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9315发布日期:2022-11-16 00:4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便携性及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追求极致大屏的趋势下,可折叠电子设备(如可折叠手机)越来越受青睐。
3.电子设备中通常包括天线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然而,相关技术中,当折叠屏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天线的通信性能会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在折叠状态时天线通信性能的电子设备。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使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6.第一天线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之间设有第一缝隙,以使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容性耦合;
7.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三辐射体,第三辐射体通过在第二壳体上开设的第二缝隙形成;
8.其中,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第一缝隙朝向第二壳体的投影落入至少部分第二缝隙。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辐射体包含悬浮枝节;悬浮枝节通过第二壳体开设的至少一条天线槽形成,第二缝隙与天线槽连通;
10.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朝向第二壳体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入第三辐射体所在区域。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射频电路;
12.射频电路分别连接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射频电路用于将第一天线单元或第二天线单元切换为当前启用的主天线。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14.第一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一信号源和第一匹配电路,设置在第一辐射体上的第一馈电点、第一接地点,以及设置在第二辐射体上第二接地点;
15.第一接地点设置于第一辐射体背离第一缝隙的一端;第二接地点设置于第二辐射体背离第一缝隙的一端;
16.射频电路连接第一信号源;射频电路用于确定第一天线单元的天线频段;
17.第一信号源电连接第一匹配电路至第一馈电点;第一匹配电路用于根据天线频段将第一天线单元切换至相应的工作状态。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馈电点靠近第一缝隙设置;
19.电子设备呈展开状态时,支持第一谐振模式,以支持低频射频信号的收发;其中,第一谐振模式为从第一接地点至第一缝隙对应的第一辐射体的基模。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匹配电路包括第一天线开关;第一天线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一信号源,另一端连接第一馈电点;
21.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且第二天线单元作为当前启用的主天线时,第一天线开关用于调节第一天线单元的谐振频率,直至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频率不同。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天线单元还包括第四辐射体;第四辐射体与第三辐射体之间设有第三缝隙,以使第四辐射体与第三辐射体容性耦合。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24.第二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二信号源、第二匹配电路和第二天线开关,设置在第三辐射体上的第二馈电点、第二接地点,以及设置在第四辐射体上第三接地点;第三接地点设置于第四辐射体背离第三缝隙的一端;
25.射频电路连接第二信号源;第二信号源电连接第二匹配电路至第二馈电点;第二接地点与第二天线开关电连接,第二天线开关接地;
26.其中,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且第一天线单元作为当前启用的低频主天线时,第二天线开关用于调节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频率,直至第二天线单元与第一天线单元的谐振频率不同。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辐射体设置有靠近第二缝隙的第一端,以及靠近第三缝隙的第二端;第二接地点设置于第二端与第二馈电点之间;
28.电子设备呈展开状态时,支持第二谐振模式、第三谐振模式,以支持低频射频信号的收发,其中,第二谐振模式为从第二馈电点至第三缝隙对应的辐射体的基模;第三谐振模式为从第一端与第二端对应的第三辐射体的基模。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天线单元;第三天线单元包括第五辐射体,第五辐射体通过在第一壳体上开设的第四缝隙形成;
30.其中,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第三缝隙朝向第一壳体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入第四缝隙。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三信号源和第三匹配电路,以及设置在第五辐射体上的第三馈电点、第四接地点;
32.第四接地点设置于第五辐射体背离第四缝隙的一端;第三馈电点设置于第五辐射体靠近第四缝隙的一端;
33.第三信号源电连接第三匹配电路至第三馈电点。
34.上述电子设备,第一天线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且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之间设有容性耦合的第一缝隙;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的第三辐射体,为通过在第二壳体上开设的第二缝隙形成;此外,在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第一缝隙朝向第二壳体的投影落入至少部分第二缝隙;进而,基于本技术,使得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第一壳体上的耦合缝隙与第二壳体上的缝隙可呈对称设置,从而能够优化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的天线降幅,保证天线的性能。
附图说明
35.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7.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射频电路结构示意图;
38.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9.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呈展开状态下第一天线单元的谐振模式示意图;
40.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41.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天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42.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天线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43.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呈展开状态下第二天线单元的谐振模式示意图;
44.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下第一天线单元的天线效率示意图;
45.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下第二天线单元的天线效率示意图;
46.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47.图13为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48.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天线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49.图15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5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51.可以理解,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52.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
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53.传统的部分折叠式电子设备,利用柔性显示屏的可折叠功能,可以将电子设备折叠。但传统的折叠式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以下简称合盖)时,部分天线的投影下方为一块完整的金属中框,天线效率下降较多,并且天线开关无法优化合盖的降幅,导致天线性能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差的水平。同时,合盖后侧边缝隙无法对称,影响外观。对此,发明人提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
54.本技术中的天线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在一些示例中,该天线可实现低频(lower band,lb)段的多模式切换,其中,低频可以指低于1000mhz;在另一些示例中,该天线也可实现中高频段(middle high band,mhb)的多模式切换,其中,中高频可以指1000mhz-3000mhz;另外,还可支持高频(high band,hb)段,其中,高频可以指2500-2700mhz。需要说明的是,天线也可以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频段。
55.进一步的,本技术中的天线,可以指lb主天线。此外,本技术可以包括两个可相互切换的lb主天线;其中,该天线可以覆盖lte(long term evolution)b5/8/20/28,nr(new radio)n5/8/20/28,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850/900等lb频段。
56.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也可被称为“终端”或“移动终端”或“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他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5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5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第一天线单元30和第二天线单元40,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转动连接,使电子设备100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59.第一天线单元30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10上的第一辐射体310和第二辐射体320,第一辐射体310与第二辐射体320之间设有第一缝隙301,以使第一辐射体310与第二辐射体320容性耦合;
60.第二天线单元40包括第三辐射体410,第三辐射体410通过在第二壳体20上开设的第二缝隙401形成;
61.其中,电子设备100呈折叠状态时,第一缝隙310朝向第二壳体20的投影落入至少
部分第二缝隙410。
62.具体而言,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其中,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转动连接;进一步的,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相对转动至呈相对展开状时,使电子设备100呈展开状态;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相对转动至呈相对叠置状时,使电子设备100呈折叠状态,进而电子设备100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63.电子设备的壳体可以具有相应数量的侧边,天线单元的辐射体可以与壳体的侧边相邻;以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呈展开状态为例,第一壳体10可以具有临近第二壳体20的侧边1,第二壳体20可以具有临近第一壳体10的侧边a,侧边1和侧边a相邻设置。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0还可以具有远离第二壳体20的侧边2,以及临近第二壳体20的侧边3;第二壳体20可以具有远离第一壳体10的侧边b,以及临近第一壳体10的侧边c。侧边2和侧边b相对设置,侧边3和侧边c相邻设置。
64.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天线单元30的辐射体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的上述各侧边上,第二天线单元40的辐射体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20的上述各侧边上。
65.以图1所示的相邻的侧边1和侧边a为例,第一天线单元30包括与侧边1相邻的辐射体,第一天线单元30中与侧边1相邻的部分辐射体之间具有耦合缝隙,该耦合缝隙可以指使辐射体之间容性耦合的缝隙;具体的,第一天线单元30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10上的第一辐射体310和第二辐射体320,且第一辐射体310与第二辐射体320之间设有第一缝隙301,以使第一辐射体310与第二辐射体320容性耦合。其中,容性耦合是指,第一辐射体310与第二辐射体320之间产生电场,第一辐射体310的信号能够通过电场传递至第二辐射体320,第二辐射体320的信号能够通过电场传递至第一辐射体310,以使第一辐射体310与第二辐射体320即使在断开的状态下也能够实现电信号导通。
66.进一步的,第一缝隙301的宽度可以调整,例如依据实际情况予以调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天线单元3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辐射体310上的接地点,以及设置在第二辐射体320上接地点。
67.此外,以图1中相邻的侧边1和侧边a为例,第二天线单元40包括与侧边a相邻的辐射体,第二天线单元40中与侧边a相邻的部分辐射体被配置为通过在侧边a上开设缝隙形成;具体的,第二天线单元40可以包括第三辐射体410,第三辐射体410通过在第二壳体20上开设的第二缝隙401形成。其中,第二缝隙401可以通过侧边开缝的方式得到。进一步的,第二缝隙401可以指围设在电子设备100的基板周边的边框上的缝隙。
68.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缝隙401的宽度可以调整,例如依据实际情况予以调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天线单元4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三辐射体410上的接地点,同时,第三辐射体410的部分可以与侧边b相邻。
69.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呈折叠状态时,第一缝隙301朝向第二壳体20的投影落入至少部分第二缝隙401。进而,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第一壳体10上的耦合缝隙(第一缝隙301)与第二壳体20上的缝隙(第二缝隙401)至少部分对称,提高天线性能;进一步的,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第一壳体10上的耦合缝隙(第一缝隙301)与第二壳体20上的缝隙(第二缝隙401)呈对称设置,从而能够优化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的天线降幅,保证天线的性能。
70.同时,第一壳体10上的耦合缝隙(第一缝隙301)与第二壳体20上的缝隙(第二缝隙401)呈对称设置,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够合盖缝隙对称,实现对称缝隙设计。
71.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转动部件50,转动部件50转动连接在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以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相对转动。在一些示例中,转动部件50可以包括转轴,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通过该转轴转动连接。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转动连接,只要能够实现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转动即可。
7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三辐射体410可以包含悬浮枝节412;悬浮枝节通过第二壳体20开设的至少一条天线槽形成,第二缝隙401与天线槽连通;
73.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第一辐射体310和第二辐射体320朝向第二壳体20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入第三辐射体410所在区域。
74.具体而言,本技术中的第三辐射体410可以包含悬浮枝节,如图2所示,该悬浮枝节可以通过第二壳体20开设的至少一条天线槽形成,第二缝隙401与该天线槽连通。
75.基于本技术,在电子设备100呈折叠状态时,投影下方的缝隙对称,其中,第三辐射体包含的悬浮枝节,能够与电子设备100整体产生天线槽,进而第一天线单元30的天线槽投影下方是第二天线40的天线槽,如图2所示,从而有利于天线辐射。
7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射频电路60;
77.射频电路60分别连接第一天线单元30、第二天线单元40;射频电路用于将第一天线单元30或第二天线单元40切换为当前启用的主天线。
78.具体而言,以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呈展开状态为例,射频电路60别连接第一天线单元30、第二天线单元40,并用于将第一天线单元30或第二天线单元40切换为当前启用的主天线。进一步的,电子设备100中当前启用的主天线可以指lb主天线,当前未启用为lb主天线的天线单元可以作为lb副天线。在一些示例中,主副lb天线都可覆盖lte b5/8/20/28,nr n5/8/20/28,gsm g850/900等lb频段。本技术能够覆盖电子设备100所需的lb带宽。
79.在一些示例中,射频电路60可以包括射频芯片,该射频芯片分别连接第一天线单元30、第二天线单元40,进而本技术可以通过射频芯片进行主副lb天线的切换。进一步的,射频芯片可以连接天线单元的信号源,由射频芯片决定天线单元的天线频段。
8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3,如图4所示,第一天线单元30还包括第一信号源702和第一匹配电路704,设置在第一辐射体310上的第一馈电点706、第一接地点708,以及设置在第二辐射体320上第二接地点710;
81.第一接地点708设置于第一辐射体310背离第一缝隙301的一端11;第二接地点710设置于第二辐射体320背离第一缝隙301的一端12;
82.射频电路60连接第一信号源702;射频电路用于确定第一天线单元30的天线频段;
83.第一信号源702电连接第一匹配电路704至第一馈电点706;第一匹配电路704用于根据天线频段将第一天线单元30切换至相应的工作状态。
84.具体而言,射频电路60可以包括射频芯片,该射频芯片可以连接第一天线单元30的第一信号源702,进而射频芯片决定第一天线单元30的频段,第一匹配电路704可以根据频段来定义切换的状态。
8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馈电点706靠近第一缝隙301设置;
86.电子设备100呈展开状态时,支持第一谐振模式,以支持低频射频信号的收发;其中,第一谐振模式为从第一接地点708至第一缝隙301对应的第一辐射体30的基模。
87.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100呈展开状态时,第一天线单元30的模式1为第一谐振模式,在一些示例中,该第一谐振模式为第一天线单元30的基模。进一步的,第一谐振模式为从第一接地点708至第一缝隙301对应的第一辐射体30的基模。
88.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谐振模式可以由第一匹配电路704上的天线开关来切换谐振频率。
8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匹配电路704可以包括第一天线开关;第一天线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一信号源702,另一端连接第一馈电点706;
90.电子设备100呈折叠状态、且第二天线单元40作为当前启用的主天线时,第一天线开关用于调节第一天线单元30的谐振频率,直至第一天线单元30与第二天线单元40的谐振频率不同。
91.具体的,以射频电路60包括射频芯片为例;射频芯片连接第一天线单元30的第一信号源702,进而射频芯片可以决定第一天线单元30的频段,第一天线开关则可以根据射频芯片决定的频段来定义天线切换的状态,结合图5,模式1可以由第一匹配电路704上的天线开关切换谐振频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匹配电路704还可以包括天线匹配电路,该天线匹配电路一端连接第一信号源702,另一端连接第一馈电点706。
92.以上,在第二天线单元40作为当前启用的主天线时,本技术通过调节第一天线单元30的天线开关状态,使得第一天线单元30的谐振偏长或偏短,进而可以避免两个天线单元的谐振处于同一频率(当两支天线的谐振处于同一频率时,两支天线间的相互影响会最大),从而可以使第一天线单元30对第二天线单元40的影响降低,效率有提升。
9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天线单元40还包括第四辐射体420;第四辐射体420与第三辐射体410之间设有第三缝隙402,以使第四辐射体420与第三辐射体410容性耦合。
94.具体而言,以电子设备100的侧边1、侧边a以及侧边b为例,第三天线单元40包括与侧边a相邻的辐射体,以及与侧边b相邻的辐射体,辐射体之间具有耦合缝隙,该耦合缝隙可以指使辐射体之间容性耦合的缝隙;具体的,第二天线单元40包括第三辐射体410和第四辐射体420,第三辐射体410通过在第二壳体20的侧边a上开设的第二缝隙401形成,第四辐射体420与侧边相邻。
95.进一步的,第三辐射体410与第四辐射体420之间设有第三缝隙402,以使第三辐射体410与第四辐射体420容性耦合。其中,容性耦合是指,第三辐射体410与第四辐射体420之间产生电场,第三辐射体410的信号能够通过电场传递至第四辐射体420,第四辐射体420的信号能够通过电场传递至第三辐射体410,以使第三辐射体410与第四辐射体420即使在断开的状态下也能够实现电信号导通。
96.其中,第三缝隙402的宽度可以调整,例如依据实际情况予以调节;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天线单元4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三辐射体410上的接地点,以及设置在第四辐射体420上接地点。
9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呈展开状态为例,第一天线单元30包括第一信号源702、第二天线单元40包括第二信号源802,射频电路60别连接第一信号源702、第二信号源802,并用于将第一天线单元30或第二天线单元40切换为当前启用的主天线。进一步的,电子设备100中当前启用的主天线可以指lb主天线,当前未启用为lb主天
线的天线单元可以作为lb副天线。在一些示例中,主副lb天线都可覆盖lte b5/8/20/28,nr n5/8/20/28,gsm g850/900等lb频段。
98.在一些示例中,射频电路60可以包括射频芯片,该射频芯片分别连接第一信号源702、第二信号源802,进而本技术可以通过射频芯片进行主副lb天线的切换。进一步的,射频芯片可以连接天线单元的信号源,由射频芯片决定天线单元的天线频段。
9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7,如图8所示,第二天线单元40还包括第二信号源802、第二匹配电路804和第二天线开关806,设置在第三辐射体410上的第二馈电点808、第二接地点810,以及设置在第四辐射体420上第三接地点812;第三接地点812设置于第四辐射体420背离第三缝隙402的一端;
100.射频电路60连接第二信号源802;第二信号源802电连接第二匹配电路804至第二馈电点808;第二接地点810与第二天线开关806电连接,第二天线开关806接地;
101.其中,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且第一天线单元30作为当前启用的低频主天线时,第二天线开关806用于调节第二天线单元40的谐振频率,直至第二天线单元40与第一天线单元30的谐振频率不同。
102.具体而言,以射频电路60包括射频芯片为例,射频芯片连接第二天线单元30的第一信号源802,进而射频芯片可以决定第一天线单元40的频段,第二天线开关806则可以根据射频芯片决定的频段来定义天线切换的状态。进而,在第一天线单元30作为当前启用的主天线时,本技术通过调节第二天线单元40的天线开关状态,使得第二天线单元40的谐振偏长或偏短,进而可以避免两个天线单元的谐振处于同一频率(当两支天线的谐振处于同一频率时,两支天线间的相互影响会最大),从而可以使第二天线单元40对第一天线单元30的影响降低,效率有提升。
10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三辐射体410设置有靠近第二缝隙401的第一端13,以及靠近第三缝隙402的第二端14;第二接地点810设置于第二端14与第二馈电点808之间;
104.电子设备100呈展开状态时,支持第二谐振模式、第三谐振模式,以支持低频射频信号的收发,其中,第二谐振模式为从第二馈电点808至第三缝隙402对应的辐射体的基模;第三谐振模式为从第一端13与第二端14对应的第三辐射体的基模。
105.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100呈展开状态时,第二天线单元40的模式2为第二谐振模式,第二天线单元40的模式3为第三谐振模式。
106.第二谐振模式为第二馈电点808到第三缝隙402的基模;进一步的,第二谐振模式(模式2)由图8中的第二天线开关806切换谐振频率。
107.第三谐振模式为从第一端13与第二端14对应的辐射体的基模;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辐射体410可作为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使用,第三谐振模式可以为第一天线加第二天线的基模。可以理解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可不仅限于第一辐射体10。
108.为了进一步阐释本技术的方案,下面结合具体示例予以说明:
109.电子设备100呈折叠状态时(合盖模式下),以lte b8(0.88-0.96ghz)为例,当切换模式为第一天线单元30为主天线,第二天线单元40为副天线时,通过切换第二天线单元40的状态(使用图8中的第二天线开关806),可使得第一天线单元30的效率得到提升,如图10所示,频率中心值提升为2db,最高可达到3.5db的提升。
110.进一步的,电子设备100呈折叠状态时(合盖模式下),以lte b8(0.88-0.96ghz)为例,当切换模式为第二天线单元40为主天线,第一天线单元30为副天线时,通过切换第一天线单元30的状态(可以使用图4中第一匹配电路704上的天线开关),可使得第二天线单元40的效率得到提升,如图11所示,频率中心值提升为1.1db,最高可达到3db的提升。
111.以上,本技术通过调节副天线的天线开关状态,使得副天线的谐振偏长或偏短,可以使副天线对主天线的影响降低,效率有提升。
112.以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三辐射体410和第四辐射体420为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三天线单元90;第三天线单元90包括第五辐射体910,第五辐射体910通过在第一壳体10上开设的第四缝隙901形成;
113.其中,电子设备100呈折叠状态时,第三缝隙402朝向第一壳体10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入第四缝隙901。
114.具体而言,以相对的侧边2和侧边b为例,第三天线单元90包括与侧边2相邻的辐射体,该与侧边2相邻的辐射体被配置为通过在侧边2上开设缝隙形成;具体的,第三天线单元90可以包括第五辐射体910,第五辐射体910通过在第一壳体10上开设的第四缝隙901形成。其中,第四缝隙901可以通过侧边开缝的方式得到。进一步的,第四缝隙901可以指围设在电子设备100的基板周边的边框上的缝隙。
115.在一些示例中,第四缝隙901的宽度可以调整,例如依据实际情况予以调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三天线单元9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五辐射体910上的接地点。
116.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100呈折叠状态时,第三缝隙402朝向第一壳体10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入第四缝隙901。进而,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第二壳体20上的耦合缝隙(第三缝隙402)与第一壳体10上的缝隙(第四缝隙901)至少部分对称,提高天线性能;进一步的,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第二壳体20上的耦合缝隙(第三缝隙402)与第一壳体10上的缝隙(第四缝隙901)呈对称设置,从而能够优化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的天线降幅,保证天线的性能。
117.同时,第二壳体20上的耦合缝隙(第三缝隙402)与第一壳体10上的缝隙(第四缝隙901)呈对称设置,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够合盖缝隙对称,实现对称缝隙设计,满足外观需求。
118.在一些示例中,第三天线单元90可以采用b20或gps l5天线予以实现,并且第三天线单元90可以与电子设备100中其他天线频段需求复用,具体的,且第三天线单元90的天线形式,可以根据馈点位置的和匹配的不同,获得中频或者高频的天线频段。
1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三天线单元90还包括第三信号源903和第三匹配电路905,以及设置在第五辐射体910上的第三馈电点907、第四接地点912;
120.第四接地点912设置于第五辐射体910背离第四缝隙901的一端;第三馈电点907设置于第五辐射体910靠近第四缝隙901的一端;
121.第三信号源903电连接第三匹配电路905至第三馈电点907。
122.以上,基于本技术,使得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壳体上的耦合缝隙能够与相对壳体上的缝隙呈对称设置,不仅能够优化电子设备呈折叠状态时的天线降幅,保证天线的性能,还能满足外观需求。
123.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
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12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125.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2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