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6651发布日期:2023-04-29 13:32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具体涉及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


背景技术:

1、按钮是电子产品等设备中较为常见的组成部件,其主要用于产品上相应功能的触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按钮至少有一部分暴露于外界环境中,以便于用户操作,这样一来就对按钮的防尘、防水性能要求较高。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按钮的密封技术基本都是使用密封圈来实现,比较单一,其防尘防水功能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装配便利的防尘防水按钮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包括外壳、按钮件、弹性密封套以及反力弹性件,在所述外壳的操作面设有按钮孔,按钮件包括导向杆和按压部,所述导向杆的一端穿过按钮孔,另一端与按压部连接,所述按压部设有第一限位槽,操作面设有与第一限位槽相对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环绕于按钮孔的外侧,弹性密封套设有供导向杆穿过的中央孔,弹性密封套的第一密封端、第二密封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端周向向外凸出设有与第二限位槽配合的第二凸边,套设于弹性密封套之外的反力弹性件为第二密封端与第二限位槽的配合提供压力。

4、进一步,所述第二凸边远离第一密封端的端面上环绕中央孔设有固定槽。

5、进一步,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设有与固定槽配合的凸台;或,在所述固定槽内填充胶水与第二限位槽粘接。

6、进一步,第二凸边在背对固定槽的端面设有第四限位槽。

7、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槽槽底与第二限位槽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弹性密封套的高度。

8、进一步,由所述中央孔一端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凸边沿第一限位槽的槽壁抵接设置。

9、进一步,与第一密封端对应的中央孔的孔径小于导向杆的外径,使第一密封端与导向杆过盈配合;与第二密封端对应的中央孔的孔径大于按钮孔的外径。

10、进一步,所述弹性密封套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圆筒段和第二圆筒段,所述第一圆筒段、第二圆筒段的一端连接,第一圆筒段的另一端作为第一密封端,第二圆筒段的另一端作为第二密封端,第一圆筒段与第二圆筒端的中空部分连接形成中央孔,第一圆筒段的内径小于按钮孔的外径,第二圆筒段的内径大于按钮孔的外径,第一圆筒段的外径小于第二圆筒段的外径,第一圆筒段与第二圆筒段的连接处形成与按钮孔外侧匹配的台阶区域。

11、进一步,所述弹性密封套为一体成型且呈一端粗一端细的橡胶套。

12、进一步,在所述操作面面向按压部的一侧凸出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按压部抵靠配合以限制按钮件的按压行程。

13、进一步,在按压部与第二密封端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三限位槽,在第二密封端与按压部相对的一侧设有第四限位槽,反力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限位槽、第四限位槽抵接。

14、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操作面以及与操作面连接的配合侧壁,在操作面的中部设有贯穿操作面的按钮孔,在操作面靠近配合侧壁的区域凸出设有限位凸台,按压部背对导向杆的一侧与配合侧壁的端面保持平齐,在限位凸台与按钮孔之间的操作面设有环绕按钮孔的第二限位槽。

15、进一步,所述按钮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按压部和导向杆,所述按压部整体呈方形块状结构,导向杆连接在按压部的一侧中部,在设有导向杆的按压部一侧设有环绕导向杆的第三限位槽,由第三限位槽靠近导向杆的槽底凸出形成环绕导向杆的环形凸台,由环形凸台的端面与导向杆的侧壁共同配合形成第一限位槽,在导向杆背对按压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孔。

16、进一步,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导向杆背对按压部一端的连接孔配合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其中弹性密封套的第一密封端、第二密封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密封抵接,为按钮件提供防水防尘保护,第二密封端的第二凸边用于与第二限位槽配合可以进一步提供防水防尘保护,优化了防尘防水的效果,另外,弹性密封套以及反力弹性件采用套设安装,具备装配便利的优点。

18、此外,在第二密封端还设置固定槽,固定槽可以直接与第二限位槽的槽壁配合,或者与设置于第二限位槽的固定凸台相互配合,也可以是在固定槽内填充胶水,通过粘接实现防水防尘,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装配便利。

19、此外,外壳设置限位凸台,由限位凸台与按压部配合限制按钮件的按压行程,可以精准控制按钮件的最大运行行程。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包括外壳(1)、按钮件(2)、弹性密封套(3)以及反力弹性件(4),在所述外壳(1)的操作面(11)设有按钮孔(13),按钮件(2)包括导向杆(22)和按压部(21),所述导向杆(22)的一端穿过按钮孔(13),另一端与按压部(2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21)设有第一限位槽,操作面(11)设有与第一限位槽相对的第二限位槽(14),所述第二限位槽(14)环绕于按钮孔(13)的外侧,弹性密封套(3)设有供导向杆(22)穿过的中央孔(33),弹性密封套(3)的第一密封端(31)、第二密封端(32)分别与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14)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端(32)周向向外凸出设有与第二限位槽(14)配合的第二凸边,套设于弹性密封套(3)之外的反力弹性件(4)为第二密封端(32)与第二限位槽(14)的配合提供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边远离第一密封端(31)的端面上环绕中央孔(33)设有固定槽(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限位槽(14)内设有与固定槽(35)配合的凸台;或,在所述固定槽(35)内填充胶水与第二限位槽(14)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凸边在背对固定槽(35)的端面设有第四限位槽(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槽底与第二限位槽(14)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弹性密封套(3)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中央孔(33)一端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凸边沿第一限位槽的槽壁抵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与第一密封端(31)对应的中央孔(33)的孔径小于导向杆(22)的外径,使第一密封端(31)与导向杆(22)过盈配合;与第二密封端(32)对应的中央孔(33)的孔径大于按钮孔(13)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套(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圆筒段和第二圆筒段,所述第一圆筒段、第二圆筒段的一端连接,第一圆筒段的另一端作为第一密封端(31),第二圆筒段的另一端作为第二密封端(32),第一圆筒段与第二圆筒端的中空部分连接形成中央孔(33),第一圆筒段的内径小于按钮孔(13)的外径,第二圆筒段的内径大于按钮孔(13)的外径,第一圆筒段的外径小于第二圆筒段的外径,第一圆筒段与第二圆筒段的连接处形成与按钮孔(13)外侧匹配的台阶区域(3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套(3)为一体成型且呈一端粗一端细的橡胶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面(11)面向按压部(21)的一侧凸出设有限位凸台(15),所述限位凸台(15)与按压部(21)抵靠配合以限制按钮件(2)的按压行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按压部(21)与第二密封端(32)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三限位槽(24),在第二密封端(32)与按压部(2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四限位槽(34),反力弹性件(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限位槽(24)、第四限位槽(34)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操作面(11)以及与操作面(11)连接的配合侧壁(12),在操作面(11)的中部设有贯穿操作面(11)的按钮孔(13),在操作面(11)靠近配合侧壁(12)的区域凸出设有限位凸台(15),按压部(21)背对导向杆(22)的一侧与配合侧壁(12)的端面保持平齐,在限位凸台(15)与按钮孔(13)之间的操作面(11)设有环绕按钮孔(13)的第二限位槽(14)。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件(2)包括一体成型的按压部(21)和导向杆(22),所述按压部(21)整体呈方形块状结构,导向杆(22)连接在按压部(21)的一侧中部,在设有导向杆(22)的按压部(21)一侧设有环绕导向杆(22)的第三限位槽(24),由第三限位槽(24)靠近导向杆(22)的槽底凸出形成环绕导向杆(22)的环形凸台(23),由环形凸台(23)的端面与导向杆(22)的侧壁共同配合形成第一限位槽,在导向杆(22)背对按压部(21)的一端设有连接孔(25)。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5),所述推杆(5)的一端与导向杆(22)背对按压部(21)一端的连接孔(25)配合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防尘防水按钮结构,包括外壳、按钮件、弹性密封套以及反力弹性件,在所述外壳的操作面设有按钮孔,按钮件包括导向杆和按压部,所述导向杆的一端穿过按钮孔,另一端与按压部连接,所述按压部设有第一限位槽,操作面设有与第一限位槽相对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环绕于按钮孔的外侧,弹性密封套设有供导向杆穿过的中央孔,弹性密封套的第一密封端、第二密封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端周向向外凸出设有与第二限位槽配合的第二凸边,套设于弹性密封套之外的反力弹性件为第二密封端与第二限位槽的配合提供压力,化了防尘防水的效果,另外,弹性密封套以及反力弹性件采用套设安装,具备装配便利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肖体锋,叶圣兵,朱映平,郑乾俊,朱直坚,张乐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