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窃电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1034发布日期:2022-09-28 00: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窃电互感器,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且借助模具浇注的第一浇注体(2)、固封在第一浇注体(2)内的一次绕组(3)和带有计量线圈(4)的二次绕组(7)、设置在第一浇注体(2)上端且与一次绕组(3)电连接的一次端子(5)和设置在第一浇注体(2)一侧且与二次绕组(7)电连接的二次端子(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注体(2)一侧增设第二浇注体(8)和固封在第二浇注体(8)内的数据电路板(9),所述二次绕组(7)中增设与计量线圈(4)间隔设置的监控线圈(10),监控线圈(10)与数据电路板(9)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窃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端子(6)和计量线圈(4)同侧,所述数据电路板(9)与监控线圈(10)同侧且是二次端子(6)的相对侧,所述第二浇注体(8)外侧与第一浇注体(2)一侧为同一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窃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设置有吊环(11),吊环(11)分布于第一浇注体(2)四周,所述二次端子(6)上设置有罩盖(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窃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绕组(3)呈矩形环状结构,所述二次绕组(7)呈圆形环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窃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绕组(3)、计量线圈(4)和监控线圈(10)外部均设置有绝缘包覆层,所述计量线圈(4)和监控线圈(10)在绝缘包覆层外部均设置有电磁屏蔽包覆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窃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前板(13)、后板(14)、左板(15)、l型的右板(16)、带有浇注孔(17) 的上板(18)和下板(19)并合围形成箱体结构,所述左板(15)与上板(18)的夹角处设置有垫块(20),所述垫块(20)上端与上板(18)内侧固定,垫块(20)与左板(15)之间间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窃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20)前端和后端分别贴合前板(13)和后板(14)。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窃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8)和下板(19)相对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密封环槽(21),所述密封环槽(21)分别与上板(18)和下板(19)的外边缘形状相同,所述密封环槽(21)与上板(18)或下板(19)外周的距离小于前板(13)、后板(14)、左板(15)、右板(16)的厚度。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窃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8)中部设置有长槽孔(22),所述下板(19)与上板(18)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限位凹槽(23)且限位凹槽(23)内设置有限位柱(24),所述下板(19)底端设置有支撑柱(25),所述前板(13)、后板(14)、左板(15)、右板(16)、上板(18)和下板(19)的外侧边缘均设置有拆模凹槽(26),所述左板(15)和右板(16)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凸台(27)。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窃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板(16)上部与左板(15)之间的距离大于右板(16)下部与左板(15)之间的距离,所述右板(16)与上板(18)的夹角处设置垫板(28),所述垫板(28)上设置有安装凹槽且安装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引脚孔,所述垫板(28)设置于右板(16)的弯折面上。

技术总结
一种防窃电互感器,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且借助模具浇注的第一浇注体、固封在第一浇注体内的一次绕组和带有计量线圈的二次绕组、设置在第一浇注体上端且与一次绕组电连接的一次端子和设置在第一浇注体一侧且与二次绕组电连接的二次端子,所述第一浇注体一侧增设第二浇注体和固封在第二浇注体内的数据电路板,所述二次绕组中增设与计量线圈间隔设置的监控线圈,监控线圈与数据电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第二浇注体和数据电路板对电流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有效防止窃电。防止窃电。防止窃电。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业 刘中华 裴庆虎 刘瑶 王力崇 谢志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申科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7
技术公布日:2022/9/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