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啮咬光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3715发布日期:2023-05-13 14:2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啮咬光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啮咬光电缆。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国家大量发展光纤通信和高压送电电网,使得具有光电同送的光电缆使用需求大大增加。而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系列原有光电缆并未有效发现并解决的问题。

2、如传统的光电缆不具备良好的防啮咬效果。通常防啮咬防护有物理防护和化学防护两种类型。如传统的物理防护形式,在其外表面设置加强的铠装结构,但该形式会极大的限制其内部的线体布局以及架空设置难度;又如化学防啮咬方式,其采用辣椒素进行动物驱赶,但其效果较为有限,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有效周期短。尤其是对于光电缆而言,由于结构的层级化分布设置以及内部结构的复杂化,使得原先的防啮咬方式不再适用。

3、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光电缆实现光电缆防啮咬的结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的光电缆不具备良好的防啮咬性能,或现有的防啮咬方式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啮咬光电缆。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3、一、确保光电缆具备良好的防啮咬性能;

4、二、确保光电缆内部能够保有较大的空间用于设计和设置光电线布局;

5、三、能够有效避免环境污染问题;

6、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对生物的友好性。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防啮咬光电缆,包括:

9、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护层、中护层、内护层和用于导电的轴心线;

10、所述外护层和中护层绕光电缆轴心周向均匀分布呈半啮合结构,所述半啮合结构由凸起和凹槽构成,所述凸起的表面和/或外护层的内表面与凸起的表面设有聚酯纤维薄膜,所述凹槽底部设有聚酯纤维薄膜;

11、所述外护层采用压敏导电硅橡胶进行制备;

12、所述内护层和中护层同轴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环形空腔,光纤线绕内护层一周周向分布填充在该空腔中;

13、所述内护层轴心处设有线缆腔,轴心线设置在该线缆腔内。

14、作为优选,

15、所述轴心线包括中心设置的导电线;

16、所述导电线依次由绝缘层和防水层包覆保护形成轴心线。

17、作为优选,

18、所述凸起和凹槽分别设置在外护层的内表面和中护层的外表面。

19、作为优选,

20、所述凹槽在光电缆周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凸起在周向方向上的宽度。

21、作为优选,

22、所述凹槽深度大于凸起的高度。

23、作为优选,

24、所述中护层的内表面设有不锈钢编织网。

25、作为优选,

26、所述压敏导电硅橡胶为乙丙橡胶基炭黑掺杂型压敏导电硅橡胶。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8、本发明光电缆通过半啮合结构的配合,能够在啮齿动物对光电缆进行啮咬时产生电刺激,通过电刺激实现生物趋避,进而产生防啮咬效果,同时本发明光电缆的电刺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生物友好性,不会对相关工作人员产生安全隐患,且不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啮咬光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啮咬光电缆,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啮咬光电缆,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防啮咬光电缆,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啮咬光电缆,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啮咬光电缆,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啮咬光电缆,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啮咬光电缆。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护层、中护层、内护层和用于导电的轴心线;所述外护层和内护层绕光电缆轴心周向均匀分布呈半啮合结构,所述半啮合结构由凸起和凹槽构成,所述凸起的表面和/或外护层的内表面与凸起的表面设有聚酯纤维薄膜,所述凹槽底部设有聚酯纤维薄膜;所述外护层采用压敏导电硅橡胶进行制备;所述内护层和中护层之间设有环形空腔,光纤线填充在该空腔中;所述内护层轴心处设有线缆腔,轴心线设置在该线缆腔内。本发明的光电缆通过半啮合结构的配合,能够在啮齿动物对光电缆进行啮咬时产生电刺激,通过电刺激实现生物趋避。

技术研发人员:胡涛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