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多断点切换的直流接触器动触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0558发布日期:2023-03-15 00:4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极多断点切换的直流接触器动触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极多断点切换的直流接触器动触头结构。


背景技术:

2.直流接触器一般由线圈及外部磁路、灭弧室、静触头、动触头、活动轴组件、永磁体和塑料外壳等组成,随着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桩、电池切换以及高压直流电压开关控制等节能高效的直流电设备的广泛使用,尤其是电动汽车大量开发和使用,使得直流接触器产品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3.但是目前的双极直流接触器通常采用两台单极流接触器并联来实现,由于机械结构上的偏差,多组触点闭合的同步性较差,且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不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极多断点切换的直流接触器动触头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通过在触头顶杆的两端均分别安装有条形动触头,因此可使触头顶杆两端的两组条形动触头同步向上移动,使每两个静触头分别与一组条形动触头上表面两端的焊接银点相对应;从而实现双极多断点触头的控制切换效果。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双极多断点切换的直流接触器动触头结构,包括线圈端盖和线圈装配体,所述线圈装配体中间活动安装有移动轴,所述线圈端盖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移动轴的上端穿过通孔且固定安装在触头顶杆的中间位置,所述触头顶杆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向上开口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前后两侧面均开设有贯通孔,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安装有条形动触头,所述条形动触头的前后两端分别穿过安装槽前后两侧面的贯通孔,且所述条形动触头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焊接银点;所述安装槽内腔底部安装有压簧,所述条形动触头下表面中间开设有抵触槽,所述压簧上端安装在抵触槽内。
7.优选地,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向上开口的u型卡箍,所述u型卡箍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接孔,两个所述卡接孔内安装有卡箍板,所述卡箍板与u型卡箍之间围成一个方形孔结构,所述条形动触头安装在方形孔内。
8.优选地,所述u型卡箍内槽底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压簧底部固定套接在定位柱上。
9.优选地,所述触头顶杆中间位置的前后两侧均对称安装有安装横杆,所述安装横杆表面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活动安装有缓冲钉,所述缓冲钉外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上端与缓冲钉上端凸起的下平面相抵触,所述缓冲弹簧下端与导向孔内部的环形台阶面相抵触。
10.优选地,所述移动轴外表面套接有拉簧,所述拉簧上端与移动轴外表面相连接,所述拉簧下端与线圈装配体内腔底部相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极多断点切换的直流接触器动触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触头顶杆的两端均分别安装有条形动触头,因此可使触头顶杆两端的两组条形动触头同步向上移动,再通过每组条形动触头上表面两端的焊接银点分别各自与个静触头相配合的作用,使每两个静触头分别与一组条形动触头上表面两端的焊接银点相对应;从而实现双极多断点触头的控制切换效果;并且通过每个条形动触头下方的压簧的弹性作用,使每个条形动触头始终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保证条形动触头向上移动并使焊接银点与静触头相接触时,始终有一个弹性压紧力,以保证条形动触头上的焊接银点与静触头相接触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3.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本实用新型中触头顶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6.图4本实用新型中触头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本实用新型中条形动触头与u型卡箍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说明:
19.1、线圈端盖;2、线圈装配体;3、移动轴;4、触头顶杆;5、安装槽;6、条形动触头;7、焊接银点;8、压簧;9、u型卡箍;10、卡接孔;11、卡箍板;12、定位柱;13、安装横杆;14、导向孔;15、缓冲钉;16、缓冲弹簧;17、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一种双极多断点切换的直流接触器动触头结构,包括线圈端盖1和线圈装配体2,线圈装配体2中间活动安装有移动轴3,线圈端盖1中间开设有通孔,移动轴3的上端穿过通孔且固定安装在触头顶杆4的中间位置,触头顶杆4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向上开口的安装槽5,安装槽5的前后两侧面均开设有贯通孔,两个安装槽5内均安装有条形动触头6,条形动触头6的前后两端分别穿过安装槽5前后两侧面的贯通孔,且条形动触头6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焊接银点7;安装槽5内腔底部安装有压簧8,条形动触头6下表面中间开设有抵触槽,压簧8上端安装在抵触槽内。
22.工作原理:
23.在通过导线对线圈装配体2上电时,位于线圈装配体2中间的移动轴3会通过电磁力的作用进行轴向向上移动,继而带动移动轴3上端的整个触头顶杆4向上移动,而由于触头顶杆4的两端均分别通过安装槽5安装有条形动触头6,因此可带动触头顶杆4两端的两组条形动触头6同步向上移动,再通过每组条形动触头6上表面两端的焊接银点7分别各自与4个静触头相配合的作用,使每两个静触头分别与一组条形动触头6上表面两端的焊接银点7相对应;从而实现双极多断点触头的控制切换效果;
24.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每个条形动触头6下方均设置有压簧8,从而可通过压簧8的弹性作用,使每个条形动触头6始终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保证条形动触头6向上移动并使焊接银点7与静触头相接触时,始终有一个弹性压紧力,以保证条形动触头6上的焊接银点7与静触头相接触的可靠性。
25.实施例二,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安装槽5内固定安装有向上开口的u型卡箍9,u型卡箍9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接孔10,两个卡接孔10内安装有卡箍板11,卡箍板11与u型卡箍9之间围成一个方形孔结构,条形动触头6安装在方形孔内。
26.通过u型卡箍9套接在条形动触头6两侧面上,并通过卡箍板11与u型卡箍9相配合的作用,从而可实现对条形动触头6的位置进行限定,并且当条形动触头6向上移动并使焊接银点7与静触头相接触时,条形动触头6会由于压力作用向下移动,此时可通过u型卡箍9的作用以实现对条形动触头6移动方向的导向和限定,以防止条形动触头6发生偏转,继而避免了焊接银点7与静触头发生接触不良问题。
27.实施例三,作为实施例二的进一步优选方案,u型卡箍9内槽底部设置有定位柱12,压簧8底部固定套接在定位柱12上。通过定位柱12可实现对压簧8底部位置的限定效果,通过条形动触头6下表面的抵触槽可实现对压簧8上端位置的限定效果。
28.实施例四,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触头顶杆4中间位置的前后两侧均对称安装有安装横杆13,安装横杆13表面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14,导向孔14内活动安装有缓冲钉15,缓冲钉15外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16,缓冲弹簧16上端与缓冲钉15上端凸起的下平面相抵触,缓冲弹簧16下端与导向孔14内部的环形台阶面相抵触。
29.在进行安装时,缓冲钉15的上端会与线圈端盖1上方的触点腔盖内表面相对应接触,因此当移动轴3带动整个触头顶杆4向上移动时,会通过触点腔盖的内表面对缓冲钉15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作用,使缓冲钉15相对于导向孔14轴向向下移动,继而会通过缓冲钉15的上端凸起向下压缓冲弹簧16,从而可通过缓冲弹簧16的弹性力作用,以实现对整个触头顶杆4向上移动时的缓冲作用。
30.实施例五,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移动轴3外表面套接有拉簧17,拉簧17上端与移动轴3外表面相连接,拉簧17下端与线圈装配体2内腔底部相连接。从而当移动轴3向下移动时,可通过拉簧17的弹性作用进行缓冲,以防止移动轴5向下移动的力过大造成设备损坏。
3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