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据远程通讯传输的基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4667发布日期:2023-04-06 06:1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数据远程通讯传输的基站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具体为一种基于数据远程通讯传输的基站设备。


背景技术:

1、通信传输就是传递信息,具体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其目的是传输消息,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传递消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来说常见的通信传输装置大多都是采用电磁波等无线信息进行信息的传输或接收的,而在进行通信传输时,往往会应用到大量的通信传输设备。如通信基站等。

2、目前大量的通信基站,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3、1、为了确保基站通信传输模组的信号传输距离及覆盖范围,大多都是将基站设备安装在楼顶等无遮挡的较高位置处,并确保通信传输模组位于最高点,而安装在这些位置处的基站,如遇到大风天气时,受限于天线杆本身高度不可调节的结构特性,易导致天线杆高度过高而导致通信传输模组摆动幅度过大,造成天线杆弯曲断裂,从而造成通信传输模组损坏,并缩短基站的正常工作寿命;

4、2、天线发射板角度固定设置,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由修正,造成其信号覆盖区域易因外界情况产生偏移误差,影响到终端设备的正常信号接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远程通讯传输的基站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基于数据远程通讯传输的基站设备,包括通信基台和位于通信基台上部的通信传输模组,在通信传输模组与通信基台之间还设有支撑机架;

4、所述支撑机架包括底端与通信基台相连接的立柱和设于立柱顶端的可升降天线杆,所述可升降天线杆包括套筒,底端设于套筒内部、顶端竖直向上并延伸至套筒外部与通信传输模组相连接的连接柱,和位于连接柱与套筒之间、用于驱动连接柱在套筒内进行伸缩运动的伸缩机构;所述通信传输模组包括支撑板、信号接收杆和至少一个定向信号发射组件,所述支撑板与连接柱顶端相连接、且顶部用于承载信号接收杆,至少一个所述定向信号发射组件位于信号接收杆一侧,且包括呈倒l型、一端与套筒外表面相铰接、另一端通过弹性牵引件与支撑板边沿相连接的侧板,设于侧板一侧的天线发射板,在天线发射板与侧板之间还设有用于对天线发射板角度进行调节的角度修正单元;所述支撑板顶部一侧还设有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用于监测风速信息,并通过其一侧的控制单元启动伸缩结构和角度修正单元进行工作。

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现有基站设备的天线杆高度不可调节,在受到大风天气时,天线杆过高而受到风力吹动下,通信传输模组极易发生大幅度的摇摆从而造成天线杆发生断裂致使通信传输模组损坏,基于此,在本方案中巧妙地在天线杆与通信基台之间设有支撑机架,而支撑机架包括立柱和可升降天线杆,因此通过可升降天线杆的设置,可以实现对通信传输模组的高度进行自由调节,从而避免其在大风天气时因自身高度过高而发生摇摆幅度过大致使其断裂损坏,更具体来说,当发生大风天气时,因天气的多变性,操作人员很难及时的提前预测到大风天气的出现,进而预先对天线杆的高度进行调节,因此本方案中还巧妙地设有风速传感器和控制单元,通过风速传感器时刻对风力风速信息进行监测并通过控制单元及时控制伸缩机构工作,即可实现在风力过大时自主对天线杆的高度进行降低调节,以大大降低天线杆断裂的风险;进一步地说,在本方案中,当伸缩机构收缩工作并带动天线杆高度降低时,连接柱会在伸缩机构的带动下在套筒的内部进行下滑,而套筒下滑使可通过弹性牵引件拉动侧板进行偏转,以带动定向信号发射组件逐渐向可升降天线杆收拢,从而进一步确保整个通信传输模组的工作稳定性。同时当定向信号发射组件逐渐向天线杆收拢时,为了确保通信基站整体的信号覆盖区域不发生较大的变化,就需要对天线发射板的角度进行相应的修正,鉴于此,本方案通过设置的角度修正单元,可在定向信号发射组件收拢后对天线发射板的角度进行修正调节,使其满足在通信传输模组高度降低后依然能保持初始位置下的信号覆盖范围。

6、进一步地,所述角度修正单元包括多个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多连杆,任一所述多连杆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数控推杆组成,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侧板相铰接、且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天线发射板相球接、且其与第一连杆形成v型结构,所述数控推杆位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形成的v型凹槽内、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铰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随着通信传输模组的高度降低和定向信号发射组件的角度变化,导致天线发射板的覆盖区域发生变化,因此为了修正天线发射板的覆盖范围,本方案特通过多个多连杆呈环形阵列状分布,以实现对天线发射板的角度进行修正,具体来说,就是数控推杆开始工作,并进行伸缩以推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角度翻转,以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翻转后实现对天线发射板的角度进行多自由度的调节。

7、优选地,所述立柱底端与通信基台相球接,且所述立柱四周呈环形阵列状分布有多个侧撑组件,任一所述侧撑组件包括两根一端均与立柱相铰接的液压阻尼杆,开设在通信基台上的滑槽,两个滑动配合在滑槽内、且分别与两根液压阻尼杆一一对应并分别球接的滑块,两个滑块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相连接,且任一滑块与滑槽端面之间通过第二弹簧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常见的基站设备,其立柱与通信基台之间多为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而这种连接方式,虽然其连接强度较大,但是由于立柱不具有柔性变形间隙,因此在摆动时,极易发生断裂而导致整个基站设备发生故障,基于此,本方案特将立柱底端与通信基台之间球接,并在立柱的周围设置多个侧撑组件,以进一步提升立柱与通信基台的稳定性,具体来说,在基站设备遇到大风天气下,整个通信传输模组发生摇摆时,立柱也可进行一定幅度的摇摆晃动,在立柱晃动后,其可对液压阻尼杆造成挤压,而液压阻尼杆受到挤压后,会通过形成的液压力来抑制立柱的部分摆动,同时随着立柱的持续摆动,液压阻尼杆的底端会随之带动滑块在滑槽内进行滑动,以使滑块滑动后分别对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进行挤压或拉伸,以实现将立柱的一部分摆动力转化为对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施加的力,并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形成弹性恢复力对其进行抵消缓冲,从而进一步加强立柱本身的稳定性,使其在具有柔性间隙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更好的支撑。

8、具体地,在所述通信基台的底部还设有多个用于固定通信基台的安装支脚,多个所述安装支脚以通信基台的轴心为基准呈环形阵列状分布。通过多个单独的安装支脚,便于操作人员将通信基台进行安装固定,使其适用范围更大。

9、优选地,任一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一端与通信基台相铰接、另一端沿远离通信基台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并连接有安装脚垫的机脚,两根分别位于机脚两侧、且两端分别与通信基台和机脚相铰接的液压缓冲杆,初始时,两根所述液压缓冲杆均处于原长位置并与通信基台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具体来说,由于多个安装支脚分布在通信基台四周,且任一安装支脚包括机脚、安装脚垫和两根液压缓冲杆,以此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安装支脚的自由度,使操作人员在对通信基台进行安装时,可无需特意寻找平坦处进行安装,具体来说,就是在地面不平处,通过对机脚的角度调节实现其角度变化后在液压缓冲杆支撑下,保证通信基台自身处于水平状态,以此确保基站设备处于水平,从而大大提升基站设备的适用范围,使操作人员在安装使用时更为方便。

10、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风速传感器发出的风速信号并基于其自主操作伸缩机构和角度修正单元进行工作,其中,所述风速传感器设有风速阈值,其设定为风速信息达到预设阈值时,向微处理器发出工作信号,进而使微处理器开始工作并向伸缩机构发出伸缩信号,以使其工作后带动可升降天线杆高度下降,而随着其高度的下降,定向信号发射组件会随之向可升降天线杆收拢,以此造成天线发射板的下倾角度出现偏移,而造成其覆盖范围发生变化,因此在伸缩机构工作时,微处理器会对可升降天线杆的高度变化进行修正计算并启动数控推杆,以使数控推杆工作后推动多连杆进行偏转,进而对天线发射板的下倾角度进行修正。

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2、1、本方案通过风速传感器、控制单元和可升降天线杆的设置,可以实现对通信传输模组的高度进行自由调节,从而避免其在大风天气时因自身高度过高而发生摇摆幅度过大致使其断裂损坏;

13、2、本方案通过设置的角度修正单元,可在通信传输模组高度变化后导致定向信号发射组件收拢后对天线发射板的下倾角度进行修正调节,使其满足在通信传输模组高度降低后依然能保持初始位置下的信号覆盖范围,确保通信传输模组的正常使用;

14、3、本发明通过将立柱底端与通信基台之间球接,并在立柱的周围设置多个侧撑组件,以进一步加强立柱本身的稳定性,使其在具有柔性间隙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更好的支撑;

15、4、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安装支脚分布在通信基台四周,且任一安装支脚包括机脚、安装脚垫和两根液压缓冲杆,以此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安装支脚的自由度,使操作人员在对通信基台进行安装时,可无需特意寻找平坦处进行安装,具体来说,就是在地面不平处,通过对机脚的角度调节实现其角度变化后在液压缓冲杆支撑下,保证通信基台自身处于水平状态,以此确保基站设备处于水平,从而大大提升基站设备的适用范围,使操作人员在安装使用时更为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