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整压板覆盖面积的瓢形空心导电泡棉自动包裹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2703发布日期:2023-04-26 23:4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便于调整压板覆盖面积的瓢形空心导电泡棉自动包裹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导电泡棉生产,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整压板覆盖面积的瓢形空心导电泡棉自动包裹治具。


背景技术:

1、导电泡棉是一种具有良好的表面导电能力的材料,通常应用于各自需屏蔽的器件上。

2、现有的导电泡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包裹成具有内部空腔的柱体状,通常是采用手工的方式来进行包裹,包裹的效率较低,尤其是具有圆柱面的瓢形导电泡棉的包裹难度较大,容易出现空腔变形的情况,良品率低。

3、现有的自动包裹治具如图5所示,包括载物台2,载物台2上设有用于放置导电布1的中段区域的定型槽3,在定型槽3顶面的相反两侧沿导电布1行进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翻折板4和第二翻折板5,第一翻折板4和第二翻折板5分别在定型槽3的两侧先后压住导电布1的两侧,来实现对导电布1的自动包裹。其中第一翻折板4和第二翻折板5各自被两个螺栓固定在载物台2上,无法调整第一翻折板4和第二翻折板5与各自朝向的定型槽3的侧壁之间的缝隙宽度,当需要对比原先导电布1更厚的导电布1进行包裹时,较厚的导电布1可能通过不了原本的缝隙,得重新更换较短的第一翻折板4,若第一翻折板4与载物台2为一体设置,则需更换载物台2,使用不便,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整压板覆盖面积的瓢形空心导电泡棉自动包裹治具,其可以调整第一翻折板及第二翻折板与各自朝向的定型槽的侧壁之间的缝隙宽度,使用方便。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3、一种便于调整压板覆盖面积的瓢形空心导电泡棉自动包裹治具,其设于圆刀模切机的生产线上,应用于内部具有两条翻折边的导电布,包括载物台,载物台顶面上设有定型槽,定型槽呈柱体状,定型槽的底面呈圆柱面状,所述定型槽顶面的相同一侧沿导电布行进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翻折板和第二翻折板,载物台顶面上设有用于供第一翻折板和第二翻折板沿定型槽延伸方向移动的活动槽,活动槽与定型槽相连通,活动槽包括与定型槽相对且倾斜设置的导向面,第一翻折板和第二翻折板朝向导向面的一侧与导向面保持接触。导向面与定型槽之间的距离沿着导电布行进方向逐渐变大。其作用为,通过导向面的设置,当第一翻折板或第二翻折板在保持与导向面接触的状态下沿导向面移动时,使第一翻折板或第二翻折板朝向与导向面相对的定型槽的侧壁方向移动,从而改变第一翻折板或第二翻折板在定型槽顶面上的覆盖面积,从而可以根据导电布的厚度来调整第一翻折板与第二翻折板相对于定型槽侧壁之间的缝隙宽度,使用方便。

4、进一步的,所述定型槽顶面上沿导电布行进方向在第二翻折板之后设有定型板。其作用为,通过定型板的设置,使经过第二翻折板的导电布能够保持翻折状态挤压成形。

5、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槽顶面上设有延伸方向与导向面平行设置的导向槽,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上均设有用于嵌入导向槽内的导向块。其作用为,通过导向块和导向槽的设置,能够避免在包裹过程中产生导电布带动第一翻折板或第二翻折板旋转的现象的发生,从而避免第一翻折板或第二翻折板移出导电布,从而无法进行对导电布的自动包裹。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上位于与导向面接触的端面相连的两侧壁均与定型槽延伸方向垂直设置。其作用为,通过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在活动槽上摆放角度的设置,使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能够尽可能地覆盖定型槽顶面。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上贯穿设有螺栓,螺栓与载物台螺纹连接,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上均设有供螺栓穿过以及供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移动的条形孔,条形孔的延伸方向与导向面平行设置。其作用为,通过螺栓的设置,使螺栓能够将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压在载物台上,同时能够调整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对导电布的压力。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上远离定位槽一侧设有位于载物台上活动槽外的延伸板,条形孔设于延伸板上。其作用为,由于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均位于活动槽的顶面上,各自活动的空间有限,可能产生碰撞而限制了活动的范围,故需要将各自的宽度设计尽可能小来避免相互碰撞对活动空间的阻碍,同时为扩大活动范围,需要将条形孔尽量设计得长一些,依次将条形孔设置在活动槽外。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各自位于活动槽内的区段在定型槽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各自的延伸板在定型槽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其作用为,由于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均位于活动槽的顶面上,各自活动的空间有限,可能产生碰撞而限制了活动的范围,故需要将各自的宽度设计尽可能小来避免相互碰撞对活动空间的阻碍,同时为扩大活动范围,需要将条形孔尽量设计得长一些,因此采用此种长度设计。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折板上的延伸板与导向面的距离、第二翻折板上的延伸板与导向面的距离、定型板上的延伸板与导向面的距离依次增大。其作用为,由于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各自在活动槽内的宽度小于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各自的延伸板的宽度,通过各个不同压板上的延伸板与导向面之间的距离的设计,使各个延伸板在相互分离的不同轨迹上活动,能够有效避免各个延伸板相互碰撞。

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槽内的第一翻折板在与定型槽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第二翻折板在与定型槽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定型板在与定型槽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依次增大。其作用为,由于导向面与定型槽之间的距离沿着导电布行进方向逐渐变大,且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沿导电布行进方向依次设置,通过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与定型槽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的设置,使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在其自身活动范围能均能完全覆盖定型槽正上方。

12、进一步的,所述载物台在定型槽顶面一侧设有与活动槽相连通的用于放置翻折后的导电布的平面部分的平面槽。其作用为,通过平面槽的位置的设置,能够用于放置经第二翻折板进行翻折后的导电布。

13、进一步的,所述定型槽的入口处设有截面宽度沿导电布行进方向逐渐缩小至定型槽两侧的翻折引导口。其作用为,通过翻折引导口的设置,使导电布在经过第一翻折板进行翻折前两侧先过渡向上翘起以便于后续的翻折的进行。

14、进一步的,所述翻折引导口的深度与定型槽的深度相同。其作用为,使经过翻折引导口的导电布能够直接进入定型槽内。

15、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6、1、通过导向面的设置,当第一翻折板或第二翻折板在保持与导向面接触的状态下沿导向面移动时,使第一翻折板或第二翻折板朝向与导向面相对的定型槽的侧壁方向移动,从而改变第一翻折板或第二翻折板在定型槽顶面上的覆盖面积,从而可以根据导电布的厚度来调整第一翻折板与第二翻折板相对于定型槽侧壁之间的缝隙宽度,使用方便;

17、2、通过螺栓的设置,使螺栓能够将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压在载物台上,同时能够调整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定型板对导电布的压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