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体烧结体和层叠线圈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4923发布日期:2024-04-08 13:47阅读:9来源:国知局
铁氧体烧结体和层叠线圈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铁氧体烧结体和层叠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1、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包含铁氧体组合物和硅酸锌的复合磁性材料,上述铁氧体组合物由尖晶石系铁氧体和存在于该尖晶石系铁氧体中的氧化铋构成,上述氧化铋的重量相对于上述复合磁性材料整体的重量的比例为0.025重量%~0.231重量%,上述硅酸锌的重量相对于上述硅酸锌的重量与上述尖晶石系铁氧体的重量的合计的比例为8重量%~76重量%。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2102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专利文献1所述,若氧化铋的重量相对于复合磁性材料整体的重量的比例为0.025重量%~0.231重量%,则复合磁性材料的烧结性提高,并且可以确保高的电阻率。进而,如果硅酸锌的重量相对于硅酸锌的重量与尖晶石系铁氧体的重量的合计的比例为8重量%~76重量%,则可以兼得高的磁导率和良好的直流叠加特性。

2、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复合磁性材料中,如果为了直流叠加特性的提高而增加硅酸锌的含量,则烧结性可能会降低。另一方面,如果为了烧结性的改善而增加氧化铋的含量,由于构成层叠线圈部件等电子部件的外部电极的镀覆电极会产生相对于基底电极延伸的所谓的“镀层延伸”的不良,因此电子部件的可靠性可能会降低。

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叠加特性和烧结性良好且镀层延伸得到抑制的铁氧体烧结体。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铁氧体烧结体构成的具有绝缘层的层叠线圈部件。

4、本发明的铁氧体烧结体包含主成分和副成分。上述主成分含有以fe2o3换算计为4mol%~13mol%的fe、以zno换算计为47mol%~58mol%的zn、以cuo换算计为1mol%~4mol%的cu,以nio换算计为2mol%~8mol%的ni、以sio2换算计为28mol%~36mol%的si。上述副成分相对于上述主成分100重量份,含有以bi2o3换算计为0.8重量份~3重量份的bi、以mn2o3换算计为0.003重量份~0.1重量份的mn、以cr2o3换算计为0.003重量份~0.1重量份的cr。

5、本发明的层叠线圈部件具备将由本发明的铁氧体烧结体构成的绝缘层和线圈导体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体。

6、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直流叠加特性和烧结性良好且镀层延伸得到抑制的铁氧体烧结体。进而,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备由上述铁氧体烧结体构成的绝缘层的层叠线圈部件。



技术特征:

1.一种铁氧体烧结体,包含主成分和副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氧体烧结体,其中,所述主成分含有:以fe2o3换算计为4mol%~9mol%的fe、以zno换算计为52mol%~58mol%的zn、以cuo换算计为1mol%~3mol%的cu、以nio换算计为2mol%~5mol%的ni、以sio2换算计为31mol%~36mol%的s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氧体烧结体,其中,平均晶体粒径为0.2μm~0.8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铁氧体烧结体,其中,包含至少含有fe、ni、zn和cu的磁性相、以及至少含有si和zn的非磁性相。

5.一种层叠线圈部件,具备层叠体,所述层叠体交替层叠由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铁氧体烧结体构成的绝缘层和线圈导体而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氧体烧结体,包含主成分和副成分,上述主成分含有以Fe<subgt;2</subgt;O<subgt;3</subgt;换算计为4mol%~13mol%的Fe、以ZnO换算计为47mol%~58mol%的Zn、以CuO换算计为1mol%~4mol%的Cu、以NiO换算计为2mol%~8mol%的Ni,以SiO<subgt;2</subgt;换算计为28mol%~36mol%的Si,相对于主成分100重量份,副成分含有以Bi<subgt;2</subgt;O<subgt;3</subgt;换算计为0.8重量份~3重量份的Bi、以Mn<subgt;2</subgt;O<subgt;3</subgt;换算计为0.003重量份~0.1重量份的Mn、以Cr<subgt;2</subgt;O<subgt;3</subgt;换算计为0.003重量份~0.1重量份的Cr。

技术研发人员:杉井一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