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的快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2726发布日期:2022-12-28 10:2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器的快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的快速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逐渐进入千家万户广大老百姓的家中,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继电器是在汽车上大量使用的部件。
3.经过研究发现,现有传统的汽车用继电器一般直接通过插设的安装方式安装在在无盖的安装盒内,插接的方式虽然安装方便,但在受到外力震动的时候,由于与插接为上下位定位方式,易导致通过这种方式安装之后的继电器的固定不够稳固,易出现继电器接口位置出现脱落和脱离的情况,同时现有的插接方式缺乏防护功能,易导致继电器内部落灰进水,从而导致损坏。
4.针对现有汽车用继电器的安装方式在受到外力震动的时候,安装之后的继电器的固定不够稳固,易出现继电器接口位置出现脱落和脱离的情况,同时现有的插接方式缺乏防护功能,易导致继电器内部落灰进水,从而导致损坏的问题。
5.申请号为cn202022085730.x的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继电器安装结构,包括安装箱,安装箱内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底部设有限位框,限位框内侧安装有继电器,继电器两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筒,定位筒内设有定位块,定位块固定连接有活动杆,安装箱上与活动杆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杆槽,且活动杆穿过定位杆槽,安装箱内侧的活动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定位块,安装箱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盖板底部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底部连接有压力杆,压力杆底部连接有压力板,压力板底部设有缓冲垫
6.本实用新型主要能够解决现有汽车用继电器的安装方式在受到外力震动的时候,安装之后的继电器的固定不够稳固,易出现继电器接口位置出现脱落和脱离的情况,同时缺乏防护功能,易导致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电器的快速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描述问题。
8.本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的快速安装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继电器的快速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外壳、继电器主体、顶板、侧向定位结构和支撑定位结构,继电器主体设置在安装外壳的内部,顶板位于安装外壳的顶部,侧向定位结构和支撑定位结构分别位于安装外壳的内部两侧和底部位置,侧向定位结构整体包括有侧向定位座、弹簧杆、防滑层和导向条,弹簧杆和侧向定位座固定连接,防滑层和导向条均固定设置在侧向定位座的表面。
9.进一步的,所述侧向定位结构整体设置两组,弹簧杆设置多组,嵌入在安装外壳的内部。
10.进一步的,所述侧向定位座整体呈竖向梯形座设置,且侧向定位座内端活动嵌入
在安装外壳内侧位置,防滑层设置为侧向定位座的表面下方位置,而导向条整体竖向设置,横向排列设置多组,位于侧向定位座的表面上方位置。
11.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整体设置为凸起的橡胶层,导向条设置为硬质塑胶条,且呈凸起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定位结构整体包括有隔板、支撑结构、定位底座、缓冲底座、调节螺杆、导向座、驱动装置和同步杆体,定位底座和缓冲底座配套设置,支撑结构位于隔板的顶部,调节螺杆贯穿导向座设置,导向座位于支撑结构的下方位置,驱动装置和调节螺杆连接,同步杆体和支撑结构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底座和缓冲底座两者呈上下位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同时缓冲底座水平高度高于支撑结构1-2cm。
14.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座整体设置两组,同水平横向设置,且导向座整体呈梯形底座设置,顶部呈向内倾斜设置。
15.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座和调节螺杆同时呈螺纹连接,调节螺杆整体横向设置,和驱动装置配套设置。
1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整体包括有支撑顶座、套接座、侧板、连接杆和导向轮,支撑顶座和连接杆固定连接,套接座和连接杆套接,侧板位于导向轮的外侧,导向轮位于连接杆的底部。
1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整体设置四组,分布在隔板的四组端角位置,支撑顶座整体呈梯形顶座设置,整体设置为橡胶顶座,支撑顶座位于隔板的上方位置,套接座位于隔板摁钉顶部位置,侧板整体呈竖向弧形板设置,且和导向轮之间通过轴体相通连接,导向轮整体同时位于导向座的顶部倾斜表面位置。
18.有益效果:
19.1.通过梯形设置的侧向定位座,内侧表面呈两组不同平面设置,顶部倾斜平面便于和继电器主体外侧接触,便于继电器主体在安装外壳内部的安装,而底部平面和继电器主体外侧持平贴合,达到对其进行限位固定的效果,而继电器主体表面设置的导向条便于继电器主体的安装,防滑层增强和继电器主体之间的摩擦力。
20.2.继电器主体在安装外壳内部进行安装的时候,缓冲底座和定位底座对其底部进行初步支撑,在受到压力的时候,缓冲底座和定位底座之间设置的弹簧压缩,提供反向预紧力,增强对继电器主体的支撑和定位效果。
21.3.驱动装置启动的时候,带动调节螺杆转动,调节螺杆的转动从而和导向座螺纹调节,带动两组导向座相互靠近调节,而导向座的顶部呈向内倾斜设置,在导向座沿调节螺杆进行横向移动的时候,通过导向座达到控制支撑结构整体进行升降调节的效果。
22.4.导向座在沿调节螺杆进行横向移动调节的时候,顶部表面呈倾斜设置的位置和支撑结构底部的导向轮接触,带动导向轮沿导向座顶部倾斜表面移动,从而使得整个支撑结构实现升降调节,支撑结构的升降从而达到控制对继电器主体底部的支撑,配合顶板,从而将继电器主体限位固定在安装外壳内部,同时对多组支撑结构在进行升降的时候,在同步杆体的作用下,能够有效的多组支撑结构之间的同步升降调节。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向定位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定位结构连接正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连接示意图。
27.图1-4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8.1-安装外壳,2-继电器主体,3-顶板,4-侧向定位结构,5-支撑定位结构,6-侧向定位座,7-弹簧杆,8-防滑层,9-导向条,10-隔板,11-支撑结构,12-定位底座,13-缓冲底座,14-调节螺杆,15-导向座,16-驱动装置,17-支撑顶座,18-套接座,19-连接杆,20-侧板,21-导向轮,22-同步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
31.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32.实施例1:一种继电器的快速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外壳1、继电器主体2、顶板3、侧向定位结构4和支撑定位结构5,继电器主体2设置在安装外壳1的内部,顶板3位于安装外壳1的顶部,侧向定位结构4和支撑定位结构5分别位于安装外壳1的内部两侧和底部位置,侧向定位结构4整体包括有侧向定位座6、弹簧杆7、防滑层8和导向条9,弹簧杆7和侧向定位座6固定连接,防滑层8和导向条9均固定设置在侧向定位座6的表面。
33.其中:侧向定位结构4整体设置两组,弹簧杆7设置多组,嵌入在安装外壳1的内部;
34.其中:侧向定位座6整体呈竖向梯形座设置,且侧向定位座6内端活动嵌入在安装外壳1内侧位置,防滑层8设置为侧向定位座6的表面下方位置,而导向条9整体竖向设置,横向排列设置多组,位于侧向定位座6的表面上方位置;
35.其中:防滑层8整体设置为凸起的橡胶层,导向条9设置为硬质塑胶条,且呈凸起设置;
36.通过梯形设置的侧向定位座6,内侧表面呈两组不同平面设置,顶部倾斜平面便于和继电器主体2外侧接触,便于继电器主体2在安装外壳1内部的安装,而底部平面和继电器主体2外侧持平贴合,达到对其进行限位固定的效果,而继电器主体2表面设置的导向条9便于继电器主体2的安装,防滑层8增强和继电器主体2之间的摩擦力。
37.实施例2:参考说明书附图1-4可得知,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支撑定位结构5整体包括有隔板10、支撑结构11、定位底座12、缓冲底座13、调节螺杆14、导向座15、驱动装置16和同步杆体22,定位底座12和缓冲底座13配套设置,支撑结构11位于隔板10的顶部,调节螺杆14贯穿导向座15设置,导向座15位于支撑结构11的下方位置,驱动装置16和调节螺杆14连接,同步杆体22和支撑结构11连接。
38.其中:定位底座12和缓冲底座13两者呈上下位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同
时缓冲底座13水平高度高于支撑结构111-2cm;
39.继电器主体2在安装外壳1内部进行安装的时候,缓冲底座13和定位底座12对其底部进行初步支撑,在受到压力的时候,缓冲底座13和定位底座12之间设置的弹簧压缩,提供反向预紧力,增强对继电器主体2的支撑和定位效果。
40.其中:导向座15整体设置两组,同水平横向设置,且导向座15整体呈梯形底座设置,顶部呈向内倾斜设置;
41.其中:导向座15和调节螺杆14同时呈螺纹连接,调节螺杆14整体横向设置,和驱动装置16配套设置;
42.驱动装置16启动的时候,带动调节螺杆14转动,调节螺杆14的转动从而和导向座15螺纹调节,带动两组导向座15相互靠近调节,而导向座15的顶部呈向内倾斜设置,在导向座15沿调节螺杆14进行横向移动的时候,通过导向座15达到控制支撑结构11整体进行升降调节的效果。
43.实施例3:参考说明书附图1-4可得知,实施例3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在于,支撑结构11整体包括有支撑顶座17、套接座18、侧板20、连接杆19和导向轮21,支撑顶座17和连接杆19固定连接,套接座18和连接杆19套接,侧板20位于导向轮21的外侧,导向轮21位于连接杆19的底部;
44.其中:支撑结构11整体设置四组,分布在隔板10的四组端角位置;
45.其中:支撑顶座17整体呈梯形顶座设置,整体设置为橡胶顶座,支撑顶座17位于隔板10的上方位置,套接座18位于隔板10摁钉顶部位置;
46.其中:侧板20整体呈竖向弧形板设置,且和导向轮21之间通过轴体相通连接,导向轮21整体同时位于导向座15的顶部倾斜表面位置;
47.导向座15在沿调节螺杆14进行横向移动调节的时候,顶部表面呈倾斜设置的位置和支撑结构11底部的导向轮21接触,带动导向轮21沿导向座15顶部倾斜表面移动,从而使得整个支撑结构11实现升降调节,支撑结构11的升降从而达到控制对继电器主体2底部的支撑,配合顶板3,从而将继电器主体2限位固定在安装外壳1内部,同时对多组支撑结构11在进行升降的时候,在同步杆体22的作用下,能够有效的多组支撑结构11之间的同步升降调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