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9052发布日期:2022-12-03 00:3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用户对整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动力电池的充放电能力要求也逐渐越来越高。
3.目前的电池端子一般使用焊接方式与电池内部的转接件进行连接,焊接处电阻较大,动力电池进行大倍率充放电时,会使电池端子的温度明显上升,电池端子在充放电时温度较高,会对动力电池倍率性能和动力电池长期性能产生较大的限制。因此,如何在大倍率充放电时进一步降低电池端子的温度,成为行业内希望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以在大倍率充放电时进一步降低电池端子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以在大倍率充放电时进一步降低电池端子的温度。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顶盖本体上的电池端子;
8.所述电池端子贯穿所述顶盖本体,所述顶盖本体设置有环绕所述电池端子的腔体,所述腔体中设置有吸热液体。
9.可选地,所述腔体的体积占所述顶盖本体的总体积的20%-80%。
10.可选地,所述腔体为密闭腔体,所述吸热液体未充满所述密闭腔体;
11.所述密闭腔体内的气压范围为:1
×
(10-4
~105)pa。
12.可选地,所述吸热液体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水,乙醇,乙醚。
13.可选地,所述电池端子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顶盖本体上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14.所述腔体包括环绕所述正极端子的第一内腔和环绕所述负极端子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均设置有所述吸热液体。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内腔。
16.可选地,所述腔体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吸热液体在所述腔体中的厚度范围为0.01-1mm。
17.可选地,所述顶盖本体呈圆形或者矩形。
18.一种动力电池,包括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环绕电池端子的腔体,且腔体中设置有吸热液体,在动力电池进行大倍率充放电时,吸热液体吸热蒸发以使电池端子的温度维持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从而有利于提升动力电池的倍率性能。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2.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顶盖的俯视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动力电池顶盖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的动力电池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本体呈圆形的动力电池顶盖的俯视示意图;
27.图5为图4中动力电池顶盖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示说明:1、顶盖本体;2、电池端子;21、正极端子;22、负极端子;3、腔体;31、第一内腔;32、第二内腔;4、吸热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3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顶盖,以进一步降低充放电时电池端子2的温度,这有利于提升动力电池的倍率性能,且有利于提升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33.请参阅图1至图5,动力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本体1和设置在顶盖本体1上的电池端子2。其中,电池端子2可以是正极端子,也可以是负极端子,或者同时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34.电池端子2贯穿顶盖本体1,顶盖本体1设置有环绕电池端子2的腔体3,腔体3中设置有吸热液体4。
35.在动力电池进行大倍率充放电时,电池端子2的温度逐渐提升,此时位于腔体3中
的吸热液体4在电池端子2升到一定的温度时,吸热液体4蒸发吸热,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池端子2的温度,以使电池端子2维持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充放电。
36.本实施例通过吸热液体4蒸发吸热,从而实现降低电池端子2温度的目的,使动力电池的倍率性能更佳,且电池端子2维持在较低的温度下,有利于延长电池端子2的使用寿命,从而有利于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37.需强调的是,在吸热液体4吸热后,热量存于吸热液体4中,在动力电池结束充放电后,吸热液体4的热量逐渐放出,使动力电池能维持在较合适的温度下,避免动力电池温度过低,在温度较低的地区效果明显。
38.还需进一步补充的是,设置有腔体3和吸热液体4,能使动力电池的温度均匀性更好,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温度一致性,对动力电池长期性能有明显改善。
3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腔体3的体积占顶盖本体1的总体积的20%-80%。
40.一般地,腔体2的体积占顶盖本体1的体积越大,此时可以在腔体2中设置有更多的吸热液体4,从而有效提升对电池端子2的冷却效果,使电池端子2在充放电时的温度更低。此外,腔体2的体积占比越大,越容易使顶盖本体1的温度均匀性更好。
41.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腔体3为密闭腔体,吸热液体4未充满密闭腔体;密闭腔体内的气压范围为:1
×
10-4
~105pa。
42.需要说明的是,在吸热液体4全部液化时,此时密闭腔体的气压最低。在吸热液体4全部气化时,此时密闭腔体的气压最高。经过实践,密闭腔体内气压维持在100000pa以下时,不会容易导致顶盖本体1出现过大的形变。因此,应该合理设置密闭腔体内的吸热液体4的量。
43.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吸热液体4为水,水的比热容更大,所能吸收的热量也更大。此外,需要补充的是,吸热液体4也可以是乙醇、乙醚或者其他能吸热的液体。
4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池端子2包括间隔设置在顶盖本体1上的正极端子21和负极端子22;腔体3包括环绕正极端子21的第一内腔31和环绕负极端子22的第二内腔32,第一内腔31和第二内腔32均设置有吸热液体4。
4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内腔31中的吸热液体4用于对正极端子21降温,第二内腔32用于对负极端子22降温。
46.可选地,第一内腔31连通第二内腔32,以使腔体3中的吸热液体4能同时吸收正极端子21上和负极端子22上的热量,从而使正极端子21和负极端子22的温度能大致保持一致,不会出现正极端子21或者负极端子22其中一个温度较高的情况。
47.较优地,腔体3的底面为平面,吸热液体4在腔体3中的厚度范围为0.01-1mm。一般地,顶盖本土1的厚度取值范围为0.5-5mm。
48.顶盖本体1的形状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顶盖本体1一般呈圆形或者矩形,或者为其他形状。
49.实施例二
50.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括有如实施例一的动力电池顶盖。该动力电池还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中的电芯、设置在壳体中的加热部件和冷却部件等等。需要说明的是,顶盖本体1上还设置有泄压阀、注液孔等。
51.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
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