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2818发布日期:2023-03-29 14:4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桩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无线充电或接触式充电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家居产品中,比如扫地机器人的充电桩,就普遍采用的是红外寻找和接触式充电相结合的技术,即基于充电桩的红外发射灯的红外信号与扫地机器人的红外接收信号相匹配实现寻找,然后再实现接触充电的技术。这种技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技术改进点就在于如何在保证充电寻找效率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对结构进行升级优化设计,以便为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和升级换代提供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充电寻找效率,并且还进一步实现了结构优化设计的充电桩的安装结构,旨在为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和升级换代提供更加有利的基础。
4.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壳、上壳、接触面、红外发射灯组件、充电接触件以及安装柱组件;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通过所述安装柱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壳和上壳之间;所述充电接触件通过所述安装柱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壳和上壳之间,并设置于充电桩靠近所述接触面的一侧;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中的红外发射灯分别与所述充电接触件和安装柱组件错位设置。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包括中间发射灯安装部、左侧发射灯安装部以及右侧发射灯安装部,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的中间位置,所述左侧发射灯安装部以及右侧发射灯安装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下方的左右两个侧边上。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充电接触件包括左接触件和右接触件,所述左接触件和右接触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的两侧,并设置于所述左侧发射灯安装部和右侧发射灯安装部的上方。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左接触件靠近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一侧的第一安装柱设置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和左侧发射灯安装部之间,所述右接触件靠近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一侧的第二安装柱设置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和右侧发射灯安装部之间。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第三安装柱和第四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插入至所述第三安装柱的上方,所述第二安装柱插入至所述第四安装柱的上方。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设置有第一红外发射灯和第二红外发射灯,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灯和第二红外发射灯的设置方向为所述接触面的方向。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左侧发射灯安装部和右侧发射灯安装部分别设置第三红外发射灯和第四红外发射灯,所述第三红外发射灯和第四红外发射灯的设置方向为侧边夹角方向。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还包括第五红外发射灯,所述第五红外发射灯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壳设置有发射灯孔,所述发射灯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五红外发射灯的位置相对应。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五红外发射灯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与所述安装柱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位置相错位。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中的红外发射灯分别与所述充电接触件和安装柱组件错位设置,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整体的结构设计,使得所述充电接触件和安装柱组件在不同的方向,尤其是在接触面的方向,并不会阻挡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中的红外发射灯,进而能够很好地保证充电寻找效率,并且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高效,空间利用率高,能够为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和升级换代提供更加有利的基础。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打开上壳之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去掉上壳和接触面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识:1-底壳;2-上壳;3-接触面;4-中间发射灯安装部;5-左侧发射灯安装部;6-右侧发射灯安装部;7-左接触件;8-右接触件;9-第一安装柱;10-第二安装柱;11-第三安装柱;12-第四安装柱;13-第一红外发射灯;14-第二红外发射灯;15-第三红外发射灯;16-第四红外发射灯;17-第五红外发射灯;18-发射灯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2.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壳1、上壳2、接触面3、红外发射灯组件、充电接触件以及安装柱组件;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通过所述安装柱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壳1和上壳2之间;所述充电接触件通过所述安装柱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壳1和上壳2之间,并设置于充电桩靠近所述接触面3的一侧;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中的红外发射灯分别与所述充电接触件和安装柱组件错位设置。所述安装柱组件指的是用于安装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和充电接触件的各种安装柱,包括且不限于第一安装柱9、第二安装柱10、第三安装柱11和第四安装柱12。
23.本实施例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指的是用于安装和反射红外发射灯信号的结构组件,包括设置于上层的中间发射灯安装部4以及设置于下层的左侧发射灯安装部5和右侧发射灯安装部6,共两层,以便合理且充分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更多红外发射灯的设置。更
为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包括中间发射灯安装部4、左侧发射灯安装部5以及右侧发射灯安装部6,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4为设置于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的上层中间位置的安装结构部件;所述左侧发射灯安装部5以及右侧发射灯安装部6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4下方的左右两个侧边上,分别为用于实现下层两侧红外发射灯固定和反射的安装结构部件,以便用于侧边的寻找以提高充电寻找效率。
24.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充电接触件包括左接触件7和右接触件8,所述左接触件7和右接触件8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4的两侧,并设置于所述左侧发射灯安装部5和右侧发射灯安装部6的上方。即所述左接触件7和右接触件8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4同样设置于上层,且设置于所述左侧发射灯安装部5和右侧发射灯安装部6的上方,进而既满足了所述充电接触件与所述红外发射灯错位避免阻挡的需求,也能够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所述左接触件7和右接触件8均为用于实现接触式充电的接触结构。
25.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左接触件7靠近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4一侧的第一安装柱9设置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4和左侧发射灯安装部5之间,所述右接触件8靠近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4一侧的第二安装柱10设置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4和右侧发射灯安装部6之间。本实施例这样的设计,既能够满足所述左接触件7和右接触件8的安装固定需求,也能够避免所述充电接触件及其安装柱阻挡所述红外发射灯,再进一步保证了错位设计的需求。
26.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底壳1上设置有第三安装柱11和第四安装柱12,所述第一安装柱9插入至所述第三安装柱11的上方,所述第二安装柱10插入至所述第四安装柱12的上方。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的插入式的结构设计,即所述第三安装柱11的内径大于第一安装柱9的外径,所述第四安装柱1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柱10的外径,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安装结构的稳定性能,也能够使得所述第一安装柱9和第二安装柱10可以采用较细的安装柱,节省所需空间且避免阻挡。
27.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4设置有第一红外发射灯13和第二红外发射灯14,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灯13和第二红外发射灯14的设置方向为所述接触面3的方向,用于实现正对所述接触面3的方向的红外寻找。本实施例所述左侧发射灯安装部5和右侧发射灯安装部6分别设置第三红外发射灯15和第四红外发射灯16,所述第三红外发射灯15和第四红外发射灯16的设置方向为侧边夹角方向,所述侧边夹角方向指的是在侧边且与中间位置有预设夹角的方向,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得侧边也有发散式的红外发射信号,便于实现侧边方向的红外寻找,提高充电寻找效率。
28.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还包括第五红外发射灯17,所述第五红外发射灯17的方向为竖直向上,便于实现指示功能;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上壳2设置有发射灯孔18,所述发射灯孔18的位置与所述第五红外发射灯17的位置相对应;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五红外发射灯17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与所述安装柱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位置相错位,也就是说,除了在所述接触面3的方向上实现避位设计的基础上,在竖直方向上也实现了避位设计,尽可能满足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充电桩安装需求。
29.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中的红外发射灯分别与所述充电接触件和安装柱组件错位设置,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优化整体的结构设计,使得所述充电接触
件和安装柱组件在不同的方向,尤其是在接触面3的方向,并不会阻挡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中的红外发射灯,进而能够很好地保证充电寻找效率,并且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高效,空间利用率高,能够为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和升级换代提供更加有利的基础。
30.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