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及智能电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6096发布日期:2023-05-13 17:1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及智能电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智能电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及智能电表。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电表通讯技术地不断发展,远程负荷管理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例如,三相电能表的大电流的磁保持继电器的远程控制,对于流经电流为120a的大电流负荷的磁保持继电器,在接通和断开期间属于零功耗器件。但是,在接通和断开的转换过程中,驱动电路大约需要500多ma的瞬间导通电流。

2、智能电表的主负载回路和次负载回路一般分别通过不同比例的绕组与开关电源的变压器电连接,对于磁保持继电器在转换过程中需要的瞬间导通电流,一般是将继电器的驱动电路设置在电能表的主负载回路内,但是会使变压器的绕组增加,导致变压器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及智能电表,旨在解决传统智能电表变压器绕组较多、体积较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包括变压器电源模块、主负载模块、次负载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主负载模块包括假负载单元,所述次负载模块包括继电器驱动单元;

3、所述变压器电源模块分别与不同绕组的所述主负载模块和所述次负载模块电连接,所述假负载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单元与继电器电连接;

4、所述变压器电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电压器变比关系向所述主负载模块和所述次负载模块供电;

5、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生成控制信号并使所述假负载单元得到额定负载;

6、所述主负载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额定负载和所述变压器电源模块得到第一额定电压;

7、所述次负载模块,被配置为根据与所述主负载模块之间的绕组比例和所述第一额定电压得到第二额定电压,以使所述继电器驱动单元根据所述第二额定电压控制所述继电器稳定开合。

8、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和第一光电耦合器;

9、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假负载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电源电连接。

10、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三极管;

11、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12、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13、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14、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假负载单元包括第二三极管和电阻组件;

15、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组件与第二电源电连接。

16、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阻组件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17、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

18、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假负载单元还包括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19、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压器电源模块包括开关电源芯片、第一变压器;

20、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分别与所述主负载模块和所述次负载模块电连接。

21、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压器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

22、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负载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电连接。

2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表,包括所述的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

24、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将继电器驱动电路设置在负载能力较小的次负载模块,同时在主负载模块增加可以瞬间提高负载能力的假负载单元,对应提高次负载模块内继电器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从而满足继电器转换瞬间的大电流需求,同时无需增加变压器绕组,减小变压器体积,提高继电器开合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电源模块、主负载模块、次负载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主负载模块包括假负载单元,所述次负载模块包括继电器驱动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和第一光电耦合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三极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负载单元包括第二三极管和电阻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组件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负载单元还包括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电源模块包括开关电源芯片、第一变压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

10.一种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及智能电表,其中,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包括控制模块生成控制信号并使假负载单元得到额定负载;主负载模块根据额定负载和变压器电源模块得到第一额定电压;次负载模块根据与主负载模块之间的绕组比例和第一额定电压得到第二额定电压,以使继电器驱动单元根据第二额定电压控制继电器稳定开合。本申请的继电器开合稳定电路,将继电器驱动电路设置在负载能力较小的次负载模块,同时在主负载模块增加可以瞬间提高负载能力的假负载单元,对应提高次负载模块内继电器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从而满足继电器转换瞬间的大电流需求,同时无需增加变压器绕组,减小变压器体积,提高继电器开合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俊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龙电华鑫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