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收缩抗穿刺的聚烯烃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38395发布日期:2023-03-29 01:2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耐热收缩抗穿刺的聚烯烃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聚烯烃隔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耐热收缩抗穿刺的聚烯烃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池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此外还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隔膜通常由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为原材料,通过单层、双层、三层复合制备而成,聚烯烃隔膜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是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隔膜。但是聚烯烃材料缺少极性官能团,聚烯烃隔膜与高极性电解液之间的相容性低,造成浸润性差,离子迁移时阻抗较大,严重制约电池的长循环性能,pe隔膜在135℃、pp隔膜在170℃时发生闭孔,聚烯烃隔膜的热稳定性能差,当电池受到外界高温影响或内部异常时,隔膜严重收缩,正负极片接触短路,造成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4.针对此方面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热收缩抗穿刺的聚烯烃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聚烯烃复合隔膜与电解液之间的相容性低,浸润性差,离子迁移时阻抗较大和现有的聚烯烃复合隔膜的耐热性能较差,在高温时,隔膜孔隙发生关闭,聚烯烃隔膜严重收缩,正负极接触短路,安全隐患较大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耐热收缩抗穿刺的聚烯烃隔膜材料,由按照重量计的改性聚烯烃20-30份、改性乙基纤维素10-20份、高密度聚乙烯20-30份、抗氧剂0.2-0.4份、成核剂0.1-0.3份和分散剂0.1-0.2份组成的混合原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后切粒,得到的改性聚烯烃颗粒,再由三层共挤吹膜机挤出后,按照设计要求对复合隔膜初品进行剪裁、热处理、拉伸的得到聚烯烃复合隔膜;
8.其中,所述改性聚烯烃由丙烯酰胺与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为原材料,经自由基反应制备而成,所述改性乙基纤维素通过在乙基纤维素上接枝接枝聚丙烯醇制成,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tnp、抗氧剂tpp中的一种,分散剂由硬脂酸锌、硬脂酸钡、硬脂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9.耐热收缩抗穿刺的聚烯烃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0.s1、按重量份称取:丙烯酰胺1-3份、n,n-二乙基丙烯酰胺1-3份、纯化水6-18份、引发剂0.1-0.3份,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氮气保护下,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55-65℃,反应15-20h,后处理得到改性聚烯烃;
11.改性聚烯烃的合成反应原理如下:
[0012][0013]
s2、按重量份称取:改性聚烯烃20-30份、改性乙基纤维素10-20份、高密度聚乙烯20-30份、抗氧剂0.2-0.4份、成核剂0.1-0.3份和分散剂0.1-0.2份,混合均匀,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条,经水冷槽冷却后牵引切粒,得到改性聚烯烃颗粒;
[0014]
s3、将改性聚烯烃颗粒加入到三层共挤吹膜机上,经三层共挤吹膜机挤出,按照设计要求对复合隔膜初品进行剪裁、热处理、拉伸的得到聚烯烃复合隔膜。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乙基纤维素的合成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16]
a1、按重量份称取:乙基纤维素2-4份、n,n-二甲基乙酰胺30-60份、三乙胺10-20份,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溶清,氮气保护下,三口烧瓶温度降低至5-8℃,称取甲苯磺酰氯4-8份、二氯甲烷6-12份,加入到烧杯中混合,制成滴加液,滴加液经恒压滴液漏斗滴加到三口烧瓶中,滴加完毕,反应20-24h,后处理得到中间体i;
[0017]
a2、按重量份称取:中间体i 2-4份、叠氮化钠5-10份、n,n-二甲基乙酰胺15-30份,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下,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80-90℃,反应20-24h,后处理得到中间体ii;
[0018]
中间体ii的合成反应原理如下:
[0019][0020]
a3、按重量份称取:中间体ii 2-4份、3-丁炔酸1-2份、四氢呋喃9-18份,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溶清,氮气保护下,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催化剂0.01-0.02份,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50-60℃,反应20-24h,后处理得到中间体iii;
[0021]
中间体iii的合成反应原理如下:
[0022][0023]
a4、按重量份称取:中间体iii 3-5份、聚丙烯醇2-4份、四氢呋喃10-20份、催化剂0.1-0.2份,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55-65℃,反应8-10h,后处理得到改性乙基纤维素;
[0024]
改性乙基纤维素的合成反应原理如下:
[0025]
[0026]
进一步的,所述s1步骤中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s1步骤的后处理操作为:反应完成之后,向三口烧瓶中加入30-90重量份的无水乙醇,搅拌15-20min,抽滤,滤饼与30-90份乙醇加入到烧杯中搅拌10-15min,抽滤,滤饼放置在温度为70-80℃的干燥箱中干燥8-10h,得到改性聚烯烃。
[0027]
进一步的,所述a1步骤的后处理操作为:称取45-90重量份的纯化水加入到烧杯中搅拌,反应完成之后,将三口烧瓶中反应液缓慢加入到烧杯中,大量固体析出,搅拌10-20min,抽滤,滤饼与45-90重量份的无水乙醇加入到烧杯中混合,搅拌15-30min,抽滤至无液体流出,滤饼放置到温度为50-60℃的干燥箱,干燥5-6h得到中间体i。
[0028]
进一步的,所述a2步骤的后处理操作为:称取90-240重量份的纯化水加入到烧杯中搅拌,反应完成之后,将三口烧瓶中反应液缓慢加入到烧杯中,大量固体析出,搅拌10-20min,抽滤,滤饼与90-240重量份的无水乙醇加入到烧杯中混合,搅拌15-30min,抽滤至无液体流出,滤饼放置到温度为50-60℃的干燥箱,干燥5-6h得到中间体ii。
[0029]
进一步的,所述a3步骤中的催化剂为氯化亚铜,s3步骤的后处理操作步骤为:反应完成,向三口烧瓶中加入45-90重量份的甲醇,搅拌20-30min,抽滤,滤饼与20-30重量份的甲醇加入到烧杯中搅拌5-10min,抽滤,滤饼放置在温度为50-60℃的干燥箱中干燥5-6h,得到中间体iii。
[0030]
进一步的,所述a4步骤中的催化剂为锆酸异丙酯、锆酸正丙酯、钛酸四异丙酯中的一种,s4步骤的后处理操作步骤为:反应完成,减压蒸馏至无液体流出,向三口烧瓶中缓慢加入40-80重量份的纯化水,搅拌15-20min,抽滤,滤饼用10-20重量份的无水乙醇淋洗、抽干,滤饼置于温度为80-90℃的干燥箱中干燥10-12h,得到改性乙基纤维素。
[0031]
本发明具备下述有益效果:
[0032]
1、本发明的通过由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复合制备的改性聚烯烃,能够对聚烯烃进行改性,使得聚烯烃上接枝有大量的氨基,氨基为强极性的官能团,能够提高改性聚烯烃的极性,使得其能够与高极性电解液之间的相容性,降低离子在迁移时的阻抗,促进电解液中的离子的循环。
[0033]
2、本发明通过对乙基纤维进行改性,在乙基纤维素上接枝聚丙烯醇,聚丙烯醇、改性聚烯烃与高密度聚乙烯相似相容且均具有长直链结构,使得组成聚烯烃复合隔膜的分子间能够相互交联,提高聚烯烃复合隔膜的耐穿刺强度,并且在拉伸过程中产生均匀分布的孔隙,提高聚烯烃复合隔膜的孔隙率,改性乙基纤维素上含有大量的醚键与羟基,能够促进了聚烯烃复合隔膜的亲液性能,提高聚烯烃复合隔膜对电解液的保液能力,乙基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聚烯烃复合隔膜受热时,乙基纤维素的热稳定性很好,不会在高温下发生热收缩之类的形变,从而使得聚烯烃复合隔膜在受热时保持良好的热收缩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5]
实施例1
[0036]
本实施例的耐热收缩抗穿刺的聚烯烃隔膜材料,由改性聚烯烃30g、改性乙基纤维素20g、高密度聚乙烯30g、抗氧剂tnp 0.4g、单环羧酸盐0.3g和硬脂酸钡0.2g组成的混合原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后切粒,得到的改性聚烯烃颗粒,再由三层共挤吹膜机挤出后,按照设计要求对复合隔膜初品进行剪裁、热处理、拉伸的得到聚烯烃复合隔膜。
[0037]
实施例2
[0038]
本实施例的耐热收缩抗穿刺的聚烯烃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39]
制备改性聚烯烃:
[0040]
按重量份称取:丙烯酰胺3g、n,n-二乙基丙烯酰胺3g、纯化水18g、偶氮二异丁腈0.15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氮气保护下,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55℃,反应15h,反应完成之后,向三口烧瓶中加入90g无水乙醇,搅拌15min,抽滤,滤饼与90g乙醇加入到烧杯中搅拌10min,抽滤,滤饼放置在温度为70℃的干燥箱中干燥8h,得到改性聚烯烃。
[0041]
制备改性乙基纤维素:
[0042]
按重量份称取:乙基纤维素6g、n,n-二甲基乙酰胺90g、三乙胺30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溶清,氮气保护下,三口烧瓶温度降低至5℃,称取甲苯磺酰氯12g、二氯甲烷18g,加入到烧杯中混合,制成滴加液,滴加液经恒压滴液漏斗滴加到三口烧瓶中,滴加完毕,反应20h,称取135g纯化水加入到烧杯中搅拌,反应完成之后,将三口烧瓶中反应液缓慢加入到烧杯中,大量固体析出,搅拌10min,抽滤,滤饼与135g无水乙醇加入到烧杯中混合,搅拌15min,抽滤至无液体流出,滤饼放置到温度为50℃的干燥箱,干燥5h得到中间体i;
[0043]
按重量份称取:中间体i 6g、叠氮化钠15g、n,n-二甲基乙酰胺45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下,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80℃,反应20h,称取270g纯化水加入到烧杯中搅拌,反应完成之后,将三口烧瓶中反应液缓慢加入到烧杯中,大量固体析出,搅拌10min,抽滤,滤饼与270g无水乙醇加入到烧杯中混合,搅拌15min,抽滤至无液体流出,滤饼放置到温度为50℃的干燥箱,干燥5h得到中间体ii;
[0044]
按重量份称取:中间体ii 6g、3-丁炔酸3g、四氢呋喃27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溶清,氮气保护下,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氯化亚铜30mg,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50℃,反应20h,反应完成,向三口烧瓶中加入135g甲醇,搅拌20min,抽滤,滤饼与60g甲醇加入到烧杯中搅拌5min,抽滤,滤饼放置在温度为50℃的干燥箱中干燥5h,得到中间体iii;
[0045]
按重量份称取:中间体iii 9g、聚丙烯醇6g、四氢呋喃30g、锆酸异丙酯0.3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55℃,反应8h,反应完成,减压蒸馏至无液体流出,向三口烧瓶中缓慢加入120g纯化水,搅拌15min,抽滤,滤饼用30g无水乙醇淋洗、抽干,滤饼置于温度为80℃的干燥箱中干燥10h,得到改性乙基纤维素。
[0046]
制备改性聚烯烃颗粒:
[0047]
按重量份称取:改性聚烯烃20g、改性乙基纤维素10g、高密度聚乙烯20g、抗氧剂tnp 0.2g、环己酰胺0.1g和硬脂酸锌0.1g,混合均匀,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条,经水冷槽冷却后牵引切粒,得到改性聚烯烃颗粒。
[0048]
制备聚烯烃复合膜:
[0049]
将改性聚烯烃颗粒加入到三层共挤吹膜机上,经三层共挤吹膜机挤出,按照设计要求对复合隔膜初品进行剪裁,将剪裁好的复合隔膜初品铺放在两个加热板之间,复合隔膜初品的外部被一侧金属薄膜覆盖,两个加热板合起后同时通电加热,加热板温度升高至
135℃,保温10min,得到复合隔膜粗品,将复合隔膜粗品加热至120℃,对复合隔膜粗品进行横向拉伸和纵向拉伸,将复合隔膜粗品拉伸至设计尺寸大小,得到复合隔膜成品,得到复合隔膜成品。
[0050]
实施例3
[0051]
本实施例的耐热收缩抗穿刺的聚烯烃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52]
制备改性聚烯烃:
[0053]
按重量份称取:丙烯酰胺6g、n,n-二乙基丙烯酰胺6g、纯化水36g、偶氮二异丁腈0.3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氮气保护下,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60℃,反应17h,反应完成之后,向三口烧瓶中加入180g的无水乙醇,搅拌17min,抽滤,滤饼与180g乙醇加入到烧杯中搅拌12min,抽滤,滤饼放置在温度为75℃的干燥箱中干燥9h,得到改性聚烯烃。
[0054]
制备改性乙基纤维素:
[0055]
按重量份称取:乙基纤维素9g、n,n-二甲基乙酰胺135g、三乙胺45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溶清,氮气保护下,三口烧瓶温度降低至7℃,称取甲苯磺酰氯18g、二氯甲烷27g,加入到烧杯中混合,制成滴加液,滴加液经恒压滴液漏斗滴加到三口烧瓶中,滴加完毕,反应22h,称取202g纯化水加入到烧杯中搅拌,反应完成之后,将三口烧瓶中反应液缓慢加入到烧杯中,大量固体析出,搅拌15min,抽滤,滤饼与202g的无水乙醇加入到烧杯中混合,搅拌28min,抽滤至无液体流出,滤饼放置到温度为55℃的干燥箱,干燥5.5h得到中间体i;
[0056]
按重量份称取:中间体i 9g、叠氮化钠22.5g、n,n-二甲基乙酰胺67.5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下,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85℃,反应22h,称取495g纯化水加入到烧杯中搅拌,反应完成之后,将三口烧瓶中反应液缓慢加入到烧杯中,大量固体析出,搅拌15min,抽滤,滤饼与495g无水乙醇加入到烧杯中混合,搅拌28min,抽滤至无液体流出,滤饼放置到温度为55℃的干燥箱,干燥5.5h得到中间体ii;
[0057]
按重量份称取:中间体ii 9g、3-丁炔酸4.5g、四氢呋喃39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溶清,氮气保护下,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氯化亚铜45mg,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55℃,反应22h,反应完成,向三口烧瓶中加入202g甲醇,搅拌25min,抽滤,滤饼与75g甲醇加入到烧杯中搅拌8min,抽滤,滤饼放置在温度为55℃的干燥箱中干燥5.5h,得到中间体iii;
[0058]
按重量份称取:中间体iii 12g、聚丙烯醇9g、四氢呋喃45g、锆酸正丙酯0.45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60℃,反应9h,反应完成,减压蒸馏至无液体流出,向三口烧瓶中缓慢加入180g纯化水,搅拌18min,抽滤,滤饼用45g无水乙醇淋洗、抽干,滤饼置于温度为85℃的干燥箱中干燥11h,得到改性乙基纤维素。
[0059]
制备改性聚烯烃颗粒:
[0060]
按重量份称取:改性聚烯烃25g、改性乙基纤维素15g、高密度聚乙烯25g、抗氧剂tpp 0.3g、三元羧酸盐0.2g和硬脂酸钙0.15g,混合均匀,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条,经水冷槽冷却后牵引切粒,得到改性聚烯烃颗粒。
[0061]
制备聚烯烃复合膜:
[0062]
将改性聚烯烃颗粒加入到三层共挤吹膜机上,经三层共挤吹膜机挤出,按照设计要求对复合隔膜初品进行剪裁,将剪裁好的复合隔膜初品铺放在两个加热板之间,复合隔膜初品的外部被一侧金属薄膜覆盖,两个加热板合起后同时通电加热,加热板温度升高至135℃,保温10min,得到复合隔膜粗品,将复合隔膜粗品加热至120℃,对复合隔膜粗品进行
横向拉伸和纵向拉伸,将复合隔膜粗品拉伸至设计尺寸大小,得到复合隔膜成品,得到复合隔膜成品。
[0063]
实施例4
[0064]
本实施例的耐热收缩抗穿刺的聚烯烃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65]
制备改性聚烯烃:
[0066]
按重量份称取:丙烯酰胺9g、n,n-二乙基丙烯酰胺9g、纯化水54g、偶氮二异丁腈0.45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氮气保护下,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65℃,反应20h,反应完成之后,向三口烧瓶中加入270g无水乙醇,搅拌20min,抽滤,滤饼与270g乙醇加入到烧杯中搅拌15min,抽滤,滤饼放置在温度为80℃的干燥箱中干燥10h,得到改性聚烯烃。
[0067]
制备改性乙基纤维素:
[0068]
按重量份称取:乙基纤维素12g、n,n-二甲基乙酰胺180g、三乙胺60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溶清,氮气保护下,三口烧瓶温度降低至8℃,称取甲苯磺酰氯24g、二氯甲烷36g,加入到烧杯中混合,制成滴加液,滴加液经恒压滴液漏斗滴加到三口烧瓶中,滴加完毕,反应24h,称取270g纯化水加入到烧杯中搅拌,反应完成之后,将三口烧瓶中反应液缓慢加入到烧杯中,大量固体析出,搅拌20min,抽滤,滤饼与270g无水乙醇加入到烧杯中混合,搅拌30min,抽滤至无液体流出,滤饼放置到温度为60℃的干燥箱,干燥6h得到中间体i;
[0069]
按重量份称取:中间体i12g、叠氮化钠30g、n,n-二甲基乙酰胺30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下,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90℃,反应24h,称取720g纯化水加入到烧杯中搅拌,反应完成之后,将三口烧瓶中反应液缓慢加入到烧杯中,大量固体析出,搅拌20min,抽滤,滤饼与720g无水乙醇加入到烧杯中混合,搅拌30min,抽滤至无液体流出,滤饼放置到温度为60℃的干燥箱,干燥6h得到中间体ii;
[0070]
按重量份称取:中间体ii 12g、3-丁炔酸6g、四氢呋喃54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溶清,氮气保护下,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氯化亚铜60mg,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60℃,反应24h,反应完成,向三口烧瓶中加入270g甲醇,搅拌30min,抽滤,滤饼与90g甲醇加入到烧杯中搅拌10min,抽滤,滤饼放置在温度为60℃的干燥箱中干燥6h,得到中间体iii;
[0071]
按重量份称取:中间体iii 15g、聚丙烯醇12g、四氢呋喃60g、钛酸四异丙酯0.6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65℃,反应10h,反应完成,减压蒸馏至无液体流出,向三口烧瓶中缓慢加入240g纯化水,搅拌20min,抽滤,滤饼用60g无水乙醇淋洗、抽干,滤饼置于温度为90℃的干燥箱中干燥10-12h,得到改性乙基纤维素。
[0072]
制备改性聚烯烃颗粒:
[0073]
按重量份称取:改性聚烯烃30g、改性乙基纤维素20g、高密度聚乙烯30g、抗氧剂tnp 0.4g、单环羧酸盐0.3g和硬脂酸钡0.2g,混合均匀,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条,经水冷槽冷却后牵引切粒,得到改性聚烯烃颗粒。
[0074]
制备聚烯烃复合膜:
[0075]
将改性聚烯烃颗粒加入到三层共挤吹膜机上,经三层共挤吹膜机挤出,按照设计要求对复合隔膜初品进行剪裁,将剪裁好的复合隔膜初品铺放在两个加热板之间,复合隔膜初品的外部被一侧金属薄膜覆盖,两个加热板合起后同时通电加热,加热板温度升高至135℃,保温10min,得到复合隔膜粗品,将复合隔膜粗品加热至120℃,对复合隔膜粗品进行横向拉伸和纵向拉伸,将复合隔膜粗品拉伸至设计尺寸大小,得到复合隔膜成品,得到复合
隔膜成品。
[0076]
性能测试:
[0077]
对实施例2-4所制备的复合隔膜成品的孔隙率、120℃,1h热收缩率、离子电导率和穿刺强度,按照标准gb/t 36363-2018《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隔膜》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
[0078][0079]
结合上表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本发明所制备的聚烯烃复合隔膜的孔隙率达到了46%,离子电导率达到39
×
10-3
s/cm,这是由于改性聚烯烃上接枝有强极性的氨基官能团,促进了聚烯烃复合隔膜与高极性电解液之间的相容性,离子在迁移时阻抗较小,能够促进电解液中离子的循环,改性乙基纤维素上含有大量的醚键与羟基,能够促进了聚烯烃复合隔膜的亲液性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复合隔膜的离子电导率,改性乙基纤维素上接枝的聚丙烯醇与改性聚烯烃和高密度聚乙烯之间性能相似,改性乙基纤维素、改性聚烯烃与高密度聚乙烯聚具有长碳直链结构,在加热状态下,改性乙基纤维素、改性聚烯烃与高密度聚乙烯聚相互交联,使得复合隔膜在拉伸时,复合隔膜的各部位受力均匀,避免在拉伸时产生撕裂有大孔隙产生,从而使得聚烯烃复合隔膜在拉伸时与乙基纤维素、成核剂相互配合,在聚烯烃复合隔膜上产生均匀的孔隙,提高聚烯烃复合隔膜的孔隙率,进而提高聚烯烃复合隔膜对电解液的保液能力,并且由于聚烯烃复合隔膜分子间相互交联且乙基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聚烯烃隔膜的穿刺强度,使其穿刺强度达到了0.53n/μm,并且在120℃、1h热收缩检测中,其纵向收缩率仅有1.09%,横向热收缩率仅有0.49%,说明本发明制备的聚烯烃复合隔膜具有良好的热收缩率和穿刺强度。
[0080]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做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8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82]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做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