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片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0384发布日期:2022-08-09 19: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10),用于输送叠片单元(40);转运机构(20),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10)的下游,所述转运机构(20)用于接收所述输送机构(10)输出的所述叠片单元(40);叠台机构(30),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20)的下游,所述叠台机构(30)包括固定结构(31),所述转运机构(20)能够将所述叠片单元(40)输送至靠近所述叠台机构(30)的台面,并通过所述固定结构(31)固定所述叠片单元(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20)沿周向可转动设置,所述转运机构(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转运槽体(21),在所述转运机构(20)的转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叠片输入位置和叠片输出位置,所述叠片输入位置位于所述叠片输出位置的上游,所述转运机构(20)能够通过所述转运槽体(21)将所述叠片单元(40)由所述叠片输入位置转运至所述叠片输出位置,并且在所述叠片输出位置,所述叠片单元(40)靠近所述叠台机构(30)的台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台机构(30)的台面适于与位于所述叠片输出位置处的所述叠片单元(40)平行设置,或呈0
°
至5
°
的夹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20)包括放置部(22)和转动部(23),所述放置部(22)沿所述转动部(23)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转动部(23)适于带动多个放置部(22)沿周向移动,相邻两个所述放置部(22)之间形成所述转运槽体(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22)与所述叠台机构(30)间隙设置,所述叠片单元(40)具有延伸出所述放置部(22)的悬空部(4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22)为柔性结构,所述放置部(22)能够与所述叠台机构(30)部分重合,所述叠片单元(40)位于所述放置部(22)内,或者是所述叠片单元(40)具有延伸出所述放置部(22)的悬空部(4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槽体(21)内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适于与所述叠片单元(40)的外周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50)和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定位块(5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50)和所述第一驱动部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定位块(50)分设于所述放置部(22)相对的两个侧部处,所述两个侧部为沿所述转运机构(20)轴向的两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定位块(60)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定位块(6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60)设置于所述放置部(22)上且靠近所述转动部(23)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视觉检测单元(70),所述视觉检测单元(70)对应所述叠台机构(30)的台面设置,并且,所述视觉检测单元(70)与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电性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台机构(30)还包括叠片台(32),所述固定结构(31)对应所述叠片台(32)的台面设置。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31)包括压刀,所述
压刀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叠片台(32)上。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台(32)为可升降结构。14.一种电池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片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属于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叠片单元;转运机构,设置于输送机构的下游,用于接收输送机构输出的叠片单元;叠台机构,设置于转运机构的下游,叠台机构包括固定结构,转运机构能够将叠片单元输送至靠近叠台机构的台面,并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叠片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片装置,在输送机构和叠台机构之间设置转运机构,利用转运机构将叠片单元输送至靠近叠台机构的台面,再利用固定结构将叠片单元固定于叠台机构上,因此,通过转运机构与固定结构的配合,可以使叠片单元稳定且精确的叠放于叠台机构上,保证叠片单元的对齐精度。元的对齐精度。元的对齐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74)专利代理机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2/8/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