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2448发布日期:2023-03-04 00:4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2.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包括了电芯进行卷绕的工序,极耳卷绕电芯的极片厚度或极耳间距等参数是直接影响到卷芯质量好坏的,而现有的生产中,对于多极耳卷绕电芯,为了保证其极耳错位量得到较好的控制,经常需要靠人工进行补救或者调整措施,不但增加人工成本,而且对后续工序(如极耳焊接等)造成很大的工作成本。
3.因此,亟需一种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项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包括卷针、用于调节卷针的卷绕直径的调节装置、用于对卷针上的卷绕电芯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用于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位置调节的驱动装置,所述卷针和所述调节装置呈相对立地布置并形成有卷绕空间,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安装于所述驱动装置上,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卷绕空间的侧边位置处。
7.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驱动装置上。
8.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座和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呈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光源均安装于所述转动板上。
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转动板呈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并在该直线驱动机构的驱使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卷绕空间。
1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滑动架和导轨,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滑动架呈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动架连接并驱使该滑动架沿所述导轨滑动,所述转动板呈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动架上。
1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面对所述卷绕空间的一侧。
1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安装于所述转动板上并可相对所述转动板进行调节固定,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调节板上并通过该调节板实现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包括卷针、用于调节卷针的卷绕直径的调节装置、用于对卷针上的卷绕电芯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用于对图像采集装置进行位置调节的驱动装置,卷针和调节装置呈相对立地布置并
形成有卷绕空间,图像采集装置安装于驱动装置上,驱动装置位于卷绕空间的侧边位置处。故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工作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调节图像采集装置与卷绕空间的距离,再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对卷绕空间处的电芯进行图像采集,接着根据所采集到的信息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卷针的卷绕直径从而控制卷绕空间处的极耳的错位情况,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还增加了提高了调节效率。
1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7.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100,包括卷针10、用于调节卷针10的卷绕直径的调节装置20、用于对卷针10上的卷绕电芯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装置30以及用于对图像采集装置30进行位置调节的驱动装置40,卷针10和调节装置20呈相对立地布置并形成有卷绕空间100a,图像采集装置30安装于驱动装置40上,驱动装置40位于卷绕空间100a的侧边位置处。
18.请继续参考图1,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100还包括光源50,光源50安装于驱动装置40上;故可以通过对卷绕空间100a处进行照射而确保图像采集装置30的采集精确。较优的是,光源50位于图像采集装置30面对卷绕空间100a的一侧。
19.请继续参考图1,驱动装置40包括安装座41和转动板42,转动板42呈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座41上,图像采集装置30和光源50均安装于转动板42上。具体地,驱动装置40还包括直线驱动机构43,直线驱动机构43安装于安装座41上,转动板42呈可转动地安装于直线驱动机构43的输出端并在该直线驱动机构43的驱使下靠近或远离卷绕空间100a。更具体地,驱动装置40还包括滑动架44和导轨45,导轨45安装于安装座41上,滑动架44呈可滑动地安装于导轨45上,直线驱动装置40的输出端与滑动架44连接并驱使该滑动架44沿导轨45滑动,转动板42呈可转动地安装于滑动架44上。因此在实际工作时,可以通过导轨45使得滑动架44沿预设方向滑动。
20.请继续参考图1,驱动装置40还包括调节板46,调节板46安装于转动板42上并可相对转动板42进行调节固定,光源50安装于调节板46上并通过该调节板46实现与图像采集装置3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21.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线驱动机构43可以是丝杆或者气缸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装置,故在此并不作赘述。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100,包括卷针10、用于调节卷针10的卷绕直径的调节装置20、用于对卷针10上的卷绕电芯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装置30以及用于对图像采集装置30进行位置调节的驱动装置40,卷针10和调节装置20呈相对立地布置并形成有卷绕空间100a,图像采集装置30安装于驱动装置40上,驱动装置40位于卷绕空间100a的侧边位置处。故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工作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40调节图像采集装置30与卷绕空间100a的距离,再通过图像采集装置30对卷绕空间100a
处的电芯进行图像采集,接着根据所采集到的信息通过调节装置20调节卷针10的卷绕直径从而控制卷绕空间100a处的极耳的错位情况,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还增加了提高了调节效率。
23.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构或装置,而得到的其他的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卷针、用于调节卷针的卷绕直径的调节装置、用于对卷针上的卷绕电芯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用于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位置调节的驱动装置,所述卷针和所述调节装置呈相对立地布置并形成有卷绕空间,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安装于所述驱动装置上,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卷绕空间的侧边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驱动装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座和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呈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光源均安装于所述转动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转动板呈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并在该直线驱动机构的驱使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卷绕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滑动架和导轨,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滑动架呈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动架连接并驱使该滑动架沿所述导轨滑动,所述转动板呈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动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面对所述卷绕空间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安装于所述转动板上并可相对所述转动板进行调节固定,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调节板上并通过该调节板实现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绕电芯极耳对齐控制机构,包括卷针、用于调节卷针的卷绕直径的调节装置、用于对卷针上的卷绕电芯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用于对图像采集装置进行位置调节的驱动装置,卷针和调节装置呈相对立地布置并形成有卷绕空间,图像采集装置安装于驱动装置上,驱动装置位于卷绕空间的侧边位置处。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工作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调节图像采集装置与卷绕空间的距离,再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对卷绕空间处的电芯进行图像采集,接着根据所采集到的信息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卷针的卷绕直径从而控制卷绕空间处的极耳的错位情况,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还增加了提高了调节效率。加了提高了调节效率。加了提高了调节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辉 严海宏 姜小虎 关天栋 蒋超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7
技术公布日:2023/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