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芯卷绕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79011发布日期:2023-06-08 00:4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电芯卷绕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双电芯卷绕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锂电池由a类电芯和b类电芯配对组合构成。如果a类电芯和b类电芯的一致性差,就会影响到配对后得到的锂电池的性能。

2、为此,在一些现有技术中,卷针装置具有两个卷绕位,两个卷绕位分别夹紧a类电芯的料带以及b类电芯的料带,由一个卷针装置同时完成两个电芯的卷绕,从而提高了a类电芯和b类电芯的一致性。

3、现有的一些卷针装置中,两个卷绕位夹紧和释放料带的动作同步性差,容易使得a类电芯和b类电芯的一致性下降,并且,如果某一个卷绕位的夹紧力过小,有可能导致电芯出现褶皱,如果某一个卷绕位释放料带时没有充分张开,有可能导致电芯抽芯,降低电芯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双电芯卷绕方法及设备。

2、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双电芯卷绕方法,所述双电芯卷绕方法使用双电芯卷绕设备,所述双电芯卷绕设备包括卷针装置,所述双电芯卷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00:所述卷针装置获取并夹紧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的头部;

4、步骤200:所述卷针装置同时卷绕所述第一料带和所述第二料带;

5、步骤300:对所述第一料带和所述第二料带进行收尾和贴胶,以获得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

6、步骤400:释放所述第一料带和所述第二料带的头部,下料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

7、其中,所述卷针装置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实现夹紧或释放:

8、(a)所述卷针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卷针和两个第一针嘴,两个所述第一卷针同轴布置,所述第一卷针形成第一卷绕位,两个所述第一针嘴同步地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第一卷针,以夹紧或释放所述第一料带和所述第二料带;

9、(b)所述卷针装置包括第二卷针和第二针嘴,所述第二卷针形成两个第二卷绕位,所述第二针嘴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卷针,以夹紧或释放所述第一料带和所述第二料带。

10、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双电芯卷绕方法,首先,双电芯卷绕方法将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送入同一个卷针装置中,并同时进行卷绕,能够提高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的产品性能的一致性;其次,通过采用具体的卷针装置,双电芯卷绕方法能够提高两个第一卷绕位的开合动作的一致性或者两个第二卷绕位的开合动作的一致性,进一步减小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在卷绕时的工况差异,提高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的产品性能的一致性;最后,由于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共用卷针装置,能够减小成本、提高产能,卷绕好的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能够就近进行电芯配对,节省了搬运时间,提高了锂电池生产的整体效率。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方式(a)中,所述卷针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两个输出端,两个所述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针嘴,控制两个所述输出端同步反向运动,以使两个所述第一针嘴同步地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第一卷针。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同步反向运动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实现:

13、(aa)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能够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卷针的轴向的转轴转动,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分别抵接对应的所述第一针嘴,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作为所述输出端;

14、(ab)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能够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卷针的轴向的方向移动,所述移动件包括倾斜的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所述第三接触面和所述第四接触面分别抵接对应的所述第一针嘴,所述第三接触面和所述第四接触面作为所述输出端;

15、(ac)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双动子电机,所述双动子电机的动子能够沿所述第一卷针的轴向移动,所述动子作为所述输出端。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方式(aa)中,所述转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卷针的轴向浮动;在方式(ab)中,所述移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卷针的轴向浮动。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方式(b)中,所述卷针装置包括扶针座,所述第二卷针穿设在所述扶针座中,所述扶针座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卷绕位之间,所述扶针座支撑所述第二卷针。

1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电芯卷绕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卷针装置,所述卷针装置在不同的工位间循环运动,所述工位至少包括预备工位和卷绕工位,在所述预备工位执行所述步骤100,在所述卷绕工位执行所述步骤200。

1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步骤100中,响应于位于卷绕工位的所述卷针装置完成卷绕,位于所述预备工位的所述卷针装置裁断所述第一料带和所述第二料带,并夹紧下一段所述第一料带和下一段所述第二料带的头部。

20、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双电芯卷绕设备,包括卷针装置,所述卷针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卷针和两个第一针嘴,两个所述第一卷针同轴布置,所述第一卷针形成第一卷绕位,两个所述第一针嘴同步地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第一卷针,以夹紧或释放所述第一料带和所述第二料带。

2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卷针装置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输出端,两个所述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针嘴,控制两个所述输出端同步反向运动,以使两个所述第一针嘴同步地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第一卷针,所述同步反向运动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实现:

22、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能够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卷针的轴向的转轴转动,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分别抵接对应的所述第一针嘴,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作为所述输出端;

23、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能够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卷针的轴向的方向移动,所述移动件包括倾斜的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所述第三接触面和所述第四接触面分别抵接对应的所述第一针嘴,所述第三接触面和所述第四接触面作为所述输出端;

24、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动子电机,所述双动子电机的动子能够沿所述第一卷针的轴向移动,所述动子作为所述输出端。

25、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双电芯卷绕设备,包括卷针装置,所述卷针装置包括第二卷针和第二针嘴,所述第二卷针形成两个第二卷绕位,所述第二针嘴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卷针,以夹紧或释放所述第一料带和所述第二料带。

26、本申请提供的双电芯卷绕设备能够用于执行本申请提供的双电芯卷绕方法,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双电芯卷绕设备具有前述双电芯卷绕方法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电芯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芯卷绕方法使用双电芯卷绕设备,所述双电芯卷绕设备包括卷针装置,所述双电芯卷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芯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式(a)中,所述卷针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两个输出端,两个所述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针嘴,控制两个所述输出端同步反向运动,以使两个所述第一针嘴同步地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第一卷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芯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反向运动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芯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式(aa)中,所述转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卷针的轴向浮动;在方式(ab)中,所述移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卷针的轴向浮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芯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式(b)中,所述卷针装置包括扶针座,所述第二卷针穿设在所述扶针座中,所述扶针座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卷绕位之间,所述扶针座支撑所述第二卷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芯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芯卷绕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卷针装置,所述卷针装置在不同的工位间循环运动,所述工位至少包括预备工位和卷绕工位,在所述预备工位执行所述步骤100,在所述卷绕工位执行所述步骤2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芯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0中,响应于位于卷绕工位的所述卷针装置完成卷绕,位于所述预备工位的所述卷针装置裁断所述第一料带和所述第二料带,并夹紧下一段所述第一料带和下一段所述第二料带的头部。

8.一种双电芯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芯卷绕设备包括卷针装置,所述卷针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卷针和两个第一针嘴,两个所述第一卷针同轴布置,所述第一卷针形成第一卷绕位,两个所述第一针嘴同步地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第一卷针,以夹紧或释放所述第一料带和所述第二料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电芯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针装置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输出端,两个所述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针嘴,控制两个所述输出端同步反向运动,以使两个所述第一针嘴同步地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第一卷针,所述同步反向运动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实现:

10.一种双电芯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芯卷绕设备包括卷针装置,所述卷针装置包括第二卷针和第二针嘴,所述第二卷针形成两个第二卷绕位,所述第二针嘴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卷针,以夹紧或释放所述第一料带和所述第二料带。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一种双电芯卷绕方法,包括步骤100:卷针装置获取并夹紧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的头部;步骤200:卷针装置同时卷绕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步骤300:对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进行收尾和贴胶;步骤400:释放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的头部,下料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其中卷针装置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实现夹紧或释放:(a)卷针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卷针和两个第一针嘴,两个第一卷针同轴布置,第一卷针形成第一卷绕位,两个第一针嘴同步地靠近或远离对应的第一卷针;(b)卷针装置包括第二卷针和第二针嘴,第二卷针形成两个第二卷绕位,第二针嘴靠近或远离第二卷针。双电芯卷绕方法能够提高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的一致性。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双电芯卷绕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