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充电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40899发布日期:2022-09-16 23:5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充电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2.电动车充电电池是电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充电电池都采用铅蓄电池,客户随整车一起购买,随着锂电池的进一步发展,锂电池逐渐走向了电动车。
3.相关技术中,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流经过充电口和电池之间连接的导线进行充放电,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随着导线中电流的充放,电线具有一定阻值,电流经过导线,导线产生热量,导线在持续充放电过程中,导线的热量不断积累,容易造成导线燃烧,造成电池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保护导线,改善电池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车充电电池。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充电电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充电电池,包括外壳、电池组、充放电座、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所述电池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充放电座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正极导线设置有多个,所述正极导线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所述正极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充放电座,所述正极导线的电阻相等;所述负极导线设置有多个,所述负极导线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负极,所述负极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充放电座,所述负极导线的电阻相等。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原先的单根导线改为多个根导线,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分散到每个导线上,由于每个导线的阻值相等,传导的电流也相等,以使得不同导线的导电均衡,减小单根导线承载电流的负担,以减少充放电过程中导线产生的热量,从而可以减少导线燃烧情况发生,进而可以改善电池损坏的问题;同时,当某根导线出现损坏时,其余导线也能够正常实现电路导通,从而可以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
7.可选的,所述电池组的正极电连接有正极导电片,所述正极导线远离所述充放电座的一端电连接于正极导电片,且相邻正极导线之间均有间隔;所述电池组的负极电连接有负极导电片,所述负极导线远离所述充放电座的一端电连接于负极导电片,且相邻负极导线之间均有间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池组的正极加设正极导电片,在电池组的负极加设负极导电片,通过正极导电片连接正极导线,由于正极导线在正极导电片上间隔设置,使得多个正极导线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发;同样通过负极导电片将多个负极导线间隔设置,使多个负极导线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
9.可选的,所述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正极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负极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电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池组分为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并将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并排设置,以减小电池组的高度,并且可以将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设置在同一端,无需绕线,使得导线的排布更加规整,同样使得电池组更加紧凑。
11.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电连接有负极过度导电片,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电连接有正极过度导电片,所述正极过度导电片和所述负极过度导电片之间连接有多个导电过渡片,相邻所述导电过渡片之间具有间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极过度导电片和正极过度导电片连接有多个导电过渡片,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之间进行电流流通,导电过渡片将电流进行分流,相较于通过单根导向,电流传导的更加稳定,若出现某个导电过渡片损坏时,其余导电过渡片也能够正常传送电流,使得电池能够正常工作。
13.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池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电池芯,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电池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所述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组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进行组装时,将电池芯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安装板的安装孔内,将电池芯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安装板的安装孔内,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电池芯被限制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内,将电池芯通过安装孔架起,减少了电池芯之间的直接接触,使得电池芯之间均有间隔,增加电池芯工作时的散热能力。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面连通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面连通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端面连通有第一限位套管,所述第一限位套管插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面连通有第二限位套管,所述第二限位套管连通于所述第一套管,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所述第二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得以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二套管连通,所述第二限位套管插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内穿设有第一定位件将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进行组装时,先将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分别进行组装,将第二套管上的第一限位套管插接于第一套管内的第一限位槽内,实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插接,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安装完毕,再将第二限位套管插接于第二限位槽内,实现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的连接,最后通过第一定位件穿入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第一定位件将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进行连接,实现电池组的组装,通过上述插接的方式便于电池组的组装,且电池组连接的稳定性更强。
17.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面连通有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靠近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面设置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面连通有第四套管,所述第四套管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端面连通有第三限位套
管,所述第三限位套管插接于所述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套管和所述第四套管内穿设有第二定位件将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分别进行组装时,第四套管的第三限位套管插入第三套管的第三限位槽内,在第三套管和第四套管内穿入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将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进行连接,进一步加强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连接的稳定性,以便于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之间的组装。
19.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延伸至安装孔的孔口,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电池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池芯插入安装孔内时,限位块阻挡电池芯滑出安装孔,通过第一安装板上的限位块和第二安装板上的限位块对电池芯的夹持,以提高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安装后电池芯的稳定性。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将原先的单根导线改为多个根导线,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分散到每个导线上,由于每个导线的阻值相等,传导的电流也相等,以使得不同导线的导电均衡,减小单根导线承载电流的负担,以减少充放电过程中导线产生的热量,从而可以减少导线燃烧情况发生,进而可以改善电池损坏的问题;同时,当某根导线出现损坏时,其余导线也能够正常实现电路导通,从而可以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2.在电池组的正极加设正极导电片,在电池组的负极加设负极导电片,通过正极导电片连接正极导线,由于正极导线在正极导电片上间隔设置,使得多个正极导线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发;同样通过负极导电片将多个负极导线间隔设置,使多个负极导线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3.负极过度导电片和正极过度导电片连接有多个导电过渡片,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之间进行电流流通,导电过渡片将电流进行分流,相较于通过单根导向,电流传导的更加稳定,若出现某个导电过渡片损坏时,其余导电过渡片也能够正常传送电流,使得电池能够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电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电池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电池组的另一视角爆炸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电池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电池芯和安装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01、焊接板;02、通孔;03、插接孔;1、外壳;11、顶盖;111、弧形把手;12、壳体;13、底座;131、凹槽;14、环氧板;2、第一电池组;21、正极导电片;22、负极过度导电片;23、第一安装板;231、第一套管;2311、第一限位槽;232、第三套管;2321、第三限位槽;24、第二安装板;241、第二套管;2411、第一限位套管;242、第四套管;2421、第三限位套管;25、电池芯;26、安
装孔;261、滑动槽;262、弹性片;27、限位块;28、pet片;3、第二电池组;31、负极导电片;32、正极过度导电片;33、第二限位套管;34、第二限位槽;4、充放电座;5、正极导线;6、负极导线;71、导电过渡片;72、导电连接片;81、第一定位件;82、第二定位件;9、支撑架;91、正极安装槽;92、负极安装槽;93、保险丝。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动车充电电池。参照图1和图2,电池包括外壳1、电池组和充放电座4,外壳1包括顶盖11、壳体12和底座13,顶盖11固定连接于壳体12的顶端,顶盖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把手111,底座13固定连接于壳体12的底端;电池组安装于壳体12内,电池组的顶端端面设置有环氧板14,环氧板14固定连接于顶盖11的底面,电池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支撑架9固定连接于底座13内;底座13底面设置有凹槽131,充放电座4安装于凹槽131的底面,充放电座4顶端穿过凹槽131的槽底延伸至支撑架9底面。
32.参照图2和图3,电池还包括正极导线5和负极导线6支撑架9的底面设置有正极安装槽91和负极安装槽92,正极导线5有三个,正极导线5均为铜片,正极导线5安装于正极安装槽91内,正极安装槽91内安装有保险丝93,三个正极导线5一端与保险丝93一端电连接,三个正极导线5的另一端与电池组的正极电连接,保险丝93的另一端与充放电座4电连接,三个正极导线5电阻阻值相等;负极导线6有三个,三个负极导线6均为铜片,三个负极导线6安装于负极安装槽92内,三个负极导线6的一端与电池组的负极电连接,三个负极导线6的另一端与充放电座4电连接,三个负极导线6的电阻阻值相等。
33.将原先的单根的正极导线5改为三根正极导线5,原先的单根负极导线6改为三根负极导线6,由于三根正极导线5的电阻阻值相等,三根负极导线6的电阻阻值相等,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均匀的分散到每个导线上,每一极的每根导线传导的电流相等,以使得不同导线的导电均衡,减小单根导线承载电流的负担,以减少充放电过程中导线产生的热量,从而可以减少导线燃烧情况发生,进而可以改善电池损坏的问题;同时,当正极或负极某一根导线出现损坏时,其余导线也能够正常实现电路导通,从而可以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
34.参照图2和图4,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组2和第二电池组3,第一电池组2包括第一安装板23、第二安装板24和电池芯25,第一安装板23和第二安装板24固定连接于顶盖11和支撑架9之间,第一安装板23和第二安装板24上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孔26,多个安装孔26沿安装板长度方向设置成多排,第一安装板23上的安装孔26与第二安装板24上的安装孔26一一对应,每个对应的安装孔26轴线共线;电池芯25安装于第一安装板23上的安装孔26和第二安装板24上的安装孔26之间,每排相邻的电池芯25正负极相反,第一安装板23和第二安装板24之间固定连接,通过安装孔26的设计将电池芯25进行隔开,每个电池芯25之间具有间隔,以减少电池芯25堆叠压缩损坏,同样可以增加电池芯25工作时的散热。
35.参照图2和图4,第二电池组3和第一电池组2结构相同,第一电池组2的第二安装板24与第二电池组3的第一安装板23固定连接,第一电池组2顶部一排的电池芯25的负极与第二电池组3顶部一排的电池芯25正极相靠近,第一电池组2底部一排的电池芯25的正极与第二电池组3底部一排的电池芯25负极相靠近,第一电池组2和第二电池组3并排设置,并排设置,可以降低电池组的高度,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36.参照图4,第一安装板23和第二安装板24相互远离的一侧面一体成型有多个限位块27,每个限位块27位于每排相邻两个安装孔26之间,限位块27延伸至安装孔26的孔口,电池芯25的两端抵接于限位块27,通过限位块27将电池芯25进行夹持,以阻碍电池芯25滑出安装孔26外。
37.参照图4和图5,第一电池组2的第一安装板23远离第二安装板24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导电连接片72,导电连接片72为镍片,每个导电连接片72电连接于每两排相邻的电池芯25端面;第二电池组3的第二安装板24远离第一安装板23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导电连接片72,导电连接片72为镍片,每个导电连接片72电连接于每两排相邻的电池芯25端面;第一电池组2的第二安装板24远离第一安装板23的一侧面设置有负极过度导电片22、正极导电片21和多个导电连接片72,负极过度导电片22、正极导电片21和导电连接片72均为镍片,负极过度导电片22电连接于顶部一排电池芯25的端面,正极导电片21电连接于底部一排电池芯25的端面,每个导电连接片72电连接于除顶部一排和底部一排的每两排相邻的电池芯25的端面;第二电池组3的第一安装板23远离第二安装板24的一侧面设置有正极过度导电片32、负极导电片31和多个导电连接片72,正极过度导电片32、负极导电片31和导电连接片72均为镍片,正极过度导电片32电连接于顶部一排电池芯25的端面,负极导电片31电连接于底部一排电池芯25的端面,每个导电连接片72电连接于除顶部一排和底部一排的每两排相邻的电池芯25的端面,正极过度导电片32和负极过度导电片22之间电连接有三个导电过渡片71,三个导电过渡片71的电阻阻值相等。
38.参照图4和图5,负极过度导电片22、正极过度导电片32、正极导电片21、负极导电片31和导电连接片72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板23上安装孔26一一对应的通孔02,通孔02内壁一体成型有有焊接板01,焊接板01焊接于电池芯25的端面;负极过度导电片22、正极过度导电片32、正极导电片21、负极导电片31和导电连接片72上设置有与限位块27相插接的插接孔03,限位块27既能限位电池芯25,也能定位负极过度导电片22、正极过度导电片32、正极导电片21、负极导电片31和导电连接片72;负极过度导电片22、正极过度导电片32、正极导电片21、负极导电片31和导电连接片72远离电池芯25的一侧面安装有pet片28,第一电池组2和第二电池组3之间设置有环氧板14,环氧板14一侧抵接于第一电池组2的导电片和电连接片,环氧板14的另一侧抵接于第二电池组3的导电片和导电连接片72。
39.负极导线6连接充放电座4,正极导线5也连接充放电座4,当充放电座4与外界负载的电路接通时,正极导线5和负极导线6实现电路接通,整个电池组的电路导通方式是,负极导线6与负极导电片31连通,负极导电片31连接第二电池组3底排的电池芯25负极,每排相邻的电池芯25通过导电连接片72串联连接,第二电池组3顶部一排的电池芯25正极连接有正极过度导电片32,第一电池组2顶部一排的电池芯25负极连接有负极过度导电片22,正极过度导电片32和负极过度导电片22通过导电过渡片71连通,第一电池组2每排相邻的电池芯25通过导电连接片72串联连接,第一电池组2底部一排的电池芯25正极与正极导电片21连接,正极导电片21与正极导线5连接,正极导线5通过保险丝93与充放电座4连接,实现整个电路的导通。
40.参照图4、图5和图6,三个正极导线5远离保险丝93的一端电连接于正极导电片21,三个正极导线5沿正极导电片2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三个负极导线6远离充放电座4的一端电连接于负极导电片31,三个负极导线6沿负极导电片3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负极过度导电
片22和正极过度导电片32之间电连接有三个导电过渡片71,三个导电过渡片71沿负极过度导电片22和正极过度导电片32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三个正极导线5间隔设置,三个负极导线6也间隔设置,三个导电过渡片71也间隔设置,使得正极导线5、负极导线6和导电过渡片71能够快速将热量散发。
41.参照图4和图5,第一安装板23靠近第二安装板24的一侧面连通有四个第一套管231,其中两个第一套管231位于第一安装板23的一侧,另两个第一套管231位于第一安装板23的另一侧,第一套管231靠近第二安装板24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311,第二安装板24靠近第一安装板23的一侧面连通有四个第二套管241,第二套管241靠近第一安装板23的端面连通有第一限位套管2411,第一限位套管2411插接于第一限位槽2311内;第二电池组3的第一安装板23靠近第一电池组2的第二安装板24的一侧面连通有第二限位套管33,第二限位套管33连通于第一套管231,第一电池组2的第二安装板24靠近第二电池组3的第一安装板23得以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槽34,第二限位槽34与第二套管241连通,第二限位套管33插接于第二限位槽34内。
42.参照图4和图5,第一安装板23靠近第二安装板24的一侧面连通有五个第三套管232,其中四个第三套管232位于第一安装板23的拐角处,另一个第三套管232位于第一安装板23的中间位置,第三套管232靠近第二套管241的端面设置有第三限位槽2321,第二安装板24靠近第一安装板23的一侧面连通有五个第四套管242,第四套管242靠近第一安装板23的端面连通有第三限位套管2421,第三限位套管2421插接于第三限位槽2321。
43.参照图6,第一套管231和第二套管241内穿设有第一定位件81,第一定位件81为螺栓,螺栓将第一电池组2和第二电池组3固定连接;第三套管232和第四套管242内也穿设有第二定位件82,第二定位件82为螺栓,螺栓将第一安装板23和第二安装板24固定连接。
44.在对电池组进行组装时,先对第一电池组2合第二电池组3分别进行组装,将电池芯25插入第一安装板23的安装孔26内,再将第二安装板24的安装孔26对准电池芯25,第四套管242的第三限位套管2421插入第三套管232的第三限位槽2321内,在第三套管232和第四套管242内穿入螺栓,螺栓将第一安装板23和第二安装板24进行连接,同时,第二套管241上的第一限位套管2411插接于第一套管231内的第一限位槽2311内,实现第一电池组2和第二电池组3的组装;再对第一电池组2和第二电池组3进行组装,将第二限位套管33插接于第二限位槽34内,实现第一电池组2和第二电池组3的连接,再通过螺栓穿入第一套管231和第二套管241内,通过螺栓将第一电池组2的第一安装板23和第二电池组3的第二安装板24进行连接,便可以实现电池组的快速安装。
45.参照图7,安装孔内壁设置有四个滑动槽,四个滑动槽绕所述安装孔内周面一周均匀分布,滑动槽长度方向与安装孔轴线方向相同,滑动槽内设置有弹性片,弹性片沿滑槽长度方向设置,弹性片靠近电池芯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槽的槽底,弹性片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弹性片的中间位置向远离滑动槽槽底的一侧凸起,凸起部分延伸至安装孔内,凸起部分抵紧于电池芯的周侧。
46.当电池芯的直径存在偏差时,将电池芯向安装孔内装入,电池芯抵接弹性片表面,继续向安装孔内插入电池芯,电池芯周侧挤压弹性片凸起部分,弹性片向活动端伸长,四个弹性片将电池芯周侧夹紧,使电池芯的轴线与安装孔的轴线共线,从而可以适配不同直径的电池芯。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电动车充电电池的实施原理为:将原先的单根的正极导线5改为三根正极导线5,原先的单根负极导线6改为三根负极导线6,负极过度导电片22和正极过度导电片32也通过三个导电过渡片71进行连接,三个正极导线5间隔设置,三个负极导线6也间隔设置,三个导电过渡片71也间隔设置,由于三根正极导线5的电阻阻值相等,三根负极导线6的电阻阻值相等,三个导电过渡片71阻值也相等,在充放电过程中每根负极导线6传导的电流相等,每根正极导线5传导的电流相等,每个导电过渡片71传导的电流相等,以使得不同导线的导电均衡,减小单根导线承载电流的负担,以减少充放电过程中导线产生的热量,从而可以减少导线燃烧情况发生,进而可以改善电池损坏的问题;同时,当正极或负极某一根导线出现损坏时,其余导线也能够正常实现电路导通,从而可以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