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4894发布日期:2023-07-05 18:0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放电管,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二极管通常都是由两个金属电极和一个陶瓷管用焊料密封而成,其原理是当放电管两端电压达到一定值时,放电管被击穿,使大电流通过从而保护电器设备正常使用,同时经过研究发现,放电管在保证达到规定的击穿电压前提下,一方面要尽量减小电容,另外一方面还要尽量减小体积,传统上的放电管由于结构设置不合理,普遍存在电容值过大且体积过大影响使用范围的缺陷,并且现有技术中没有存在很好的解决办法,同时目前的陶瓷管,淋釉的针孔和凹坑问题一直困扰技术人员,在使用陶瓷放电管过程中,由于放电级两端材料很细,在人工弯折时不容易折出合适的插接距离,经常需要反复弯折,这样容易造成折断现象,影响使用,而且安装时底部不平不易固定,不利于快速安装使用。

2、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来解决以往的陶瓷放电管在安装过程的不便利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来解决以往的陶瓷放电管在安装过程的不便利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包括主体、两个折弯架,两个所述折弯架对称设置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两端,两个所述折弯架的底部均与所述主体的一侧平齐,所述折弯架上设有用于为所述主体的引脚形成折弯导向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的轴心平行并与引脚卡合连接,所述弯折部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所述主体的轴向呈夹角设置。

4、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部包括卡接道、弧形导向道、支撑道,所述卡接道、弧形导向道、支撑道依次首尾衔接,所述卡接道与引脚卡合连接,所述支撑道与所述卡接道呈夹角设置。

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道与所述卡接道垂直。

6、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道的两侧上均设有卡接板,两个所述卡接板对称设置并均与引脚抵接。

7、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板上设有卡接凸条,所述卡接凸条与引脚表面抵接。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道的背部设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折弯架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固定壳、两个电极组件,两个所述电极组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壳的两端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壳内,两个所述电极组件均与所述固定壳紧密连接,所述引脚设置于所述电极组件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壳的一侧设有支撑凸台,所述折弯架与所述支撑凸台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支撑凸台平齐。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凸台上设有固定孔,所述折弯架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插设于所述固定孔内并与所述固定孔的侧壁紧密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折弯架对引脚的折弯提供一个支撑的结构,在对引脚进行折弯时则能够直接弯折出预设的插接距离,有利于技术人员快速进行插接安装;在对本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进行安装前,技术人员先要顺着折弯架上的弯折部对引脚进行弯折,引脚弯折后两引脚的距离则是最佳的插接距离,此时技术人员则直接将陶瓷放电管与插接孔对应进行插接安装即可,无需多次反复弯折调整引脚间距;综上所述,本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省去了技术人员反复弯折引脚调节的过程,有利于技术人员快速进行插接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两个折弯架,两个所述折弯架对称设置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两端,两个所述折弯架的底部均与所述主体的一侧平齐,所述折弯架上设有用于为所述主体的引脚形成折弯导向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的轴心平行并与引脚卡合连接,所述弯折部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所述主体的轴向呈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卡接道、弧形导向道、支撑道,所述卡接道、弧形导向道、支撑道依次首尾衔接,所述卡接道与引脚卡合连接,所述支撑道与所述卡接道呈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道与所述卡接道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道的两侧上均设有卡接板,两个所述卡接板对称设置并均与引脚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板上设有卡接凸条,所述卡接凸条与引脚表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道的背部设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折弯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固定壳、两个电极组件,两个所述电极组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壳的两端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壳内,两个所述电极组件均与所述固定壳紧密连接,所述引脚设置于所述电极组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的一侧设有支撑凸台,所述折弯架与所述支撑凸台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支撑凸台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台上设有固定孔,所述折弯架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插设于所述固定孔内并与所述固定孔的侧壁紧密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涉及放电管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两个折弯架,两个折弯架对称设置并分别固定连接于主体的两端,两个折弯架的底部均与主体的一侧平齐,折弯架上设有用于为主体的引脚形成折弯导向的弯折部,弯折部的一端与主体的轴心平行并与引脚卡合连接,弯折部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主体的轴向呈夹角设置;本便于对外插接的陶瓷放电管省去了技术人员反复弯折引脚调节的过程,有利于技术人员快速进行插接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宏,张福传,卢兆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华麒嘉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