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膜片组件、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2451发布日期:2024-03-28 18:35阅读:7来源:国知局
光伏膜片组件、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光伏膜片组件、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光伏膜片组件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将光伏膜片组件与电池连接后,能够利用光能向电池充电。光伏膜片组件由多个膜片单体连接形成,膜片单体包括沿自身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第一导电层、功能层以及第二导电层,通常情况下,衬底远离第一导电层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焊带、第二导电层远离功能层的一侧连接有第二焊带,第一焊带与相邻的膜片单体的第二焊带电连接,以实现相邻的膜片单体的电连接。但第一焊带和第二焊带的厚度较大,导致光伏膜片组件的整体厚度较大,不利于光伏膜片组件的安装,使得光伏组件的适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膜片组件、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光伏膜片组件的厚度较小,以增加光伏膜片组件的适用范围。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伏膜片组件,包括多个膜片单体,膜片单体包括:

3、衬底,包括沿膜片单体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4、第一导电层,设置于第一表面;

5、功能层,沿膜片单体的厚度方向,功能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远离衬底的一侧;

6、第二导电层,沿膜片单体的厚度方向,功能层设置于功能层远离第一导电层的一侧;

7、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表面电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膜片单体的第二导电层电连接。

8、在本申请中,连接件与衬底的第一表面连接,降低了连接件与第二表面连接而增加光伏膜片组件整体厚度的风险,有效的降低了光伏膜片组件的整体厚度,从而减小了光伏膜片组件安装所需空间,进而有利于光伏膜片组件安装在尺寸较小的电子设备上,以增加光伏膜片组件的适用范围和可应用场景。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表面设置有绝缘件、功能区和连接区,绝缘件位于功能区和连接区之间,第一导电层、功能层、第二导电层均设置于功能区,连接件与连接区处的第一表面连接。

10、在本申请中,第一表面上设置绝缘件,能够降低第一导电层、功能层、第二导电层与连接件电连接的风险,从而降低了膜片单体串接异常、膜片单体损坏的风险,使得膜片单体的工作稳定性、相邻膜片单体串接的稳定性得到提升,进而延长了膜片单体的使用寿命,提升了光伏膜片组件的工作稳定性。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膜片单体的厚度方向,第二导电层远离功能层的一侧设置有栅线,第二导电层通过栅线与连接件电连接。

12、在本申请中,栅线能够汇聚第二导电层上的电流,连接件通过栅线与第二导电层连接,提升了第二导电层、连接件、相邻膜片单体上的衬底之间的电流传输效率,进而提升了光伏膜片组件的工作效率。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接件为导电胶。

14、在本申请中,连接件为导电胶,以简化连接件与衬底、第二导电层的连接方式及连接结构,从而减小连接件安装时所占用的空间,进而有利于减小光伏膜片组件的整体尺寸。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膜片单体的厚度方向,光伏膜片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衬底的第二表面与第一封装层连接,第二导电层与第二封装层连接。

16、在本申请中,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对膜片单体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膜片单体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被短路、腐蚀、损坏的风险,延长了膜片单体1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固定多个串接的膜片单体,降低了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相邻的膜片单体分离的风险,增加了膜片单体之间的连接的稳固性,同时,降低了膜片单体受外力作用而损坏的风险,进一步延长了膜片单体的使用寿命,并提升了光伏膜片组件的工作稳定性,并延长了光伏膜片组件的使用寿命。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光伏膜片组件还包括光学胶,第二表面与第一封装层之间通过光学胶连接,第二导电层与第二封装层之间通过光学胶连接。

18、在本申请中,第二表面与第一封装层之间、第二导电层与第二封装层之间通过第二光学胶连接,简化了第二表面与第一封装层之间、第二导电层与第二封装层之间的连接方式,从而减小第二表面与第一封装层连接、第二导电层与第二封装层连接所占用的空间,进而有利于减小光伏膜片组件的整体厚度。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光伏膜片组件的厚度h满足:0<h<500μm。

20、在本申请中,0<h<500μm,光伏膜片组件的厚度较小,有利于光伏膜片组件安装在尺寸较小的电子设备上,以增加光伏膜片组件的适用范围和可应用场景。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光伏膜片组件的厚度h满足:0<h≤300μm。

22、在本申请中,0<h≤300μm,进一步降低了光伏膜片组件的厚度较小,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光伏膜片组件的适用范围和可应用场景。

23、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包括:

24、壳本体;

25、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膜片组件,光伏膜片组件安装于壳本体;

26、其中,壳本体为透光件。

27、在本申请中,壳本体为可透光材质制成的透光件,降低了壳本体遮挡光伏膜片组件的风险,从而提升光伏膜片组件的工作稳定性,且光伏膜片组件与壳本体粘接,以简化光伏膜片组件与壳本体的连接方式。

28、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29、设备本体,设备本体至少包括电池;

30、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安装于设备本体,光伏膜片组件与电池电连接。

31、在本申请中,当光伏膜片组件受到光线照射时,光伏膜片组件能够将接收到的光能转换为电能并对电池进行充电,以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进而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

3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膜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膜片组件包括多个膜片单体,所述膜片单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膜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绝缘件、功能区和连接区,所述绝缘件位于所述功能区和所述连接区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功能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均设置于所述功能区,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区处的所述第一表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膜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膜片单体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功能层的一侧设置有栅线,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所述栅线与所述连接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膜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导电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膜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膜片单体的厚度方向,所述光伏膜片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所述衬底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封装层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封装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膜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膜片组件还包括光学胶,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封装层之间通过所述光学胶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封装层之间通过所述光学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膜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膜片组件的厚度h满足:0<h<5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膜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膜片组件的厚度h满足:0<h≤300μm。

9.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包括: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膜片组件、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光伏膜片组件包括多个膜片单体,膜片单体包括衬底、第一导电层、用于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功能层、第二导电层以及连接件,衬底包括沿膜片单体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导电层设置于第一表面,功能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功能层设置于功能层远离第一导电层的一侧,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表面电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膜片单体的第二导电层电连接,降低了连接件与第二表面连接而增加光伏膜片组件整体厚度的风险,有效的降低了光伏膜片组件的整体厚度,从而减小了光伏膜片组件安装所需空间,以增加光伏膜片组件的适用范围和可应用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汪欢,林虹帆,邹梦若,刘闯闯,庞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