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59012发布日期:2023-01-17 16:5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涉及一种岸电系统用连接电缆。


背景技术:

2.根据交通部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以往大型船舶在停泊港口码头时采用重油或柴油发电向船舶供电的情况逐渐被岸电电力系统供电替代,采用这种供电方式对环境污染小,能充分使用电力资源。岸电电力系统供电是由人工将岸电电缆从船舶拖拽到岸上并手工连接至岸电配电箱,船舶离港时再同样由人工对电缆进行卷绕操作。因此作为船岸连接的岸电电缆必须具备易弯曲、抗扭转、耐磨损、抗撕裂、高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柔软性、抗扭性、防拖拽性、回弹性好,结构更加稳定,能够很好地上下、左右移动,适用于船岸连接的连接电缆。
4.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连接电缆,它包括若干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它们绞合成缆构成主缆芯,在所述主缆芯间隙设有弹性定型填充,在所述弹性定型填充外部设有扎紧层,在所述扎紧层外部设有外护层,在所述外护层外部设有耐磨层,所述动力线芯依次包括动力线芯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金属丝与丙纶丝组成的屏蔽加强层,所述控制线芯包括若干控制单芯,若干控制单芯绞合成缆构成分缆芯,在所述分缆芯外部依次设有控制线芯绕包层、控制线芯屏蔽层、控制线芯内护层,所述控制单芯包括控制线芯导体和控制线芯绝缘层。
5.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线芯导体和控制线芯导体都采用相同伸长率的镀锡铜单丝进行束绞而成。
6.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加强层采用镀锡铜丝与丙纶丝编织而成。
7.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定型填充采用高弹性热塑性橡胶挤出而成。
8.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动力线芯导体和控制线芯导体都采用相同伸长率的镀锡铜单丝进行束绞而成,单丝伸长率偏差不大于2%,能有效地增加导体抗扭性能,同时动力线芯导体采用股绞、二次复绞的加工形式,来保证导体的柔软性和抗拉力,充分解决电缆在上下、左右摇摆过程中,导体出现扭转而很难复位的问题,屏蔽加强层采用镀锡铜丝加丙纶丝复合结构,既能起到屏蔽电场效果又能增强整个电缆的抗拉伸性能,弹性定型填充采用高弹性热塑性材料挤出,填充主缆芯间隙与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充分贴合,接触紧密形成一个无间隙的整体,起到固定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的作用,不会因为电缆多次收放弯曲后,造成绝缘扭转破裂、线芯移位、护套露包的情况,有效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9.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1.实施例1
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连接电缆,它包括三根动力线芯和一根控制线芯,它们绞合成缆构成主缆芯,在所述主缆芯间隙设有弹性定型填充1,所述弹性定型填充1采用高弹性热塑性橡胶挤出而成,在所述弹性定型填充1外部设有扎紧层2,在所述扎紧层2外部设有外护层3,在所述外护层3外部设有耐磨层4,所述动力线芯依次包括动力线芯导体5、导体屏蔽层6、绝缘层7、绝缘屏蔽层8、镀锡铜丝与丙纶丝编织而成的屏蔽加强层9,所述控制线芯包括三根控制单芯,三根控制单芯绞合成缆构成分缆芯,在所述分缆芯外部依次设有控制线芯绕包层10、控制线芯屏蔽层11、控制线芯内护层12,所述控制单芯包括控制线芯导体13和控制线芯绝缘层14,所述动力线芯导体5和控制线芯导体13都采用相同伸长率的镀锡铜单丝进行束绞而成。
13.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所述动力线芯导体和控制线芯导体都采用相同伸长率的镀锡铜单丝进行束绞而成,单丝伸长率偏差不大于2%,能有效地增加导体抗扭性能,同时动力线芯导体采用股绞、二次复绞的加工形式,来保证导体的柔软性和抗拉力,充分解决电缆在上下、左右摇摆过程中,导体出现扭转而很难复位的问题,屏蔽加强层采用镀锡铜丝加丙纶丝复合结构,既能起到屏蔽电场效果又能增强整个电缆的抗拉伸性能,弹性定型填充采用高弹性热塑性材料挤出,填充主缆芯间隙与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充分贴合,接触紧密形成一个无间隙的整体,起到固定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的作用,不会因为电缆多次收放弯曲后,造成绝缘扭转破裂、线芯移位、护套露包的情况,有效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它们绞合成缆构成主缆芯,在所述主缆芯间隙设有弹性定型填充(1),在所述弹性定型填充(1)外部设有扎紧层(2),在所述扎紧层(2)外部设有外护层(3),在所述外护层(3)外部设有耐磨层(4),所述动力线芯依次包括动力线芯导体(5)、导体屏蔽层(6)、绝缘层(7)、绝缘屏蔽层(8)、金属丝与丙纶丝组成的屏蔽加强层(9),所述控制线芯包括若干控制单芯,若干控制单芯绞合成缆构成分缆芯,在所述分缆芯外部依次设有控制线芯绕包层(10)、控制线芯屏蔽层(11)、控制线芯内护层(12),所述控制单芯包括控制线芯导体(13)和控制线芯绝缘层(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芯导体(5)和控制线芯导体(13)都采用相同伸长率的镀锡铜单丝进行束绞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加强层(9)采用镀锡铜丝与丙纶丝编织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型填充(1)采用高弹性热塑性橡胶挤出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电缆,它包括若干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它们绞合成缆构成主缆芯,在所述主缆芯间隙设有弹性定型填充,在所述弹性定型填充外部设有扎紧层,在所述扎紧层外部设有外护层,在所述外护层外部设有耐磨层,所述动力线芯依次包括动力线芯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屏蔽加强层,所述控制线芯包括若干控制单芯,若干控制单芯绞合成缆构成分缆芯,在所述分缆芯外部依次设有控制线芯绕包层、控制线芯屏蔽层、控制线芯内护层,所述控制单芯包括控制线芯导体和控制线芯绝缘层。本实用新型柔软性、抗扭性、防拖拽性、回弹性好,结构更加稳定,能够很好地上下、左右移动,适用于船岸连接。适用于船岸连接。适用于船岸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盛中红 许启发 朱文英 禹帅 刘学宝 吴小敏 周俊 王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3/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