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器件和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46973发布日期:2024-03-18 18:2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蓄电器件和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蓄电器件和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日本专利第4509242号(专利文献1)公开了二次电池。在该二次电池中,在由层压膜构成的袋体内密封有电极体(参照专利文献1)。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509242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二次电池中,在面积大的面上设置有层压膜的密封部。密封部是膜重叠的区域,所以与其他区域相比较厚。如果在设置有密封部的面上层叠其他二次电池,则上方的二次电池可能以密封部为支点倾斜。其结果是,施加于下方的二次电池的压力的分布的不均变大。另外,在多个二次电池以设置有密封部的面与相邻的二次电池相接的方式沿横向排列的情况下,从相邻的二次电池施加的压力的分布的不均也变大。

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将多个蓄电器件重叠的情况下施加于相邻的蓄电器件的压力的分布不均的蓄电器件和该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5、本发明的第1观点的蓄电器件包括电极体和外装体。外装体将电极体密封。外装体由膜状的外装部件构成。外装体包括通过在外装部件卷绕于电极体的状态下相互相对的面彼此接合而被密封的第1密封部、第1面和第2面。第1面的面积大于第2面的面积。第1密封部在俯视时不与上述第1面重叠。

6、在该蓄电器件中,第1密封部在俯视时不与面积大的第1面重叠。即,在面积大的第1面上不存在第1密封部。因此,即使其他蓄电器件在第1面上向上或横向排列配置,该其他蓄电器件也不会倾斜。其结果是,根据该蓄电器件,能够抑制在将多个蓄电器件重叠的情况下施加于相邻的蓄电器件的压力的分布不均。

7、本发明的第2观点的蓄电器件在第1观点的蓄电器件中,第1密封部可以以与第2面接触的方式弯折。

8、本发明的第3观点的蓄电器件在第2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基础上,也可以是,第1密封部在以与第2面接触的方式弯折的状态下覆盖第2面的大致整体。

9、根据该蓄电器件,通过第1密封部覆盖第2面的大致整体,能够确保第1密封部的接合宽度较宽。

10、本发明的第4观点的蓄电器件在第1观点~第3观点中任一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基础上,可以是,蓄电器件还包括与电极体电连接的电极端子,外装体还包括以夹着电极端子的状态被密封的第2密封部,电极端子的一部分位于外装体的外侧,上述一部分的根部分在蓄电器件的厚度方向上位于蓄电器件的厚度的大致一半的位置。

11、在该蓄电器件中,电极端子中位于外装体的外侧的一部分在蓄电器件的厚度方向上位于蓄电器件的厚度的大致一半的位置。因此,根据该蓄电器件,例如与该一部分在蓄电器件的厚度方向上位于与上述第1面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电极体所包含的多个电极各自与电极端子之间的距离中的最长的距离与最短的距离之差。

12、本发明的第5观点的蓄电器件在第1观点~第4观点中的任一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第1密封部中,上述面彼此的接合力强的区域和上述面彼此的接合力弱的区域沿着第1面与第2面的边界排列。

13、本发明的第6观点的蓄电器件在第1观点~第4观点中任一观点的蓄电器件中,也可以是,在第1密封部中,厚度薄的区域和厚度厚的区域沿着第1面与第2面的边界排列。

14、本发明的第7观点的蓄电器件在第1观点~第3观点中任一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基础上,也可以是,蓄电器件还包括与电极体电连接的电极端子,第1密封部以夹着电极端子的状态被密封。

15、本发明的第8观点的蓄电器件在第1观点~第3观点中任一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基础上,可以是,蓄电器件还包括:电极端子,其与电极体电连接;和盖体,其安装有电极端子,外装体还包括在与盖体接合的状态下被密封的第2密封部。

16、本发明的第9观点的蓄电器件在第8观点的蓄电器件中,也可以是,盖体包括面向电极体的第1面和与第1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第2密封部包括外装体与第2面接合的部分。

17、本发明的第10观点的蓄电器件在第8观点或第9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基础上,也可以是,盖体包括第1部分和第2部分,电极端子被所述第1部分和第2部分夹着,所述电极端子的宽度相对于盖体的宽度的比例为50%以上。

18、本发明的第11观点的蓄电器件为第1观点~第10观点中任一观点的蓄电器件,也可以是,外装体包含抑制电解液的透过的阻隔性膜,阻隔性膜可以至少配置于外装部件的内表面与电极体之间。

19、本发明的第12观点的蓄电器件在第1观点~第11观点中任一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外装体包括用于提高外装部件的强度的缓冲性膜,缓冲性膜配置于外装部件的内表面中的至少外装体的角部。

20、本发明的第13观点的蓄电器件在第1观点~第3观点中任一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基础上,也可以是,蓄电器件还包括盖体,外装体还包括在与盖体接合的状态下被密封的第2密封部,盖体包括金属层在表面露出的部分、或者作为由金属材料构成的部分的金属部,金属部与电极体被焊接。

21、本发明的第14观点的蓄电器件在第1观点~第3观点中任一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基础上,也可以是,蓄电器件还包括与电极体电连接的电极端子,外装体还包括向外方突出的伸出部、和以通过伸出部夹着电极端子的状态被密封的第2密封部。

22、本发明的第15观点的蓄电器件在第1观点~第11观点中任一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沿着第1面与第2面的边界的方向是与外装部件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

23、在该蓄电器件中,在第1密封部沿着上述边界弯折的情况下,沿着上述边界的方向是与外装部件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因此,根据该蓄电器件,即使在与外装部件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折痕,外装部件也不易断裂,所以能够降低由于第1密封部被折弯而第1密封部断裂的可能性。

24、本发明的第16观点的蓄电器件在第1观点~第12观点中的任一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基础上,也可以是,第1密封部具有作为密封条被按压的痕迹的凹部,凹部与所述第1密封部的根部隔开间隔地形成。

25、本发明的第17观点的蓄电器件包括电极体、与电极体电连接的电极端子、和将电极体密封的外装体。外装体由膜状的外装部件构成,在俯视时包含长边和短边。电极端子以沿着长边的方式配置。

26、本发明的第18观点的蓄电器件包括电极体和外装体。外装体将电极体密封。外装体的外装部件由膜状的外装部件构成。外装体包括在卷绕于电极体的状态下相互相对的面的周缘彼此接合的片部。片部的根部分在外装体中形成于面与面的边界。在片部内形成有上述相互面对的面彼此不接合的空间。在片部中,在上述面与面的边界附近排列有上述相互面对的面彼此接合的区域和上述相互面对的面彼此未接合的区域。

27、在外装体内可能产生气体。在该蓄电器件中,在片部内形成有空间,在上述边界附近排列有上述相互面对的面彼此接合的区域和上述相互面对的面彼此未接合的区域。因此,根据该蓄电器件,通过在片部解除外装体的密封状态,能够经由片部排出外装体内的气体。然后,通过再次密封外装体,能够制造排气后的蓄电器件。

28、本发明的第19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是由未完成品制造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未完成品包括电极体和外装体。外装体将电极体密封。外装体由膜状的外装部件构成。外装体包括在外装部件卷绕于电极体的状态下相互相对的面的周缘彼此接合的片部。片部的根部分在外装体中形成于面与面的边界。在片部内形成有上述相互面对的面彼此不接合的空间。在片部中,在上述面与面的边界附近排列有上述相互面对的面彼此接合的区域和上述相互面对的面彼此未接合的区域。上述制造方法包括:在片部解除外装体的密封状态,将气体向所述外装体的外部排出的步骤;和在片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将上述相互面对的面彼此接合而再次密封外装体的步骤。

29、根据该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经由片部排出气体,再次密封外装体,由此能够制造排气后的蓄电器件。

30、本发明的第20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是包括电极体和将电极体密封的外装体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外装体由膜状的外装部件构成。外装体包括第1密封部,该第1密封部通过在外装部件卷绕于电极体的状态下相互相对的面彼此接合而被密封。第1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2面的面积。第1密封部在俯视时不与上述第1面重叠。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将密封条按压于外装体中的远离形成第1密封部的预定部分的根部的位置,从而形成所述第1密封部。

31、本发明的第21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是包括电极体和将电极体密封的外装体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外装体由膜状的外装部件构成。外装体包括第1密封部,该第1密封部通过在外装部件卷绕于电极体的状态下相互相对的面彼此接合而被密封,第1面的面积比第2面的面积大。第1密封部在俯视时不与第1面重叠。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外装体中的形成第1密封部的预定部分的根部与密封条的边缘实质上一致的方式按压密封条,由此形成第1密封部。

32、本发明的第22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是包括电极体、与电极体电连接的电极端子、和具有供电极端子插入的孔的盖体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电极体与电极端子电连接的步骤;制造盖体的步骤;和将与电极体连接的状态的电极端子插入盖体的孔的步骤。

33、本发明的第23观点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是包括电极体、与电极体电连接的电极端子、和与电极端子接合的盖体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电极体与电极端子电连接的步骤;和在与电极体连接的状态的电极端子嵌件成形盖体的步骤。

34、发明效果

35、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层叠多个蓄电器件的情况下施加于下方的蓄电器件的压力的分布不均的蓄电器件和该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