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6490发布日期:2023-06-03 09:0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软包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二次电池,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软包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1、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主要包括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和三元材料电池等,动力电池又分硬包电池和软包电池,软包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封高、内阻小等优点而逐渐成为主流,然而现有的软包电池封装结构,易在电池高负荷状态下受电池包局部产生高温影响,而出现软包电池局部膨胀的情况,膨胀结构局部的高温高压气体随着电池模组结构导热的影响而扩散至电池包整体,直至电池包完全失效,整个封装结构的膨胀过程不可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软包电池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

2、以此为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解决电池包封装结构可靠性受限于电池包发热膨胀的情况,模组封装结构散热对电池包的鼓包膨胀影响小,解决传统软包电池结构模组对电池包保护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电池包的散热结构局限较大,传统电池组结构散热效率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软包电池模组。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软包电池模组,包括外壳架与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置于外壳架中部,所述外壳架内侧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池包相接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外衬管,且外衬管与安装架内侧之间贯通设置有侧通管件,并且外衬管边缘与所述电池包卡接;

3、所述外壳架底端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底面嵌装有连接盘,所述安装架上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一对电极连接座,所述电极连接座上表面固定有电极耳,且连接盘与所述电极耳之间连接有极耳柱;

4、所述外壳架中部固定有与所述电池包相接的衬板架,所述衬板架中设置有隔热填充层,所述衬板架底端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贯通设置有循环管仓。

5、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壳架侧边缘均匀分布有气孔,所述外壳架与外衬管连接处内侧填充有散热条,且散热条与气孔相连。

6、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极耳柱与连接座连接处外侧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与极耳柱之间封装有屏蔽层。

7、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循环管仓与散热管之间贯通设置有导流管,所述散热管与安装架之间分隔有分隔板。

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衬板架上端排列设置有多个窗口槽,所述衬板架上端与隔热填充层之间贯通设置有接插槽。

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热填充层由冷却液填充而成,所述隔热填充层前后两端与冷却液之间分隔有密封封装的基板。

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架中部固定有底板,且底板相对设置于电极连接座之间。

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架与电池包连接端外侧固定有电池盖板,所述电池盖板与所述外壳架之间卡接固定有封装板。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利用流通在衬板架中的冷却介质,来完成电池包端面的散热,并在其基础上,通过其连接座中设置的循环管仓与导流管来引导冷却液在衬板架中完成循环,其中热量可通过安装架结构来作用于电池包底面,进一步提高该软包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在其架体结构对电池包进行封装的同时,避免了电池包结构局部的热量堆积。

14、2.该软包电池模组在通过衬板架与连接座中的管路结构完成电池包的局部散热的同时,能利用其封装布置的电极连接座与连接座地步的连接盘,完成对电池包极耳的引出与散热封装,其散热结构基于布置在极耳柱外侧的散热管,以及设置在安装架与外壳架内边缘的外衬管,通过接触式的散热来辅助软包电池模组冷却介质散热的同时,提高了电池包连接端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软包电池模组,包括外壳架(1)与电池包(5),所述电池包(5)设置于外壳架(1)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架(1)内侧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池包(5)相接的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外衬管(7),且外衬管(7)与安装架(8)内侧之间贯通设置有侧通管件(18),并且外衬管(7)边缘与所述电池包(5)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架(1)侧边缘均匀分布有气孔,所述外壳架(1)与外衬管(7)连接处内侧填充有散热条(19),且散热条(19)与气孔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柱(14)与连接座(3)连接处外侧设置有散热管(15),所述散热管(15)与极耳柱(14)之间封装有屏蔽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仓(12)与散热管(15)之间贯通设置有导流管(16),所述散热管(15)与安装架(8)之间分隔有分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架(6)上端排列设置有多个窗口槽,所述衬板架(6)上端与隔热填充层(17)之间贯通设置有接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填充层(17)由冷却液填充而成,所述隔热填充层(17)前后两端与冷却液之间分隔有密封封装的基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8)中部固定有底板(9),且底板(9)相对设置于电极连接座(1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架(1)与电池包(5)连接端外侧固定有电池盖板(2),所述电池盖板(2)与所述外壳架(1)之间卡接固定有封装板(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软包电池模组,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架与电池包,电池包设置于外壳架中部,外壳架内侧底端设置有与电池包相接的安装架,安装架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外衬管,且外衬管与安装架内侧之间贯通设置有侧通管件,并且外衬管边缘与电池包卡接;外壳架底端固定有连接座,利用流通在衬板架中的冷却介质,来完成电池包端面的散热,并在其基础上,通过其连接座中设置的循环管仓与导流管来引导冷却液在衬板架中完成循环,其中热量可通过安装架结构来作用于电池包底面,进一步提高该软包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在其架体结构对电池包进行封装的同时,避免了电池包结构局部的热量堆积。

技术研发人员:戈志敏,胡艳兰,唐姣君,陶琼城,李水宝,陈金龙,钟宇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