进水管,流经下盘管后通过回水管回到储液箱内,对电池组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将热量通过外壳进行散发;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设置,使得当温度感应器探测到循环泵启动一段时间后电池组温度仍未下降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扇叶转动,从而对电池组以及散热组件进行吹风,空气穿过隔板和防尘板离开外壳并带走热量,在电机运行的过程中,滤网可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避免灰尘对电池组造成不良影响;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锁紧组件的设置,使得电池组在外壳内安装好后,转动防尘板,从而带动卡杆移动,当卡杆与滑竿接触后,滑竿被卡杆顶起,弹簧被压缩,当卡杆处于水平状态时,滑竿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便可对卡杆进行限制,将防尘板固定,需要对电池组进行维护和更换时,只需拉起拉板便可带动滑竿上升,解除滑竿对卡杆的限制,放下防尘板即可取出电池组。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塞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座;2、外壳;3、散热槽;4、电池组;5、散热组件;501、储液箱;502、进料口;503、循环泵;504、进水管;505、下盘管;506、回水管;6、密封塞;7、限位块;8、温度感应器;9、护框;10、扇叶;11、电机;12、滤网;13、软垫;14、隔板;15、防尘板;16、锁紧组件;1601、卡杆;1602、滑竿;1603、弹簧;1604、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智能散热锂电池组,包括底座1和散热组件5,底座1上方固定连接有外壳2,且外壳2下表面开设有散热槽3,外壳2内部安装有电池组4,用于散热的散热组件5设置于电池组4上方,散热组件5上方设置有密封塞6,电池组4右方设置有限位块7,且限位块7上方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8,温度感应器8上方设置有护框9,且护框9内侧设置有扇叶10,扇叶10右方固定连接有电机11,且电机11右方设置有滤网12,电池组4左方设置有软垫13,且软垫13左方固定连接有隔板14,隔板14左方固定连接有防尘板15,且防尘板15上方设置有用于锁定的锁紧组件16,护框9与外壳2固定连接,且电机11与外壳2固定连接,电机11与温度感应器8电性连接,通过电机11的设置,使得当温度感应器8探测到循环泵503启动一段时间后电池组4温度仍未下降时,启动电机11,电机11带动扇叶10转动,从而对电池组4以及散热组件5进行吹风,空气穿过隔板14和防尘板15离开外壳2并带走热量,在电机11运行的过程中,滤网12可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避免灰尘对电池组4造成不良影响。
21.如图1所示,散热组件5包括储液箱501、进料口502、循环泵503、进水管504、下盘管505和回水管506,储液箱5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口502,且储液箱501下方固定连接有循
环泵503,循环泵503下方设置有进水管504,且进水管504前方设置有下盘管505,下盘管505前方设置有回水管506,密封塞6与进料口502嵌合连接,且密封塞6与外壳2螺纹连接,储液箱501与外壳2固定连接,进水管504通过循环泵503与储液箱501连通,且回水管506与储液箱501连通,进水管504、下盘管505和回水管506均紧贴电池组4外表面分布,且下盘管505埋设于外壳2内壁下表面,温度感应器8与循环泵503电性连接,通过散热组件5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装置时,电池组4产生的热量会首先传递到外壳2上,散热槽3可以增加外壳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散热,当温度感应器8探测到电池温度上升时,循环泵503启动,将储液箱501内的冷却液输入进水管504,流经下盘管505后通过回水管506回到储液箱501内,对电池组4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将热量通过外壳2进行散发。
22.如图1和图2所示,锁紧组件16包括卡杆1601、滑竿1602、弹簧1603和拉板1604,卡杆1601上方设置有滑竿1602,且滑竿1602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603,滑竿1602上端固定连接有拉板1604,防尘板15通过转轴与外壳2构成转动结构,且防尘板15与卡杆1601固定连接,弹簧1603远离滑竿1602的一端与外壳2固定连接,且滑竿1602通过弹簧1603与外壳2构成滑动结构,通过锁紧组件16的设置,使得电池组4在外壳2内安装好后,转动防尘板15,从而带动卡杆1601移动,当卡杆1601与滑竿1602接触后,滑竿1602被卡杆1601顶起,弹簧1603被压缩,当卡杆1601处于水平状态时,滑竿1602在弹簧1603的作用下复位,便可对卡杆1601进行限制,将防尘板15固定,需要对电池组4进行维护和更换时,只需拉起拉板1604便可带动滑竿1602上升,解除滑竿1602对卡杆1601的限制,放下防尘板15即可取出电池组4。
23.综上,该智能散热锂电池组,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图2和图3中所示的结构,将电池组4在外壳2内进行安装,然后转动防尘板15,从而带动卡杆1601移动,当卡杆1601与滑竿1602接触后,滑竿1602被卡杆1601顶起,弹簧1603被压缩,当卡杆1601处于水平状态时,滑竿1602在弹簧1603的作用下复位,便可对卡杆1601进行限制,将防尘板15固定,在使用装置时,电池组4产生的热量会首先传递到外壳2上,散热槽3可以增加外壳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散热,当温度感应器8探测到电池温度上升时,循环泵503启动,将储液箱501内的冷却液输入进水管504,流经下盘管505后通过回水管506回到储液箱501内,对电池组4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将热量通过外壳2进行散发,当温度感应器8探测到循环泵503启动一段时间后电池组4温度仍未下降时,启动电机11,电机11带动扇叶10转动,从而对电池组4以及散热组件5进行吹风,空气穿过隔板14和防尘板15离开外壳2并带走热量,在电机11运行的过程中,滤网12可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避免灰尘对电池组4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对电池组4进行维护和更换时,只需拉起拉板1604便可带动滑竿1602上升,解除滑竿1602对卡杆1601的限制,放下防尘板15即可取出电池组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