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2818发布日期:2023-03-29 14: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上壳、接触面、红外发射灯组件、充电接触件以及安装柱组件;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通过所述安装柱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壳和上壳之间;所述充电接触件通过所述安装柱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壳和上壳之间,并设置于充电桩靠近所述接触面的一侧;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中的红外发射灯分别与所述充电接触件和安装柱组件错位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包括中间发射灯安装部、左侧发射灯安装部以及右侧发射灯安装部,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的中间位置,所述左侧发射灯安装部以及右侧发射灯安装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下方的左右两个侧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触件包括左接触件和右接触件,所述左接触件和右接触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的两侧,并设置于所述左侧发射灯安装部和右侧发射灯安装部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接触件靠近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一侧的第一安装柱设置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和左侧发射灯安装部之间,所述右接触件靠近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一侧的第二安装柱设置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和右侧发射灯安装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第三安装柱和第四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插入至所述第三安装柱的上方,所述第二安装柱插入至所述第四安装柱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发射灯安装部设置有第一红外发射灯和第二红外发射灯,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灯和第二红外发射灯的设置方向为所述接触面的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发射灯安装部和右侧发射灯安装部分别设置第三红外发射灯和第四红外发射灯,所述第三红外发射灯和第四红外发射灯的设置方向为侧边夹角方向。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还包括第五红外发射灯,所述第五红外发射灯的方向为竖直向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设置有发射灯孔,所述发射灯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五红外发射灯的位置相对应。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红外发射灯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与所述安装柱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位置相错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桩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壳、上壳、接触面、红外发射灯组件、充电接触件以及安装柱组件;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通过所述安装柱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壳和上壳之间;所述充电接触件通过所述安装柱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壳和上壳之间,并设置于充电桩靠近所述接触面的一侧;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中的红外发射灯分别与所述充电接触件和安装柱组件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整体的结构设计,使得所述充电接触件和安装柱组件并不会阻挡所述红外发射灯组件中的红外发射灯,进而能够很好地保证充电寻找效率,并且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高效,空间利用率高,能够为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和升级换代提供更加有利的基础。换代提供更加有利的基础。换代提供更加有利的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苏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熙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6
技术公布日:2023/3/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