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8590发布日期:2022-09-30 17:4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取能供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2.基于一二次深度融合的集成型配电开关,满足智能电网和泛在物联网建设的要求,市场潜力巨大,可广泛的应用在配网自动化及防窃电等领域,它不仅满足了关于一二次融合产品集成化的要求,还为配电网不停电智能检修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撑,由此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一二次深度融合产品的使用使配电网智能化系统充分发挥了作用,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从而大大减少故障报修率,提高了运维检修效率和供电可靠性,由此带来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则意义更大,当前的配电开关控制器取电设备主要采用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其安装较为费时费力,且设备运行寿命较低,不便于检修作业,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长期有效运行,为配电开关控制器提供稳定电源,同时便于安装与拆卸,提高检修作业效率的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它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顶部设置有高压接线端子,所述主体外壳内部的顶面上设置有上端头,所述高压接线端子的下端穿过所述主体外壳伸入所述上端头内部并连接有第一导电接杆,所述主体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导电接杆通过顶部的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电容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一电容底部的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电容顶部的第二接头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电接杆,所述第二电容底部的第二接头连接有第三导电接杆,所述主体外壳内部的底面上设置有下端头,所述第三导电接杆伸入所述下端头内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接杆外部套接有第一连接套管,所述第一连接套管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接头,所述第一侧接头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三导电接杆外部套接有第二连接套管,所述第二连接套管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接头,所述第二侧接头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主体外壳底部设置有低压接线端子,所述低压接线端子的上端穿过所述主体外壳并伸入其内部,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分别与不同的低压接线端子相连接。
5.所述第一接头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电接杆端部相适配的插接槽,所述第一导电接杆的端面和所述插接槽的底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接头的结构相同。
6.所述主体外壳内部设置有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和所述下固定架与所述主体外壳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架与所述下固定架之间并由
它们所固定。
7.所述下固定架包括第二圈板,所述第二圈板外侧面上连接有第三侧接板,所述主体外壳内部的侧面上设置有下支板,所述下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三侧接板与与所述下支板相连接。
8.所述上固定架包括第一圈板,所述第一圈板外侧面上连接有第一侧接板和第二侧接板,所述第一侧接板连接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上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主体外壳内部的侧面上设置有上导板,第二侧接板与所述上导板滑动连接。
9.所述上固定架上螺纹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底端连接有弹簧压板,所述下固定架上设置有弹簧套管,所述弹簧套管内设置有压簧,所述弹簧压板抵压在所述压簧顶部。
10.所述第一电容为高压陶瓷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外部均设置有绝缘涂层,所述主体外壳内设置有封装绝缘层。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在主体外壳内部设置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第一电容通过其顶部与底部的第一接头分别连接第一导电接杆和第二导电接杆,第二电容通过其顶部与底部的第二接头分别连接第二导电接杆和第三导电接杆,第一导电杆与主体外壳顶部的高压接线端子相连接,第二导电接杆通过第一连接套管、第一侧接头连接第一导线,第三导电接杆通过第二连接套管、第二侧接头连接第二导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与主体外壳底部设置的低压接线端子相连接,本装置可通过高压接线接子连接外部高压,通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的电容分压进行取能并通过低压接线端子与其它设备相连接,从而为控制器提供稳定有效的电源;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长期有效运行,为配电开关控制器提供稳定电源,同时便于安装与拆卸,提高检修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第一电容连接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第一电容连接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第一电容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下固定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第一接头与第一导电接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低压接线端子
ꢀꢀ
2、第二连接套管
ꢀꢀ
3、第二导线
ꢀꢀ
4、第二侧接头
ꢀꢀ
5、第二电容
ꢀꢀ
6、第二接头
ꢀꢀ
7、下固定架
ꢀꢀ
8、下支板
ꢀꢀ
9、主体外壳
ꢀꢀ
10、第一电容
ꢀꢀ
11、第一接头
ꢀꢀ
12、高压接线端子
ꢀꢀ
13、上端头
ꢀꢀ
14、第一导电接杆
ꢀꢀ
15、上固定架
ꢀꢀ
16、上导板
ꢀꢀ
17、第一连接套管
ꢀꢀ
18、第一侧接头
ꢀꢀ
19、第二导电接杆
ꢀꢀ
20、第一导线
ꢀꢀ
21、第三导电接杆
ꢀꢀ
22、下端头
ꢀꢀ
23、第一侧接板
ꢀꢀ
24、固定压板
ꢀꢀ
25、锁紧螺钉
ꢀꢀ
26、第一圈板
ꢀꢀ
27、第二侧接板
ꢀꢀ
28、压杆
ꢀꢀ
29、弹簧压板
ꢀꢀ
30、压簧
ꢀꢀ
31、弹簧套管
ꢀꢀ
32、第三侧接板
ꢀꢀ
33、第二圈板
ꢀꢀ
34、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0.实施例1
21.如图1-4所示,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它包括主体外壳9,所述主体外壳9顶部设置有高压接线端子12,所述主体外壳9内部的顶面上设置有上端头13,所述高压接线端子12的下端穿过所述主体外壳9伸入所述上端头13内部并连接有第一导电接杆14,所述主体外壳9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容10和第二电容5,所述第一电容1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接头11,所述第一导电接杆14通过顶部的第一接头11与所述第一电容10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5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接头6,所述第一电容10底部的第一接头11与所述第二电容5顶部的第二接头6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电接杆19,所述第二电容5底部的第二接头6连接有第三导电接杆21,所述主体外壳9内部的底面上设置有下端头22,所述第三导电接杆21伸入所述下端头22内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接杆19外部套接有第一连接套管17,所述第一连接套管17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接头18,所述第一侧接头18连接有第一导线20,所述第三导电接杆21外部套接有第二连接套管2,所述第二连接套管2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接头4,所述第二侧接头4连接有第二导线3,所述主体外壳9底部设置有低压接线端子1,所述低压接线端子1的上端穿过所述主体外壳9并伸入其内部,所述第一导线20、所述第二导线3分别与不同的低压接线端子1相连接。
22.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在主体外壳9内部设置第一电容10和第二电容5,第一电容10通过其顶部与底部的第一接头11分别连接第一导电接杆14和第二导电接杆19,第二电容5通过其顶部与底部的第二接头6分别连接第二导电接杆19和第三导电接杆21,第一导电杆14与主体外壳9顶部的高压接线端子12相连接,第二导电接杆19通过第一连接套管17、第一侧接头18连接第一导线20,第三导电接杆21通过第二连接套管2、第二侧接头4连接第二导线3,第一导线20、第二导线3与主体外壳9底部设置的低压接线端子1相连接,本装置可通过高压接线接子12连接外部高压,通过第一电容10、第二电容5的电容分压进行取能并通过低压接线端子1与其它设备相连接,从而为控制器提供稳定有效的电源;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长期有效运行,为配电开关控制器提供稳定电源,同时便于安装与拆卸,提高检修作业效率。
23.实施例2
24.如图1-6所示,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它包括主体外壳9,所述主体外壳9顶部设置有高压接线端子12,所述主体外壳9内部的顶面上设置有上端头13,所述高压接线端子12的下端穿过所述主体外壳9伸入所述上端头13内部并连接有第一导电接杆14,所述主体外壳9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容10和第二电容5,所述第一电容1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接头11,所述第一导电接杆14通过顶部的第一接头11与所述第一电容10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5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接头6,所述第一电容10底部的第一接头11与所述第二电容5顶部的第二接头6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电接杆19,所述第二电容5底部的第
二接头6连接有第三导电接杆21,所述主体外壳9内部的底面上设置有下端头22,所述第三导电接杆21伸入所述下端头22内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接杆19外部套接有第一连接套管17,所述第一连接套管17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接头18,所述第一侧接头18连接有第一导线20,所述第三导电接杆21外部套接有第二连接套管2,所述第二连接套管2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接头4,所述第二侧接头4连接有第二导线3,所述主体外壳9底部设置有低压接线端子1,所述低压接线端子1的上端穿过所述主体外壳9并伸入其内部,所述第一导线20、所述第二导线3分别与不同的低压接线端子1相连接。
25.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第一接头11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电接杆14端部相适配的插接槽34,所述第一导电接杆14的端面和所述插接槽34的底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二接头6与所述第一接头11的结构相同。
26.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主体外壳9内部设置有上固定架15和下固定架7,所述上固定架15和所述下固定架7与所述主体外壳9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10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架15与所述下固定架17之间并由它们所固定。
27.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下固定架7包括第二圈板33,所述第二圈板33外侧面上连接有第三侧接板32,所述主体外壳9内部的侧面上设置有下支板8,所述下固定架7通过所述第三侧接板32与与所述下支板8相连接。
28.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上固定架15包括第一圈板26,所述第一圈板26外侧面上连接有第一侧接板23和第二侧接板27,所述第一侧接板23连接有固定压板24,所述固定压板24上设置有锁紧螺钉25,所述主体外壳9内部的侧面上设置有上导板16,第二侧接板27与所述上导板16滑动连接。
29.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上固定架15上螺纹连接有压杆28,所述压杆28底端连接有弹簧压板29,所述下固定架7上设置有弹簧套管31,所述弹簧套管31内设置有压簧30,所述弹簧压板29抵压在所述压簧30顶部。
30.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第一电容10为高压陶瓷电容,所述第一电容10和所述第二电容5外部均设置有绝缘涂层,所述主体外壳9内设置有封装绝缘层。
31.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在主体外壳9内部设置第一电容10和第二电容5,第一电容10通过其顶部与底部的第一接头11分别连接第一导电接杆14和第二导电接杆19,第二电容5通过其顶部与底部的第二接头6分别连接第二导电接杆19和第三导电接杆21,第一导电杆14与主体外壳9顶部的高压接线端子12相连接,第二导电接杆19通过第一连接套管17、第一侧接头18连接第一导线20,第三导电接杆21通过第二连接套管2、第二侧接头4连接第二导线3,第一导线20、第二导线3与主体外壳9底部设置的低压接线端子1相连接,本装置可通过高压接线接子12连接外部高压,通过第一电容10、第二电容5的电容分压进行取能并通过低压接线端子1与其它设备相连接,从而为控制器提供稳定有效的电源;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型配电开关控制器用取能供电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长期有效运行,为配电开关控制器提供稳定电源,同时便于安装与拆卸,提高检修作业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