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5945发布日期:2023-05-17 16:1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压断路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1、真空灭弧室是中高压电力开关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管内真空优良的绝缘性使中高压电路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弧并抑制电流,避免事故和意外的发生,主要应用于电力的输配电控制系统。

2、现有技术中,真空灭弧室通常是设置在绝缘筒内的,如公开号为cn21784780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真空断路器绝缘筒与真空灭弧室导向套的定位结构,在该方案中,真空灭弧室设置在绝缘筒内,在真空灭弧室的上端设有上定位支架和上出线座,在真空灭弧室的下端设有导向套,在导向套上设有定位锁扣,通过定位锁扣对真空灭弧室支撑定位,在绝缘筒体内壁上设有与定位锁扣配合的定位槽,因而,绝缘筒内部结构复杂,且真空灭弧室的装配结构不够紧凑,体积较大。其次,真空灭弧室的下端通过软连接与下出线座连接,现有技术中,软连接通常为铜排软连接或镀锡铜编织线软连接,随着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的上下移动,软连接要反复弯曲变形,因而其使用寿命受到影响,而且在海上盐雾环境下,这种软连接很容易受到腐蚀,影响其导电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真空灭弧室绝缘筒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其包括绝缘筒体、上出线座组件、上安装件、真空灭弧室、下出线座组件以及绝缘拉杆;

3、在绝缘筒体的的底部设有开口,在绝缘筒体内壁上设有定位部,上安装件与定位部固定连接;

4、所述上出线座组件固定连接在上安装件的下方,且上出线座的外侧端部延伸至绝缘筒体的外侧;

5、所述真空灭弧室固定连接在上出线座组件的下方,且真空灭弧室的静端导电块与上出线座电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向下设置;

6、下出线座组件设置在真空灭弧室的下方,下出线座组件包括导电静触头和弹簧触指,下出线座的外侧端部延伸至绝缘筒体的外侧,导电静触头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设置在真空灭弧室的正下方,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从该通孔中穿过,在导电静触头的通孔内壁上设有若干道环形槽,弹簧触指设置在环形槽内,弹簧触指的内侧端直径与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绝缘拉杆固定连接在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的下端,绝缘拉杆下端部通过绝缘筒体底部的开口延伸至绝缘筒体的外部。

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出线座组件包括导电部、连接臂和上接线座,导电部分别与上安装件和真空灭弧室的静端导电块固定连接,连接臂的内侧端与导电部固定连接,连接臂的外侧端穿过绝缘筒体上部的通孔延伸至绝缘筒体的外侧,并与上接线座固定连接,上接线座设置在绝缘筒体上部的接线口处。通常上出线座采用导电材料一体成型。通过这种设置,能使真空灭弧室顶端的静端导电块与上接线座上连接的外部线路保持良好的电连接。

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出线座组件还包括连接臂和下接线座,连接臂的内侧端与导电静触头固定连接,连接臂的外侧端穿过绝缘筒体下部的通孔延伸至绝缘筒体的外侧,并与下接线座固定连接,下接线座设置在绝缘筒体下部的接线口处。通过这种设置能使下出线座的导电静触头与下接线座上连接的外部线路保持良好的电连接。

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绝缘筒体内壁的定位部包括设置在绝缘筒体内壁四角部位的的定位凸筋,在定位凸筋内设有定位装配孔,所述上安装件上设有与定位装配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上安装件通过螺钉分别与各个定位凸筋固定连接。通过在绝缘筒体内壁设置定位凸筋,能够便于上安装件的装配定位,在安装时,将上安装件上的装配孔与定位凸筋上的定位装配孔对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过这种设置能对上安装件进行轴向定位和径向定位,保障上安装件的位置稳定,定位凸筋采用上下贯穿结构,可耐受强大的短路电动力。

1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上接线座组件和下接线座组件上均设有散热器,在散热器上分布有多个散热翅片。通过在上接线座组件和下接线座组件上设置散热器,能使电流经过上接线座和下接线座时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掉。

11、在上述方案中,在所述下接线座组件的下方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下接线座组件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设有装配孔,在绝缘筒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支撑板对应的装配凸筋,支撑板通过螺钉与装配凸筋固定连接。通过在下接线座组件下方设置支撑板能够对下接线座支撑定位,保障其位置的稳定性。

1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绝缘筒的顶部设有绝缘盖板,绝缘盖板与绝缘筒体固定连接,在绝缘盖板上设有散热孔,在绝缘筒的侧壁上设有散热孔。通过设置散热孔能够进一步增强空气流动性,将真空灭弧室及上接线座组件和下接线座组件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绝缘筒上下均设有大量散热孔,同时上下贯穿,空气可自下而上自由流动,能迅速带走热量。

13、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能用于6300a等级的大电流绝缘筒,其特点是大电流、强短路电动力,且能在海上盐雾环境使用;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结构紧凑,绝缘筒内结构简化,且真空灭弧室的装配简便,并能保障真空灭弧室的轴向和径向定位精度;3)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真空灭弧室下端的动导电杆与下出线座组件之间通过弹簧触指电连接,在海上盐雾环境下使用时,能保障动导电杆与下出线座组件之间的导电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绝缘筒体、上出线座组件、上安装件、真空灭弧室、下出线座组件以及绝缘拉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线座组件包括导电部、连接臂和上接线座,导电部分别与上安装件和真空灭弧室的静端导电块固定连接,连接臂的内侧端与导电部固定连接,连接臂的外侧端穿过绝缘筒体上部的通孔延伸至绝缘筒体的外侧,并与上接线座固定连接,上接线座设置在绝缘筒体上部的接线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出线座组件还包括连接臂和下接线座,连接臂的内侧端与导电静触头固定连接,连接臂的外侧端穿过绝缘筒体下部的通孔延伸至绝缘筒体的外侧,并与下接线座固定连接,下接线座设置在绝缘筒体下部的接线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筒体内壁的定位部包括设置在绝缘筒体内壁四角部位的定位凸筋,在定位凸筋内设有定位装配孔,所述上安装件上设有与定位装配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上安装件通过螺钉分别与各个定位凸筋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出线座组件和下出线座组件上均设有散热器,在散热器上分布有多个散热翅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出线座组件的下方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下出线座组件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设有装配孔,在绝缘筒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支撑板对应的装配凸筋,支撑板通过螺钉与装配凸筋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筒的顶部设有绝缘盖板,绝缘盖板与绝缘筒体固定连接,在绝缘盖板上设有散热孔,在绝缘筒的侧壁上设有散热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大电流断路器主回路结构装置,其包括绝缘筒体、上出线座组件、上安装件、真空灭弧室、下出线座组件以及绝缘拉杆;在绝缘筒体的底部设有开口,在绝缘筒体内壁上设有定位部,上安装件与定位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出线座组件固定连接在上安装件的下方,且上出线座的外侧端部延伸至绝缘筒体的外侧;所述真空灭弧室固定连接在上出线座组件的下方,且真空灭弧室的静端导电块与上出线座电连接;下出线座组件设置在真空灭弧室的下方,所述绝缘拉杆固定连接在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的下端。本技术结构紧凑,装配简便,定位精度高;在海上盐雾环境下使用时,不易被腐蚀,动导电杆与下出线座组件之间的导电性更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敖川,吴晓曙,张彦蕾,周金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唐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