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3122发布日期:2023-03-22 06:5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漆包机烘炉,特别涉及一种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属于漆包线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漆包机是一种对导线进行软化、涂漆、烘焙(漆包工艺)的机器设备,现有漆包机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漆包机内部温度不均匀的现象,使得漆包机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次品率偏高,因此,现市场上具有便于使用的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也随之推广使用;
3.其中申请号为“cn201310231359.5”所公开的“一种用于漆包机上的烘炉双循环装置”也是日益成熟的技术,其“包括第一循环风机,该第一循环风机的入口与漆包机的催化燃烧室连通,第一循环风机的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漆包机的出口端连通,第二循环风机,该第二循环风机的入口与漆包机的催化燃烧室连通,第二循环风机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漆包机的入口端连通,通过设置第一循环风机和第二循环风机用于加强漆包机内部气流循环,采用双风机驱动能加快循环的速度,提高循环效率;使得漆包机内部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采用本发明的漆包机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更加优良,且漆包机耗能低,环保性能好”,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缺陷。
4.1)不便于更好的在长度较长的管体内输送气体时保持气体的温度,降低了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更好的在长度较长的管体内输送气体时保持气体的温度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包括燃烧室和炉体,所述炉体固定设置在燃烧室的顶端,所述燃烧室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两个气泵,所述燃烧室一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两个c形管,其中一个所述c形管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气泵的进口端固定连通,另一个所述c形管的一端与另一个气泵的出口端固定连通,所述炉体的一侧固定连通有两个l型管,其中一个所述l型管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气泵的出口端固定连通,另一个所述l型管的一端与另一个气泵的进口端固定连通,两个所述c形管的中部和底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一导热保温环,两个所述l型管的中部和顶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二导热保温环,四个所述第一导热保温环的外部和四个第二导热保温环的外部均固定绕设有电热丝,所述燃烧室边侧的底部固定穿插设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室两边侧的中部设有支撑安装组件,所述炉体的两边侧设有进出料组件。
7.优选的,所述支撑安装组件包括两个安装框,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框固定设置在燃烧室边侧的中部,另一个所述安装框固定设置在燃烧室另一边侧的中部,两个所述安装框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一网格板,两个所述安装框内壁的另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二网格
板。
8.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网格板一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套设有扇叶。
9.优选的,所述进出料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进料管和取料门,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炉体的边侧固定连通,所述取料门通过两个铰链铰接在炉体的另一边侧,所述取料门的中部固定设有防爆观察窗。
10.优选的,所述燃烧室边侧的顶部开设有排烟孔,所述排烟孔的内部固定设有滤网。
11.优选的,所述燃烧室的底端固定设有防滑垫。
12.优选的,所述燃烧室一侧的一边角固定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分别设有气泵控制开关、电热丝控制开关、燃烧器控制开关和驱动电机控制开关,两个所述气泵均通过气泵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八个所述电热丝均通过电热丝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燃烧器通过燃烧器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均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控制设置的两个气泵开始工作,两个气泵分别通过相对应的l型管和相对应的c形管将燃烧室内部被加热后的气体输送至炉体的内部,再将炉体内部温度较低的空气送至燃烧室的内部进行再次加热,当气体在两个l型管和两个c形管内部流通时,控制八个电热丝开始工作,八个电热丝发热通过四个第一导热保温环和四个第二导热保温环对两个l型管内部的气流和两个c形管内部内部的气流进行加热保温,便于更好的在长度较长的管体内输送气体时保持气体的温度,降低了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燃烧室;2、炉体;3、支撑安装组件;31、安装框;32、第一网格板;33、第二网格板;4、气泵;5、c形管;6、进出料组件;61、进料管;62、取料门;63、防爆观察窗;7、l型管;8、第一导热保温环;9、第二导热保温环;10、电热丝;11、燃烧器;12、驱动电机;13、扇叶;14、排烟孔;15、滤网;16、防滑垫;17、开关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包括燃烧室1和
炉体2,炉体2固定设置在燃烧室1的顶端,燃烧室1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两个气泵4,燃烧室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两个c形管5,其中一个c形管5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气泵4的进口端固定连通,另一个c形管5的一端与另一个气泵4的出口端固定连通,炉体2的一侧固定连通有两个l型管7,其中一个l型管7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气泵4的出口端固定连通,另一个l型管7的一端与另一个气泵4的进口端固定连通,两个c形管5的中部和底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一导热保温环8,两个l型管7的中部和顶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二导热保温环9,四个第一导热保温环8的外部和四个第二导热保温环9的外部均固定绕设有电热丝10,燃烧室1边侧的底部固定穿插设有燃烧器11,燃烧室1两边侧的中部设有支撑安装组件3,炉体2的两边侧设有进出料组件6;
23.燃烧室1边侧的顶部开设有排烟孔14,排烟孔14的内部固定设有滤网15;
24.燃烧室1的底端固定设有防滑垫16;
25.请参阅图1-4,一种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还包括有支撑安装组件3,支撑安装组件3包括两个安装框31,其中一个安装框31固定设置在燃烧室1边侧的中部,另一个安装框31固定设置在燃烧室1另一边侧的中部,两个安装框31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一网格板32,两个安装框31内壁的另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二网格板33;
26.两个第一网格板32一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驱动电机12,两个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均固定套设有扇叶13;
27.燃烧室1一侧的一边角固定设有开关面板17,开关面板17的表面分别设有气泵控制开关、电热丝控制开关、燃烧器控制开关和驱动电机控制开关,两个气泵4均通过气泵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八个电热丝10均通过电热丝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燃烧器11通过燃烧器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两个驱动电机12均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28.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首先通过开关面板17上的驱动电机控制开关控制两个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转动,两个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两个扇叶13转动,两个扇叶13转动带动两个气泵4外部的空气进行流动,便于对工作中的两个气泵4进行散热降温。
29.实施例2:
30.进出料组件6包括倾斜设置的进料管61和取料门62,进料管61的一端与炉体2的边侧固定连通,取料门62通过两个铰链铰接在炉体2的另一边侧,取料门62的中部固定设有防爆观察窗63;
31.具体的,如图1、图2、图3所示,首先将进料管61与漆包机的出料口固定连通,漆包机将需要被烘焙的物料通过进料管61送至炉体2的内部,加工过程中可通过防爆观察窗63对炉体2的内部进行观察,加工完成后,打开取料门62将加工后的物料取出。
32.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首先将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放置在相应的工作位置,然后检查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的各个零部件是否均工作正常,使用时,将进料管61与漆包机的出料口固定连通,漆包机将需要被烘焙的物料通过进料管61送至炉体2的内部,通过开关面板17上的燃烧器控制开关控制型号可为bt14l的燃烧器11开始工作,燃烧器11对燃烧室1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开关面板17上的气泵控制开关控制设置的两个气泵4开始工作,两个气泵4分别通过相对应的l型管7和
相对应的c形管5将燃烧室1内部被加热后的气体输送至炉体2的内部,再将炉体2内部温度较低的空气送至燃烧室1的内部进行再次加热,当气体在两个l型管7和两个c形管5内部流通时,通过开关面板17上的电热丝控制开关控制八个电热丝10开始工作,八个电热丝10发热通过四个第一导热保温环8和四个第二导热保温环9对两个l型管7内部的气流和两个c形管5内部内部的气流进行加热保温,便于更好的在长度较长的管体内输送气体时保持气体的温度,降低了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烘炉的实用性,通过开关面板17上的驱动电机控制开关控制两个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转动,两个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两个扇叶13转动,两个扇叶13转动带动两个气泵4外部的空气进行流动,便于对工作中的两个气泵4进行散热降温,加工过程中可通过防爆观察窗63对炉体2的内部进行观察,加工完成后,打开取料门62将加工后的物料取出。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