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体二极管的新型IGBT结构

文档序号:33726533发布日期:2023-04-06 00:46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体二极管的新型IGBT结构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体二极管的新型igbt结构。


背景技术:

1、igbt由于其驱动电路简单、驱动功率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理论研究的关注。igbt是由mos和bjt部件组成的电压控制器件。在高压、大电流、快速开关和大功率应用中,igbt表现出较低的电阻特性,因此已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功率半导体器件。

2、为了提高igbt的导通压降vce(on)与关断损耗eoff的折中关系,浮空p区igbt被提出。随着浮空p区igbt的发明与进一步研究,研究者也发现该结构的emi问题较为严重。这是由于器件开启时p型浮空区不断积累的空穴引发p型浮空区流向栅极的位移电流导致的,该电流的产生会使栅极对器件电流电压的可控性降低,具体影响为使栅极电阻rg对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和电流ic的变化率dvce/dt和dic/dt的控制能力下降,最终在系统中引发较为严重的电磁干扰emi噪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增加igbt的栅极对器件电压电流的可控性,进而改善器件emi噪声特性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体二极管的新型igbt结构如图1所示。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体二极管的新型igbt结构,其元胞结构包括:p型集电区(1)、n型缓冲层(2)、n型漂移区(3)、载流子存储层(4)、p型基区(5)、p+型发射区(6)、n+型发射区(7)、p型浮空区(8)、n+接触区(9)。发射区间有sio2氧化层(10)和多晶硅(11)构成的沟槽栅。其中载流子存储层(4)、p型基区(5)、p+型发射区(6)和n+型发射区(7)构成主流区,在导通阶段提供主要电流通路;p型浮空区(8)、n+接触区(9)组成体二极管区,提供额外的空穴路径。

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对常规igbt结构,主要针对igbt的p型浮空区结构进行改进。所述p型浮空区(8)与p型浮空区(8)上的n+接触区(9)构成体二极管,并由n+接触区(9)直接连接发射极,从而在器件开启阶段将所述p型浮空区(8)钳位至低电位。

4、进一步地,所述p型浮空区(8)与p型基区(5)深度相同,使p型基区(5)与p型浮空区(8)在工艺流程中可通过单次离子注入完成,从而减少所述结构的工艺复杂度。

5、进一步地,所述p型浮空区(8)的深度需比沟槽栅深度稍大,从而使p型浮空区(8)下方载流子分布减少,发射极区载流子更多地分布在主流区,达到降低导通压降的效果。

6、进一步地,所述n+接触区(9)需要高掺杂,使其与发射极金属形成欧姆接触,从而形成额外的空穴通路。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体二极管的新型igbt结构,该结构在常规igbt结构的基础上,在p型浮空区上方注入n+接触区形成体二极管。体二极管在器件开启阶段通过将p型浮空区钳位至低电位,从而抑制位移电流,同时降低了密勒电容,进而使栅极电阻对器件集电极-发射极的电压与电流有更好的可控性,进而降低emi噪声。同时,在器件关断阶段,体二极管提供的额外空穴路径提高了基区空穴的提取速率,从而降低关断时间,减小关断损耗。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体二极管的新型igbt结构,其元胞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p型集电区(1),n型缓冲层(2)和n型漂移区(3),正面结构包含由载流子存储层(4)、p型基区(5)、p+型发射区(6)和n+型发射区(7)所组成的主流区,以及由p型浮空区(8)、n+接触区(9)所构成的体二极管区;发射区间有sio2氧化层(10)和多晶硅(11)构成的沟槽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体二极管的新型igb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浮空区(8)与p型浮空区(8)上的n+接触区(9)构成体二极管,并由n+接触区(9)直接连接发射极,从而在器件开启阶段将所述p型浮空区(8)钳位至低电位。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具有体二极管的新型igb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浮空区(8)与p型基区(5)深度相同,使p型基区(5)与p型浮空区(8)在工艺流程中可通过单次离子注入完成,从而减少所述结构的正面工艺复杂度。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具有体二极管的新型igb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浮空区(8)的深度需比沟槽栅深度稍大,从而优化所述结构在开启阶段发射极区的载流子分布,降低导通压降的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体二极管的新型igb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接触区(9)需要高掺杂,使其与发射极金属形成欧姆接触,从而在关断阶段形成空穴通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体二极管的新型IGBT结构,该结构在具有浮空P区的常规沟槽栅IGBT结构的基础上,在P型浮空区上方开孔注入施主离子,形成N+接触区,与P型浮空区一起构成体二极管。在开启瞬态,新器件通过体二极管将P型浮空区钳位至低电位,以此抑制位移电流、降低密勒电容,从而提高栅极电阻对器件集电极‑发射极电压的可控性,减小EMI噪声。在关断瞬态,新器件通过体二极管形成的额外空穴路径加速提取基区空穴,从而降低关断时间,减小关断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伍伟,喻明康,高崇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