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太阳能光伏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7781发布日期:2022-10-29 00:50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安全性太阳能光伏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光伏电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安全性太阳能光伏电缆。


背景技术:

2.光伏电缆是一种利用先进的辐照交联工艺,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生产的电线,其具有抗臭氧、防腐、抗紫外线灯特点,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站、光伏系统等各个领域。
3.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2076023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缆,包括导体、绝缘层、保护层。绝缘层还包括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以及设置于内、外绝缘层之间的隔离层。
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铺设和使用电缆的过程中,存在电缆受到外力而发生弯折的情况;当电缆不断地弯折扭曲时,容易使得电缆因外界受力过大而导致电缆内部结构发生损坏,从而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电缆的抗弯折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安全性太阳能光伏电缆。
6.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安全性太阳能光伏电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高安全性太阳能光伏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包括导体、包裹于导体周侧的内绝缘层,所述导体至少有三个,所述电缆本体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包裹于三个导体的缓冲层、铠装层、设置于缓冲层和铠装层之间的加强杆、外绝缘层;所述加强杆的长度方向沿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用于增强电缆的抗弯折性,当电缆受到外力发生弯折时,加强杆用以缓解电缆受到的径向压力;另外,借助铠装层和缓冲层对电缆的受力部位进行缓冲,从而有利于提高电缆的抗弯折性。
9.可选的,所述加强杆沿加强杆的轴向开设有缓冲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受到外力发生弯折时,加强杆能够缓解电缆受到的径向压力,同时利用缓冲孔来缓解电缆的径向冲击力,具有对电缆进行减震的效果。
11.可选的,所述加强杆有多个且沿电缆本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加强杆设置于电缆,能够进一步地加强电缆的抗弯折性。
13.可选的,所述缓冲孔的轴心线与加强杆的轴心线互不重合,所述缓冲孔位于加强管远离外绝缘层的位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孔位于加强杆呈偏心设置,使得加强杆靠近外绝缘层的部分呈实心设置,当电缆受到外力发生变形时,有利于保障加强杆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电缆的抗力强度。
15.可选的,所述电缆本体沿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供导体安装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安装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具有弹性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沿安装杆的长度方
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宽度值小于内绝缘层的外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导体和内绝缘层通过安装槽的槽口插入安装槽内,将导体安装于安装架,操作简单。
17.可选的,所述安装架呈三角形状结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以加强电缆内部的抗弯折性,从而有利于保护导体。
19.可选的,所述电缆本体位于缓冲层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采用蜂窝状结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层用于阻挡外界热量进入电缆隔热层内部,以保护导体。另外,隔热层呈蜂窝状结构设置,不仅能减轻隔热层的重量,还能加强隔热层的强度,从而加强电缆的抗弯折性。
21.可选的,所述安装架沿安装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隔热层相连接的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呈弧状结构,所述加固板的内凹面朝向安装架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受到外力发生形变时,能够利用加固板减缓传递至安装架的力,从而保障安装架的稳固性。
23.可选的,所述缓冲层和铠装层
24.另外,加强杆将隔热腔划分成多个互不相通的空腔,之间形成隔热腔,所述加强杆位于隔热腔内,多个所述加强杆将隔热腔划分成多个互不相通的空腔。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腔用于降低外界热量进入隔热层内,能够阻挡外界热量进入空腔后扩散整个隔热腔内。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7.1.当电缆受到外力发生折弯时,先利用加强杆和缓冲孔进行缓冲,另外,利用安装架和加固板加强电缆的内部结构的强度,从而提高电缆整体的抗弯折性;
28.2.利用隔热层阻挡热量传递至导体,减少热量对导体的损坏,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本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电缆本体;2、安装架;201、通孔;202、安装杆;2021、安装槽;203、加固板;3、导体;301、内绝缘层;4、隔热层;5、缓冲层;501、第一插槽;6、加强杆;601、缓冲孔;7、铠装层;701、第二插槽;8、外绝缘层;9、缓冲腔;10、隔热腔;10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安全性太阳能光伏电缆,参照图1,高安全性太阳能光伏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电缆本体1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安装架2、导体3、隔热层4、缓冲层5、加强杆6、铠装层7、外绝缘层8。
34.参照图2,导体3有三个,且间隔设置于安装架2。导体3的周侧包裹有一圈的内绝缘层301,使得内绝缘层301呈筒状结构。内绝缘层301一般由橡胶绝缘材料制成,以确保导体3
传输电流等。
35.参照图1和图2,安装架2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电缆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架2的横向截面大体呈三角形,以便于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提高电缆本体1中部位置的抗弯折性。另外,安装架2沿安装架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201,通孔201的两端分别贯穿至安装架2的两端。当电缆本体1受到外界压力发生形变时,可利用通孔201减缓安装架2的形变量,以便于提高电缆本体1的抗弯折性。
36.参照图2,安装架2的侧壁沿安装架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杆202,安装杆202和隔热层4之间留设有间距。安装杆202有三个,且安装杆202的位置与导体3的位置相对应,以便于安装导体3。安装杆202也采用绝缘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可形变能力,安装杆202的侧壁和安装架2的侧壁通过硫化方式实现连接。
37.参照图2,安装杆202的侧壁位于远离安装架2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2021,安装槽2021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安装杆202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槽2021的槽口宽度值小于内绝缘层301的外径,安装时,通过过盈方式将内绝缘层301和导体3从安装槽2021的槽口插入安装槽2021内。
38.参照图2,安装架2的边角处连接有加固板203,加固板203呈弧状结构;加固板203的内凹面与安装架2的边角相连,加固板203的外凸面与隔热层4的内壁相连接。加固板203用于增大与隔热层4的接触面积,用于提高隔热层4和安装架2的连接强度,从而确保电缆本体1内部结构连接的稳固性。另外,加固板203的长度方向沿于安装架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加固板203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以便于增强电缆本体1中部位置的抗弯折性。
39.参照图2,隔热层4呈筒状结构,隔热层4和安装架2之间形成缓冲腔9。当电缆本体1受力发生径向折弯时,可利用缓冲腔9减缓安装架2的形变。隔热层4采用蜂窝状结构,不仅能阻挡外界温度进入缓冲腔9内,还能减轻隔热层4的重量,从而保护导体3。
40.参照图2,缓冲层5采用绝缘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柔韧性。当电缆本体1受到外力发生径向弯折时,可利用缓冲层5进行缓冲。铠装层7采用铝带、钢丝、铝管等材料制成,用于提高电缆本体1的抗弯折性和抗压强度。铠装层7和缓冲层5之间留设有隔热腔10,供加强杆6安装。隔热腔10用于隔热,从而降低外界温度传递至导体3。
41.参照图2,加强杆6位于缓冲层5和铠装层7之间,加强杆6将隔热腔10划分成多个互不相通的空腔101,从而阻挡外界热量散发填充整个隔热腔10,有利于对导体3进行防护。
42.参照图2,加强杆6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电缆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加强电缆本体1的抗弯折性。加强杆6有八个且沿电缆本体1的周向呈等间隔设置,用于加强电缆本体1的抗弯折性。加强杆6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
43.参照图2,缓冲层5靠近加强杆6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槽501,供加强杆6部分插接。第一插槽501有八个且沿电缆本体1的轴向等间隔设置,第一插槽501的位置与加强杆6的位置一一对应。铠装层7也开设有供加强杆6部分插接的第二插槽701,第二插槽701有八个,且第二插槽701和第一插槽501的位置一一对应。安装时,加强杆6同时插入相邻的第一插槽501和第二插槽701内,且加强杆6通过粘接方式与第一插槽501和第二插槽701实现固定。通过第一插槽501和第二插槽701对加强杆6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以确保电缆本体1周侧的抗弯折性相同。
44.参照图2,此外,加强杆6沿加强杆6的轴向开设有缓冲孔601,缓冲孔601的两端分别贯穿至加强杆6的端部。当电缆本体1受到径向压力时,缓冲孔601能够减缓加强杆6的形变。
45.参照图2,缓冲孔601位于加强杆6靠近缓冲层5位置,且缓冲孔601的轴心线和加强杆6的轴心线互不重合,使得加强杆6靠近铠装层7的部分呈实心设置。当电缆本体1受到外界压力时,外力会先作用于外绝缘层8,然后继续传递至铠装层7和加强杆6等。此时,利用加强杆6靠近铠装层7的一侧的实心部分先进行抗压,有利于阻挡电缆本体1继续发生形变,从而提高电缆本体1的抗弯折性。
46.参照图2,外绝缘层8采用绝缘橡胶材料和混合剂相结合制成,使得外绝缘层8柔软且具有弹性,以便于敷设电缆本体1。其中,绝缘橡胶材料可采用天然橡胶苯乙烯混合物等,使得外绝缘层8具有很强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从而提高电缆的安全性。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安全性太阳能光伏电缆的实施原理为:当电缆本体1受到外界压力产生径向弯折时,先利用加强杆6和铠装层7进行缓冲,然后利用安装架2和加固板203进行抗拉,以降低电缆本体1发生弯折的形变量,从而提高电缆的抗弯折性。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