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池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4774发布日期:2022-12-24 06:3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电池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池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电池支架。


背景技术:

2.电池簇多应用在电力供应不足或者电网不稳定的工矿企业、商务中心、码头,及需要不间断供电的政府机关、科研园区和机要部门。电池簇利用模块化设计,扩展性强,前端接线安装维护方便,bms采用三级控制体系,实时进行数据采集、状态监控、控制保护,电池簇采用完善的软件保护与硬件保护功能设计,安全可靠性高。
3.公开号为cn2163545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储能设备,揭示了储能设备包括簇架,簇架包括支架和多个导轨对,多个导轨对沿支架高度方向设置在支架上;多个电池模组沿支架高度方向安装在支架上,每个电池模组由一个导轨对支撑,上述采用将多个电池模组安装在簇架上,这样设置需要把电芯先组装进行插箱再安装,过程较为麻烦,同时由于箱体外壳的存在,也会增加电池簇的整体质量,导致整体质量能量密度降低,并且过重的箱体也会对电池簇支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储能电池支架,解决了现有的储能设备需要需要把电芯先组装进行插箱再安装到支架上,过程麻烦,同时由于箱体外壳的存在,导致能量密度降低,质量过重压坏支架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承重件,
6.所述承重件的数量为多对,多对所述承重件沿所述支架本体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同一高度的所述承重件平行且间隔设置;
7.还包括电芯组和锁紧机构,其中,
8.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单体电芯,其中,
9.多个所述单体电芯,分别设置在各对所述承重件上,且沿所述支架本体的长度方向连续排列设置;
10.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螺杆和限位板,其中,
11.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12.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螺杆靠近所述电芯组一侧的端面上,转动所述螺杆使限位板压紧电芯组。
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液冷组件,其中,
14.所述液冷组件设置在不同高度的各对所述承重件的间隔区域内,所述液冷组件与相邻的所述电芯组的表面或者所述承重件的表面固定连接。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液冷组件包括若干个液冷板,其中,
16.各所述液冷板,呈中空结构,所述液冷板内还设置有多个肋板,将所述液冷板内部
空间分隔呈多个互不相通的流道,多个所述肋板用于对经过的外界换热介质进行分流。
17.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多个导热胶层,其中,
18.多个所述导热胶层,分别设置在不同高度的各对所述承重件的间隔区域内,且所述导热胶层远离所述电芯组的一侧与液冷板的表面相贴合,多个所述导热胶层用于将所述电芯组的热量传导到所述液冷板上。
19.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多个隔热棉,其中,
20.多个所述隔热棉,分别设置在最远端的两个所述液冷板远离所述电芯组表面的一侧,用于防止所述液冷板冷量流失。
2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多对所述承重件在所述支架本体上均可沿所述支架本体的高度方向进行滑动。
2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两个支架底座,其中,
23.两个所述支架底座,均固定在所述支架本体上,且两个所述支架底座以所述支架本体长度的中轴线竖直面呈对称分布。
2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压条,其中,
25.所述压条,与靠近所述锁紧机构一侧的所述隔热棉的一侧面相贴合。
2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能电池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1)通过直接将多个单体电芯连续成排组装在支架本体上,同时,再通过设置的锁紧机构将多层电芯组位置进行压紧,该方式减去了箱体外壳,使得系统能量密度更高,同时减轻了电池簇支架的重量,起到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28.(2)设置的多个液冷板,外界换热介质经过液冷板将电芯组产生的热量带走,达到了散热降温的目的,能够更有利于电芯散热,降低电池热失控的风险;
29.(3)设置的导热胶层可将电芯组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到液冷板的表面,同时,设置的隔热棉可防止外界带走液冷板的制冷量,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电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电池支架的结构侧视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电池支架的液冷板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电池支架的承重件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能电池支架,其包括支架本体1、多对承重件2、若干个电芯组3、液冷组件4、多个导热胶层5、多个隔热棉6、压条7和锁紧机构8。
37.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x为支架本体1的长度方向,z为支架本体1的高度方向,图2中y为支架本体1的宽度方向。
38.支架本体1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具有较高的硬度,其中,多对承重件2沿支架本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支架本体1上,同一高度的承重件2平行且间隔设置,多对所述承重件2用于承重。
39.需要说明的是,多对所述承重件2在支架本体1上均可沿支架本体1的高度方向进行滑动。
40.并且,通过多对承重件2滑动连接在支架本体1上,使支架本体1形成一个多层框架结构,每层用以放置电芯组3,使电芯组3上下层叠放置,在电芯组3安装到支架本体1上时,进而电芯组3的重量能够转移到支架本体1上,支撑稳定性更好。
4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支架本体1包括四个立柱以及分别设置在四个立柱上端部之间和下端部之间的连接板,其中,四个立柱以连接板的中心位置呈中心对称分布。
42.并且,本实施例中承重件2优选的数量为四对,承重件2的形状呈l字形,且承重件2滑动连接在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立柱之间。
43.可以理解的是,立柱上开设有滑槽,承重件2上设置有滑块,其中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中,使得承重件2可在立柱上进行滑动。
44.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两个支架底座11,两个支架底座11均固定在支架本体1上,且两个支架底座11以支架本体1长度的中轴线竖直面呈对称分布。
45.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支架底座11均固定在支架本体1的底部,通过设置的两个支架底座11,可将支架本体1稳定性的放置在储能集装箱内,可再通过螺栓将支架本体1固定到储能集装箱内。
46.电芯组3包括多个单体电芯31,多个单体电芯31分别设置在各对承重件2上,且沿支架本体1的长度方向连续排列设置。
47.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的两个单体电芯31呈中心对称设置,即两个单体电芯31的正负极呈相反设置,同时,单体电芯31的正极与负极通过第一连接片电性连接,一单体电芯31其负极与下一个单体电芯31的正极通过第二连接片电性连接,电性组3的多个单体电芯31依次这样连接,使多个单体电芯31进行串联使用。
48.液冷组件4设置在不同高度的各对所述承重件2的间隔区域内,所述液冷组件4与相邻的所述电芯组3的表面或者所述承重件2的表面固定连接。
49.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液冷组件4包括若干个液冷板41,各液冷板41呈中空结构,液冷板41内还设置有多个肋板411,将液冷板41内部空间分隔呈多个互不相通的流道,多个肋板411用于对经过的外界换热介质进行分流。
50.需要说明的是,外界还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系统和导液组件,冷却水循环系统与导液组件和多个液冷板41之间形成一个换热介质循环回路,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换热介质通过导液组件流经多个液冷板41内,进而可将电芯组3传导的热量进行带走,达到降温的目的。
51.并且,通过设置的多个肋板411可对流经的换热介质进行分流,使得带走的热量更加均匀,降温效果更好。
52.其中,导液组件包括多个连接管和两个导液管,多个连接管分别设置在各液冷板4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导液管跨设同一侧的多个连接管,并与连接管固定连接,导液管与连接管相连通。
53.具体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具有一个出水端和一个回流端,其中出水端与其中一个导液管相连通,回流端与另一个导液管相连通,换热介质通过与出水端连接的导液管进液,再通过连接管进入到液冷板41内,然后再通过另一侧的连接管和导液管回流至冷却水循环系统内。
54.可以理解的是,冷却水循环系统是指冷却水换热并经降温,再循环使用的给水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此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55.多个导热胶层5分别设置在不同高度的各对承重件2的间隔区域内,且导热胶层5远离电芯组3的一侧与液冷板41的表面相贴合,多个导热胶层5用于将电芯组3的热量传导到液冷板41上。
56.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电芯组3的两侧放置有导热胶层5,再将导热胶层5与液冷板41的表面相贴合,导热胶层5可将电芯组3使用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到液冷板41的表面,提高了散热效率。
57.多个隔热棉6分别设置在最远端的两个液冷板41远离电芯组3表面的一侧,用于防止液冷板41冷量流失。
58.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隔热棉6可防止外界带走液冷板41的制冷量,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效果。
59.压条7与靠近所述锁紧机构8一侧的隔热棉6的一侧面相贴合。
60.需要说明的是,压条7可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本实施例中压条7优选为钢条。
61.锁紧机构8包括螺杆81和限位板82,其中,螺杆81螺纹连接在支架本体1上,限位板82固定在螺杆81靠近电芯组3一侧的端面上,转动螺杆81使限位板82压紧电芯组3。
62.需要说明的是,将压条7放置在上方隔热棉6的表面,并使压条7位置与限位板82位置处于同一垂直位置上,然后通过转动螺杆81,带动限位板82向下移动与压条7的表面紧密贴合,进而可将整个电池簇支架里面的电芯处于一个安装紧凑的状态。
63.根据本实施例中,通过直接将多个单体电芯31连续成排组装在支架本体1上,再通过设置的锁紧机构8将多层电芯组3位置进行压紧,该方式减去了箱体外壳,使得系统能量密度更高,同时减轻了电池簇支架的重量,起到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6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65.首先,将支架本体1放置在储能集装箱的安装位置,然后通过螺栓对支架底座12固定,进而将支架本体1位置进行固定;
66.然后,将多个液冷板固定在各层对的承重件2之间,然后在承重件2的两侧设置有导热胶层43,接着将多个单体电芯31连续成排放置在相邻的两个导热胶层43之间,并与之表面相贴合;
67.接着,将压条7放置在上方隔热棉6的表面,然后转动螺杆81带动限位板82向下移动与压条7的表面紧密贴合,将整个支架本体1内的电芯进行压紧,完成安装;
68.使用时,通过外界冷却水循环系统将换热介质输送至多个液冷板41内,并通过液冷板41回流至冷却水循环系统内,实现循环的过程,在换热介质流入液冷板41时可将电芯
组3通过导热胶层5传导的热量带走,进而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
6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