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外置零点耦合槽的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4584发布日期:2023-03-04 03:1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具有外置零点耦合槽的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滤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外置零点耦合槽的滤波器。


背景技术:

2.通常,介质滤波器由陶瓷材料制成的介质块与贯穿于介质块的多个同轴谐振孔构成。介质滤波器要求通带内最小插入损耗和通带外最小的衰减比,保证通信系统信号传送的品质。介质滤波器开放面上涂敷金属图案,这些图案的设计会根据通讯系统要求的工作频谱而不同,如果在统一封装的情形下,由于体积的局限性,在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开路端面金属层面积的限制了频率的可变范围,影响滤波器的特性,进而影响通讯信号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面图案设计合理,性能好且具有外置零点耦合槽的介质滤波器。
4.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具有外置零点耦合槽的滤波器,包括介质块,所述介质块上设有开路端面、短路面、下表面、上表面、左侧面以及右侧面,所述开路端面与短路面相对设置,所述短路面、下表面、上表面、左侧面以及右侧面上均涂敷有金属层,所述下表面还设有信号输入电极、信号输出电极;所述介质块的开路端面和短路面之间,间隔设有一排贯通孔,每个贯通孔的内部涂敷导电金属层,每个贯通孔内的导电金属层与短路面的金属层电性连接;所述开路端面上设有金属图案层,该金属图案层包括多个金属块和多条金属边线,每个金属块围绕着相应的贯通孔设置,且金属块与贯通孔内的导电金属层电性连接,所述输入电极与开路端面上金属边线a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电极与开路端面上金属边线b电性连接,且金属边线a、金属边线b分别延伸至相应的两个金属块之间;所述开路端面的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涂敷金属边线c,且金属边线c分别与左侧面、右侧面、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开路端面的下侧边,且位于金属边线a、金属边线b之间还设有金属边线e,金属边线e与下表面相连接,所述金属边线c上向下延伸至少一条金属边线d连接至金属边线e,所述介质块中部的多个相邻金属块之间形成多个交指形耦合区域。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贯通孔为八个,从左到右分别为谐振孔a、谐振孔b、谐振孔c、谐振孔d、谐振孔e、谐振孔f、谐振孔g,谐振孔h。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谐振孔a、谐振孔b、谐振孔c、谐振孔d、谐振孔e、谐振孔f、谐振孔g和谐振孔h的外围分别对应设置金属块a,金属块b,金属块c,金属块d,金属块e,金属块f,金属块g和金属块h,所述金属块b与金属块c形成交指形耦合区域,所述金属块c与金属块d形成交指形耦合区域,所述金属块d与金属块e形成交指形耦合区域, 所述金属块f与金属块g形成交指形耦合区域。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金属边线d位于金属块e和金属块f之间的间隙中。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金属边线a位于金属块a和金属块b之间的间隙中;所述金属块b的底部及左侧均设有第一凹口,所述金属边线a上设有两个第一金属凸块,两个第一金属凸块分别伸入两个第一凹口内。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金属边线b位于金属块h和金属块g之间的间隙中;所述金属块g 的底部及左侧设有第二凹口,所述输出电极上设有两个第二金属凸块,两个第二金属凸块分别伸入两个第二凹口内。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短路面上还设有耦合槽直线段a和耦合槽直线段b,所述耦合槽直线段a设置在谐振孔g,谐振孔h之间,所述耦合槽直线段b设置在谐振孔a、谐振孔b之间,所述耦合槽直线段a和耦合槽直线段b与下表面垂直,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短路面上还设有耦合槽c和耦合槽d,所述耦合槽c成c字形,且设置在谐振孔h靠近右侧面的一侧,所述谐振孔h位于耦合槽c的开口内,所述耦合槽d与耦合槽c镜像设置,且使得谐振孔a位于耦合槽d的开口内。
13.作为优选方案:多个贯穿孔的直径至少为一种规格。
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介质块的上表面还设有金属屏蔽罩,所述金属屏蔽罩延伸至介质块的开路端面处,且与介质块留有间隙。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的滤波器通过外置零点耦合槽的设计来优化滤波器耦合特性,在不改变介质块结构的基础上,调整短路面耦合槽大小可以改变端口耦合的强弱及外挂零点的频率位置,解决介质块通用性结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介质块开路端面外置零点腔相对应的短路面位置开耦合槽,优化端口耦合,同时改变零点的频率可调范围,解决由于空间限制引起的端口耦合弱及频率偏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滤波器(不带屏蔽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滤波器的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滤波器的后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滤波器(带屏蔽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滤波器的量测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为了更清楚详细的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具有外置零点耦合槽的滤波器,包括介质块100,所述介质块上设有开路端面101、短路面102、下表面103、上表面104、左侧面105以及右侧面106,所述开路端面与短路面相对设置,所述短路面、下表面、上表面、左侧面以及右侧面上均涂敷有金属层,所述下表面还设有信号输入电极103a、信号输出电极103b。
26.所述介质块的开路端面和短路面之间,间隔设有一排贯通孔,每个贯通孔的内部涂敷导电金属层132,每个贯通孔内的导电金属层与短路面的金属层电性连接;所述开路端面上设有金属图案层,该金属图案层包括多个金属块和多条金属边线,每个金属块围绕着相应的贯通孔设置,且金属块与贯通孔内的导电金属层电性连接,所述输入电极与开路端面上金属边线a128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电极与开路端面上金属边线b129电性连接,且金属边线a128、金属边线b129分别延伸至相应的两个金属块之间。
27.所述开路端面的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涂敷金属边线c131,且金属边线c131分别与左侧面105、右侧面106、上表面104相连接;所述开路端面的下侧边的两端也设有两个短金属边线,两个短金属边线分别与金属边线c131的两端连接,且两个短金属边线与下表面103连接,所述开路端面的下侧边,且位于金属边线a、金属边线b之间还设有金属边线e137,金属边线e与下表面相连接,所述金属边线c上向下延伸至少一条金属边线d216连接至金属边线e,所述介质块中部的多个相邻金属块之间形成多个交指形耦合区域。
28.多个贯通孔的直径至少为一种规格。所述贯穿孔为八个,从左到右分别为谐振孔a、谐振孔b、谐振孔c109、谐振孔d110、谐振孔e111、谐振孔f112、谐振孔g113,谐振孔h114。其中,谐振孔b108和谐振孔g113的直径相同,其他六个谐振孔的直径相同,且谐振孔b108和谐振孔g113的直径大于其他六个谐振孔的直径。
29.所述谐振孔a、谐振孔b、谐振孔c109、谐振孔d110、谐振孔e111、谐振孔f112、谐振孔g113和谐振孔h114的外围分别对应设置金属块a,金属块b,金属块c117,金属块d118,金属块e119,金属块f,金属块g121和金属块h,所述金属块b 116与金属块c 117 形成交指形耦合区域,所述金属块c117与金属块d118 形成交指形耦合区域,所述金属块d118与金属块e119 形成交指形耦合区域, 所述金属块f120与金属块g121 形成交指形耦合区域。
30.所述金属边线d位于金属块e119和金属块f之间的间隙中。
31.所述金属边线a127成l形,所述金属边线a位于金属块a115和金属块b之间的间隙中;所述金属块b的底部及左侧均设有第一凹口,所述金属边线a上设有两个第一金属凸块,两个第一金属凸块分别伸入两个第一凹口内。
32.所述金属边线b128与金属边线a127镜像设置,所述金属边线b位于金属块h122和金属块g之间的间隙中;所述金属块g121 的底部及左侧设有第二凹口,所述输出电极上设有两个第二金属凸块,两个第二金属凸块分别伸入两个第二凹口内。
33.所述输入电极103a,将信号连接到谐振孔b108上,同时与谐振孔a107形成一个外挂零点。同理,信号输出电极103b,将信号连接到作为谐振孔g113、同时与谐振孔h114形成一个外挂零点。
34.所述短路面上还设有耦合槽直线段a和耦合槽直线段b,所述耦合槽直线段a设置在谐振孔g113,谐振孔h114之间,所述耦合槽直线段b设置在谐振孔a、谐振孔b之间,所述耦合槽直线段a和耦合槽直线段b与下表面垂直,
35.所述短路面上还设有耦合槽c和耦合槽d,所述耦合槽c成c字形,且设置在谐振孔h114靠近右侧面的一侧,所述谐振孔h114位于耦合槽c的开口内,所述耦合槽d与耦合槽c镜像设置,且使得谐振孔a位于耦合槽d的开口内。
36.所述介质块的上表面还设有金属屏蔽罩,所述金属屏蔽罩延伸至介质块的开路端面处,且与介质块留有间隙。
37.本实用新型的滤波器通过外置零点耦合槽的设计来优化滤波器耦合特性,在不改变介质块结构的基础上,调整短路面耦合槽大小可以改变端口耦合的强弱及外挂零点的频率位置,解决介质块通用性结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介质块开路端面外置零点腔相对应的短路面位置开耦合槽,优化端口耦合,同时改变零点的频率可调范围,解决由于空间限制引起的端口耦合弱及频率偏高等问题。
38.以上所描述是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较好的实施例,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